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畫風工整描繪田園山居,你覺得如何

2024-10-05國風

提到田園山居,首先想到的是隱士,像嚴子陵那樣不慕名利江邊垂釣,像陶淵明那樣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人。如果把田園山居畫成一幅畫,山水畫是最佳的表現形式 。山水畫分為院體和寫意,畫隱士生活一般采用寫意的方法。這幅【溪翁兀坐】畫的就是隱士山居,似乎不太符合人們對田園生活的認知。這幅畫用細筆創作,畫風工整,不符合大部份人對逸趣的理解。

筆墨細膩到極致,整幅畫會產生華美典雅的感覺。隱士定居山中,對物質要求很低,對精神理想格外看重。住在這麽「貴氣」的環境裏,會影響作品意境。強調視覺效果,註重裝飾性美感,意味著放棄了對質樸簡單的描摹。看畫中款識,這是王翚的作品,大畫家難道在創作中會犯下這樣低階的錯誤?

王翚 溪翁兀坐

有沒有一種可能,王翚畫得很出色,只不過欣賞者見識有限,沒有理解他的創作意圖。說到底,這是一個內容與形式的問題。畫畫有點兒像寫文章,講究有物有序。有物是指有內容,內容可以反映出作者觀點。有序是指條理邏輯,讓人認同作者的看法。【溪翁兀坐】的內容是隱逸,潛在邏輯自然景色可以撫慰人心,滿足隱士的誌趣追求。

這就要求內容與形式相匹配,是個有機整體。看【溪翁兀坐】的第一印象是,內容和形式不協調。也就是說,筆墨細膩,風格華麗,隱士住在這種環境裏在邏輯上很難說清楚。想來想去,還是覺得王翚畫錯了,或者說他沒有找到恰當的表現手法。

王翚 溪翁兀坐 局部

王翚的藝術思想是融合,在技法上融合南北宗,在思想上打通院體和寫意之間的壁壘。融合的不僅是技法還包括韻味。這幅畫說明一個事實,融合不能解決一切問題。融合之後的產物有可能是矛盾的,筆墨會與整幅畫的內容產生沖突。

打個比方,如果王翚沒有在畫中表達隱逸的主題,就是一個富家翁生活在園林別院裏,這樣就沒有問題了。強大如王翚,也無法保證在一切嘗試中百戰百勝。這一點他不如石濤,石濤的觀點是「我用我法」、「搜盡奇峰打草稿」。石濤畫他的感受,只要感受符合人們的認知,就不會被內容與形式搞得一臉懵。

王翚 溪翁兀坐 局部

當然了,還有一種可能是王翚在創作中沒有任何問題。隱士山居可以享受優渥的生活,甚至可以過得富足奢侈。相關例子可以找到,南北朝時期有個隱士叫陶弘景,他有個外號叫山中宰相。滿朝文武爭先討好他,皇帝猶豫不決也要向他問策。說到底,這是一個認知的問題,沒有絕對的對錯。你能接受王翚把隱逸生活畫得這麽貴氣十足嗎?

可以為王翚辯駁幾句,他真正想要表現的是真實感與立體感。只不過所用手法不太符合人們對隱逸的認知。倘若他能再琢磨一下,也許會有更好的效果。

王翚 溪翁兀坐 局部

有個簡單的辦法,把披麻皴畫成的遠山抹去,保留淡墨渲染的山形。整幅畫的華美感會降低很多,形式與內容就不會有太大沖突了。

拓展閱讀

明初畫家,抒發文人情懷描繪實景山水
為什麽那麽多人喜歡石濤山水,他在表達自己的感受
他為什麽愛畫仿古山水,因為好看啊
僻路人蹤獨未見,龔賢筆下的靜雅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