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道德經】第一章的九大概念解析

2023-12-16國風

(一)第一個和第二個概念:道、名

【 通行版】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帛書匯總版】 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無名萬物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兩者同出,異名同胃。玄之有玄,眾眇之門。

【本章老子的目的】 讓大家理解什麽是道。為達到這個目的,老子引入了名、有無、欲、妙僥,同異、玄等概念。要理解道,必須把這些所有的概念理解清楚。

第一個概念:道。

因為是世界上的第一個概念,沒有基礎可以參照,沒有別的詞匯可以定義,只能從人能否認知這點去定義。所以首先說:道,人類可以認知。

但道又不同於人們普通概念的道路的道。普通概念裏的道路的道,是可以讓人到達目的地的,有方向的,一般來講是相對穩定的,一旦建成就基本不變的。但這裏說的這個道,卻不是「不變的、恒常的」,與普通概念的道同樣的地方是:道是可以讓你到達彼岸的。「道」 由於暫時無法命名,只是先用道路的道,來代指,表示可以沿著「道的路徑」達到目的地。這裏並沒有說清楚道是什麽,但說了人是可以理解道的。這是對第一句話「道可道」的理解。

其中第二個「道」字,即「可道」的道,常見的解釋是「可以言說的」,把第二個「道」字,解釋為「言說,說明」。這個有點不夠達意。我們知道解古經有兩個原則,一是要站在作者當時的時空帶入思考;二是要透過經文上下文情境對照分析。下句「名可名非常名」和第一句是對偶句。第二句的第二個「名」,就是「命名」的意思,第一個「名」是名詞,第二個「名」是第一個「名」的動詞化,名詞動用,這是古文常見的用法。因此推論,第一句的兩個「道」字,也是名詞和動詞的關系,這樣才符合對偶。所以,第二「道」字應該是第一個「道」字的名詞動用,解釋為「可以認知和遵從」。「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就是「道,是可以認知和遵從的,但不是恒常不變的道(道路是恒常的)。」

只有名字是無法理解「道」的。要解釋什麽是道,必須與已有概念建立關聯,於是引入第二個概念----「名」。

第二個概念:名。

名,名稱、命名、事物的定義、概念。人類要理解事物,第一件事就是下定義、定概念。當代的基於公理體系的「科學」也是這種做法,這個就是「科學範式」。

人類對事物和事物執行規律的理解,會形成一個在人腦中的神經網路,而概念/定義就是這個網路上的節點。

人類要理解「道」,就必須在大腦中建立關於「道」的神經網路。而「名」是「道」這個神經網路上的第一個節點。(此時道還不存在,即理解不了)

「道」和「名」的關系是什麽關系?老子在這裏也沒有明說。但將「道」和「名」並列,以對偶句的形式放在一起,這其實就說明,「道」和「名」,都是不容易說清楚的,但又有關系的,什麽關系呢? 就是:人類要靠「名」來理解「道」。所以,要理解「道」,必須先搞清楚「名」。

有人說,名不就是名字的意思嗎?那繼續問?名字是什麽意思?答:名字是對一個事物的定義、概念?再問:什麽是定義?什麽是概念? 答:。。。 你看,這裏就陷入一個死迴圈了:用一個新概念來定義一個舊概念,迴圈定義,無窮無盡啊。這樣是不行的,缺失了因果的確定性。所以, 想要定義新概念,就必須在已有的舊概念的基礎上進行。

大家註意這個觀點非常重要缺經常被忽視。任何創新,包括概念創新、思想創新、理論創新、技術創新、產品創新…,都是在已有概念和概念關系的基礎上進行拓展而來。憑空出現的概念無法得到人類接受並被認知的。

根據這個思路,你 反過來想 ,在所有一切概念都不存在時,當整個宇宙都不存在時,第一個概念是怎麽來的?所以,你必須有一個所有概念的起點,這個起點是不需要舊概念來定義它的,它是「不證自明」的。

這個思路就是古希臘哲學家們的思路,也是西方科學思想的起源點。現在這個概念有一個名詞「公理」。公理就是不需要邏輯推理、不需要舊概念支持,大家就預設其為真理的東西。基於公理,再加上邏輯演繹,就形成了西方的科學思維體系。正因為起點確定後,只要保證後面的邏輯推理的嚴密性、正確性,就能保證後續概念和結論的正確性。例如平面幾何學(也叫歐幾裏得幾何學)中,只要你承認1~5公理,你就必然認為「三角形內角和是180度」這個結論是正確的。

如果我們用道德經的思想來看歐氏幾何,我們就會發現,歐氏思維體系中的「名」,也是所有的平面幾何概念(點、線、面、內角和、三角形面積、多點共圓。。。),都是穩定不變的,是「恒」、「常」的。不論在宇宙的任何一個地方,在歷史上任何一個階段,這些歐式幾何的概念和結論,都是正確的。但這不符合道德經對這個世界的解釋。道德經的觀點是「非恒名」。也就是說道德經從最根本的地方就否定了平面幾何的「真理性」。而西方則是到了19世紀才發現,平面幾何不是真理,而是思維遊戲;進而才發展出非歐幾何。

公理+邏輯=科學思維體系,也叫公理體系。既然公理是大家都認可的公共理解,是第一定義,是其它一切定義的起點,那麽這個第一概念是否正確就非常重要。如果第一概念都不對,後面一切推理就都有問題。西方文化用公理體系這種方式解決了第一性原理、第一推動的問題。(但也帶來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誰發起的第一推動?這是後話暫且不表)

但是中國文化沒有走這條路,走的是 類比思維 。什麽意思呢?就是有一個概念我不清楚,要理解它、認知它,我不需要去溯源它,我只需要觀察這個概念代表的事物的表「象」,看它和已有事物的表現有無相似性;如果有相似性,那麽我就用已有的事物加一個形容詞、或定語,組成這個新概念。而且一開始我是無法窮盡這個新概念的全部表象的,我必須在演進中逐步完善概念。即我知道有一個概念,但現在無法說明,只能在後續過程中逐步說明。這整個過程,即概念從0開始逐漸清晰的過程,就是「非恒名」。即,名在不停地變化,沒有恒定的概念,沒有恒定的「名」。

這就是中西思維最源頭的區別 。這個區別,記錄在中國的傳統經典【道德經】裏。所以,我們要理解中西思維差異,就必須溯源,回到【道德經】。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這簡單單單2句話,就指出了中西方文化體系中,人類認知思維最根本的差異。

簡言之,這個差異就是:西方科學思維(西式思維)是從一個靜止的點(定義/公理)出發,透過邏輯推理或實踐找出這個點與其它點的關聯,最終構建出一個以這個點為基礎的一套認知網路。中式思維的目標也是這套認知網路,但它 不關心從哪個點出發,不需要第一推動, 從任何一點出發都可以,透過這點出發分析概念之間的關系,最終達成對這套認知網路的完整構建。

西式思維在圖形上看是「樹」,有嚴格的樹根、樹枝、樹葉。中式思維在圖形上是「網」,關註的是節點和節點之間的關聯拓撲。如陰陽結構(2要素網)、天地人三才結構(3要素網)、上下左右四象(4要素網)、五行結構(5要素網)等。

西式思維關註定義的精確、邏輯推導的嚴謹。中式思維關註聯想的多角度性、類比的多重性。所以西式思維才會演化出現代嚴謹的、可靠的科學體系。中式思維才會演化出具象、模型、比喻等思考方式。

再回到對「名」的理解。第一個名,是老子想讓我們理解的名,是「名」的這套認知網路。 第二個名,是動詞,可名就是可以命名的意思,透過不斷命名新概念、新結論,就能逐步構建「名」的認知網路,逐漸理解「道」。第三個名,非恒名的「名」,是名詞,恒名就是恒常不變的名。也就是說名的認知網路不是恒常不變的。非恒名就是說不是恒常不變的認知網路,而是經常變變化的認知網路。

名的特點和道的特點是一樣的。如果把道看做世界的第一本體,那麽名和道具有一個同樣的性質:變、非恒常。如果把刀看做世界的物質性,那麽名就是世界的意識性。

這就是老子想告訴我們的。所謂的靜止的「定義、概念、認知網路」是不存在的,因為它反映的本體「道」本身就變化的、非恒常的。所以,看待道演化出來的天地之間的萬事萬物,也不能靜止的看待。

這裏外沿一下,說明人類如何下定義。人類對一個事物下定義,命名,定概念,一般有幾種做法。第一,具象類比。就是這個東西和已有的一個東西類似,那麽可以把已有的一個東西的概念做一個變化,例如加形容詞和副詞等,形成一個類比定義。比如,紅蘋果=紅色的+蘋果。第二,關聯定義。就是把跟這個東西相關聯的幾個東西放在一起考慮,用其它東西的既有概念來定義這個新東西。比如,電腦=計算+機器。五行中的火=生它的木+克它的水。第三,如果一個東西即沒有具象性、又沒有關聯性,這是只能「強名之曰」 XXX。如音譯。例如佛教裏的菩薩、菩提、般若。。。只是一個指代符號。

如果你是老子,你想告訴讀者,什麽是道。但是你又用不了第一、第二種方法,你就只能硬來了。把你想說的東西,強制給一個名字,叫「道」。這時,道只是一個指代符號,並沒有具體含義。具體含義(道的認知網路)要在逐步演進中完善。這就是名的演進方式。

這就是道和名的關系。道和名是一對內外、表裏、本像、體影關系的概念。

(二)第三個和第四個概念:有、無。

有和無是一對概念。可以和道與名類比。道和名是內外關系,有和無也是內外的關系,無為內有為外。 道的一個內容有了名,就是理解道的開始。

「無」先於「有」;「無」透過「有」來理解。在出現「有」之前,「無」一直存在。「有」是怎麽產生的?是透過「名」來產生的。萬物有了名,萬物才存在。萬物沒有名之前,只有無。所以,名<-->有,是一對有先後依賴關系的概念。

這個思想,明代的王陽明說的更直接:汝不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汝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看花,就是對花進行賦「名」,有了花的「名」,才有了花的枝幹和花的顏色,花才能被人認知。不看花,花就無名,就只有無。

前四句話,是對道與名、有與無的闡述。是道德經最重要的兩對概念。是標誌中西方認知直接最本質的差異。

在中式思維中,人類的任何新的認知,必須是「 一對 」的,因為任何認知的第一性原理是「有」和「無」。從此,陰陽、整分、主從、君臣、夫婦等等一系列只有兩者同時存在才有意義的概念就產生了。

在西式思維中,人類的任何新認知,都是「唯一的」,是在公理概念定義的基礎上,透過邏輯演繹不斷增加外衍而來。從此,人類在某領域中思維邏輯鏈條越長,說明該人在該領域裏能力越大,表現為智商高,推理能力強。將這個能力推到極致,超越任何人的能力的人就成為神,而且是唯一的。這就是西方一神論的思維起點。西方崇尚個人英雄主義、個體自由,其思維起點也在於此。

有無同時還規定了事物的執行方式。有即生,無即死。一個事物有名了就代表其狀態為「生」,一個事物名不存在了就代表其狀態為「死」。佛家把這個叫做緣起性空。有滅亡後,道並沒有滅亡,有的那部份只是回歸了道。新的有就會產生,於是有了有無、生死的迴圈。於是有了反者道之動。

名的運動,即有無

在引入有無概念後,老子面臨的問題就是:如果名是隨便任何人都可以給出的話,那麽該以誰的名為準呢?

下面的四句話,是進一步闡述有和無。

(三)第五個和第六個概念:妙、僥。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通行版)

【故恒無欲也,以觀其眇。恒有欲也,以觀其所噭。】(帛書版)

這裏需要說明一下版本差異。我認為帛書版的表達更接近原意。大家註意,帛書版道德經是押韻而且讀來節奏感很強的。通行版則讀來不連貫,這與當時的時代背景不符。老子時代,寫出來的書,首先要能口口傳頌,所以必須保證韻律。能夠達到傳抄的程度,那是真正的好書才有的資格。所以,韻律性有時候是判斷道德經版本的一個重要依據。

無欲,不帶個人主觀局限、個人觀念色彩。有欲,帶個人主觀局限、個人觀念色彩。這裏的「其」是指「道」。從概念上來說,常無欲<=>道之妙;常有欲<==>道之僥。(<==>表示「對應」的意思)為什麽「無欲」和「道」對應?因為道生無,無生有。「有」是「名」生成。「有」一旦生成,即等同於在「道」中產生了分別,「道」這個整體產生了部份,部份就是「有」所指之邊界。道-->名--->有,是概念逐層細化的關系。

無欲和有欲引出了第五、六個概念:妙、僥。這也是 一對 概念;妙=眇,本義眼睛很少能看到的東西,引申為微小、微妙、細微的東西。僥=噭=皦=曒,本義「循,按XX形式運動」,運動形成軌跡,軌跡有邊界,因此「僥」後被引申為邊界,領域、疆域。

無欲觀妙 = 理解道不能帶個人主觀色彩,拋棄個人偏見,以旁觀者身份才能觀察到「道」的細微和精妙之處;

有欲觀僥 = 帶著個人主觀色彩對事物命名,實際上就是將事物分割為你當下的認知網路所能理解的、帶著邊界的部份。雖然也是細小的,但這個細小的邊界不是道的本來面目,而是我們自己個人的主觀造成的邊界。

無名的時候,道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整體,沒有領域和邊界,此時我們不要帶個人的認知局限非得按名把道分成幾塊來理解道,我們要透過觀察道的整體發生的微小變化,來理解道,有些理解後,我們就對道的某種運動形態有了概念,於是我們就可以把這個概念賦「名」。

有名的時候,我們可以看「道」按名分割成多個部份的樣子,這個多個部份是我們個人的認知世界,即「名世界」。 「名世界」可以按我們的認知,繼續細分下去,就會形成更多、更細的領域和邊界,世界會分解的越來越細,我們的認知網路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復雜。此時,如果我們能從細節的名世界裏跳出來,以整體的視角、旁觀者的視角來看名世界,你就會看到「道」的一種形態。這個過程就是透過「名」來認知「道」的過程。

重復以上過程,我們會看到「道」的更多形態,屆時,我們會認識到道的邊界無窮大。對「道」的認知程度,就是我們的「欲」的成熟度。

*通行版的斷句「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僥。」不合理。因為這章說的就是道名、有無的關系,這些是是純粹的理性的東西。常或恒,對應的是道的有無變化,不是個人的欲。另外,「欲以。。。」中「欲」的用法,不是當時的常見用法。欲後一般跟動詞,以不是動詞,是介詞。

(四)第七個和第八個概念:同、異。

【此兩者同出,異名同謂。】

此兩者,指有和無。有和無都來源於道,是同出,出自哪兒?出自道。但因為人類的命名,把它們區分開了,是異名。

下一句【同謂之玄】,我判斷屬於對【異名同謂】的註解。強調「玄」來自「同」而不是「異」。

(五)第九個概念: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因為有無之同就是道,所以,道的另一個名字就是「玄」。玄,即變化莫測。玄之又玄就是變中之又變。前面說了,道是「同異」差別中那相「同」的部份。人類對同一事物的不同認知都可以「看」做道(因為都是道的表象、投影),不同的道再匯總、歸納一下形成新的道(新的表象、投影),這就是道中之道,玄之又玄。現在哲學有個詞叫螺旋式上升,說的是同一個意思:抽象上的抽象。

【眾妙之門】妙,指道的「整體性」。「常無觀其妙」,就是在「常無」的狀態下觀「道」的整體性。門,入口。妙之「門」,理解整體性的入口。眾妙之門,就是大量的觀察道的「整體性」的微小的入口。要理解道,就必須要進入道的體系,即從道外進入道內,進入的標誌就是「門」。玄是入道之門,即變化是入道之門。你要理解道,必須從理解變化入門。要理解變化,你必須理解名,理解有無。所以,玄是承載了有無的。有轉為無,或無轉為有,存在湮滅又再次建立,又再次湮滅,這個不斷地重復的變化過程,就是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就是你把認知到所有的知識、規律,抽象、再抽象,到最後形成的那個東西,就是眾多的「無」對應的東西,那個東西就是理解「無」的入口。無, 並不是僅僅是沒有名字,無還是天地的開始,宇宙的開始。要理解宇宙的開始,就抽象再抽象。拋棄一切雜項的資訊,只保留最基礎、最根本的按個東西,就是理解無的開始。這有點像宇宙中的黑洞。掉入黑洞中的物質,被剝離了所有的相對關系、剝離了所有的能量和資訊,蛻變為一個最基本的誇克。從這個時候開始,才能開始理解「無」。在此之前,人類理解不了「無」。

從道到名,到有無,到妙僥,最後到玄,這一系列名詞,環環相扣,完整的解釋了如何理解道,如何入道的過程。

圖示如下。

道德經第一章概念關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