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中國人的鴛鴦譜,可不是亂點的!

2023-12-16國風


「鴛鴦於飛,畢之羅之,君子萬年,福祿宜之」。

早在很多年前,【詩經】裏就已將中國人的「鴛鴦」情結寫出來了。

每逢冰雪消融,春光漸盛, 波光湧動的湖面上,便常有成雙成對的鴛鴦,悠然遊過。

它們彼此挨著入睡,又在行動覓食時緊緊跟隨,像是琴瑟和鳴的戀人,因此一直被當成是愛情的象征,彼此是最佳配對。

圖片|浪裏好漢三 ©

在我們的生活中, 不止鴛鴦配對,還以「鴛鴦」為名配對 ——

成對的瓦,我們叫它 鴛鴦瓦 ;成對的快書月牙板,我們叫它 鴛鴦板 ;雌雄雙股劍,我們叫 鴛鴦劍 ;兩盞並懸的燈籠,我們叫 鴛鴦燈 ;還有那兩個解不開的鎖扣,我們也叫 鴛鴦扣 ……仿佛處處是「鴛鴦」,緣分的紅線有好多花樣。

單說物件不夠,中國人的鴛鴦譜,還點到了美食上。

圖片|圖蟲創意 ©

既有咖啡與奶茶的碰撞,也有紅湯和清湯的相容;有一盤裏盛放兩種腸粉的大方,更有適配廣大選擇困難癥候群的粽、餃、糊、面,讓人眼花繚亂,又心生喜歡。不同的風味疊加在一起,竟然有了新的光彩,原來美食世界的大門早已敞開。

今天就來看看, 愛吃的中國人,到底在美食屆點了哪些「鴛鴦譜」。

圖片|MJ牌櫻花蕎麥面 ©

廣州,可能是 「鴛鴦」美食中最會「牽紅線」的地方。

起名上的天賦異稟,無比豐富的美食種類做後盾,廣州的鴛鴦美食,甚至多到可以組成一個家族。

圖片|余濡染©

走進廣州街巷中的老字號甜品鋪, 但凡是「糊」,都能雙拼。

烏黑油潤的芝麻糊和米白香甜的杏仁糊,如膠似漆;轉身搭絲滑細膩的花生糊,也是纏綿悱惻; 不同的食材打碎熬制成糊,粘稠香滑,卻互不搶戲。 含在嘴裏綿柔又細膩,帶著特有的油香、堅果香,好吃到雙眼迷離。

不同的老板有不同的風格,豪放派直接澆在中心,呈現兩糊大融合的景象;而精致派則會左右開弓,將造型做成一個太極。

兩個白色的湯圓是點睛之筆,一左一右,位置堪堪對應,不差毫厘。 即使只是擺拍,都不辜負這趟美食之旅。

圖片|柳詩韻 ©

吃腸粉時,也可以點對「鴛鴦」。

一般腸粉店的黃金cp是豬肉和牛肉 ,輕撩腸粉皮,便能看見冒著熱氣的肉茸透著湯汁的鮮美。入口是雙美齊聚,鹹、鮮、滑、潤四味歸一。再配上一碗裝入滿滿「陸海」食材的艇仔粥,足以消除生活裏所有的愁緒。

圖片|小瑪卡 ©

近些年,就連 廣州的早茶分隊,也開始朝鴛鴦的方向席卷。

用菠菜汁和紅菜頭點上經典配色,包入蘿蔔、瑤柱,待蒸氣喚醒味蕾,清爽可口的 鴛鴦餃 便橫空出世;

充滿鍋氣的炒粉在臘腸、雞蛋、豆芽中翻滾,加入炒面,又搖身一變成為 鴛鴦粉

圖片|嘀小歪 ©

你永遠都不能低估廣州人對於創新的嘗試 ,就連檸檬茶到了這裏,也誕生出鴛鴦的樣式 ——鴛鴦檸檬茶。

清爽中遊離著淡淡微苦的萊姆,與漂洋過海的黃檸跨國牽手,層次感分明,茶香中回味。古代時,念著「只羨鴛鴦不羨仙」,喝過它,只會連連感慨「感謝鴛鴦來人間」。

周樹人曾說:「世上本沒有鴛鴦粽,吃得人多了便有了」,

距離廣州很近的潮汕地區,是另一個美食天堂。這裏不光有靠海吃海的各類海鮮魚飯、滾粥生腌,更少不了牛肉粿條以及端午限定的鴛鴦粽。

潮汕人管粽子叫粽球,鴛鴦版本也叫雙拼粽,或鴛鴦粽球。 它是甜鹹合體的保證,堪稱美食端水大師,

一頭是香甜軟糯的豆沙餡兒,另一頭則是肉餡兒,有的人包它,還會在肉餡兒裏會按喜好加入海鮮或蛋黃。三分之一甜,三分之二鹹,味覺的平衡,造就了肥而不膩,噴香十足的境界。 雖說「萬粽千粽都是情」,但這一粽兩吃的鴛鴦粽,少吃一口都不行。

圖片1|叫我阿準 ©

圖片2|Fanty ©

在【潛行狙擊】裏,Laughing哥頻爆金句,直接用鴛鴦做類比——

「臥底就相當於一杯鴛鴦,不是奶茶也不是咖啡,卻又是奶茶也是咖啡」。

這裏的鴛鴦,就是鴛鴦奶茶。它將咖啡與奶茶按比例調配,更新出3.0版本的風味。絲滑、醇厚,配茶點解膩,搭面飯也老少鹹宜。

圖片 |Lin.十一 ©

港式茶餐廳裏或許沒有隨叫隨到的夥計,但一定有喝到空杯的鴛鴦。港人靠這一杯提神、休憩,加了煉乳後的口感,更是將微妙的香甜做到出奇。

再炎熱的夏天,叫一杯凍鴛鴦,一份鳳梨包, 略微昏暗的燈光下進餐,留下的也都是閃光的記憶。

圖片 |juing ©

沒人會質疑,川渝在火鍋界的地位。

不論是麻與辣的交鋒,還是熱鍋與冷串的對決。 到了川渝地界,一旦下筷,就要做好停不下來的準備。

有多少人為了風情萬種的勁辣而大呼過癮,就有多少人為了「菊花」的安危而全神戒備。好在熱情貼心、相容並包的川渝人,專門為外地人準備了鴛鴦套餐——

在熱浪圍繞的中心,留下了一小撮余地——清湯。 一紅一清配對,便是占據火鍋鍋底半壁江山的鴛鴦鍋。

圖片|徐峽客 ©

川渝鴛鴦鍋,堪稱美食屆的同心圓。 裏面的清湯出不去,外面的紅湯進不來。

清湯的加入,讓原本清鮮的豌豆顛兒,不再需要身披紅油「負重前行」,涮過後仍嫩香、原汁原味。而外圍的紅湯,則充當了沸騰的重任,在翻滾中不斷釋放辣椒的香氣,讓毛肚、麻辣牛肉、腦花有了落腳之地,可以施展十八般武藝。

同一種美食,也可以享受兩種味道。 有鴛鴦鍋的川渝,哪還有什麽眾口難調,外地人從此心心念念的,都是火鍋的味道。

圖片|深圳美食部落 ©

說起吃甜,江蘇周邊的上海站了出來;說起吃面,安徽、山東、浙江也各有拿手。

但要是說起鴛鴦,那還是江蘇更勝一籌。 在蘇州,鴛鴦強中更有強中手,自己也「內鬥」。你不止可以去拙政園,看真鴛鴦戲水,還能見到一甜一鹹兩大美食門派,可稱鴛鴦雙雄。

圖片|小李好甜 ©

蘇州的甜鴛鴦,便是那伴隨「篤篤篤」聲沿街叫賣的糖粥了。 道是紅雲蓋白雪,上面點金桂,光看著就覺得美不勝收。

作為先天富庶的江南水鄉,蘇州溫軟精致,一到了春夏,纏纏綿綿甜甜。 取粳米熬成糊狀,粥糯出了米香。加入紅糖熬制的豆沙,甜糯相融 ,連放在上面的勺子都微微黏住了身板,舍不得狠下心來攪動。

若你運氣好,找到一家在老宅子裏做糖粥的,更會感受到一種經典與懷舊。周遭是歷經歲月的布置與裝潢,耳邊傳來的評彈,揚著江南小調,將周遭的風景化為耳邊的酥聲,與你相依相纏。

娓娓動聽的旋律中,軟語依儂,口中的糖粥融化在舌尖,那江南水霧般的清甜,早已隨著琵琶聲,蕩到了心間。

圖片|圖蟲創意©

對蘇州人來說,弱水三千不如一碗面。 對於吃的精致和講究,都藏在這裏面。

有人愛陽春白雪,至鮮至簡的光面,就有人愛豐盛澆頭下,油光淋漓的一碗爆魚或燜肉面。

鹹澆頭,是蘇州面的點睛之筆。 一碗面放兩個澆頭,便叫做二鮮,也就是鴛鴦。

澆頭大則是大鴛鴦,小則反之。不過有趣的是,在蘇州澆頭的世界裏,鴛鴦也有兩種顏色。魚肉雙澆則為紅鴛鴦,雞肉便是白鴛鴦,選對了舌頭滿意的澆頭,才算牽對了紅線。

一甜一鹹,是蘇州味道,更是與生活的優雅同行。


現在去了,還是赤豆小丸子和蝦籽面的天地。都說不時不食,在這裏,美食也是一本行事曆。

圖片 |圖蟲創意 ©

【舌尖上的中國】裏寫——

「在吃的法則裏,風味重於一切。 中國人從來沒有把自己束縛在一張乏味的食品清單上 。 人們懷著對食物的理解,在不斷的嘗試中尋求轉化的靈感」。

鴛鴦美食,無一不是從單一的食材或風味中,找尋到新的、更為豐富的味覺。不同地域的人們,探尋著、交流著,將當地的物產、做法不斷的融合與創新,才有了經久不衰的多元滋味。

中國人的鴛鴦譜,從來不是亂點,而是 順著風味的指引,讓包容的味道得以傳承。

你還知道哪些「鴛鴦」美食呢?歡迎在評論區和我們分享一下哦~

圖片|好玩情報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