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這4首詩,令人感慨

2024-08-09國風

夜泊牛渚懷古

【唐】李白

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雲。

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

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

明朝掛帆席,楓葉落紛紛。

詩人李白,在一年的秋天乘船在長江遊覽,到了安徽當塗西北的牛渚山時,天色黑了下來,他只好停泊下來在此過夜。

夜色斑斕,長江水面上五光十色。李白來到了船上眺望夜空,眼前一片碧水藍天,萬裏無雲,腳下長江水浩浩東流。

此時李白思緒萬千,這裏不是當年「謝尚聞袁宏詠史」的地方嗎?

據史料記載:

二百多年前的東晉時期,有一位叫謝尚的鎮西將軍鎮守在牛渚山一帶。這一天傍晚,謝將軍酒後來到牛渚山下的江岸,登上船迎著秋風賞月。

這時,遠處來了一隊運糧的船隊,船上的燈像點點繁星飄散在江面。船隊慢慢地漂泊過來,忽然謝將軍耳邊傳來了朗朗的讀書聲,詠頌的是西漢初年陸賈勸陳平、周勃和睦相處,團結一致,從而平定呂氏叛亂的史事。

謝將軍感到很奇怪,運糧的船上都是些靠出苦力吃飯的窮人,怎麽會有人能吟出這樣的好文章?於是他忙令侍衛去問個明白。

侍衛回來報告說:「讀書人是船上的小搬運工,名字叫袁宏,因為父母雙亡,家境貧寒,只好靠在船上運送糧食生活。」謝尚馬上令侍衛把他叫來。

不多時,一個衣衫破舊,但非常英俊的少年郎來到了謝尚面前,謝將軍問他方才讀的什麽書,他回答說:「是自己寫的【詠史】詩。」

謝將軍非常吃驚,一個貧窮的無依無靠的少年,能這樣刻苦讀書,而且能寫出這樣的好文章,真是難能可貴。

於是兩人談論詩文,說古道今,很高興地促膝長談。謝尚發現袁宏知識淵博,很欣賞他的才華,兩個人一直談到第二天天明。

謝尚這個朝廷大將,不嫌袁宏是個貧苦的農家孩子,很願意同他交往,袁宏也很欽佩謝將軍為人的坦誠,兩個人此後便經常到一起談古論今,成了好朋友。謝尚經常幫助袁宏,並到處推薦宣傳這個有誌青年的才華,使他聲名大振,後來成了東晉著名的文學家和史學家。

李白觸景生情,心潮翻滾,思緒萬千。從眼前的牛渚山秋夜景色聯想到往古,又從往古回到現實的今天,然後回房提筆寫下了這首【夜泊牛渚懷古】詩。

這是一首抒發不遇知音之傷感的沈郁悲憤的詩作。首聯開門見山點明「牛渚夜泊」及其夜景:秋天月夜,舟泊牛渚,自然而然地想起同樣秋月舟中,袁宏見知於謝尚的故事。詩人將寥廓空明的天宇和浩渺蒼茫的西江在夜色中融為一體,渲染環境氣氛。頷聯由望月過渡到懷古,揭示主題。同是牛渚之地,同樣是這輪明月之下,袁宏因吟誦自己作的詠史詩而遇到謝尚時來運轉,但自己遊西江,秋月依舊,那位獎掖人才的謝尚卻再也見不到了,所以只能「空憶謝將軍」。頸聯由懷古回到現實,發出感慨:自己雖然亦能高詠,卻不能像袁宏一樣遇到知音,政治理想也只能是像這西江之水,付諸東流了。尾聯宕開寫景,想象明朝掛帆遠去時秋風蕭瑟,兩岸楓葉紛紛飄落的情景,烘托不遇知音之淒涼寂寞。惆悵之情,不可名狀。

本詩寫景清新雋永而不粉飾,即景生情,景中寓情,江上楓葉紛紛飄落的蕭瑟畫面,溶進了詩人多少的辛酸和感慨。

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唐】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大詩人李白不論在什麽處境下,都與酒結下了不解之緣,高興時借酒助興,失意時借酒澆愁。

李白在長安時,留下了不少軼事。他被唐玄宗封為翰林供奉後,無非是寫寫文告,以文學詞章為君王點綴點綴,平時沒有什麽公務,為了排愁解悶,他經常與賀知章等一些朋友出去飲酒吟詩。

有一天,宮中牡丹盛開,唐玄宗和楊貴妃在沈香亭前賞花,並命李龜年帶領十六名水平最高的梨園弟子奏樂唱歌。樂師們各執樂器,正準備演奏,唐玄宗說:「對著美麗的牡丹,漂亮的貴妃,怎麽能唱舊歌詞呢?還是把李白請來,讓他填新詞吧!」

李龜年不敢怠慢,帶了幾個內侍,匆匆趕到翰林院,可翰林院人說:「李白一大早就出去喝酒了!」李龜年找遍了長安街上有名的酒樓,終於找到了李白。這時,李白已喝得酩酊大醉。

李龜年走上前去,大聲宣誦:「奉皇上旨意,宣李學士立刻去沈香亭見駕!」

李白微睜醉眼,半理不睬,口中念念有詞:「我醉欲眠卿且去!」說完,便睡著了。

李龜年無奈,只好叫隨從們七手八腳把李白擡下樓,扶上馬背,送到沈香亭前。

唐玄宗看到李白醉得像一堆爛泥,便命人在地上鋪了一塊毛毯,讓李白睡在上面,並親自用袖子擦去李白口角的涎水,又吩咐端來醒酒湯,讓李白喝下。楊貴妃說:「我聽說冷水噴面可以解酒。」於是,當時著名的歌唱家念奴含了一口水,噴到李白臉上,李白才從醉夢中驚醒。

唐玄宗、楊貴妃、李白等人來到牡丹花前,李白臉露笑容,一揮而就,寫下了三首著名的【清平調】。

唐玄宗看歌詞美麗流暢,稱贊不已,立即叫李龜年配曲演唱。唐玄宗也情不自禁,拿起玉笛,倚聲伴奏。

後來,高麗仕以這三首【清平調】誣陷李白,李白終於得不到重用,被放歸山。

詩人從自己被放歸山的遭遇中,看到了唐王朝的日益腐敗,自己的抱負不能施展,理想難以實作,心中十分苦悶。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秋,李白遊宣城,餞別族叔李雲,在【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詩中一吐郁悶。

全詩以唱嘆起調,感慨去日苦多,今日愁悶。因餞別友人,他秋日登上高樓,望長風飛雁,俯仰身世,感慨萬端,於是對酒放歌。在這裏,詩人的煩憂不是惜別,而是懷才不遇。接下來「蓬萊」二句,從謝朓樓聯想到漢魏六朝的著名詩人,用以暗喻叔雲和自己以及在座諸人的才學和抱負。他稱贊校書叔文章老成,得兩漢蓬萊之風,切建安風骨;又說自己則如建此樓的謝朓,詩文清新秀發,兩人都有壯誌逸興,可共上青天攬取明月。至此,先前的煩憂在這想象中似已煙消雲散。但是,這逸興來去皆匆匆,愁思又猛然襲來,詩人以「抽刀斷水水更流」起興,抒寫自己「舉杯銷愁愁更愁」的情懷,說明「酣高樓」反而讓心中的煩愁更加深重了,不禁發出了「人生在世不稱意」的感慨。這個「不稱意」又對應了起首句的去日之苦和今日之煩憂,由此詩人便自自然然地有了解冠泛舟,欲與世決絕,從此浪跡江湖歸隱江湖的慨嘆。

古風(其十五)

【唐】李白

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台。

劇辛方趙至,鄒衍復齊來。

奈何青雲士,棄我如塵埃。

珠玉買歌笑,糟糠養賢才。

方知黃鶴舉,千裏獨徘徊。

據說李白的母親夢見太白金星後生下他,所以取名太白,李白自幼天資聰穎,而且刻苦讀書,年輕時他的詩文便為人們所稱頌。他性情高傲,嗜酒如命,但詩才卻很驚人,他自號青蓮居士,人們稱之李謫仙。一次他在湖州(今浙江境內)的一家酒樓飲酒,喝醉後旁若無人大聲歌唱,引來不少圍觀者。湖州司馬經過這裏,尋著歌聲來到了酒樓問道:「酒後高歌的是何人?」李白不屑一顧地說出了自己的名字。

李白性情豪爽,詩才聞名天下,但他懷才不遇,不能為朝廷重用,因此感到煩惱,這種心情在他的這首詩中充分地表現出來。

戰國時期,燕國遭到齊國侵襲,由於群臣和帶兵的大將無能,屢戰屢敗。燕昭王決心以重禮招納天下賢才。一天,他將唯一受到信任的大臣郭隗召來問:「我想以重禮將天下賢明之士請到我身邊來,為我出謀獻策,使燕國無敵於天下。」

郭隗回答說:「皇上所言極是。」

燕昭王又說:「你能向我推薦幾個賢才嗎?」

郭隗思忖了一下說:「可以,不過他們不一定能來!」

燕昭王不解地問:「我以重禮招納,他們為何不肯來?」

郭隗說:「他們對陛下不了解,如果要招賢,那就先從尊重我開始。天下的賢才,見到國王對我很尊重,才肯不遠千裏而來。」

於是燕昭王便禮敬郭隗,訊息傳出,當時著名的遊士劇辛、鄒衍等人都從各國紛紛湧來燕國,燕國從此興旺發達,作戰中也多次獲勝,成為當時名副其實的「戰國七雄」之一。

詩的後幾句,李白用了春秋時代田饒的故事,含蓄地抒發了他在這種處境下不盡的惆悵。田饒是位難得的賢才,但在魯國長久未得到重用,他決心離開魯國去尋求發展,於是他對魯哀公說:「臣將去君,黃鵠舉矣!」

魯哀公忙問:「你說的是什麽意思?」

田饒解釋說:「雞忠心為主人效勞,但主人卻天天想把它煮了吃掉,這是因為雞天天都在主人身邊,隨時可得;而黃鵠一舉千裏,來到君主這裏,吃君主的糧食,也不像雞那樣忠心效勞,而且還受到珍惜,這是因為黃鵠來自遠方之故。所以我要離開君主,學黃鵠遠走高飛去了。」

魯哀公聽罷,忙請田饒留下來,還表示把這些話記下來。

田饒卻說:「有臣不用,何書其言!」

田饒從此真的離開了魯國投奔了燕國。燕王立他為相,他勵精圖治,治燕三年,國家太平興旺,魯哀公得知後追悔莫及。

秋浦歌(其十五)

【唐】李白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

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秋浦,現今的安徽省貴池縣西郊,是當時唐代銀和銅的主要產地之一。

詩人李白在公元753年到南陵(今在安徽)一帶漫遊。

南陵的西面有個風景優美的秋浦湖。湖邊是山巒疊起,山路曲折的群峰。在茂林深處是座山民村莊。群鳥在藍天上展翅翺翔,俯瞰下面碧波蕩漾的湖面,水邊上小船悠悠,伴隨姑娘們的歌聲漫漫飄遊。

由於這裏盛產礦石,官吏們在這附近山村招來了許多民工采礦煉銅,並在秋浦湖邊架起了不少高爐。炭火日日夜夜把湖面映得一片紅光。

這天晚上,月朗星稀,52歲的李白隨朋友們來到煉爐前,觀看民工們冶煉。

爐火熊熊燃燒,紅星四濺,映照著天空和大地。四周彌漫著一團團紫色的煙雲,同遠處黑夜相映,景色十分壯觀。那些煉銅的勞工們,一個個被爐火烤得滿臉通紅,他們身體健壯,揮動著有力的雙臂在緊張勞動。他們一邊勞動,一邊唱歌,高昂激蕩,粗獷奔放,震顫夜空,蕩起了湖上的層層漣漪。

李白在秋浦觀賞景色,體驗勞動人民的生活,可見他老當益壯,壯誌未酬,他多麽想回到年輕時,實作遠大的抱負,可歲月無情流逝,而長時間積郁在他心裏的痛苦始終沒有消退。

前一年,李白在幽燕地區看到了安祿山在那裏招兵買馬,造兵器囤軍糧,感到國難臨頭。他又想到了宮廷裏皇帝尋歡作樂,飽食終日,不關心國家大事,不問百姓疾苦,那些忠心耿耿,報效國家的忠良備受排擠,一個個被貶在外不能為國分憂。他今日也已年過半百,事業上卻無所成就,至今還身居在外,這怎能不令人百感交集?於是,李白寫了【秋浦歌十七首(之十五)】,來寄托哀愁。

詩人一開始,就用誇張的手法,如驚空劈雷,似大海奔湧、火山爆發地寫下了詩的開端,使多年的憂郁一吐為快,塑造了「自我」的形象,發揮了強烈感人的藝術力量。

「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劈空而來,駭人心目。單看「白發三千丈」一句,真叫人無法理解,白發怎麽能有「三千丈」呢?讀到下句「緣愁似個長」,豁然明白,原來「三千丈」的白發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長!愁生白發,人所共曉,而長達三千丈,該有多少深重的愁思?十個字的千鈞重量落在一個「愁」字上。以此寫愁,匪夷所思!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驚嘆詩人的氣魄和筆力,人們不但不會因「三千丈」的無理而責怪詩人,相反會由衷贊賞這出乎常情而又入於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詩人的長嘆疾呼實堪同情。

人能夠看到自己頭上生了白發以及白發的長短,是因為照鏡。首二句暗藏照鏡,三四句就明白寫出:「不知明鏡裏,何處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發,似重復又非重復,它並具憂傷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發的「白」字所能兼的。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發出「何處」之問,而是憤激語,痛切語。詩眼就在下句的一個「得」字上。如此濃愁,從何而「得」?「得」字直貫到詩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擠壓抑;所誌不遂,因此而愁生白發,鬢染秋霜,親歷親感,何由不知!寫這首詩時,他已經五十多歲了,壯誌未酬,人已衰老,怎能不倍加痛苦!所以攬鏡自照,觸目驚心,發出「白發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後世識其悲憤,並以此奇想奇句流傳千古,可謂善作不平鳴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