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唐明皇唯一存世書法長卷【鹡鸰頌】:書寫難得一見的帝王手足情

2024-01-29國風

一件傳承千年的書法作品,其背後往往有眾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眾所周知,唐玄宗李隆基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不但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開創了「開元盛世」,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皇帝,精通音律、舞蹈、書法,擅長演奏琵琶、羯鼓, 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春光好】,【秋風高】等百余首樂曲。作為書法家,他留下的作品並不多,傳世的墨跡僅有書法長卷【鹡鸰頌】,這幅作品運筆精到,輕入重斂,筆實墨沈,神氣完足,遒力健勁,結體豐麗,用筆遒厚,豐潤渾茂,具有典型的盛唐風格,受到歷代書法家的推崇。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這件傳世書法背後的故事。

(一)李隆基為什麽要寫【鹡鸰頌】?

李隆基弟兄共有5人,分別是老大李成器、老二李成義、老三李隆基、老四李範、老五李業。這弟兄五人自幼較好,特別是武則天執政期間,面臨隨時被殺頭的風險,但他們五人相互照顧,始終團結一心,小心謹慎,歷經風雨,患難與共,度過了最艱難的歲月。後來李隆基抓住機會發動神龍政變和唐隆政變助其老爹李旦再次登上皇帝的寶座。在商議立太子的事情上,按照「立長立謫」的原則應該立老大李成器為太子,但李成器「涕泣固讓」,認為三弟有重定李唐社稷之功,理應正位為儲君,不然天下人都不會心服。老二李成義也像大哥一樣毫不猶豫地推掉了以他為太子的提議,他們弟兄們認為只有李隆基才有足夠的能力穩固李唐江山,帶領家族走向更大的輝煌。

李隆基也不負弟兄所望,開創了「開元盛世」。登上帝位後,李隆基感念弟兄情誼,將四個弟兄加官進爵,分封到各地為王,終其一生對老大老二老三老四照顧有加,不論他們有何過失從未進行過責罰,尤其是對老大李成器更是尊敬有加,李成器去世時,李隆基悲痛欲絕,破例以天子之禮葬之。這種兄弟關系融洽、手足情深的情況在帝王之家是十分罕見的,可以說,李隆基的成功,離不開兄弟間的團結,也避免了手足相殘的悲劇。

唐開元七年秋,有鹡鸰約千只翔集於宮殿,玄宗見其飛鳴行搖,不畏人之狀,聯想到兄弟相聚之樂,就召見左清道率府長史魏光乘撰寫頌文,李隆基讀後甚感滿意,又親自撰寫了序言並揮毫寫下此卷,給後世留下了一段帝王家的傳奇故事。

(二)【鹡鸰頌】的主要內容

【鹡鸰頌】這篇文章共有兩部份組成,第一部份是序言,是李隆基所寫,第二部份是頌文,由魏光乘所作。全文內容如下:

鹡鸰頌並序(俯同魏光乘作)

朕之兄弟,唯有五人,比為方伯,歲一朝見。雖載崇藩屏,而有睽談笑,是以輟牧人而各守京職。每聽政之後,延入宮掖,申友於之誌,詠【棠棣】之詩,邕邕如,怡怡如,展天倫之愛也。秋九月辛酉,有鹡鸰千數,棲集於麟德殿之庭樹,竟旬焉,飛鳴行搖,得在原之趣,昆季相樂,縱目而觀者久之,逼之不懼,翔集自若。朕以為常鳥,無所誌懷。左清道率府長史魏光乘,才雄白鳳,辯壯碧雞,以其宏達博識,召至軒檻,預觀其事,以獻其頌。夫頌者,所以揄揚德業,襃贊成功,顧循虛昧,誠有負矣。美其彬蔚,俯同頌雲。

伊我軒宮,奇樹青蔥,藹周廬兮。

冒霜停雪,以茂以悅,恣卷舒兮。

連枝同榮,吐綠含英,曜春初兮。

蓐收禦節,寒露微結,氣清虛兮。

桂宮蘭殿,唯所息宴,棲雍渠兮。

行搖飛鳴,急難有情,情有餘兮。

顧惟德涼,夙夜兢惶,慚化疏兮。

上之所教,下之所效,實在予兮。

天倫之性,魯衛分政,親賢居兮。

爰遊爰處,爰笑爰語,巡庭除兮。

觀此翔禽,以悅我心,良史書兮。

下面這張圖片是我制作的【鹡鸰頌】註釋,方便大家掌握這篇古文的字詞意思。

【鹡鸰頌】註釋

(三)【鹡鸰頌】裏的「一鳥一人」是個啥情況?

(1)鹡鸰是個什麽鳥?

鹡鸰

鹡鸰是一種嘴細,尾、翅都很長的小鳥,體長約20厘米。在中國各地都有分布,最常見是白鹡鸰,其頭頂黑色,前額純白色,嘴細長,尾和翅膀都很長,黑色,有白斑,腹部白色。其聲音尖銳,好像「脊令、脊令」,傳得很遠。因其形狀有點像舞台上張飛的臉譜,所以人們又稱其為張飛鳥。這種鳥喜濱水活動,吃昆蟲和小魚等,多在河溪邊、湖沼、水渠等處,在離水較近的耕地附近、草地、荒坡、路邊等處也可見到。

鹡鸰有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征:只要一只離群,其余的就都不停地鳴叫起來,把單飛的鹡鸰叫回來。【詩·小雅·常棣】:「脊令在原,兄弟急難。」「脊令」即「鹡鸰」。後以「鵲鸰」比喻兄弟。古代有不少關於「鹡鸰」的詩畫,如明代唐寅的【敗荷鹡鸰圖】寫道:

飛喚行搖類急難,野田寒露欲成團。

莫言四海皆兄長,骨肉而今冷眼看。

陳全也有一首【敗荷鹡鸰為沈誌行題】說:

蕭瑟蒲蓮野水清,雙飛遙羨雪鴣鳴。

誰憐獨影空原上,幾度秋風憶弟兄。

這些詩都是借「鹡鸰」來表達弟兄之情的。

宋畫【鹡鸰枯荷圖】局部

(2)魏光乘是個什麽人?

魏光乘也算一個比較有才華的人,唐玄宗剛登帝位時魏光乘為左拾遺(唐朝時的監察官員,從八品上),但這個人有個不良嗜好,喜歡給大臣起外號。如:

兵部尚書姚元崇個子高、走路快,魏光乘稱其為「趕蛇鸛鵲」,諷刺其身材壯碩、走路迅疾,猶鸛鳥一般。

殿中監姜蛟又胖又黑,魏光乘稱其為「飽椹母豬」,諷刺其象吃了很多桑葚的母豬,因殿中監掌皇帝衣食住行,魏光乘也是借此諷刺其中飽私囊。

黃門侍郎盧懷慎愛低頭走路,魏光乘稱其為「覷鼠貓兒」,諷刺其時常低頭望地,猶貓尋老鼠一般。

舍人呂延嗣長大少發,魏光乘稱其為「日本國使人」,日本武士的發型很奇特,我們叫這種發型為「月代頭」,在這裏魏光乘諷刺呂延嗣長得象日本人一樣。

舍人齊處沖好眇目視,魏光乘稱其為「暗燭底覓虱老母」,眇的意思就是用一只眼看,「暗燭底覓虱老母」的意思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瞇瞇眼」,諷刺其愛瞇著眼睛瞧人。

魏光乘稱黃門侍郎李廣為「飽水蝦蟆」,李廣這個人上班時一張報紙一杯茶,凈喝水不幹活,且其長得又很胖,象喝飽了水的蛤蟆。

魏光乘稱舍人楊伸嗣為「熟鏊上猢猻」,鏊是烙饃用的圓形炊具,「熟鏊上猢猻」可以用我們熟悉的話說就象熱鍋上的螞蟻,諷刺楊伸嗣焦燥、好動。

魏光乘稱禦史張孝嵩為「小村方相」,方相就是指門神,諷刺張孝嵩在朝堂上象門神一樣杵在那裏,啥也不說、啥也不幹,是一個只領薪資不幹活的主兒。

魏光乘作為一個八品的小小芝麻官,在朝堂上指點江山,亂給大臣起外號,為此得罪了不少人,被貶到新州新興當了一個縣尉,新興縣就是現在的廣東新興縣,在當時屬於蠻荒之地。

幾年後,唐玄宗把魏光乘調回長安任左清道率府長史,這個官級比較高,為從四品上,職責是掌管東宮內外晝夜巡警之法,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東宮太子府的保安隊隊長,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四)【鹡鸰頌】長卷賞析

【鹡鸰頌】卷寬 24.5厘米、長184.9 厘米,白麻紙本, 共44行,331個字,是李隆基傳世僅存的墨跡,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此卷書法蕭散灑落,豐厚腴美,給人行行淳厚之感,運筆精到,輕入重斂,筆實墨沈,神氣完足,遒勁而舒展,極具盛唐氣象。

卷上共有鑒藏銘印75方,拖尾有北宋蔡京、蔡卞,以及清代王文治題跋。下面依次作以介紹。

(1)鑒藏銘印

開元 、宣和、宣、龢、政、龢、政和、雙龍方璽、禦書(半印)、晉府圖書、乾坤清玩、內府圖書之印、梁王之璽、吳廷、用卿、吳廷私印、吳希元印、新寓、新宇、吳新宇珍藏印、汝明父、王永寧印、王永寧、王長安父、長安、太原、瞻近堂、瞻近堂收藏印、陳定平生真賞、顧九錫印、部曲將印、別部司馬、吳廷、嘉慶禦覽之寶、嘉慶鑒賞、石渠寶笈、三希堂精鑒璽、宜子孫、寶笈三編、宣統禦覽之寶、宣統鑒賞、無逸齋精鑒璽。

從這些歷代皇室和知名鑒藏家的銘印可以看出,此卷書法傳承有序、脈絡清晰,可以確定為真品無疑。

(2)卷後題跋

此卷書法後有四則題跋,分別是:

蔡京題跋:

臣聞唐有天下,不能追法先王。其政之所施,與士之所學,皆同乎流俗,合乎汙世。其文鄙樸,無復風雅。開元中葉,號為極治。而遺風餘烈,無可稽考。世稱明皇脊令頌,最為翰墨文章之美。伏蒙宣示真蹟,其書劄詞語,始知臣前言不誣。臣伏觀前日聖制圖賦,羲晝遒逕,奎文藻煥,非騷人嫉世憤懣之詞,真聖人孝友格物之義。以彼方此,以今觀昔,其事則同,其德其言則異,猶日月之揭。霄壤之殊,非臣敢私也。政和五年四月望,太師魯國公蔡京謹題。

蔡卞題跋:

唐明皇於兄弟間,以友愛稱。時有脊令數千,棲麟德之庭木間。君臣賡頌,以為美談。聖上紹述先烈,發揮哲廟之誌,巨細畢舉。是以斯禽一日同集後菀龍翔池,數以萬計,蓋前此未之有也。上既親禦丹青圖其狀,又作為雅詩以賦之,事辭之稱,與日月爭光。顧此頌所談,亦不足貴矣。改月三日,昭慶軍節度使中太一宮使。臣蔡卞題。

王文治題跋:

帝王之書,行墨間具含龍章鳳姿,非為人臣者所能仿佛。觀此頌猶令人想見開元英明卓犖時也。後有宋二蔡跋,雖其人不足重,而書法之精,自蘇米諸公而下,罕有能踰之者,亦可玩也。癸醜暮春之初,丹徒王文治。

此書或有疑為雙鉤者,良由未曾多見唐宋人真跡,不知古人筆法沈著,墨法豐厚之處,深知書者,詳玩自得,不待多詞。同日又記。

卓犖:zhuó luò ,犖:明顯;分明。卓犖:超絕出眾,卓越。

王文治這則題跋較二蔡的尤為精彩,不但評價了帝王書法的特點,還評價了二蔡的人品、書品,比較中肯。

最後,我把唐玄宗李隆基的【鹡鸰頌】高畫質長卷分享給大家,全方位欣賞這件具有盛唐風韻的書法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