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25句觸動人心詩詞,氣清景明,繁花盛開

2024-01-19國風

01、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唐·聶夷中【田家】

父親在原野上辛勤耕作,兒子則在山腳拓荒開墾。此句以田園詩畫般的筆觸描繪了父子並肩勞作的場景,展現了農家生活的真實與質樸,寓含著家庭責任與傳承的精神。

02、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

——先秦·佚名【詩經·蓼莪】

父親孕育我生命,母親懷抱我成長,他們撫育我、疼愛我、教誨我、陪伴我、照顧我,始終如一地守護在我身邊。這深情款款的詩句歌頌了父母對子女無私的付出與深沈的愛意,字裏行間洋溢著感恩之情。

03、

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誌。

——【禮記】

孝順的子女,使父母心生愉悅,尊重他們的意願,不違背他們的期望。這句話如同清泉潤心,表達出孝道的核心——體貼入微,順應親心,讓親情之花常開不敗。

04、

惟順於父母,可以解憂。

——【孟子·萬章章句上·第一節】

唯有對父母充滿敬愛,順從其心意,才能真正化解內心的憂慮。此言以悠揚的散文旋律闡述了孝順所帶來的內心安寧和精神寄托,揭示了家庭和諧與個人幸福之間的內在聯系。

05、

父母之所愛亦愛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佚名【內則】

對於父母所珍視的事物,我們也應當同樣去愛護;對於父母尊敬的人,我們亦應同樣給予敬重。這句話以詩意的方式倡導一種家族倫理觀,強調對父母情感及行為的認同與尊重。

06、

父子不信,則家道不睦。

——唐·武則天【臣軌•誠信章】

若父子之間缺乏信任,則家的和睦之道將難以維系。武則天的這句警世名言,用淡雅的文字揭示了親子關系中誠信與和諧的重要性,寓意深遠。

07、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明亮月光灑滿床前,仿佛是凝結在地面的寒霜。擡頭仰望那皎潔明月,低頭時不禁思鄉之情湧上心頭。李白以尋常景致喚起無盡思鄉之意,營造出月夜靜謐而憂郁的美感。

08、

孝子不諛其親,忠臣不諂其君,臣子之盛也。

——莊子【外篇·天地】

真正的孝子不會阿諛奉承自己的父母,忠誠的臣子也不會諂媚君主。這是莊子對高尚人格的贊美,闡明了在親子和君臣關系中真誠與正直的價值觀念。

09、

三冬暫就儒生學,千耦還從父老耕。

——宋·陸遊【觀村童戲溪上】

短暫的冬日裏孩子也跟著儒生學習知識,千百個農民夥伴又隨著父老一同耕耘土地。陸遊借助鄉村孩童的求知與農耕場景,寄寓了勞動人民勤勉向學與不忘本分的生活哲學。

10、

癡兒不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

——唐·杜甫【百憂集行】

懵懂的孩子尚未懂得父子間的禮節,便因饑餓而在門東邊哭鬧索食。杜甫透過對童真行為的描繪,傳達了貧寒人家生活的艱辛以及親情在困苦中的無奈與堅守。

11、

妙年出補父兄處,公自才力應時須。

——宋·黃庭堅【送範德孺知慶州】

少年英才接替父兄重任,您的才華與時代需求恰好相匹配。黃庭堅此句詩描繪了青年才俊在家族傳承中嶄露頭角,順應時勢擔當大任的動人畫面,蘊含著對年輕一代迅速成長和勇於承擔社會責任的美好期待。

12、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薩蠻】

只有沈醉之時,才能暫時忘卻那魂牽夢繞的故鄉何在。李清照以醉酒的詩意比喻對故鄉深沈而熱烈的思念之情,表達出離鄉背井之人無法排遣的思鄉之痛。

13、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敘,朋友有信。

——宋·朱熹【白鹿洞書院學規】

父子間有親緣親情,君臣間講求道義忠誠,夫妻間各有角色分工,長幼有序,朋友間以誠信為本。朱熹精煉地勾勒出傳統五倫關系的理想形態,以散文般的雅致語言揭示人際交往中的和諧秩序之美。

14、

功成道上兮列旌旗,父老遠來兮相追隨。

——唐·錢镠【巡衣錦軍制還鄉歌】

功成名就歸鄉路上旌旗飄揚,父老鄉親遠道而來緊緊跟隨。錢镠透過描繪凱旋場景,抒發了人們對英雄歸來的熱切期盼以及濃厚的鄉土情懷,展現了人情冷暖和榮耀歸鄉的感人畫卷。

15、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今夜明月皎潔,人人皆擡頭仰望,秋日的思緒不知會落在哪一家。王建借月抒懷,以一種清新淡雅的方式表達了中秋時節普天之下共有的思親之情,讓讀者沈浸在深深的秋思之中。

16、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唐·孟郊【遊子吟】

慈母手中細細穿引的線,編織成遊子身上的溫暖衣裳。臨行前密密縫制,憂慮著孩子久未歸家。誰說寸草般微小的心意,能報答得了如春暉般厚重的母愛?孟郊以細膩入微的筆觸歌頌母愛的偉大,喚起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

17、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自身處異國他鄉,每逢佳節便加倍思念親人。遙想兄弟們登高賞景之際,遍插茱萸定會發現缺少一人。王維用詩歌傳達遊子孤獨的內心世界及對家鄉親人的深深眷戀,使人心生同情而又充滿溫情。

18、

邯鄲驛裏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唐·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

冬至之夜身處邯鄲驛站,抱膝燈下身影獨自相伴。想象家中此刻也深夜圍坐,談論的話題大概是我這個遠方的行人吧。白居易將旅途中孤寂的情緒融入對家的深深懷念之中,描繪了一幅生動的家庭生活畫面,令人感同身受。

19、

稚子牽衣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唐·杜牧【歸家】

稚嫩的孩子拽住衣角問:為何歸來如此遲呢?你究竟與誰爭搶歲月,換來了兩鬢斑白的痕跡?杜牧透過孩子天真無邪的問題,表達了對時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流露出對家庭溫暖和親子時光的渴望。

20、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年少離家直至垂老方回,雖然鄉音依舊,但雙鬢已添滄桑。孩童見到我竟不認識,笑著詢問我是從何處來的客人。賀知章以平實的語言記錄下久別重逢的情景,既表現了歲月流轉帶來的無奈,又富含了人生的趣味與哲理,觸動每一個有過相似經歷的人心弦。

21、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宋之問【渡漢江】

在那遙遠的嶺南,音訊如斷線的風箏,熬過了漫漫寒冬,又迎來了新春。越是靠近故鄉的土地,心中的情愫越發微妙而怯生,竟至不敢向過路人探問來自家鄉的訊息。

22、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旅人的道路延展在層巒疊翠之外,輕舟悠然行駛於碧波之前。潮水漲平時,兩岸顯得無比開闊,風勢正順,一葉帆船高懸天際。海上的朝陽驅散了殘夜的余暉,江上的春意悄然融入舊歲的尾聲。家書無從傳遞,只能寄望歸雁能將這份思念送達洛陽之濱。

23、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漢·佚名【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胡馬依戀著北方的疾風,越地的鳥兒則築巢於南邊的枝頭。此句借物喻人,寓言般地道出了一種深深紮根於骨血中的鄉土情結與對故土無法割舍的眷戀之情。

24、

為人父母天下至善;為人子女天下大孝。

——【格言聯璧】

成為父母是世間最為無私善良的存在;身為子女,盡孝便是對天下最大的敬愛。這一句是對親子關系的高度凝練和贊美,表達出親情中至善至美的價值觀念。

25、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唐·王維【渭城曲】

且勸你再飲下這一杯離別的酒,要知道,當你西行陽關之後,熟悉的故人將不再身邊。這杯中酒滿載的是深情厚誼,也承載著對友人遠行後孤寂路途的深深掛念,雖言語質樸,卻意境深遠,觸動人心。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不妥, 聯系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