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奉國寺七佛彩塑, 千年傳承的藝術瑰寶, 震撼人心!

2024-10-06國風

在遼寧錦州的義縣,有一座古老而神秘的寺廟——奉國寺。這座遼宋時期的皇家寺院,歷經千年風雨,依然散發著獨特的魅力。其中,大雄殿內的七佛彩塑,更是令人嘆為觀止,成為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

走進奉國寺的大雄殿,一股莊嚴肅穆的氣息撲面而來。殿內矗立著七尊巨大的佛像,象征著過往七佛。這些佛像均結跏趺坐於 2.3 米高的蓮花寶座上,其下鋪墊著 0.9 米高的磚制佛壇。七佛之中,毗婆濕佛位居正中,最為巍峨,自地面至佛頂肉髻高達 9.6 米,猶如一座雄偉的山峰,屹立在殿宇中央。其余佛像自中央向兩側逐漸矮減,至最外側約低 40 厘米,形成了一種錯落有致的美感。

除西側釋迦牟尼佛外,其余六佛皆著裙裳,分為兩種不同的風格。一種是繪有青、朱牡丹的花紋裙,紅帶胸前垂結,色彩鮮艷,華麗而莊重;另一種是飾以龍紋的龍紋裙,綠帶同樣胸前垂結,彰顯出皇家的威嚴與氣度。而釋迦牟尼佛則右肩袒露,展現出一種灑脫與自在。自西向東,七佛依次為釋迦牟尼、拘那含牟尼、毗舍浮、毗婆師、屍棄、拘留孫、迦葉,面容相仿,卻又各具特色。他們的服飾手印各異,仿佛在向世人訴說著不同的佛法教義。

釋迦牟尼獨面西南,那是他的故鄉所在,其余六佛則面朝正西。這種獨特的布局,蘊含著深刻的宗教意義。七佛的排列代表了佛法在過去的一個完整體系和發展脈絡。從最初的毗婆屍佛到最後釋迦牟尼佛,這七位佛的出現和傳承構成了佛教歷史的重要組成部份,象征著佛法的圓滿和完整。他們的存在和事跡為後世的佛教信仰者提供了榜樣和啟示,使人們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佛法的真諦和價值。

佛像的蓮座高 2.3 米,分三層構造:八邊形底座、束腰、蓮台。束腰有兩種形式,東 2、4、6 尊為圓形,繪如意頭紋,寓意著吉祥如意;1、3、5、7 尊則為八角形,束腰開壸門,內藏獅子,並雕金剛麗仕像,展現出威武與力量。佛前伴立著 14 尊脅侍菩薩,高約 2.5 到 2.7 米,形態多樣,栩栩如生。這些菩薩亦屬遼代彩塑,她們的雙腳原分踏兩蓮,後改為合踏一蓮,仿佛在訴說著歲月的變遷。然而,由於立柱腐朽,部份菩薩已傾斜,讓人不禁為這些珍貴的文物擔憂。

佛像背後設有背光,高度遞減。據杜仙洲先生研究,此背光或為後世添補,非與佛像同期,形狀偏方而非圓或卵。佛壇兩側各立一金剛麗仕,手持金剛杵,同為遼代彩塑。他們威風凜凜,守護著佛法的尊嚴。

奉國寺大雄殿內的 23 尊遼代彩塑,不僅僅是藝術的傑作,更是歷史的見證。它們見證了遼宋時期的輝煌與繁榮,見證了佛教文化在中華大地的傳播與發展。這些彩塑以其精湛的技藝、獨特的風格和深刻的宗教內涵,成為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

在欣賞這些彩塑的同時,我們也不禁為古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所折服。在那個沒有現代科技的時代,工匠們憑借著自己的雙手和智慧,創造出了如此精美的藝術作品。他們用細膩的筆觸、生動的表情和優美的姿態,將佛法的莊嚴與神聖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些彩塑不僅是藝術的瑰寶,更是人類文明的結晶。

奉國寺的七佛彩塑,吸引著來自各地的遊客和學者。他們紛紛來到這裏,感受著歷史的厚重與滄桑,領略著藝術的魅力與風采。對於喜歡古建築和佛教文化的朋友來說,奉國寺無疑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地方。在這裏,你可以與歷史對話,與藝術共鳴,感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讓我們一起珍惜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保護好奉國寺的七佛彩塑。讓它們在歲月的長河中繼續綻放光彩,為後人留下更多的歷史記憶和文化財富。讓我們跟隨波仔的腳步,一起旅行,一起看古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