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楊萬裏的三首七絕,鮮為人知,飽含理趣

2024-06-18國風

花草樹木、亭台樓閣,雖然不會說話,可是在詩人的眼裏,卻好像脈脈含情;飛鳥遊魚、老牛瘦馬,即使不懂風月,不過在才子的心中,也仿佛善解人意。

古代很多文人墨客喜歡徜徉於山水之間,不僅可以怡情養性,而且經常可以捕獲一些創作素材和靈感,從而讓其作品美如畫卷,又容易引發共鳴。

古代一位詩人就經常尋幽探奇,在平凡景物和日常生活中捕捉詩意,並委婉地道出內心復雜的情思。下面分享楊萬裏鮮為人知的三首七絕,飽含理趣,值得一讀再讀。

觀蟻

偶爾相逢細問途,不知何事數遷居。

微軀所饌能多少,一獵歸來滿後車。

楊萬裏是南宋著名詩人,他雖然不如陸遊那麽受人崇敬,不過讀者卻非常喜歡其誠齋體的詩歌風格。楊萬裏熱愛自然,經常在尋常景象中挖掘題材,並善於捕捉稍縱即逝的靈感。這首詩描寫螞蟻的生活習性,展現出詩人細致入微的觀察力,更令人啟迪深刻。

螞蟻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小動物,它們經常成群結隊地搬運食物,看起來勤快又可愛。楊萬裏晚年時童心未泯,也像孩子似的蹲在地上,饒有興致地觀察和琢磨螞蟻的行蹤,並寫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

詩人註意到螞蟻之間碰面時會相互打聽和交流,似乎在詢問和探討哪裏可以搜集到更多的食物。它們還經常頻繁地遷居,可能既是為了尋找宜居之地,也是為了更好地改善生存條件。不過詩人卻感到很納悶,螞蟻體量極小,即使飽餐一頓,也不會耗費多少糧食,為何還要那麽勤快地運送食物?

詩人問而不答,卻引人深思。或許有人會贊許螞蟻懂得未雨綢繆,每次都要提前儲備資源。或許有人會嘲笑螞蟻貪得無厭,不懂得休息和娛樂 。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知您會如何評說?

入城

杜鵑有底怨春啼,燕子無端貼水飛。

不種自紅乃自白,野酴醾壓野薔蜜。

楊萬裏經常在作品中采用俚語,顯得樸實生動,又活潑有趣。那些簡潔直觀的文字,其實正體現了作者的淳樸和率真。這首詩描寫作者入城時所見的春景,非常耐人尋味。

春回大地、鳥語花香,杜鵑歌聲幽怨、燕子貼水低飛,就連無人關註的荼蘼,仿佛也是風頭正勁地力壓薔蜜,正在郊野中璀璨地綻放。

不種自紅乃自白 」,這一句闡述了萬事萬物都遵守客觀規律,各種花卉即使生長在荒郊野外,也根本無人觀賞,卻不改其外觀和內質。同時詩人也試圖告訴人們,只要自身具有優異的品質,遲早都會被人發現和欣賞 。

過鄭步

漸有人家松桂叢,韶州山水勝南雄。

未需青惜峰巒過,過了諸峰得好峰。

楊萬裏的詩歌清新自然,又風趣幽默。作者借助對景物的描述,喻情於景,那些看似樸實的文字,卻構思精巧,讀之如飲甘露。才子姜夔就曾稱贊楊萬裏的詩歌韻高落落懸清月,鏗鏘妙語春冰裂 。這首詩創作於羈旅途中,展現出詩人高超的表達技巧。

韶州即廣東韶關,楊萬裏曾在嶺南為官,熟悉那裏的山水草木。詩人一路走來,逐漸看見了一些長勢茂盛的松樹和桂樹,也發現此處居住了很多人家,更誇贊「 韶州山水勝南雄 」。

雖然步履匆匆,無法仔細觀賞沿路風景,不過詩人卻豪邁地說,不必惋惜眼前一閃而過的秀麗景象,前路應該還會出現更美的畫面。詩人希望人們不要總是惦記失去的事物,而要積極著眼未來,只要堅持不懈,不僅可以挽回以往的損失,而且可以得到更多的收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