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中國為何在和平時期突然提出「備戰、備荒」戰略?

2024-10-10國風
#2024洞察時局#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備戰、備荒、為人民」的口號在中國家喻戶曉。

無論是大喇叭廣播,還是遍布城鄉的標語口號,到處都能見到這七個大字。

而且在當時流行的【毛主席語錄】中,這句話是參照最多、叫得最響的一句。

同時,也引發出現了「全民皆兵」的景象。

當時新中國已經成立十多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蒸蒸日上,為什麽國家會突然提出這個口號呢?

毛澤東批評「吃穿用計劃」

上世紀20年代,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成立,並且正式將國民經濟規劃從理論付諸實踐,透過「五年計劃」取得了輝煌的經濟建設成就。

隨後,「五年計劃」被社會主義陣營中不少國家所借鑒,成為社會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主要模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百廢待興。

在蘇聯「老大哥」的幫助下,新中國制定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綱要,成為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年,簡稱「一五」計劃),並且在蘇聯的援建下實施。

至1957年,「一五」計劃超額完成了規定的指標任務,特別是實施完成了蘇聯援建的156個重大工程,填補了中國許多工業門類的空白,為工業化奠定了初步基礎,並且實作了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

隨後,中國制定了第二個「五年計劃」(1958-1962年,簡稱「二五」計劃)。但是在實施過程中,由於恰逢自然災害與蘇聯撤走經濟援助,導致「二五計劃」中後期出現經濟困難,國民經濟嚴重倒退,比例失調。

於是,「二五計劃」的前半期主要是圍繞著「大躍進」與「人民公社化」運動展開,後半期致力於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

1963年至1964年期間,在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計委主任李富春的主持下,國家計委提出了【第三個五年計劃的初步設想】,確定「三五」期間的基本任務是:大力發展農業,基本解決人民的吃穿用問題;適當加強國防建設,努力突破尖端技術;與支援農業和加強國防相適應,加強基礎工業,繼續提高產品品質,增加產品品種,增加產量,使中國國民經濟建設進一步建立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

這個設想以基本解決人民的吃穿用為中心,因此也被稱為「吃穿用計劃」。

不料,這個初步設想受到了毛澤東的批評。

1964年6月6日,毛澤東在中央工作會議講話時明確批評了國家計委的工作方法。

他說,要改變計劃方法,這是一個革命。學上了蘇聯的方法以後,成了習慣勢力,似乎很難改變。這幾年我們摸索出了一些方法,我們的方針是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按照這個方針制訂計劃,先看可能生產多少糧食,再看需要多少化肥、農藥、機械、鋼鐵,還要考慮打仗的需要。

毛澤東的指導思想

毛澤東的這番批評和建議是有宏觀背景的。當時中國面臨的國際環境較為嚴峻。

一方面,當時中蘇同盟關系已經出現裂痕,其直接後果之一就是蘇聯政府撤回全部在中國的蘇聯專家,中國北部的中蘇邊境氣氛趨於緊張。

另一方面,美國多方支持國民黨武裝特務部隊竄擾我東南沿海地區,妄圖建立大規模進犯大陸的「遊擊走廊」,而且美國發動了越南戰爭,把戰火燒到了中國的南大門外。

同時,印度政府不斷蠶食中國領土,在中印邊境東、西兩段同時向我發動大規模的武裝挑畔。

因而,當時中國也在進一步加強國防。

因為毛澤東的反對和備戰氛圍的日益濃厚,國家計委提出的「吃穿用計劃」被擱置。

隨之,由毛澤東提議,由余秋裏主持「小計委」工作,首要任務就是編制「三五」計劃。

從而,「三五」計劃的方針任務,也由重點解決吃穿用,轉向以備戰為中心。

1965年6月16日,余秋裏趕到杭州,向毛澤東匯報「三五」計劃的設想,在座的有周恩來、彭真、陳毅、李先念、薄一波等。

匯報過程中,毛澤東不時插話,對計劃工作作了很多指示。

毛澤東最後強調說:要留點余地在老百姓那裏,對老百姓不能搞得太緊,這是個原則問題。總而言之,第一是老百姓,不能喪失民心;第二是打仗;第三是災荒。計劃要考慮這三個因素。

這是毛澤東第一次比較明晰地提出「民心」「備戰」「備荒」的說法。

根據毛澤東的指示,國家計委又對「三五」計劃進行了調整,提出:「三五」計劃實質上是一個以國防建設為中心的備戰計劃,要從準備應付帝國主義早打、大打出發,把國防建設放在第一位,搶時間把三線建設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戰略大後方。

8月23日,周恩來在國務院第158次全體會議上講話說:

主席要我們註意三句話,註意戰爭,註意災荒,註意一切為人民。這三句話,我把它合在一起順嘴點,就是備戰、備荒、為人民。」

周恩來闡述了三者的內容和關系。

他說,備戰、備荒,落實到為人民。要依靠人民,首先要為人民,為人民是最基本觀念,任何事情要想到為人民,人民是力量的源泉。「備戰、備荒、為人民」是一個整體。備戰是階級鬥爭,包括國內國外的。備荒是同自然作鬥爭,使工農業真正過關。一切靠人民、為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這是最可靠的。

這是周恩來關於毛澤東「三句話」的闡釋和概括。使得「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涵義更加明晰、易懂。

毛澤東提出戰略,周恩來進行闡釋,這對黃金搭檔的偉大意義,這次又得到了體現。

當然,毛澤東對於自己提出的戰略,也有比較系統地解釋。

1966年3月,余秋裏看到了毛澤東關於各省發展農業機械化問題寫給劉少奇的信,信中對「備戰、備荒、為人民」這一戰略口號作了具體解釋。

毛澤東在信中說:

第一是備戰,人民和軍隊總得先有飯吃有衣穿,才能打仗,否則雖有槍炮,無所用之。第二是備荒,遇了荒年,地方無糧棉油等儲蓄,仰賴外省接濟,總不是長久之計。一遇戰爭,困難更大。而局部地區的荒年,無論哪一個省常常是不可避免的。幾個省合起來看,就更加不可避免。第三是國家積累不可太多,要為一部份人至今口糧還不夠吃、衣被甚少著想;再則要為全體人民分散儲備以為備戰備荒之用著想;三則更加要為地方積累資金用之於擴大再生產著想。」

從這封信中可以看出,備戰和備荒,一切都是為了人民。

這就是「備戰、備荒、為人民」的由來和形成過程,也成為中國第三個五年計劃的核心指導思想。

1967年4月,「備戰、備荒、為人民」作為「毛主席語錄」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很快廣為流傳,成為了響徹全國的一句戰略口號。

隨之,為了落實「備戰、備荒、為人民」的戰略方針,毛澤東提出了關於全黨抓軍事,實行全民皆兵的號召。

同時,轟轟烈烈的「三線建設」大幕也隨之拉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