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佛像,該怎麽看?

2024-06-18國風

在走進高大莊嚴的的佛殿時,小探君時常陷入一種迷茫……這是哪位?那尊又是誰?有時候畫更是轉一圈拜一圈,最後稀裏糊塗不知道都拜了哪些佛和菩薩。相信有這種困擾的不止小探君一個,今天咱們就一起梳理一下,這些常出現的佛和菩薩,都怎麽辨認吧!

山西應縣木塔-釋迦牟尼佛

01

佛和菩薩,別搞混了!

不一樣的修行層次

其實佛和菩薩以及羅漢的主要區別就在於他們修行層次的高低,佛是最高的,下來才是菩薩和羅漢。

佛的全稱是「佛陀」,梵語是:Buddha,意思是覺悟真理,具備大智慧的人。佛陀著眼於輪回,認為現實不過是輪回當中的一個階段,人的使命應該是透過修行覺悟宇宙人生,脫離輪回。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第五窟主像大佛

不過光做到這一點還不算是佛,成佛的標準一共三個: 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前面說的都只能算是自覺,就是自己覺悟,接下來還要覺他,就是要讓別人也覺悟。最後覺行圓滿,就是要讓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都自然符合真理,不需要刻意去自我約束。

是不是聽起來有點形而上,感覺成為佛陀的條件還真是蠻苛刻的。菩薩相比起佛來就不太一樣了。

山西太原天龍山石窟第九窟十一面觀音菩薩

菩薩中有名的也很多,例如中國人比較熟悉的四大菩薩,也就是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和地藏菩薩。菩薩的全稱是菩提薩埵,梵語是Bodhisatta,菩提的意思是覺悟,薩埵的意思是有情眾生。

所以, 菩提薩埵又被轉譯成覺有情。就是讓一切有形眾生覺悟,所以菩薩能做到自覺和覺他。但和佛相比,少一個覺行圓滿, 菩薩的修為還不像佛那麽至純至凈,有時還需要主動約束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四川安嶽石窟毗盧洞水月觀音菩薩

菩薩里面又分很多階位,其中最高兩個階位分別是等覺菩薩和妙覺菩薩。妙覺菩薩就是佛, 所以佛其實就是最高等級的菩薩。 等覺菩薩就是預備佛,是只差一步就能成佛的大菩薩。我們熟悉的觀音、文殊、普賢和地藏就是等覺菩薩。

羅漢的全稱是阿羅漢,梵語是Arhat,意思是斷絕煩惱,脫離輪回,應受供奉的修行者。

河北易縣八佛窪遼代三彩羅漢像 賓夕法尼亞大學藝術博物館藏

成佛的三條標準, 羅漢只能做到自覺,不能覺他,也沒有覺行圓滿。 但羅漢就是小乘佛教的最高成就,因為小乘佛教覺得一個人能夠自己覺悟就夠了,大乘佛教卻認為,自己覺悟還不夠,還要普度眾生。

長得哪裏不一樣?

說完了他們本質上的區別,就來說說他們在影像上具體表現出來的差異吧。

自唐代以後,由於【阿彌陀經】【無量壽經】和【觀無量壽經】的傳入,出現了百姓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凈土宗。加之唐武宗滅佛事件的影響, 使凈土宗的方便法門得到了廣泛傳播,影響最大。

跪侍菩薩(甘肅敦煌莫高窟328窟) 福格藝術博物館藏

遼宋以後,禪宗和凈土宗基本上合為一體,成為影響最大的佛教流派。所以,無論是寺院、石窟還是信徒家中的造像, 存世或出土最多的,除了佛像,主要是菩薩像,尤其是阿彌陀佛、觀音和大勢至菩薩像,其中又以觀音像為最。

佛教造像並非憑空想象和臆造,一切佛像都是有依據的。依據 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印度早期宗教包括佛教的造像參照,二是佛教經文典籍的參照。

「何朝宗印」款觀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國博「中國白——德化白瓷展」熱展中)

表現在影像或造像上,最直觀的可能有這麽幾個細節。首先是頭部,菩薩一般都戴著寶冠,而除了藏傳佛教,佛頭上戴寶冠的比較少;再有就是肉髻,佛和菩薩的肉髻大小是不同的, 佛的肉髻「已成」,應該是很大的, 這也正是幾乎所有的佛像都將佛的頭頂肉髻做得很高大的原因。 所謂肉髻就是指佛像頭頂的一個大包,這是修行圓滿和「無上正覺」的標誌。與此對應,菩薩的肉髻應該不大。

山西大同雲岡石窟中沒有寶冠的佛像與有寶冠的菩薩像

接著就到了佛身,佛像穿著的衣物一般都比較簡潔大方,沒有過多的裝飾,而菩薩的衣飾就會比較華麗,像瓔珞啊臂釧啊這些裝飾都可能會有。

山西大同華嚴寺薄伽教藏殿佛像(右)與菩薩像衣飾對比

02

各種組合,繞暈了!

區別了佛像和菩薩像之後,新的問題又來了。有些造像是三個一組,也有些造像是七個一組,每個組合的名字還都不一樣,真的是被搞暈了。

三佛-橫三世與豎三世

三佛是十分常見的造像題材,形式多為三佛並坐,也有少量三佛並立,每每見於佛寺及單獨的摩崖造像龕窟。中原地區的三佛造像由古印度傳來,自傳入中國後,在造像組合和內涵上較古印度出現明顯差異,且造像規模也遠遠超過古印度。

北京大覺寺大雄寶殿三世佛

中國出現以三佛為組合的造像題材,大約是在南北朝時期,當時的三世佛造像由過去七佛中的一佛、釋迦和彌勒組成。到了唐代,由 釋迦牟尼、彌勒佛與阿彌陀佛組成的三佛組合形式比較流行,稱作「縱三世佛」也叫「豎三世佛」。

三世(trayo—dhvanah)又作三際。 一種含義是指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即一個人現在生存的現世、出生以前的前世及命終以後的來世,出現於三世之中的佛成為三世佛。

山西五台山佛光寺東大殿三世佛

學者任繼愈在【宗教詞典】中對「三世佛」進行了區分:「謂過去、現在、未來之佛。」 過去佛指迦葉諸佛,寺院塑像中一般特指燃燈佛,現在佛為釋迦牟尼佛,未來佛為彌勒佛,這三位就是剛剛提到的豎三世佛。

那麽另一種說法是三世佛是來自三個佛世界的佛, 指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婆娑世界的釋迦牟尼佛以及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以上三位稱橫三世佛。 這就明白了,實際上所謂的橫和豎代表的是佛之間的「方位」。

山西夏縣余慶禪院大雄寶殿三世佛

橫三世就表示這三位佛實際是處在同一時間下的三個世界裏的佛;豎三世則表示處在同一方位三個時間下的佛。【魏書】裏對於「三世」是這樣記載的:

「大抵言生生之類,皆因行業而起。有過去、當今、未來,歷三世,神識常不滅。凡為善惡,必有報應。漸積勝業,陶冶粗鄙,經無數形,澡練神明,乃致無生而得佛道。」

也就是說,實際上過去、當今、未來組成的三世論思想接受度是比較大的,傳播範圍也比較廣。這種理論認為普羅大眾皆要經過三世六道,因果輪回, 而三世佛就是三世論中三佛普度眾生的具象化。

三世佛造像無疑反映的是三世佛信仰,這種信仰的流行具有深刻的歷史與社會基礎,而在這眾多的因素當中,有兩個方面值得註意: 一是歷史動蕩帶來社會信仰的變化。

安徽九華山祗園寺大雄寶殿三世佛

佛教初入中國,流行度並不廣泛。 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戰亂頻仍,統治者在政治上的壓迫和經濟上的無限度剝削,使得勞苦大眾與統治階層的矛盾發生激化。 佛教中描繪的凈土樂園,極易引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從宗教中尋求凈土世界以解脫現實的苦難,佛教提出「一切皆苦」、「因果報應」等逃避現實的思想,也恰好符合身陷苦難的勞苦大眾的心理。

南北朝形勢圖,可見戰爭頻仍

二是民眾對多種信仰庇佑的追求。 中晚唐時期,佛教凈土信仰遍布社會各個階層,世俗社會中的民眾信仰其實非常混亂,只要能佑護自己及家人,民眾就虔誠地信仰,而不管他們的級別如何。

一佛二菩薩-三聖

除了三世佛之外,還有一種三像並立的形制,那就是三聖,這種形制通常是一佛二菩薩。最常見的表現形式莫過於 西方三聖和華嚴三聖 了。

在【華嚴經】中,文殊菩薩以智、普賢菩薩以行輔佐在毗盧遮那佛的左右,所以就有了華嚴三聖。 毗盧遮那佛 是佛教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尊佛,因為這尊佛 是釋迦牟尼佛的法身佛,又名大日如來, 所以華嚴三聖也被稱為釋迦三尊,也就是以釋迦牟尼佛為首的三尊佛菩薩。

四川安嶽石刻華嚴洞華嚴三聖

西方三聖的三尊佛菩薩,幾乎人人都聽過他們的名號,又稱阿彌陀三尊, 中間是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立於佛左,大勢至菩薩立於佛右。西方三聖乃是凈土宗專修物件。 阿彌陀佛表無量光明,無量的壽命,無量的功德。觀音菩薩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勢至菩薩代表喜舍,這是佛教四無量心(慈、悲、喜、舍)中的後兩個。

重慶大足寶頂山石刻 觀無量壽佛經變相 中部西方三聖像

喜也稱作「隨喜」,表示對眾生所在善事隨喜功德以促成,勸進行者。舍,意為舍棄、施舍,主要指舍棄怨親等分別和自己的財物身命。也包括舍棄煩惱及過分的慈悲喜樂等,保持平靜空寂的心境。

五佛

除了三佛,同時出現的還可能有五佛並立,也就是五方佛,也被稱為五智佛、五方如來或五智如來, 源自密宗金剛界思想。 它們代表了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每個方位都有一位佛主持。

具體來說, 這五方佛分別是:中央的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東方的阿閦(chù)佛(不動如來)、西方的阿彌陀佛、南方的寶生佛以及北方的不空成就佛。

福建泉州開元寺大雄寶殿五方佛

五方佛並非獨立存在,而是對「佛」的概念的抽象表述,代表了智慧的五個方面和質性,以及人的內在本性的清凈狀態。在佛教密宗中,它們被視為重要的供奉物件,能夠成就五種智慧和提供冥想。

七佛

七佛一般指的就是過去七佛啦,這是離我們時間最近的七位佛,包括 釋迦牟尼佛、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迦葉佛這七位。

遼寧錦州義縣奉國寺大雄寶殿過去七佛

過去七佛出現的因緣在【長阿含經·大本經】中提到過。據佛經所載, 前三佛為過去莊嚴劫千佛的三佛,後四佛為現在賢劫千佛的四佛。 過去莊嚴劫、現在賢劫、未來星宿劫三劫之中,皆有千佛。

03

結語

這樣一來,走進佛殿的時候就不會拔劍四顧心茫然了,至少對於佛、菩薩以及組合在一起的造像都能夠大致認識,知道拜的到底是誰了。

山西朔州崇福寺彌陀殿西方三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