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辛棄疾最愜意的一首夏夜詞,悠然恬靜,撫慰無數困頓的心!

2024-07-10國風

編輯 | 柳色黃

插畫來源 | 網路

很喜歡於謙【夏夜步月】這首詩:「 明月入我戶,清風吹我衣。散步下瑤階,仰看星鬥輝。

盛夏之際,在鄉下的小院裏,最愛晚上搬一把椅子,拿一把蒲扇,端一杯鹽津茶(九江修水特色茶飲),吹著涼風,聊些不著天際的家常。蒲扇呼呼的扇,看著山梢的新月爬上來,蟲鳴聲從四面八方齊鳴,寧靜的夜晚裏顯得熱熱鬧鬧的。

無風的時候,大人會扯著嗓子吼一聲——「嗚~來風哦!」偶爾樹會搖動葉子回應,小孩最愛數流螢,草叢、空中偶爾會閃過一兩只,如同夏日小精靈,十分輕盈可愛。

江西鄉下的夏夜是怡人的,甜蜜的,是美的。那一片蟲鳴蛙聲,不僅在現實中,而且在宋朝辛棄疾的詩詞裏,流傳至今,依舊優美動聽。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棄疾已過不惑之年。

自南渡之後,辛棄疾二十載不得朝廷重用,一則是個性豪邁倔強和對北伐的熱情,與南宋整個文弱疲軟的朝堂不合;二則是因為其「歸正人」的身份,所謂「歸正人」則是南渡之前,因靖康之難曾在金遼為官者為吏為民者,受南宋朝廷排斥。

人到中年,也不再是曾經少不更事的炙熱少年,辛棄疾對南宋朝廷失望至極,早已決心歸隱田園,不與庸碌之輩語冰,故而決定在江西上饒建造莊園,並親自參與設計,定下「高處建舍,低處辟田」的莊園格局,更對家人說:「人生在勤,當以力田為先」,遂將帶湖莊園取名「稼軒」,自號「稼軒居士」 。

同年,辛棄疾再度被罷免官職,回到上饒帶湖家居,開始長達十五年的躬耕田園的退隱生活。期間雖有幾次出仕,但是就職短暫。

在上饒的日子,生活清簡舒適,有時遍邀好友,飲酒唱和,有時又一人遊山玩水,領略風光。

在此期間,被迫放棄北伐大業的他開始更多的關註生活,他慷慨激昂的詞作中多了幾分柔軟,極大的擴充套件了他的創作題材,豐富了他的作品風格。

某年夏天,辛棄疾一個人獨自遊蕩在上饒黃沙嶺,夜幕四垂,月亮慢慢爬上樹梢,微風吹拂,稻花散發著清幽的香氣,耳畔是連綿不絕的蛙聲,如此寂靜美好的良夜,不由得心生歡喜,故而提筆寫下著名的——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梅米。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明月掠過樹梢,驚起停歇的鵲鳥,清涼的晚風吹來,仿佛聽到遙遠的蟬鳴之聲。稻花濤濤,幽香陣陣,蛙鳴連綿,似乎訴說今年是個豐收年。

七八個暗淡的星星遠懸天邊,忽明忽暗,山前突然掉落了幾個小雨點。不由得暗想,是否即將下雨呢?

道路轉過溪水的源頭,往日的客旅小店依舊佇立在社廟旁樹林邊,今天太過沈醉夜色,它倒是好像突然出現一般,充滿驚喜。

上片動態視覺展開,就好像一部電影徐徐拉開幕布,以月上之時態,驚鵲之動態,清風之觸感,梅米蛙叫之聲,稻花香之嗅覺,透過這些平常之物,以五感連結,構建了一個松弛感滿滿夏夜。

我們好像能夠跟隨著詞人的腳步,走在清涼的夏夜裏,眼見月亮爬上樹梢,驚動鳥鵲,微風吹在身上,帶走燥熱,聞到風裏稻花的清香,耳邊聽到連綿不絕的蛙聲,偶爾有一兩聲縹緲的蟬鳴。

稻花香裏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月色之下,稻花朵朵,豐盈飽滿,群蛙在田野中齊聲喧嚷,這紛雜卻悅耳的聲音,在詞人耳中模糊成人們的歡慶聲。詞人雖遠離朝堂,卻不忘民生之事,由看得燦爛的稻花聯想到豐收年, 夏夜所帶來的幸福感,似乎從稻花中盛開、結果和豐收。

下片筆鋒一轉,天氣由晴朗月色轉為黯淡星光和數點小雨,夏天的脾氣總是和小孩子一樣變化無常。「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 」,以對仗的手法,將寥落的星辰與雨點匯集在一起,與上片清幽的鄉野夜色相吻合。且詞人依舊處於動態之中,他的步履不停,依舊徜徉在悠然的夏夜之中。以至於「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猶記得旅舍在社廟林邊,如今卻轉頭便看見了。由此可見詞人的心無旁騖,沈醉在夏夜美景和清凈的氛圍中,不知不覺便走了很遠。

這首詞其實是非常難解析的一首,因為整體渾然天成,字裏行間沒有一個典故,語言沒有任何雕飾,連意象都平凡日常。然而,正是在這種平淡中,情緒的自然流露,形成夏夜古樸而雋永的美。

全詞不一樣的是摒棄了常見的上闕寫景,下闕抒情的形式,且整體是流動的。詞人一邊走一邊觀察記錄,他的情緒也是連貫的,比如由稻花蛙聲聯想到豐收是村民的喜悅和自己忽見旅舍的欣喜,這在詞作中顯得十分特別。這種流動性給人一種特別的生命力,能夠讓人帶入詞人的視覺,進入八百年的宋朝的夏夜,走在盛夏的鄉野之中。

作家李娟曾說: 「人之所以能夠感到幸福,不是因為生活得舒適,而是因為生活得有希望。」

一成不變的人生,需要一場出走。走出去看看,給自己短暫的休息時光,像辛棄疾一樣什麽也不想,什麽也不必計較,沈醉於自然之中,滿懷著對生命圓滿的喜悅。

人們總是容易被生活瑣碎所困,像陀螺一樣原地自轉。尤其是現在的生活,人群匯聚在城市四四方方的水泥房子裏,裝上長長密密的防盜網,從外面,我有分時不清是家還是另一間自由的牢房。

而關於鄉下的記憶會變得更外清晰,特別是讀到辛棄疾這首【西江月】,眼前似乎是水稻的生長、抽穗、開花和結果,耳邊好像能聽到連綿不絕的蛙鳴,和豐收時老式打谷機傳來的轉動聲。

迷茫或者不開心的時候,不如選擇出去走走。去和樓下的花花草草坐一坐,聽一聽藏在草叢之下的蟲鳴,和不遠處的呢喃人語,靠近人間煙火氣,為幹涸的心靈註入一縷清涼,給焦躁的心最好的撫慰。

(聲明:所有圖片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我是南荒詩詞館,關註我,與我一起讀詩。如果大家覺得寫得還不錯,對您有益,就點個贊,轉發給同樣有需求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