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講座紀要:科技考古研究見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2024-06-29國風

6月27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考古學與人類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羅武幹應邀在我館學術報告廳作了題為【科技考古研究見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學術講座。講座由甘肅省博物館文物保護修復中心副主任趙亞軍主持,甘肅省博物館職工和誌願者、預約觀眾近100人聆聽了講座。

中國科學院大學人文學院考古學與人類學系教授羅武幹

科技考古學是利用自然科學的理論方法和技術,分析古代實物資料,從中提取古代人類的活動資訊,用以探討人類行為、生存方式、生產技能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及其發展規律的一門學科。二戰後,考古學中科技輔助手段迅猛發展,數學中的統計方法、物理學中的勘探技術、化學中的定量分析等現代科學中的諸多手段被吸收套用,並且依據研究物件的不同,發展出多個體系完備的學科分支。尤其是放射性碳素(14C)斷代法的發明,使得考古學的年代學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

羅教授以一些考古案例,結合相關的考古動態、考古報告和學術論文精彩講述了科技考古學的作用及意義。如(一)青銅器產地與礦源的異同研究。羅教授簡要介紹了夏餉鋪墓地出土青銅器礦源與產地分析,認為青銅器生產與流通研究,對探討中原地區的文明化行程以及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行程具有重要意義;(二)探索冶金考古研究新範式。羅教授以晚期蜀文化為例,以型別學、文化因素與年代分析和科技分析,揭示了晚期蜀文化融入中原文化的歷史行程與具體方式,展現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交流融匯過程;(三)科技考古復現中山國貝殼畫。貝殼曾被先民們用作繪畫載體,但這方面的考古證據較為罕見,考古學者利用科技手段對戰國時期中山國遺址貝殼畫影像成功復原復現,並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四)南陽出土漢代金銀珠飾研究。利用CT影像、掃描電鏡影像、鉛同位素分析等技術手段,推測了南陽出土漢代金銀珠飾的材料來源,論證中國文化對外來事物的調適機制,即撞擊—吸收—改造—融合—同化的過程。等等。科技考古研究見證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歷程中民族之間的交往交流交融,有助於培育和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山東臨淄徐家村M32:10-3右殼內部

甘肅張家川馬家塬戰國墓地金珠

在互動交流環節,羅武幹教授對觀眾感興趣或有疑惑的問題作了耐心詳細的解答和闡釋,現場氣氛熱烈,觀眾反映良好。

講座現場

來源丨甘肅省博物館(文/研究部 圖/網路中心

編輯丨甘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