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國民黨政府帶著百萬軍民遷往台灣。在1950年的幾場講演裏,蔣介石提及撤退到台灣的國民黨軍隊有三種不同數位,分別為:五十萬人、八十萬人與一百萬人,後來又號稱國民黨軍在台灣有六十萬大軍。
據考證,從1949年底起,隨國民黨來台的士兵差不多60萬左右。當台灣實施義務兵役制後,這60萬人逐步被年輕的新兵取代,只好退伍。
可他們在台灣沒有親人,也身無長技。有的人頭腦靈活,透過做生意賺了一筆大財,而更多數人則是渾渾噩噩。
60萬老兵的消亡,似乎成為一個無人問津的事情了……
1949年前後,國民黨軍在大陸戰場已經連連敗退。1949年底,蔣介石與蔣經國父子從西南地區倉皇乘坐飛機撤退至台灣。
在此之前,號稱「百萬大軍」或「五十萬軍隊」受到國民黨政府與蔣介石本人的蠱惑,以「半自願,半強迫」的形式從大陸前往人生地不熟的台灣。
初到台灣,由於大陸戰場仍進行著小規模的交火,蔣介石也在美國人的支持下擺出即將「反攻大陸」的姿態,所以這60萬大軍受到一定重用。
50年代後,雖然蔣介石無論如何也不想承認,但他「反攻大陸」的夢想已經徹底化為泡影。
為了完成「新老交替」,也或是出於別的目的,他開始批準老兵退伍,首批共近兩萬名服役十年以上的士兵在命令下退休,成了「榮民」。
「榮民」,即「榮譽國民」的簡稱,從這一刻開始,「榮民」成為這60萬有血有肉之人的一個代稱……
除少部份之外,退伍的「榮民」十之八九是單身漢。在大陸時,因常年戰亂,根本沒受過系統教育,大多數人目不識丁,念過幾年私塾的已經算是佼佼者。
而來到台灣後,因為舉目無親,脫下兩尺半軍裝的他們身無長物,只領了一頂蚊帳,包袱裏塞了幾套換洗衣服,一張單程火車票,和幾百元新台幣的「退伍金」便離開了軍營。
對大多數「榮民」而言,他們根本聽不懂閩南話,台灣當地的風俗民情迥異於他們的認知範圍。
加上台灣社會長期受到「二二八事變」的影響,本地人私底下以「老芋仔」泛指所有的大陸籍退伍兵……
可見,這些來自大陸的退伍老兵進入台灣社會後,他們是如何的仿徨無助與孤立無援。
更為殘酷的是,這些追隨蔣介石到台灣的第一代國民黨軍受限「軍人禁婚」規定,許多人終生未婚。
有的人好不容易臨老找到終身伴侶,娶妻時已是花甲之年,漫說開枝散葉,就連一生積蓄也極容易打了水漂。
為了替60萬「榮民」找個去處,1953年11月,蔣介石授意「行政院」成立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為他們安置生活。退輔會的主任為「台灣省主席」的嚴家淦,實際上卻是蔣經國。
蔣經國的想法很簡單,大多數退伍兵能吃苦耐勞,且掌握一定農耕技術,倒不如學以致用讓他們付出勞動。
從1954年起,在蔣經國的安排下,「榮民」們前往位於嘉義、屏東、花蓮、彰化等台灣各地的6所農場中植樹、種田,後來又前往偏遠的山區林地中去開荒。
植樹、種田、開荒的工作雖然艱苦,但至少讓退伍老兵獲得容身之機。不過,與其父蔣介石一樣,蔣經國也是善於投機取巧之輩,他怎麽可能會誠心誠意幫助這些老兵安頓生活?
1956年4月,蔣經國正式接替嚴家淦擔任退輔會主任。一上任,他就計劃打通橫貫台灣中部、海拔三千多米的合歡山區,修築一條連通台灣東西兩岸的公路。
為此,他說服美國人給提供了4200萬美元的資助,並透過退輔會組織老兵們做勞力,這項浩浩蕩蕩的大工程由此動工。
伴隨著「金門炮戰」的余威,數以萬計的「榮民」投入到公路的建設。這些在烽火連天的歲月裏僥幸活下來的人們,又開始奮鬥在崇山峻嶺間,工程的艱難超出他們的想象。
不僅如此,惡劣的環境和天氣也給他們造成了極大的困難。公路修建期間,有212名老兵最終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1960年5月,中橫公路建成通車。這條公路在後來的開發台灣東部資源、架設電力網等諸多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台灣經濟起飛奠定了基礎。
蔣經國萬分高興,因為這條公路的建成並投入使用成為他的政績之一,遂以「榮民大家長」來標榜自己。
可上萬名參與公路建設並付出鮮血和生命的「榮民」,卻被隨意地拋之腦後。就在這條公路建成後,不少退伍老兵在山區沿著公路紮下根來。
他們不想再走下去,也不知道將來的路怎麽走。
小蔣還有些良心,他也沒有全部忘記「榮民」對台灣建設所提供的重要貢獻。1956年6月,台北的「榮民總醫院」在蔣經國的推動下開始興建,並於三年後投入使用。
醫院建成後,遂成為許多「榮民」看病的地方。但這只是許多退伍兵用自己鮮血與生命,所換來的微不足道的報酬……
20世紀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大部份「榮民」已經垂垂老矣,他們當中有事業有成的富商,輾轉於兩岸三地;有的已經埋入異鄉。
「台灣當局」多年來不近人情的禁絕政策,讓他們有苦難言,更是有家不能回。
1987年前後,一場由台灣老兵發的「返鄉探親運動」,讓「榮民大家長」蔣經國震驚。加上來自大陸與台灣島內社會各界乃至國際上的挑戰因素等,促使蔣經國在病逝前調整大陸政策,作出「兩岸開禁」決定。
霎時間,幸存於世的「榮民」透過各種渠道申請想要回到故鄉探親。
回顧過往的三十余載歲月,60萬老兵早已物是人非、生死各異。
遲來的歸鄉仍然「解渴」,那群逐漸消失的「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雖有著難以言喻的感傷呢,但家鄉與親人永遠是他們心中的羈絆……
參考文獻:
[1]曹瑞冬.「一國兩制」視野下台灣老兵的社會身份重構[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20(02):106-112. DOI:10.16698/j.hpu(social.sciences).1673-9779.2019.02.018.
[2]孟紅.百萬台灣老兵返鄉內幕[J].黨史博采(紀實),2012(05):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