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中國書法史】:李陽冰

2023-12-10國風

我的主業是篆刻,而篆刻的基礎是篆書,統覽整個中國書法史,唐代的李陽冰是個繞不過去的篆書書法家。本文,我們就來說說這位自稱「斯翁之後,直至小生(依布丁來看,這話可算屬實)」的篆書名家。

李陽冰(約721、722-785、787),字少溫,祖籍趙郡(今河北趙縣),其後徙居雲陽(今陜西涇陽),遂為京兆(陜西西安)人。歷任國子監丞、集賢院學士,將作少監、秘書少監,世稱「少監」。因為有李斯在前,我們提到李陽冰,也多稱之為「小李」。

(李陽冰畫像)

說兩句題外話:關於李陽冰名字中的「冰」字的讀音,歷來有所爭議,布丁為此下過一番笨功夫,從字形、字義、韻書等各類資料出發去考究它的讀音,又兼及名諱用字、是否用典等因素綜合加以考察得出結論: 當我們把李陽冰的「冰」寫作「冰」時,應讀作「bīng」,不應讀作「níng」 (考證資料太多,這裏不再一一羅列了,只說結論)。

很多現代名家、大家,仍堅持將「冰」讀作「凝」是不合理的。如果害怕爭論,知道「冰」字有兩個讀音,擱置爭議即可,畢竟這個字怎麽讀,都不影響我們對李陽冰篆書的學習。

李陽冰早年以詞學登科,為古文運動初倡人蕭穎士的子弟,文章簡潔雅健,有稱「一代大作手」。還是那句老話,要成為大書法家,一定要有較好的文學修養,從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到李陽冰,再到後面我們要講的顏真卿、柳公權等,莫不如此。

李陽冰弱冠至吳,初仕上元縣尉,後任縉雲令,是時七月,久旱無雨,李陽冰躬祈於城隍神,與神約定,如果五日不雨,將焚其廟,到期之日,果然雨水沾足,於是他撰記誌之,即我們現在常臨的【城隍神記】,這也是李陽冰一生最為著名的政績。

(【城隍廟碑】原石局部)

上元二年(761),李陽冰移官當塗,這一年秋冬之際,大詩人李白(這是李陽冰最有名的親屬)自金陵而來,以叔(從叔)事之,縣臨終呈稿,請李陽冰編次、作序。後來李陽冰將李白的詩文輯成【草堂集】十卷,並為之作【序】, 後來,李陽冰便掛冠去郡,隱居縉雲專心篆籀。

李陽冰在【上李大夫論古篆書】中說他「誌在古篆,殆三十年」,說明他在篆書上曾下過長期的功夫,但這並不代表他精研篆書真的有三十年的時光,我們依年代可以算出,李陽冰把全部精力投入篆籀研精,是他退居縉雲後的事情,細算時間最多不超過十年,但十年專心一事,已足夠使一個人成為一代篆書大家。

(【城隍神記】拓本)

李陽冰認為前人的篆書「美則美矣,惜其未有點畫,但偏旁模刻而已。」於是他打算「刻石作篆,備書六經,立於明堂,為不刊之典,號曰【大唐石經】,使百代之後,無所損益。」但最終他這個【大唐石經】未能克成,這是李陽冰的遺憾,也是篆書史的遺憾。

李陽冰於後世文字學也有貢獻,他重新修訂了【說文解字】,這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更有利於【說文解字】流傳後世,可惜的是,或許是他掌握的古文字方面的資料不夠,許慎【說文解字】在他修改之後,謬誤之處甚多,這反倒給後人增加了學習【說文】的困難。

李陽冰篆書,竇臮在【述書賦】裏說:「初師李斯【嶧山碑】,後見仲尼【吳季劄墓誌】,使變化開闔,如虎如龍,勁利豪爽,風行雨集」。但李斯【嶧山碑】在開元以前原石已佚,當時的【嶧山】刻本,無論石本亦或木本,既經他人加工,則已非李斯原跡。李陽冰篆書學習,朱關田先生認為是 從殷仲容所摹【嶧山】入手,參以籀文,綜合運用,終於一變斯翁廓落之風,至晚年則列趨老練,美茂豐潤,勁利豪爽,而為一代絕筆。

李陽冰的篆書,在當時非常著名,時人謂之「有唐字寶」。他自己也自詡「天之未喪斯文也,故小子得篆籀之宗旨」,「斯翁之後,直至小生,曹嘉(喜)、蔡邕,不足言也。」宋代朱長文【續書斷】將李陽冰、顏真卿、張旭三人書法列為神品,可見李陽冰對後世篆書的影響之大。

李陽冰傳世碑版,宋時尚多,歐陽修【集古錄】、趙明誠【金石錄】諸書均有著錄,元、明之後,多見亡佚,雖有重立,但幾經傳刻,已失本來面目,且盛名之下,必多偽托,更有好事者,凡佚名篆書,或題記,或顏署,不辨真偽,皆歸之陽冰名下,以致魚龍混雜,難以確評。

(【三墳記】局部)

到了當代,存世所見的李陽冰碑版,著名如【城隍廟記】【三墳記】(朱關田先生並沒有提及此碑)【拪先塋記】均為宋代重立;【庾公德政碑】金貞元三年重刻且原石已斷。惟近世出土的【崔祐甫誌】篆蓋十二字,原石之書,未經刓刻,其淳勁沖融,堪稱陽冰代表作。如圖:

(【崔祐甫誌】篆蓋)

唐代的篆書名家,還有瞿令問(一作令聞)、袁滋等,對後世的影響均不如李陽冰巨大,這裏就不再贅述。

(【跟著布丁讀書法史】之113,部份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