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10-11世紀銅泥金金剛鬘菩薩研賞 | 中貿聖佳2024春拍

2024-05-25國風

中貿聖佳2024春季拍賣會

梵塵妙相—佛像藝術專場

預展時間

6月11日-12日

10:00-18:00

拍賣時間

6月13日 19:00 A廳

展拍地點

聖佳藝術中心

北京市朝陽區東三環南路76號

Lot 2080

金剛鬘菩薩像

尼泊爾—西藏風格

10-11世紀

銅泥金 高12厘米

估價:RMB 500,000-700,000

西藏後弘初期佛教修法與佛像面貌的重要歷史見證

一尊10—11世紀銅泥金金剛鬘菩薩像研賞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 黃春和

11世紀前後,隨著下路弘法和上路弘法先後反哺衛藏,佛法的火種在雪域高原重新燃起,佛像藝術也隨之在西藏各地紛紛開展起來。這一時期的佛像藝術在風格上表現出外來藝術與西藏本土藝術多元並列而又相互交融的發展特點,在造像題材上表現出大眾信仰和佛教僧侶專業修法的不同宗教追求,完美呈現了當時西藏社會的佛教和文化藝術面貌。今春中貿聖佳推出的這尊10-11世紀銅泥金金剛鬘菩薩像是這一時期重要的佛像藝術作品,可以成為我們了解西藏後弘初期佛教修法思想和佛像藝術面貌的一個重要視角。

此像頭戴五佛冠,頭頂束高發髻,余發編成發辮垂於兩肩,耳邊各有一條繒帶飄飛,耳垂飾花瓣形耳珰。五佛冠由五個尖圓形花瓣組成,分布於頭頂的前後左右及中央不同位置,每一花瓣上各雕一尊佛像,從各佛造型及手印來看,五花瓣位置完全遵循了五佛各自主司的方位,即前為東方阿閦佛(結觸地印),左為南方寶生佛(結施與印),後為西方阿彌陀佛(結彌陀定印),右為北方不空成就佛(結施無畏印),中央髻頂為大日如來(結法界定印)。五佛冠之下是殊妙莊嚴的菩薩面部。菩薩面形寬大端正,額部高廣,眉眼上挑,鼻直口正,顯露出一副氣宇軒昂的挺然大丈夫相貌。它的面部、雙耳及頸部留有冷金,眉眼及雙唇分別施以黑紅彩裝,這些裝飾又為其增添了古樸的歷史韻味和生動的藝術美感。姿態挺拔,身軀硬朗,肌肉緊實,與其俊朗的面容相得益彰。上身斜披絡腋,下身著裙,腰間束聯珠式寶帶,脖頸下戴項圈,兩臂佩有寶珠狀臂釧。衣質薄透貼體,衣紋簡潔,身軀與肌肉的自然起伏與變化盡顯無遺。裙子下擺呈尖狀平鋪於台座前方,由此可以推測裙子的樣式為尼泊爾流行的兜蒂式,即一邊長一邊短的形式,若是站像即可見兩腿間尖狀的裙擺直垂而下。半跏趺坐姿,兩腿右上左下相疊,為菩薩常見的吉祥坐姿。裸露於外的右足肥厚而具肉感,其突出表現尤為引人註目。它的雙手擡於胸前,兩手捧瓔珞(已失)。身下是一個圓形蓮台,蓮台為雙層仰覆蓮瓣形式,上下各安八瓣蓮花,蓮瓣寬大舒展,錯落分布,其上豎刻三道紋飾,形制生動美觀。整體造型完美,風格古樸,題材獨特,造像表面油潤光亮,且保持了原始泥金,堪稱一尊稀有難得的西藏早期造像珍品。

此像有兩個方面值得我們特別註意。一方面是它的藝術風格。從表面上看,此像具有9-11世紀尼泊爾造像的風格特點,如它的身軀非常硬朗,肌肉非常緊實;絡腋和僧裙平貼於軀體,幾乎沒有衣褶,樣式非常獨特;身下台座為仰覆蓮瓣的造型,蓮瓣寬大肥厚,每一蓮瓣上都刻有「川」字紋;等等,這些都是9-11世紀尼泊爾造像上常見的風格特征。但仔細觀察,又不難發現它有許多細節與尼泊爾造像有所不同,而體現出其他多種不同的藝術傾向。其中,有些細節表現出克什米爾地區的造像特點,如僧裙上的網格狀幾何紋飾等;有些受到了帕拉造像的影響,如寬大方正的面形,以及大氣疏朗的五官分布等;而有些明顯融入了西藏本土的審美元素和藝術手法,如項圈下的三個虎牙狀墜飾、火焰寶珠狀的臂釧樣式等。有如此多的藝術元素熔於一爐,足以證明此像的產地不在域外,而在西藏本土,也唯有西藏本土才能同時相容這些不同的外來藝術元素;同時也充分反映了西藏後弘初期佛教藝術發展的真實面貌,即藝術風格的多元性和混融性。一直以來,對於西藏後弘初期的佛像藝術,人們大多關註外來影響下的多元性面貌,而忽略了當時外來藝術之間、外來與西藏本土之間的混融性特點。此尊造像以真實的表現見證了當時西藏佛像藝術混融性特點,尤其是外來與西藏本土藝術之間的混融性特點,展現了當時西藏佛像藝術開發中西藏本土的民族自主性地位和影響。就此意義而言,此像的藝術價值遠遠超出了藝術本身,而是體現了藏民族自主、自強、自覺等更加深層、博大的政治和文化意義。

再一方面是它的表現題材。題材具體名稱為「金剛鬘菩薩」,密號「妙嚴金剛」。它是一尊佛教密宗尊崇的菩薩,同時也是早期密宗重要修法——金剛界曼荼羅修法中的重要尊神之一。金剛界曼荼羅是密教兩部曼荼羅之一,它以【金剛頂經】為理論依據,由九個曼荼羅所組成,故又稱金剛界九會曼荼羅。九會分別為成身會、三昧耶會、微細會、供養會、四印會、一印會、理趣會、降三世羯磨會、降三世三昧耶會。九會之中,成身會居於中央,是全部曼荼羅最核心的部份和內容,故一般多以成身會的簡化形式代表全部九會曼荼羅。成身會又稱羯磨會,其構圖形式為,以五個圓輪排列成十字,五圓輪內各置一佛,中央為大日如來,周圍有四菠蘿蜜菩薩,四方圓輪內各置其他四佛,周圍也各有四親近菩薩,五圓輪外又有內外八供養菩薩、四攝菩薩等,由此構成三十七尊的規模。三十七尊的具體尊神為:(1)五佛,即大日如來、阿閦佛、寶生佛、阿彌陀佛和不空成就佛。(2)四菠蘿蜜菩薩,即金剛菠蘿蜜、寶菠蘿蜜、法菠蘿蜜、羯磨菠蘿蜜。(3)十六大菩薩,即阿閦佛四親近菩薩:金剛薩埵、金剛王、金剛愛、金剛喜;寶生佛四親近菩薩:金剛寶、金剛光、金剛幢、金剛笑;阿彌陀佛四親近菩薩:金剛法、金剛利、金剛因、金剛密語;不空成就佛四親近菩薩:金剛業、金剛護、金剛牙、金剛拳。(4)八供養菩薩,即內四供養菩薩:金剛嬉、金剛鬘、金剛歌、金剛舞;外四供養菩薩,即金剛香、金剛華、金剛燈、金剛塗。(5)四攝菩薩,即金剛鉤、金剛索、金剛鎖、金剛鈴。

參閱1: 日本元錄本金剛界大曼荼羅(左)

參閱2: 日本元錄本金剛界成身會曼荼羅(右)

從金剛界曼荼羅尤其是其中的「成身會」曼荼羅的構成來看,這尊金剛鬘菩薩像正是金剛界曼荼羅「成身會」中的內四供養菩薩之一,位於曼荼羅中央大月輪的西南隅。很顯然,它表現的不是一尊單獨的信仰主題,而是佛教密宗一個龐大的修法體系。它不同於同一時期西藏流行的尼泊爾風格的金剛手菩薩、蓮花手菩薩、度母等造像,因為這些造像無論從神格還是表現形式上,都可以作為單獨的崇拜和供奉主題。同時,眾所周知,金剛界曼荼羅產生於印度,是印度密宗正式建立後所宣揚的重要修法。這一修法後來在公元8世紀分時別傳入了中國內地和西藏,其中傳入中國內地的密宗形成了唐密,並由唐朝傳到了日本,遼金時期在中國中原北方續有傳播;傳入西藏的密宗主要流行吐蕃王朝及西藏佛教後弘初期,至今在青海玉樹貝納溝文成公主廟、東嘎 - 皮央石窟等處仍可看到金剛界曼荼羅的塑繪蹤影,後來逐漸為金剛乘密教所取代。由此歷史背景來看,這尊金剛鬘菩薩像又反映了後弘初期金剛界曼荼羅在西藏流行的事實,是西藏後弘初期金剛界曼荼羅流行的重要實物見證。

參閱3: 法門寺地宮銅鍍金寶函上金剛鬘菩薩浮雕(左)

參閱4: 【法門寺地宮唐密曼荼羅之研究】所繪金剛鬘菩薩線描圖(右)

曼荼羅是印度梵文的譯音,意為平等周遍十方法界,輪圓具足,具體指佛教密宗按一定儀軌建立的修法壇場。曼荼羅有四種表現形式,即大曼荼羅、三昧耶曼荼羅、法曼荼羅和羯磨曼荼羅。其中前三種曼荼羅都以繪畫形式表現,唯有羯磨曼荼羅為立體雕塑的形式。所謂羯磨,即作業之意,作業有行住坐臥、取舍屈伸等具體活動,所以需要以立體形式才能表示諸尊之作業。這尊金剛鬘菩薩像為立體雕塑形式,它表現的無疑是羯磨形式金剛界曼荼羅中的一尊。無獨有偶,這種同樣性質的立體雕塑像現存不少,在西藏布達拉宮、西藏各地寺廟、國內外公私博物館都可以看到。如西藏布達拉宮收藏的金剛鬘菩薩像、金剛舞菩薩像、金剛利菩薩像、文殊菩薩像、彌勒菩薩像、金剛薩埵菩薩像等,無論從名稱還是造型特征上看,它們都屬於典型的金剛界曼荼羅中的尊像。所幸的是,在林林總總的早期造像中我們還發現了兩尊同樣題材和造型的金剛鬘菩薩像,一尊收藏在西藏布達拉宮,另一尊為法國吉美博物館收藏,又可為此像年代和宗教背景提供重要佐證。這些造像例項充分反映了西藏後弘初期立體形式的金剛界曼荼羅的制作非常流行,而當時的西藏佛教不惜財力成套地制作這些造像,一方面反映了對印度密教修法的無比崇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當時西藏社會雄厚的經濟實力。而尤其值得慶幸的是,透過對金剛鬘菩薩像的研究,我們對於西藏早期造像的宗教內容可以獲得新的認識,即大多數造像並不是單獨的崇拜物件,而是修法體系中的一環,它們大多可以歸入當時流行的重要修法體系之中。

參閱5: 西藏布達拉宮藏11世紀尼泊爾風格銅金剛舞菩薩像,高12.8厘米(左)

參閱6: 西藏布達拉宮藏11世紀尼泊爾風格銅金剛利菩薩像,高12.8厘米(右)

參閱7: 西藏布達拉宮藏11世紀克藏風格合金銅金剛鬘菩薩像,高13.7厘米(左)

參閱8: 法國吉美博物館藏10世紀尼泊爾風格銅金剛鬘菩薩像,高16.5厘米(右)

綜上所述,對這尊金剛鬘菩薩像的研究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結論:其一,它是一尊制作於10-11世紀的金銅造像,產地在中國西藏地區;其二,它的風格遵循了尼泊爾造像模式,同時吸收和融合了印度帕拉、克什米爾和西藏本土的藝術元素,是多種藝術風格融合的結晶,完全契合了西藏後弘初期佛像藝術多元並列而又相互交融的發展特點;其三,它表現不是獨立的、大眾化的信仰主題,而是密教龐大修法體系中的一尊,其獨特性不僅見證了後弘初期金剛界曼荼羅在西藏地區流行的事實,而且也為這一時期所有遺存造像的宗教內容以及它們的宗教內涵與價值提供了新的認識視角。一言以蔽之,此像是一尊具有歷史、藝術、文化和宗教等多重價值的造像,具有重要的收藏價值。

Lot 2088

觀音菩薩像

中原 明代

銅 通高31厘米 佛高23厘米

估價:RMB 800,000-1,200,000

此像頭戴高花冠,中央花瓣上安有化佛,頭頂束發髻,余發垂肩。面相飽滿圓潤,五官刻畫清晰生動,彎眉秀目,隆鼻小口,面容清秀,神態靜謐。身軀修長豐腴,體態優美自然。上身披帔帛,下身著長裙,頸下飾項圈,一條交叉穿璧聯珠式瓔珞從上至下垂掛於胸前,衣紋流暢優美,裝飾華麗別致。跣足站立,右手屈肘上舉,左手自然下垂,惜雙手殘損。頭後安有桃形頭光,頭光內區由纏枝構成,外緣為火焰紋,整體呈鏤空狀,做工極為講究。身下承以仰蓮式台座,台座底部有插榫,惜下方座具佚失。整體造型優美,裝飾華麗,體量碩大,充分展現了中原早期造像古樸、沈雄、高雅、內斂的藝術氣韻;從造型姿勢及裝飾特征來看,此像具有初唐中原地區造像典型遺風。

參閱1: 日本新田氏舊藏初唐銅鍍金觀音菩薩像高15.2厘米(左)

參閱2: 陜西歷史博物館藏初唐銅鍍金觀音菩薩像,高26.5厘米(右)

Lot 2069

米拉日巴像

西藏東部 17世紀

像身銀 座銅鍍金 通高13厘米

估價:RMB 400,000-600,000

左右滑動檢視

米拉日巴(1040-1123),藏傳佛教噶舉派創始人、著名詩人。七歲時父親去世,家產被伯父所奪,因而苦學咒術報仇。後改邪歸正,皈依佛法,拜大譯師瑪爾巴(1012-1097)為師,獲得極大成就。後由弟子塔布拉傑(1079-1153)承其法脈,開創了噶舉派,並衍生出噶舉派「四大八小」的宏大規模。米拉日巴長期在山洞苦修,善於以詩歌形式詠唱本派教義,隨機教化信眾,深得民心,在藏族民間具有廣泛的影響。

此像頭披卷曲的長發,長發垂於後背及兩肩。面相飽滿,雙眉上挑,眉間飾白毫,雙目圓睜,鼻梁高挺,嘴角上揚,五官刻畫一絲不茍,細膩生動。面部表情看似凝神狀態,而又露出妙不可言的法喜,令人不可思議。大耳外敞,耳下垂掛碩大圓環,凸顯其相貌奇偉和瑜伽士特征。身著袒右肩袈裟和僧裙,衣紋自然寫實。左右肩皆披禪思帶,禪帶上刻有精美的纏枝紋飾。左手於腹前托嘎巴拉碗,右手高舉置於耳旁,表示他正在以唱道歌的形式為信眾宣揚佛法。遊戲姿勢坐於方形台座之上,身下鋪有獸皮坐墊。台座呈疊澀式,四面直邊均刻有精美的纏枝紋飾,台座下方安有五個花瓣形底足,構思極為巧妙。此像像身用銀鑄成,台座以銅鑄造,並局部鍍金,形成上下材質的強烈反差,其精巧的構思既具視覺藝術效果,也凸顯了表現主題米拉日巴身份的無比尊貴。從其特殊的材質和工藝來看,可以明確判定它是一尊出自西藏東部地區的造像精品。整像造型完美,工藝精細,生動再現了米拉日巴山洞苦修和傳法的真實情景,加之其保有原始裝藏和完美品相,堪為佛像收藏上佳之選。

參閱1: 2021年中國嘉德秋拍【旃檀林】專場17-18世紀合金銅米拉日巴像,高13厘米,3900,成交價184萬(左)

參閱2: 芝加哥藝術學院藏17世紀銀米拉日巴像,高45.5厘米(中)

參閱3: 西藏布達拉宮藏17世紀銅米拉日巴像,高16.5厘米(右)

Lot 2044

釋迦牟尼佛像

西藏 15-16世紀

銅鍍金 高23.5厘米

估價:RMB 300,000-500,000

左右滑動檢視

釋迦牟尼佛是佛教創始人,在佛教中享有無上至尊的地位,因此在佛教藝術中也具有無與倫比的突出表現。其藝術形象種類繁多,但最為常見的是釋迦牟尼佛成道像,它來源於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降魔成道的姿勢。此像表現的即為釋迦牟尼佛成道的標準形象。佛陀頭飾螺發,頭頂肉髻高隆,髻頂安寶珠,大耳垂肩,脖頸處刻有三道蠶節紋,顯示了佛陀相貌奇偉的相好特征。面型圓潤,額部高廣,眉眼上挑,眉間飾圓形白毫,隆準小嘴,形象生動寫實,又展現了佛陀不同凡俗的莊嚴和寂靜。上身著袒右式袈裟,下身著僧裙,衣紋采用古印度薩爾納特式表現手法,僅在領口、袖口、小腿和袈裟下擺處用刻花衣邊及聯珠紋表現,余處光潔無紋,充分顯露出軀體的自然起伏和變化。雙腿結跏跌端坐於蓮花寶座上,身姿挺拔,左手置雙膝上,右手置右膝結觸地印。蓮座造型寬大,上下邊緣裝飾一周聯珠紋,蓮瓣細長飽滿,勁健有力,上下對稱分布,且環繞蓮座一周。蓮座正前方刻一金剛杵,正是釋迦佛降魔證道的象征,金剛杵代表智慧。整體造型完美,氣韻生動,特別是其飽滿的肌肉、細滑的皮膚、高挺的胸部、圓潤的肩膀和自然下垂的手臂,既給人以生動柔麗的藝術美感,又潛藏著無窮的生機與活力,體現了極高的雕刻藝術和鑄造工藝水平,是西藏佛像藝術趨於成熟的典範之作。佛像底部保存有完好裝藏,尤為殊勝難得。

參閱1: 2021年北京中漢秋拍15世紀銅鍍金釋迦牟尼佛像,高18厘米(左)

參閱2: 夏景春舊藏15世紀銅鍍金釋迦牟尼佛像,高20厘米(右)

Lot 2078

不空羂索觀音像

尼泊爾馬拉風格 14世紀

銅鍍金 高17.5厘米

估價:RMB 200,000-300,000

不空羂索觀音是佛教密宗所奉「六觀音」或「七觀音」之一。羂索是一種絆取野獸的繩索,「不空羂索」意為用此羂索捕捉野獸不會落空,以此比喻觀音的慈悲之心猶如從不落空的羂索,能夠鉤取一切受苦眾生,使之脫離生死苦海,達至涅槃彼岸。此像表現的即為不空羂索觀音形象。觀音頭戴花冠,頭頂束高發髻,耳側繒帶飄卷,耳下垂花瓣形大圓珰。面形圓鼓,高額豐頤,頭微下頷,眉眼細長,眉間飾方形白毫,口鼻小巧集中,面容娟秀動人。身軀壯碩,肌肉鼓脹有力。上身戴項圈,左肩斜披聖帶,下身著短裙,腰間束帶,腰下纏繞帔帛,手腕、手臂戴有釧鐲,衣紋立體寫實,裝飾繁縟別致。八臂或結印或持不同法器,其中主二臂左手持寶珠,右手結與願印,其余六臂分別執蓮花、金剛鈴、寶箭、羂索等法器,惜部份法器佚失。跣足站立,身體呈三折枝式。腳下有圓形底托,下方安有一榫,標明原來配有底座。整像造型優美,工藝精妙,形象生動,氣韻十足,無論造型樣式還是工藝表現都體現了尼泊爾馬拉造像的鮮明特點,堪稱一尊14世紀尼泊爾馬拉造像典範之作。特別值得註意的是,此像表現題材雖為同時期尼泊爾流行神祗,但目前遺存實物甚少,所見多為財續佛母像,其稀有性不可小覷。

參閱1: 國外私人藏16世紀尼泊爾銅鍍金不空羂索觀音像,高23.1厘米(左)

參閱2: 國外私人藏1750年尼泊爾銅鍍金不空羂索觀音像,高15.7厘米(右)

Lot 2090

龍王像

中原 明代

銅鍍金 高13.5厘米

估價:RMB 100,000-200,000

龍是印度梵語「那伽」的意譯,音譯「那伽」。佛典記載它身長而無足,能變化雲雨。其種類很多,【最勝經】記載有七龍王,【法華經】記載有8龍王。【華嚴經】記載有10龍王,此外還有81龍王和185龍王之說,龍王手下又有龍子和龍孫,其數不可勝計。據說,龍是金翅鳥的食物,為躲避金翅鳥的捕殺,龍曾向佛陀祈求幫助,佛陀賜袈梁一領披在龍身,金翅鳥便不敢捕食,龍也因此成了佛教的護法神,【孔雀王經】【大雲經】【僧護經】等佛典均載有龍王護持佛法的故事。

此像表現的正是一尊龍王形象,盡管它的全身以人形化的形式予以表現,但多處仍顯露出龍的形象特點。它雙腿站立,身體微向前傾,兩手於胸前抱持笏板,表現出護持佛法的謙恭姿態。它的頭部偏向右側上仰,頭頂束高發髻,兩耳上方各露一角,顯現出龍的特征。它的雙目深陷,眉毛濃密向下垂搭;鼻子扁闊,鼻子兩側各現一條向下飄飛的龍須;嘴部寬大,嘴唇緊閉;下頜及兩翼有幾撮卷曲的胡須。這些特征看上去似人而又非人,既生動寫實,也詼諧可愛。身著交領式廣袖長袍。腰間束寶帶,兩肩披有帔帛。衣袖自然垂落,帔帛上端向左側飄揚,極大地增添了造像的動感。表邊上刻有龍麟紋飾,身後亦有魚翅狀的龍尾顯現,進一步彰顯了龍的形象特征。整像造型生動,氣韻十足,形象獨特,題材罕見,加之采用合金銅實心鑄造,表面鍍金完好無失真,絢麗悅目,堪稱一件兼有宗教性、藝術性和工藝性的明代早期佛教造像經典之作。

參閱1: 2021年西泠印社秋拍佛像專場明代銅漆金龍王像,高49.5厘米(左)

參閱2: 北京白塔寺大殿供奉銅娑竭羅龍王像,高約120厘米(右)

Lot 2079

釋迦牟尼佛像

西藏 15-16世紀

銅鍍金 高26厘米

估價:RMB 250,000-350,000

此像表現的是釋迦牟尼佛成道時的標準形象,蓮座正前方橫置一金剛杵,正是釋迦佛降魔證道的象征,金剛杵代表智慧。佛陀頭飾螺發,頭頂肉髻高隆,髻頂安寶珠,大耳垂肩,脖頸處刻三道蠶節紋,顯示了佛陀不同凡俗的相好特征。面相清瘦,額部高廣,雙眉上挑,雙目平直,眉間飾白毫,隆準小嘴,面容秀美生動。削肩束腰,身軀柔和健美。上身著袒右式田格袈裟,右肩披偏衫,下身著僧裙,衣紋貼體,身軀和肌肉的自然起伏和變化盡顯無遺。袈裟衣緣以聯珠紋鑲邊刻畫纏枝紋飾,袈裟田字格內刻有輪、螺、傘、蓋、花、罐、魚、腸八寶圖案,刻畫精致細膩,裝飾繁復華麗。結跏端坐於蓮花寶座上,左手橫置雙膝,右手置右膝結觸地印。蓮座造型寬大,上下邊緣裝飾一周聯珠紋,蓮瓣飽滿有力,上下對稱環繞蓮座一周。蓮座下部保留有完好裝藏,為尊像增添了殊勝的加持力量。整像造型柔美,風格鮮明,裝飾繁復,工藝精細,尤其是它的面部、身軀、全身花紋裝飾等多處表現具有濃郁的藏民族審美特色,充分展現了15 世紀西藏佛像風格趨向成熟的藝術特點,堪稱15世紀西藏佛像藝術民族化和本土化的典範之作。

參閱1: 瑞寶閣藏16世紀銅鍍金大日如來像,高18.5厘米(左)

參閱2: 西藏布達拉宮藏16世紀銅鍍金金剛持像,高25厘米(右)

Lot 2082

馬頭金剛像

西藏東部 17世紀

銅鍍金 高20厘米

估價:RMB 300,000-500,000

左右滑動檢視

馬頭金剛又稱「馬頭觀音」「馬頭明王」,藏語稱「丹真」,蒙古語稱「達木村」。主要為佛教密宗崇拜,被奉為觀音菩薩的化身和畜生道的教主。在早期漢藏密教中,他是密教胎藏界三大部中蓮花部的忿怒本尊,為胎藏界曼荼羅觀音院第一行第七位本尊。而在藏傳佛教中,他具有更加廣泛的信仰,從藏密觀修儀軌看,寧瑪、噶舉、薩迦和格魯諸派都有觀修馬頭金剛的傳承。藏密中他共有九種形象,幾乎都是多面多臂的忿怒形象。

此像是馬頭金剛各種形象中最為特殊的一種,一面二臂,兩手抱一個大圓盤。頭戴七個骷髏冠,頭發上豎,頭頂現一馬頭,是其形象的重要標識。面部三目圓睜,雙眉倒豎,呲牙咧嘴,獠牙外露,眉毛、鬢毛及唇須皆呈象征憤怒的橘紅色。全身赤裸,僅脖子、手腕、手臂和腳腕纏有蛇飾,余處光潔,身軀各處特征及肌肉起伏變化盡顯無遺,連身體的私密處也顯露出具象的陰莖和睪丸。蛇的裝飾都是表示對龍王的降伏,同時也增添了尊像恐怖、憤怒的力量。它的肩部圓潤,腰肢收束,腹部凸起,臀部圓肥,身軀健碩,肌肉緊實,形態極具張力,也極具人體雕塑美感。雙腿向外展立,姿態威武霸氣,右手持索,左手握骷髏寶杖,兩手同時抱一個大圓盤。圓盤上以高浮雕手法雕刻一組影像,其中中央為四臂觀音,觀音周圍等距離雕刻六身坐像,圓盤和四臂觀音外緣都有兩圈聯珠紋裝飾。六身坐像皆為束發著袍的裝扮,姿態和手勢各異,表現形式極為罕見。其表意或為觀音救度的六道眾生,或為協助觀音救度畜生道眾生的眷屬,或為觀音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的擬人化表現,但具體表法難以遽斷。身下有半圓形覆蓮座。整體造型獨特,雕刻精美,品相完好,尤其在宗教表法和雕塑形式上表現顯著,堪稱兩大殊妙之處,當為佛像收藏的上上之選。

Lot 2076

一世噶瑪巴都松欽巴像

西藏 14世紀

合金銅 嵌銀嵌紅銅 高8厘米

估價:RMB 150,000-200,000

都松飲巴(1110-1193年),藏傳佛教響瑪噶舉派創始人。1110年出生於康區哲雪地方。自幼眼父親學法,16歲時正式拜秋·僧格劄上師出家,取法名卻吉劄巴。19歲到前藏學法,30歲值遇塔波拉傑,從其學習噶舉派教法,並得其真傳。其後又廣學噶當、寧瑪和薩迎各派,最終選擇以響舉派「抽火定「和「大手印」為主,形成了自己的修法特點。1147年到康區類烏齊建鳴瑪丹薩寺,作為傳法的根本道場,由此得名噶瑪噶舉派。1187年又到拉薩附近修建粗樸寺,成為與噶瑪丹薩寺齊名的噶瑪噶舉派第二大寺。後來粗樸寺地位上升,成為噶瑪噶舉派主寺。一生著述甚多,成就卓著,受到藏族信眾的普遍尊崇。

此像頭戴本派標誌的金邊黑帽,五官刻畫生動寫實,額部高廣,雙目睜視,鼻梁高挺,闥嘴厚唇,大耳外闊,形象特征回異於常人,十分獨特。臉的下部明顯前凸,加之惟妙惟肖的神態,看上去頗有幾分猴臉的特點,讓人見之驚訝和難忘。上身內著僧衹支,外披祖右肩袈裝,下身著僧裙。衣服緊貼身體,衣紋簡括自然,衣邊以紅銅鑲微精美紋飾,盡顯大師身軀的健碩與圓滿。結題跌端坐,左手橫置雙膝上,右手自然下垂結觸地印,姿勢與手印完全仿照佛陀成道像而來,寓意大師與佛陀無二無別。合金銅鑄造,銅質精良,特別是眼部和衣緣等多處以銀和紅銅鎮嵌裝飾。展現了14世紀西藏地區造像鮮明的工藝特點。同時也彰顯了大師不同凡俗的身份和地位。全像造型完美。形象生動,題材獨特。工藝精致,品相上乘,體量雖小,但韻味十足,價值非凡。著名收藏家楊子先生收藏的合金銅都松欽巴像、2021年中國嘉德春拍「旃檀林「佛像專場推出的14世紀合金銅都松欽巴像等,都堪稱同類造像的名品,此像在工藝和面部神態表現上足堪與之娘美。

據考古發現,早在遠古時期西藏地區就出現了猴子信仰,距今四千年的拉薩曲貢遺址出土的一件陶塑猴面像就是重要物證。而據西藏文獻記載藏旋人認為其民放起源是觀世音菩薩化為獼聚與羅剝女結合的結果,這一說法還出現在布達拉宮、羅布林卡的壁畫上,據說西方人第一次見到布達拉宮的【吐蕃人起源圖】時大感驚訝,因為西方人為之驕做的演化論,是達爾文沖破重重阻難才於18世紀正式提出,而獼猴變人的故事在中國藏族地區早已家喻戶曉。大概正是基於猴子與藏民族這一親緣關系,猴面特征的都松欽巴被賦予更加殊勝的思想和文化內涵,一直受到藏族人民的特別喜愛,今天也受到國內外佛像收藏及愛好者的普遍青睞。

參閱1: 著名收藏家楊子藏合金銅都松欽巴像,高33厘米(左)

參閱2: 2021年中國嘉德春拍佛像專場14世紀合金銅嵌紅銅都松欽巴像(3749),高21厘米(右)

參閱3: 1991年拉薩曲貢遺址出土四千年前陶塑猴面像,高4.5厘米(左)

參閱4: 西藏布達拉宮藏18世紀「吐蕃人起源圖」唐卡(右)

Lot 2087

白衣觀音像

中原 清代

銅 高15厘米

估價:RMB 120,000-160,000

白衣觀音是觀音菩薩化現的諸多化身形象之一,以身穿披頭的白衣而得名。白色喻純凈,象征觀音菩薩具足清凈智慧。此像頭梳高發髻,髻前安化佛阿彌陀佛,面相飽滿,五官刻畫精細入微,雙眉似彎月,眉間飾圓形白毫,雙目低垂,隆鼻方口,面容慈祥,神態寧靜。軀體豐腴,身著袒胸式袈裟和僧裙,袈裟罩在頭頂,顯現出白衣觀音獨特的衣著形式。袈裟緊貼身體,衣紋線條流暢優美,生動表現出衣質輕薄柔軟的質感。雙手置於腹前,左手在下執凈瓶,右手在上持蓮花。這種持蓮花和凈瓶的白衣觀音像在五代非常少見,溯其源頭,與唐代大畫家閻立本有關。普陀山楊枝庵保存有一通「楊枝觀音碑」,碑身背面刻有閻立本所繪觀音立像,觀音袒胸跣足,右手執楊枝,左手托凈瓶,其造型姿勢和手印持物與此像一致。整體造型端莊,體態優美,雕刻精妙,法相莊嚴,包漿淳厚,古韻濃郁,具有晚唐五代中原造像明顯遺風。

參閱1: 普陀山楊枝庵「楊枝觀音碑」所刻唐閻立本繪楊枝觀音像(左)

參閱2: 1976年西安市新城區出土五代觀音菩薩像,高14.5厘米(右)

Lot 2085

觀音菩薩像

中原 清代

銅 高11厘米

估價:RMB 60,000-90,000

此像頭頂束高發髻,面部長圓飽滿,五官刻畫生動傳神。雙眉上揚,眉間安圓圈形白毫,雙目如兩條細線向兩邊斜挑,目光下斂,高鼻小嘴,大耳齊垂,面容莊嚴肅穆。兩耳上方各有一圓孔,可能是固定花冠或其他裝飾之用的裝置。雙肩圓潤,胸部高挺,身軀渾厚健碩,是五代菩薩像罕見的體型特征。上身著短袍,領口翻有衣邊,頸下飾聯珠式瓔珞,下身著長裙,腹腰間各有一條束帶,腹間寶帶結蝴蝶結,腰間寶帶垂下兩條結頭。全身衣服緊貼軀體,僅下身及兩腿處可見一些簡潔的衣紋,像身豐滿體態盡現無遺。結跏趺端坐,兩腿盤曲緊促,朝上的兩足如平板一般,造型極為簡略。兩手上下分置,結說法印,手指纖巧秀麗,極具時代審美特點。脖頸處殘留有原始泥金,表明造像表面原有泥金裝飾。從造型樣式、表現手法和工藝來看,此像具有五代造像鮮明風格特點,應是一尊出自陜西關中地區的五代造像經典之作。

參閱: 美國哈佛大學美術館藏五代銅觀音菩薩像,高34.8厘米

Lot 2084

阿難像

中原 清代

銅鍍金 高10.5厘米

估價:RMB 60,000-90,000

此像頭部渾圓,頭頂無須發,現標準的比丘形象。面龐圓潤,眉似柳葉,雙目俯視,隆鼻闊口,五官刻畫柔和細膩,充分表現出阿難尊者年輕英俊的本來面目。頭微下額,身軀挺直,雙手合十於胸前,又生動表現了尊者常隨佛陀、聽佛聞法的謙恭之態。身著袒右自袈梁和憎裙,衣服輕薄貼體,衣紋簡潔流暢,清疫的軀體盡顯無遺。跣足立於單層覆蓮圓台之上。蓮瓣寬大扁平,平貼於台面。形制美觀大方。整像體量雖小,但風格獨特。雕刻精美,氣的非凡,諸多地方如五官、身軀、台座、蓮瓣等都表現出唯美的藝術追求充分展現了10世紀前後中國南方地區「尚華」的藝術鳳尚。蘇州瑞光寺出土的吳越時期銅佛坐像、江蘇宜興法藏寺地宮出土的吳越時期銅佛坐像等,都具有渾圓的面相、簡潔的衣紋和寬大扁平的蓮花解,此像風格特征與之表現極為相似,可作參考。

參閱1: 蘇州博物館藏瑞光寺塔出土吳越時期銅佛坐像,高18.5厘米(左)

參閱2: 宜興博物館藏法藏寺地宮出土吳越時期銅佛坐像,高17.7厘米(右)

Lot 2083

觀音菩薩像

中原 清代

銅鍍金 高9厘米

無底價

這是兩尊唐代風格的金銅小造像,表現的皆為唐代最為流行的信仰題材觀音菩薩。二像一立一坐,造型姿勢各不相同。立像觀音頭束高髻,面形長圓,五官刻畫清晰生動,神態沈靜安詳。身體呈三折枝式站立,體態輕盈。上身披通肩袈裟,下身著裙,衣質輕薄貼體,衣紋簡潔流暢。右手高舉右肩執普都枝,左手下垂執凈瓶。跣足,足下有蓮台,其下承以四足方床,方床正面做出尖狀花邊。頭後安有橢圓形頭光,其上刻蛇形火焰紋,頂部安小化佛。坐像觀音頭頂亦束發髻,頭後有橢圓形頭光,頭光頂端亦安化佛。面龐長圓,五官刻畫深峻簡括。衣著及衣紋極為簡潔。半跏趺坐姿,左手舉於身體左側,右手撫於右膝上。身下台座與立像觀音基本相似。兩尊像在表現題材、造型樣式和雕刻手法上均體現了唐代造像鮮明風格特點,而且品相完好,表面鍍金璀璨奪目,十分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