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唐詩品鑒 白帝高為三峽鎮 瞿塘險過百牢關 杜甫 【夔州歌】

2024-09-24國風

中巴之東巴東山,江水開辟流其間。

白帝高為三峽鎮,瞿塘險過百牢關。

杜甫在蜀中一共生活9年。其中最後三年是在夔州度過的。夔州就是現在的重慶奉節。這裏有白帝城,還是極為著名的長江三峽的西起點。

長江水道從奉節開始,兩岸的山峰巍峨聳立,峭壁懸崖隔江對峙。景色極美,地勢極險。歷史上沿水道進入長江,除了要克服逆流而上的巨大阻力,也要面對兩岸險峻的地形。可以說,三峽的存在使得蜀中成為一方在戰亂時代相對安全的地區。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撇下天下的黎民蒼生,所逃亡的地方正是蜀中。當然,到了蜀中之後,他的皇帝位子也丟了。蜀中地形雖險,物產雖豐,卻很容易消磨人的鬥誌。

諸葛亮曾經說,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提醒的就是在蜀中沈醉於享樂的後主劉禪,不要忘了先帝遺誌。隨著諸葛亮的去世,光復漢室的夢想也隨之破滅。

諸葛亮是杜甫很欣賞的歷史人物。夔州白帝城更是當年劉備托孤的所在。

在夔州的時候,杜甫自然要遊覽懷古,親身去看一看這座即便在唐朝時,也可以稱為歷史名城的地方。

自東漢末年,益州牧劉璋占有蜀中之後,將蜀中分為永寧、固陵、巴三郡,後又改為巴、巴東、巴西三郡,稱為三巴。自此,三巴即泛指四川。

夔州處於歷史上的巴郡,在三巴之中,位於中部。在夔州東側,綿延起伏的大巴山沿長江延伸。長江水在山脈之間流動,仿佛將山打通。

長江水流之中有一片綠洲,人們在綠洲之上修築白帝城。白帝城向東看著三峽方向,守護著西邊的富饒的蜀中。

白帝城以東就是瞿塘峽,這裏峽谷陡峭,兩岸雙峰欲合,斷巖千尺,古木蒼藤,好似繡幕高懸;峽中江水排山倒海,勢如山崩,聲震數裏。

這裏的地形甚至比有名的百牢關還要險峻。

本詩之中,杜甫描述了夔州的地理位置,並強調夔州一帶無比險峻的地形。顯然,這樣險峻的地形地勢,給擔心蜀中被天下戰亂所波及的杜甫帶來了很大的安全感。

本詩是杜甫【夔州歌】十首絕句組詩的第一首。在後續的篇章裏,杜甫從本詩奠定的夔州地理形勝為主線,回顧歷史,描寫景色。總體來說,敘述的比較平胡,並沒有太激越的情緒流露。

夔州畢竟只是杜甫的暫居之地,杜甫心中所掛念的還是遠在中原的故鄉洛陽。

而李白卻是有家而不能歸的人。他在長江下遊的宣城曾寫詩思念蜀中故鄉,也提到三巴。在詩作【宣城見杜鵑花】中,李白說,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其中思念故鄉的情感極為濃厚。

對同一個地方,兩位偉大詩人的觀感不同,抒發的情感也有差別,表達在詩意之中也會出現差別。

但對於故鄉的強烈思念卻是兩人的共同點。李白提到三巴流露出的情感,和杜甫提到洛陽流露出的情感並不會有什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