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無字天書」洛書——高級發展階段的關系與結構之最終模式

2024-06-15國風

我們在前面一篇文章裏闡述過, 【河圖】 就是象征事物的 「形而上」 「秩序與慣性」 【洛書】 就是象征事物的 「形而下」 「關系與結構」

就是 【河圖】 表達事物的變化規律, 【洛書】 表達事物的結構模式。

那麽,她們之間的這個關系,是不是類似於 【太極圖】 【五行圖】 之間的關系呢?

在更早的第四篇文章裏,我們說過, 【太極圖】 【五行圖】 是相互配合的,是分別象征一個事物的 「形而下」 「關系與結構」 ,和 「形而上」 「秩序與慣性」 的。

也可以說, 【太極圖】 【五行圖】 ,一個是象征事物的肉體,一個是象征事物的靈魂。

所以,這麽來看, 【太極圖】 【洛書】 ,不就是象征的同一種東西嗎?

他們不就是都在象征一個事物的 「形而下」 「關系與結構」 、一個事物的肉體形態、一個事物的結構模式嗎?

是的,確實是如此。

但是,她們之間又還是有著很大的不相同的。

就像一只雞蛋變成雞仔,前後該有多大的區別呢?

就像一粒種子變成秧苗,前後該有多大的區別呢?

其實,一個事物在其整個變化發展的過程中,是會有原始的低階狀態,和前進演化的高級狀態兩種 「關系與結構」 、兩種肉體形態、兩種結構模式的。

【太極圖】 ,就是象征事物低階階段的 「關系與結構」 、肉體形態、結構模式; 【洛書】 ,則是象征事物高級階段的 「關系與結構」 、肉體形態、結構模式。

而且,我們在前面介紹 【太極圖】 時,也還有過如下的闡述:

事物是不斷變化的。那麽,事物在變化的過程中,就有 「關系與結構」 的不斷變換,就有肉體形態的不斷改變,就有結構模式的不斷更新,而 【太極圖】 ,就是象征一種原始性的低階事物,在其發展變化過程中的那最後一種 「關系與結構」 、最後一種肉體形態、最後一種結構模式。

那麽, 【洛書】 除了和 【太極圖】 具有象征高級階段與象征低階階段的不同之外,她是否也是像 【太極圖】 一樣,是象征一個高級發展階段的事物,在其發展變化過程中的最後一種 「關系與結構」 、最後一種肉體形態、最後一種結構模式呢?

是的,真的就是這樣。

【洛書】 除了和 【太極圖】 具有象征高級階段與象征低階階段的不同之外,她就是和 【太極圖】 一樣,是象征一個高級發展階段的事物,在其發展變化過程中的最後一種 「關系與結構」 、最後一種肉體形態、最後一種結構模式。

我們來認真地觀摩一下,這幅 【洛書】 「數象」 結構:

她是一個由 「點數五居於中央」 ,其它八個點數則 「二、四為肩,六、八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四維四正皆合於十五」 ,且 「偶數為陰,奇數為陽」 的點數陣式所形成的 「數象」 圖。

因為, 【洛書】 是象征 「關系與結構」 的,是象征肉體形態的,是象征結構模式的。

而一個 「關系與結構」 、一個肉體形態、一個結構模式,是不是至少得有兩個相互對立又統一的方面組成呢?

比如,家庭結構中的丈夫和妻子等等。

那還是簡單、原始的 「關系與結構」 ,還是簡單、原始的肉體形態和結構模式,只需要用 【太極圖】 象征就夠了。

【洛書】 是象征復雜、高級的 「關系與結構」 ,象征復雜、高級的肉體形態,象征復雜、高級的結構模式,那是不是至少得有四個相互對立又統一的方面組成呢?

比如,家庭結構中的父、母、兒、女等等。

又因為,四個方面各自都有自己 「形而上」 「秩序與慣性」 「形而下」 「關系與結構」 ,各自都有自己的靈魂等級,與肉體形態。

所以, 【洛書】 是不是就要有四陰、四陽的八個點數,才能夠象征一個復雜的的 「關系與結構」 ,象征一個復雜的肉體形態和結構模式呢?

這還沒完,既然是復雜、高級的 「關系與結構」 ,既然是復雜、高級的肉體形態和結構模式,那她是不是還要有一個中樞,還要有一個腦袋,在四個方面之間進行居中協調呢?

所以, 【洛書】 的中央,是不是還要有一個點數陽五呢?

【洛書】 中央的點數陽五,就是高級性事物的 「關系與結構」 中的中樞、腦袋,是對內協調各個方面之間的平衡,對外領導各個方面共同對抗環境變化之壓力的。

那麽, 【洛書】 中的點數陽五,這個高級性事物的 「關系與結構」 中的中樞、腦袋,又是怎麽產生的呢?

為什麽原始的、低階性事物的 「關系與結構」 中,沒有中樞,沒有腦袋,只有前進演化的、高級性事物的 「關系與結構」 中,才有中樞,才有腦袋呢?

【洛書】 中的這個點數陽五,這個前進演化的、高級性事物的 「關系與結構」 中的中樞、腦袋,當然是由各方面為了共同應對環境變化的壓力而營造產生的。

原始的、低階性事物的 「關系與結構」 中,因為只有兩個方面的 「對立統一」 ,這兩個方面之間的關系,是只有 「憑實力和地位說話」 ,而沒有轉圜的余地的,所以,她就沒有協調,也就沒有中樞和腦袋。

而前進演化的、高級性事物的 「關系與結構」 中,有很多個方面,各個方面的關系又是錯綜復雜的,某兩個方面的 「對立統一」 ,往往會與第三方、甚至第N方發生牽扯和幹涉,形成 「三角關系」 甚至 「N角關系」 ,雙方並不能簡單地 「憑實力和地位說話」 ,所以,就產生了協調,從而產生了中樞、產生了腦袋。

既然中樞、腦袋是來源於多方面的協調,它的功能就是協調,那麽, 「對立統一」 的雙方中,哪一方需要協調,哪一方不需要協調呢?

當然是弱勢的一方需要協調,強勢的一方不需要協調。

所以,中樞、腦袋就會相對弱勢的一方顯得比較 「慈祥」 ,會使弱勢的一方不由自主地擁戴它,對它產生依賴;而相對強勢的一方則是相反,它會相對強勢的一方顯得比較 「專制」 ,會使強勢的一方不由自主地抵觸它,對它產生敵視。

所以,強勢的一方就是越強勢,越喜歡逃逸,像獅群中的公獅總是遠離獅群,原子的品質大了,就會產生放射線,其實都是這個原理。

當然,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 外因透過內因而起作用 。

中樞、腦袋產生與發展的總體態勢就是, 「關系與結構」 的環境壓力越大,越是各方面需要共同對抗環境壓力,中樞、腦袋的作用就越大,它對 「關系與結構」 的協調能力就越強; 「關系與結構」 的環境壓力越小,越是各方面不需要共同對抗環境壓力,中樞、腦袋的作用就越小, 「關系與結構」 就越容易分裂。

而這個環境壓力的大小,是以 「關系與結構」 中強勢一方的感覺為判斷標準的,並不是以 「關系與結構」 中弱者一方的感覺為判斷標準的。

說完了中樞點數陽五,我們再來說 【洛書】 中四面八方的八個點數。

首先,說說八個點數的 「奇數為陽,偶數為陰」 象征什麽。

其中的四個陽性奇數,當然是象征四個容易變化的 「關系與結構」 ,象征四個容易變化的肉體形態和結構模式;點數相對越大,就象征其實力肯定是相對越強。

其中的四個陰性偶數,當然是象征四個具有不變特性的 「秩序與慣性」 ,象征四個 「本性難移」 的靈魂層次或精神等級;點數相對越大,就象征其層次與等級肯定是相對越高。

由於 「陰陽一體」 【洛書】 中的這些陽性奇數和陰性偶數,肯定是要相互配對的。

那麽,它們又是怎麽相互配對的呢?

它們四個陰性的 「秩序與慣性」 和四個陽性的 「關系與結構」 之間、它們四個不變的靈魂與四個變化的肉體之間,又是怎麽相互配對的呢?

它們相互配對的具體情況就是:陽一和陰八配成一對;陽三和陰六配成一對;陽七和陰四配成一對;陽九和陰二配成一對。

就是說, 「秩序與慣性」 的等級越高,如陰八,其 「關系和結構」 的實力卻越小,如陽一; 「秩序與慣性」 的等級越低,如陰二,其 「關系和結構」 的實力卻越大,如陽九。

這又是怎麽回事呢?

為什麽是 「秩序與慣性」 的等級越高,其 「關系和結構」 的實力卻越小, 「秩序與慣性」 的等級越低,其 「關系和結構」 的實力卻越大呢?

這就是因為,前面我們已經說過, 【洛書】 是象征一個高級發展階段的事物,在其發展變化過程中的最後一種 「關系與結構」 、最後一種肉體形態、最後一種結構模式。

因為,是發展到了最後了,所以,事物中的一切,就都已經發展到了它們最開始的狀態的反面。

在一開始,肯定是 「秩序與慣性」 的等級越高,其 「關系和結構」 的實力就越大, 「秩序與慣性」 的等級越低,其 「關系和結構」 的實力就越小的;也就是個體的靈魂等級越高,其肉體的實力肯定是越大的,個體的靈魂等級越低,其肉體的實力肯定是越小的。

但是, 「壓力等於動力」 呀。

最弱者所承受的壓力相對最大,所以,它最後就會發展得相對最高;最強者所承受的壓力相對最小,所以,它最後就會因為相對的 「不進則退」 ,而退到最低。

我們看 【洛書】 中,按照 「上陽下陰,右陽左陰,陽為強,陰為弱」 的規律,不是陰八應該在右上,陰二應該在左下,陰六應該在左上,陰四應該在右下的位置嗎?

可是,它們實際上的排列,為什麽是恰恰相反,是陰二在右上,陰八在左下,陰六在右下,陰四在左上呢?

這就是由於,這個事物已經發展到了它的最後的一刻,它這個時候的內部 「關系與結構」 就是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呀。

我們再看 【洛書】 ,為什麽 「秩序與慣性」 陰八的 「關系與結構」 陽一,是在陰八和陰六之間; 「秩序與慣性」 陰六的 「關系與結構」 陽三,是在陰八和陰四之間; 「秩序與慣性」 陰四的 「關系與結構」 陽七,是在陰六和陰二之間; 「秩序與慣性」 陰二的 「關系與結構」 陽九,是在陰四和陰二之間呢?

這又是由於事物發展變化中的 「三角關系」 原理。

陰八因為受到環境的壓力,就會聯合和支配陰六去對抗環境壓力,這樣,環境、陰八、陰六之間,就形成了一個 「三角關系」

陰六因為受到陰八的支配性壓力,就聯合和支配陰四去對抗陰八的支配性壓力,這樣,陰八、陰六、陰四之間,就形成了一個 「三角關系」

陰四因為受到陰六的支配性壓力,就聯合和支配陰二去對抗陰六的支配性壓力,這樣,陰六、陰四、陰二之間,就形成了一個 「三角關系」

陰二因為受到陰四的支配性壓力,就聯合比自己更加弱小的 「秩序與慣性」 ,去對抗陰四的支配性壓力,這樣,陰四、陰二、加上陰二的內環境,這三者之間,就形成了一個 「三角關系」

「關系與結構」 ,是既承載 「秩序與慣性」 的秩序,又執行 「秩序與慣性」 的使命的,所以,陰八的 「關系與結構」 陽一,就在陰八和陰六之間;陰六的 「關系與結構」 陽三,就在陰八和陰四之間;陰四的 「關系與結構」 陽七,就在陰六和陰二之間;陰二的 「關系與結構」 陽九,就在陰四和陰二之間。

「關系與結構」 為了完成使命,必須是處於自己的內、外環境之間。

那麽,作為一個發展變化的高級性事物,由 「秩序與慣性」 陰八、陰六、陰四、陰二以及他們的 「關系與結構」 陽一、陽三、陽七、陽九,加上它們共同的 「中樞結構」 陽五所組成的這個整體性的 「關系與結構」 ,是怎麽發展到 【洛書】 所表現的這種最終狀態的呢?

這當然還是與環境的變化狀態有關。

首先,肯定是環境的變化狀態,對陰八、陰六、陰四、陰二等不同層次的 「秩序與慣性」 ,都構成了壓力,才會使它們團結起來、同仇敵愾。

就像商朝末期的800諸侯,都受到了商朝的壓迫,所以,他們就會團結在周武王 姬發 的周圍,大家同仇敵愾,共同發力推翻商朝、建立周朝。

又像五代十國時期的各色人等,都經受了嚴重的分裂戰亂之苦,所以,就都聚集在大宋皇帝趙匡胤的麾下,大家同仇敵愾、共同掃滅群雄,一統天下。

那麽,在推翻了一個舊朝代,建立了一個新朝代之後,大家就自然要給這個新朝代,建立一個有利於大家共同生存的新秩序。

比如周朝,她所建立的新秩序就是「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

為什麽要建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這樣的新秩序呢?

因為,在農業生產成為人類社會的主要生產方式之後,土地和奴隸,就是主要的生產要素。

為了發展生產,部落與部落之間就經常發生戰爭,相互兼並對方的土地和奴隸。

其實,夏朝和商朝滅亡的真正原因,就是因為他們的王朝,相對麾下的那些大諸侯,力量疲弱,制止不了那些大諸侯對於其麾下眾多小諸侯的兼並,從而無可奈何地對外暴露了他們內部的分裂,以至於外部勢力發現了他們金玉其表、敗絮其中的本質,就敢於奮起一擊,將他們徹底打垮,然後取而代之。

所以,透過建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的新秩序,周朝及其麾下800諸侯,就是希望她們的天下,能夠長治久安,從此不再有部落諸侯之間的兼並戰爭。

那麽,這樣的新秩序,是有利於這個新秩序內部的強者呢?還是有利於這個新秩序內部的弱者呢?

這樣的新秩序,是有利於周朝統治下的那些大諸侯呢?還是有利於周朝統治下的那些小諸侯呢?

那當然是有利於弱者,不利於強者的,當然是有利於那些小諸侯,不利於那些大諸侯的。

所以,強者、大諸侯是不喜歡這個新秩序的,是要反對這個新秩序的。

而王權,就是這個新秩序的代表者和維護者,所以,強者、大諸侯就不喜歡王權,就要反對王權。

當然,在王朝建立之初,大家都是弱者,反對這個新秩序的就不多,反對王權的就不多。

即便是有,相對也都是沒有多大的實力的,很容易被王朝所壓制。

但是,在同一個秩序之下,強者的發展速度,是快於弱者的發展速度的。

所以,隨著強者和弱者之間的實力差距越來越大,強者,就要開始破壞秩序、挑戰王權了。

在周朝發展到 他們的第九代王—— 周夷王的時候,就發生了一件事。

周夷王以會盟為名,把當時最強大的諸侯王——齊哀公,騙去給煮了。

那麽,為什麽周夷王要把齊哀公騙去給煮了呢?

那就是因為,當時的大諸侯兼並小諸侯的現象已經十分嚴重,嚴重危害到周朝的國本了,而齊國,是當時兼並小諸侯最瘋狂的大諸侯。

周夷王要整頓秩序,維護王權,就必須要拿實力最強的大諸侯開刀,用齊哀公來殺雞儆猴。

當然,因為當時的大諸侯們已經是又多又強,蔚然成勢了,所以,周夷王此舉,也是枉然。

所以,到他的兒子周厲王的手上,王權,就徹底崩潰,淪落為了諸侯們爭相控制的傀儡。

後來的申國聯合西戎,殺死周厲王的孫子周幽王,導致了西周的滅亡,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因為周幽王是個有血性、有抱負的天子,他不甘心做傀儡,與包括申國在內的一眾諸侯,發生了激烈矛盾。

可惜,時不我予,他並沒有足夠的實力,應對和解決這些矛盾。

而申國聯合西戎殺死周幽王,就正是王朝秩序不利於強者,強者就要脫離這個秩序,或者,掌控和改造這個秩序的表現。

後來的宋朝和明朝,相繼被異族打敗,其實,也是因為王朝的秩序不利於強者,強者就要脫離這個秩序,或者,借助外邦掌控和改造這個秩序。

那麽,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 【洛書】 中的中樞陽五,能夠真正倚靠的力量是誰?

那其實是要根據環境和時機而定。

這裏,我們必須要看到幾個不同層次的矛盾。

第一,是陰二與陰四之間有矛盾。

但是,它們之間的這個矛盾,要服從於它們和陰六之間的矛盾。

第二,是陰四帶領陰二,與陰六之間有矛盾。

但是,它們之間的這個矛盾,要服從於它們與陰八之間的矛盾。

第三,陰六帶領陰四和陰二,與陰八之間有矛盾。

但是,它們之間的這個矛盾,要服從於它們和它們共同的外部環境之間的矛盾。

所以,周武王率領800諸侯推翻商朝,就相當於陰八、陰六、陰四、陰二克服它們之間的內部矛盾,同仇敵愾,應對它們與它們共同的外部環境之間的矛盾。

然後,商朝被推翻,周朝被確立,800諸侯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矛盾解除或者緩和之後,一些大諸侯發展起來,開始兼並其他小諸侯,這就相當於 【洛書】 中陰六、陰四、陰二需要在陽五的協調下,克服它們之間的矛盾,來共同應對它們與陰八之間的矛盾。

但是,這個陰六、陰四、陰二在陽五的協調下,克服它們之間的矛盾,共同應對它們與陰八之間的矛盾的實際效果,顯然是不夠好,所以,就導致西周滅亡,東周建立,以及春秋戰國時代的到來。

不過,另一個類似的矛盾,即 「商鞅變法」 ,卻解決得很好。

「商鞅變法」 ,本質上就是當時的平民奴隸主階級,在秦王的支持下,團結奴隸階級,共同推翻貴族奴隸主階級的統治。

這就相當於是 【洛書】 中的陰六、陰四、陰二,在陽五的協調下,同仇敵愾,共同推翻和打倒陰八。

而陰六、陰四、陰二之間,本來是有矛盾的,就相當於平民奴隸主與奴隸之間有矛盾,奴隸中的技術性奴隸,與體力性奴隸也有矛盾。

但是,為了共同對抗陰八,占支配地位的陰六,會透過降低自己的身份地位,而擡高陰四、陰二的身份地位,以團結陰四和陰二同仇敵愾,共同推翻陰八。

就像 「商鞅變法」 中,平民奴隸主改變他們與奴隸們之間的身份地位和生產關系,將他們壓迫奴隸們勞動,改變為付工錢僱用奴隸們勞動,或租賃工具和土地給奴隸們,讓奴隸們自主地做他們有收益、有希望的勞動,總而言之,就是解除對奴隸們的身心禁錮,讓他們由奴隸的身份變為自由民的身份。

這樣,平民奴隸主和奴隸們,都從推翻貴族奴隸主中得到了好處,他們當然就會同仇敵愾,共同推翻貴族奴隸主。

當然,在推翻了陰八之後,陰六和陰四、陰二之間的矛盾,又會顯現出來。

於是,陰四又會在陽五的協調下,相對陰二降低自己的身份,以改善與陰二之間的矛盾,團結陰二去共同推翻陰六。

在推翻了陰六之後,陰四與陰二的矛盾又會顯現出來,於是,陰二又會在陽五的協調下,去團結和扶持比自己更弱的,大家來共同推翻陰四。

這樣,事物就一步一步地發展到 【洛書】 所表現的最終這種樣子。

那麽,我們最後來問一個問題:

為什麽女媧氏要創作 【洛書】 呢?

為什麽女媧氏要向一心想將伏羲氏部族趕盡殺絕、斬草除根的共工氏部族的使者,制造出這麽一個 「神龜載書」 「祥瑞」 來呢?

那當然是因為女媧氏並不想將伏羲氏部族趕盡殺絕、斬草除根。

那當然是共工氏部族的實力,決定了他們不能將伏羲氏部族趕盡殺絕、斬草除根。

所以,在與伏羲氏部族取得了暫時的戰略平衡之後,共工氏部族不是更應該抓緊時間,發展自己的實力嗎?

【洛書】 所象征的事物發展的規律,不正是說明了 「發展就是硬道理」 嗎?

所以,女媧氏相對共工氏部族的使者,制造出這麽一個 「神龜載書」 「祥瑞」 ,那其實是有著極強的針對性和說服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