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四首荷花詩,訴盡一生情: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

2024-08-02國風

在【紅樓夢】中,黛玉說平生最不喜李商隱的詩,卻獨愛那句「留得殘荷聽雨聲。」

此語一出,寶玉連忙收回剛才要仆人拔掉荷葉的命令,看著滿池枯萎的荷葉也不覺可恨了。

所謂愛屋及烏,莫不如此吧。只要林妹妹喜歡的寶玉都愛,甚至不去分辨原句其實是「留得枯荷聽雨聲。」

其實,黛玉和寶玉未必不知道出處,只是曹雪芹有意改之。從枯荷到殘荷,僅有一字之差,卻寫出了兩種不同的審美體驗。

枯荷,重在強調自然規律下的生命枯萎,不摻雜過多的個人情感。殘荷,有可能是自然雕零,也有可能是外力破環,屬於正在衰敗還未完全雕零的過渡階段,美好正在消亡。

顯然,殘荷與黛玉悲涼淒美的形象命運更為契合,也與四大家族繁華如夢的宏大主題相暗合。

對於李商隱來說,彼時剛剛經歷了生離死別,表叔崔戎撒手人寰,與一對表兄弟也天各一方,美好已經消亡。

雨打枯荷,它是寂寥的,也是驚喜的,是一夜無眠裏僅有的心靈撫慰,在錯落有致的清秋雨荷裏,散落思念與離索。

那時義山不還不知余生所有的愛恨悲歡都將離不開荷花與荷葉,留得枯荷聽雨聲。

1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唐·李商隱【荷花】

公元837年,表叔去世兩年後,李商隱邂逅了一個宛若芙蓉的清麗女子。

那是一個盛夏傍晚,李義山應邀去參加李執方將軍在曲江芙蓉苑舉行的消夏夜宴,涇原節度使王茂元也攜愛女王晏鎂出席。

只需驚鴻一瞥,李商隱就對王晏鎂一見鐘情。那一刻,清水出芙蓉,有了具象表達。佳人就如這曲江芙蓉,美得無與倫比,香得沁人心脾。

好在襄王有夢,神女有心,兩人很快墜入了愛河。情到深處,李商隱便以荷花訴說綿綿深情。

他總是難忘那時初見,就連那天的騎馬赴宴都在回憶裏熠熠生輝,踏著落日余暉,迎來碧簟佳人。

那一夜看山看水,賞荷賞月,何等浪漫。直到曲終人散回到房間,朦朧的燈光照在華美的被衾上,義山還沈浸在對佳人淩波微步而羅襪生塵的一見傾心裏。

回憶如此美好,此刻何等幸福,可一想到佳人在立秋前夕就要離開這裏便肝腸寸斷,到了那時只能在夢裏相見。

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在那時的義山眼裏,人面荷花交相映,縈繞著熱戀的纏綿與甜蜜。

2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

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

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

—唐·李商隱【贈荷花】

公元838年,李商隱得償所願,與王晏鎂喜結連理,對未來充滿了美好想象。

加上一年前進士及第,雙喜臨門。這一年盛夏,他與妻子王氏居住在涇州幕府裏。

看著滿院荷花,新婚燕爾的義山又忍不住以荷花來訴說自己婚戀裏的海誓山盟。

這次他沒有像初見時僅以荷花的色與香來贊美王氏,而是用荷花與荷葉的共生共存來傳遞婚姻裏的生死與共。

這世間姹紫嫣紅,大部份人只會愛憐金盆裏的鮮花,而任由綠葉零落成泥碾作塵,不管死活。

可他認為人間獨有荷花與荷葉花葉不能分離,荷花開開合合,荷葉卷卷舒舒,相互映襯,渾然天成。

如此相互依存,正是李商隱所追求的理想婚姻,他要與妻子同生共死,相濡以沫。

此花此葉常相映,就是最美的人間盛景,最好的夫妻情深。他不只要乍見之歡,更要久處不厭,要讓彼此的情愛經得住世間考驗。

又或許,李義山真正擔心的不是故人心變,而是生命無情,再美的生命都將走向消亡。

到了那時,翠減紅衰,不能彼此陪伴,是一件多麽令人遺憾的事情。

終究,世間花葉不相倫,總有一個會提前宣告生命退場。只是,彼時義山沒想到會一語成讖。

3

露如微霰下前池,月過回塘萬竹悲。

浮世本來多聚散,紅蕖何事亦離披?

悠揚歸夢惟燈見,濩落生涯獨酒知。

豈到白頭長知爾,嵩陽松雪有心期。

—唐·李商隱【七月二十九日崇讓宅宴作】

公元841年,李商隱仕途受挫,暫居在嶽父東都洛陽崇讓坊的邸宅裏,尋求機遇。

妻子王氏則遠在長安,此時李商隱才明白這段婚姻到底給他帶來了什麽。他因此背上了忘恩負義的罵名,被恩主之子令狐绹一生唾棄,被牛李之爭牽連余生。

彼時距離進士及第已有三年,他經歷過授官考試的復審除名,經歷過從中央秘書省校書郎調任地方弘農縣尉,還經歷過官場小人的屈辱責難,始終沒有得到重用。

當這年夏末秋初李商隱獨居在崇讓宅裏,內心滿懷幽恨。秋露初染前池,西風吹盡翠竹,一切籠罩在悲戚裏。

浮生若夢本就聚少離多,為何眼前的碧波紅荷也要紛紛雕落,這世間就容不得一點美好嗎?

表面上看,李商隱是在惋惜荷花雕零,其實還是在詰問生命無情,反向印證浮世本來多聚散。

這聚散無常裏,也包括他與妻子的悲歡離合。尤其荷花與荷葉,見證了他們的愛情與婚姻。對紅蕖寥落的惋惜,其實也寄托了他對妻子的思念與愧疚。

可紅衣落盡芳心苦,山水相隔的妻子看不到,只有眼前孤燈和杯中苦酒,才知道他歸心似箭與半生潦倒。

惟燈見與獨酒知,交織著對妻子的綿綿思念,也飽含著懷才不遇的人生苦恨,孤獨又悲涼。

他不想人到暮年空回首時還是誌未酬與意難平,如今只能與南山松雪兩心相期來聊表慰藉。

盡管此時他已深諳這段婚姻的代價,也不曾後悔這個選擇。他或許並不在意誰是牛黨,誰是李黨,只想跟從本心,來一場此花此葉常相映的美好愛戀。

4

荷葉生時春恨生,荷葉枯時秋恨成。

深知身在情長在,悵望江頭江水聲。

—唐·李商隱【暮秋獨遊曲江】

公元857年,李商隱於暮秋時節獨遊曲江,可當初那個宛若芙蓉的女子已無法重現。

二十年前的驚鴻照影,如今只剩秋水空流。妻子王氏,已於六年前香消玉殞。

生死無常,聚散匆匆,那時遠在蜀地任職的李商隱都沒來及與妻子見上最後一面,甚至都不知道已經病故,還在巴山夜雨裏遙想何當共剪西窗燭。

等到塵歸塵,土歸土,李商隱終於知道了那份【夜雨寄北】有多麽殘忍,可憐紅顏成白骨,猶是巴山夢裏人。

如今再來看這曲江荷葉,再也無法與荷花卷舒開合任天真,早就落滿了一生苦恨。

荷葉初生,春恨已成。荷葉枯時,秋愁更生。春恨秋愁,從妻子走後就已無解。

他深知苦恨已與荷葉榮枯無關,只要身在,情就在,對亡妻的思念就永無止息。

就像這曲江東流,永不停留。流盡光年是此聲,望斷秋水為此情,將思念定格在最後的獨立江頭裏。

一年後,李商隱撒手人寰。人間再無李義山,細雨斜風流光散,多少荷花怨落紅。

(圖片來自網路,不妥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