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畫好山水補詩句,王翚【唐寅詩意圖】

2024-06-26國風

很好奇畫家創作的時候想什麽,想作品內容,還是放空思緒?清代畫家王翚曾經畫過一幅【唐寅詩意圖】,他先畫好山水,然後補題了唐寅的詩句。從這個細節,似乎可以猜出來他畫畫的時候想了什麽。王翚生活在清初,他是天才畫家,年輕時就受到了王時敏、王鑒的認可。王時敏讓他住在家中,隨時欣賞家中書畫藏品。王鑒看了他的仿古山水,直接說畫壇無敵手。

王翚的朋友很多,同時代的吳歷、惲壽平都在他的朋友圈。哪怕他沒有顯赫出身,也無人小看他的天賦。王翚擅畫仿古山水,上至唐宋下至元明,幾乎所有的名家代表作他都臨摹過。他有個理想,集古之大成畫出自己風格。從他的傳世作品看,基本上實作了這個理想。

王翚 唐寅詩意圖

從【唐寅詩意圖】的筆墨來看,具有明代吳門畫派的特點。有點兒像南宋院體山水,有點兒元代山水畫的超逸韻味,還利用色彩進行了裝飾性處理。他用筆相對細密,構圖比較飽滿。畫這樣的作品,需要在畫紙上設計底稿。文人生活在山水間,是山水畫的常見主題。要想讓常見作品顯得與眾不同,就要在細節上處處留意。

王翚畫山水的時候,想的都是讓畫面情境有生活氣息,位置經營合情合理。他想好之後,才正式創作,於是有了這幅兼顧真實感與立體感的隱逸畫卷。皴擦近景山石,渲染遠山層巒,技法變化符合空間遠近效果。倘若他放空思緒,任由畫筆自由放縱,畫不出這種典雅莊重的效果。

王翚 唐寅詩意圖 局部

既然胸有成竹才落筆,為什麽畫好之後才補題詩句?這麽明顯的證據,能夠證明什麽呢?畫山水之初,要學習各種技法。在學習中,理解真山真水與紙上山水的異同。把立體景象「轉移」到平面需要解決很多問題,包括對肌理質感的表現,對陰陽晦明的理解等等。除此之外,在文人畫興盛以後,還要考慮主題立意、思想境界。

有了這麽多內容要考慮,需要在正式落筆之前做好一切準備工作。如果準備不充分單純仿古,畫面就會顯得呆板堆砌、毫無新意。在這種情況下,畫家的想法很難天馬行空。於是才有了補題詩句的情況發生。

王翚 唐寅詩意圖 局部

還有一種情況,王翚畫好作品後,先放置一旁。過一段時間拿來欣賞,看是否要完善修改。對作品有要求的畫家,會二次、三次,甚至多次觀察已經畫好的作品。從中找到缺憾,進而想方設法彌補。在這個過程中,王翚發現畫中韻味恰好符合唐寅的詩句。

猜想這些事情旨在說明一個事實,創作前、創作後,畫家想的比較多。創作中,畫家想的反而比較少。在創作過程中,畫家需要靜氣凝神感受筆墨帶來的種種變化。萬一想多了,容易出現敗筆。

王翚 唐寅詩意圖 局部

像王翚這樣的畫家有很多,有人甚至會補題兩遍、三遍。畫家把他的想法寫在畫面上,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作品,了解創作過程。

拓展閱讀

雲山平湖,悠然野趣,陶成繪【仿黃子久山水】
四幅仿古山水,畫出天然美好
濕筆淡墨山水含煙,看出來像誰的風格了嗎
構圖只用高遠法,猜猜他為什麽這樣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