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令人深思的話題,不能說孰是孰非,只能說自站位不同,言說的物件不同,所以會有不同的說法,甚至相反。正如孟子說「性善論」,荀子說「性惡論」。
脫離他們的言說環境和物件而孤零零地理解,容易給我們帶來迷惑。
老子的「善不善一樣善待」,是「道法自然」的必然要求
老子說:「聖人恒無心,以百姓之心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
老子說的是聖人之治,而聖人之治的最高原則是「道法自然」,這就要求聖人「能輔百姓之自然」,順應百姓意願,幫助他們自由發揮自己的技能與潛能,並使全體社會成員和諧相處。因此,個人或團體的自由意誌必須服從於社會整體的秩序要求,整個社會的和諧高於個人之間的恩怨。
道家聖人沒有個人的好惡取舍,他面對的是普天之下的百姓,他以輔助百姓的實作各自的意願為自己的使命,世人所謂的「善與惡」「唯與訶」,在聖人看來,「相去何若」——不過就是各說各話的口舌之辯,只要不危及社會和他人正常生活生產秩序(自然),都一樣善待之。
既然沒有善惡之別,那就意味著「大小多少,報怨以德」,聖人之治之目的就是要天下人「無不為」,從而實作自化自富、自然和諧,跟百姓之間不應該存在利害沖突,所以無論在世人看來多麽大的仇怨,聖人都一樣以德報之。
道家的聖人沒有是非觀、善惡觀嗎?當然是有的,那就看能否以「百姓之心為心」,能否和光同塵於百姓,能否「法自然」而「輔百姓」。
所以,「聖人皆孩之」——做父母的怎麽會跟自己的嬰幼兒有怨恨呢?
很多人認為這是老子超越的境界,其實這是聖人為道的基本要求。所以老子說「報怨以德」。
況且,「聖人執右契,而不以責於人,有德司介,無德司徹」,有德者按契約辦事,無德者按徹法辦事——契約是 雙方平等 商定,徹法是權力者的 單方強制執行 。
孔子的「以直報怨」核心在於是非分明,對惡人惡行要堅決回擊
孔子的談話物件是弟子,這不同於老子的言說物件「聖人」,所以孔子所說的「以直報怨」有明顯的「非官方場合」特點,談話可以更輕松,更人性化。因此當弟子問「以德報怨,何如」時,子曰直接回答說:「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孔子原話很清楚:你要「以德報怨」,拿什麽來報酬怨恨呢?所以應該對等回應:以直報怨,以德報德。孔子意思很清楚:都來「以德報怨」,那是對社會風氣敗壞的「鄉願」,那是「德之賊」——社會風氣的敗壞者。
我們如不加分析,一定會認為,孔子否定了老子的「以德報怨」主張。其實是混淆了他們的言說物件。
現在的儒家經典解讀,多以與時俱進的善意來「糾偏」古人真義,以百度百科為例,它對「以直報怨」的解釋說:
「‘以德報怨’是道家思想,所以在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孔子沒有直接反對,而是反問:‘如果用恩德來報酬怨恨,那麽對自己有恩德的人應當如何報答呢?以同樣的態度來報酬怨恨和恩德,豈不是恩怨不分?所以孔子說‘以直報怨’,就是以正直之心來對待怨恨。’’
既然孔子說了「以同樣的態度來報酬怨恨和恩德」,那叫「恩怨不分」,那麽,「以正直之心來對待怨恨」又是什麽意思呢?
如果真的是「以正直之心來對待怨恨」,跟老子的「以德報怨」又有什麽差別呢?
孔子主張是非分明、明辨是非,最厭惡鄉願式的老好人,朱熹更批評老子說「鄉原猶在人倫中」,老子連「人倫」也不顧及了。
從社會風氣的角度而言,真的應該像孔子說的那樣,不能慣著「鄉願式」的老好人,不然這個社會誰來路見不平一聲吼?誰來制止不良言行和邪惡風氣?
因此,「以直報怨」有利於維護道德對人生、對社會的正面引導,發揮其遏止錯誤行為或罪惡的作用。
「以德報怨」的最高關切與「以直報怨」的負面影響
「以直報怨」的正面意義剛才已經說過,現在討論它的負面影響。
老子說「正復為奇,善復為祅」,有「正」必有「邪」,說「善」必有「祅」, 因為對同一件事、同一句話,甚至對錯誤、恩怨的看法也往往各不相同,當整個社會都來分辨「是非善惡」,而「以直報怨」的時候,「直」「善」就會被有「話語權」的人曲解和利用,因此會壓制異端、激化矛盾,分門立派,累積新怨。
同時,道德原則確實能用來「自律」,也確實有利於社會和諧。然而,現實卻是「律人」易而「自律」難,責人嚴而待己寬。批評他人者都會站在自以為是的「道德高地」標榜自己而責人之過,這樣的道德評判豈不是埋下了仇怨的種子?
而且,越是面臨利害沖突,「以直報怨」就越會延續和加劇仇恨,日常生活如此,國際爭端也不例外,歷史上的歷次「階級鬥爭」「黨同伐異」,文字獄等等,無一例外地加劇了人與人、種族與種族、國家與國家、地區與地區之間的分歧與沖突。
事實上,不管是中國,還是外國,當以暴易暴、冤冤相報,以直報怨成為常態,那麽,不斷重復的「歷史周期率」就不可避免。侯景、黨錮之禍、以色列等等,都是「以直報怨」的典型。
所以毛先生當年告訴黃炎培先生「我們已經找到新路,我們能跳出這周期率。這條新路,就是民主。」當官不是當官老爺,而是做人民公仆,公仆不會跟主人「以直報怨」的,不會生怨,哪裏會有冤冤相報的歷史周期律呢?(行筆至此,感慨萬端)
「以德報怨」是需要資格的,因為它是大道衍生出來的必然原則
有人認為「以德報怨」也有弊端,那就是躲避矛盾,息事寧人,最終會養虎成患。
這是對老子思想主張的不理解所致。「大小多少,報怨以德」並非孤零零的一句話,在這句話前是「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之後是「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就是說是有「無為之治」的聖人,是有「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的聖人,才有資格「報怨以德」,這是「為道」聖人的主動積極決策,而不是消極回避和妥協。
而一個落魄者就沒有資格說「以德報怨」,他的生存都成問題,要說他有自信和力量對他人「以德報怨」,那多半是出於無奈。
所以,能夠「以德報怨」的只能是大國首領、深孚眾望的長者,以及高蹈遠舉的青年俊傑。
很多人將老子跟孔子比較說:老子代表「陰」「柔」,孔子代表「陽」「剛」,不妥。孔子始終要做一個強者,老子是自知其雄強,而要守住雌柔不恃強淩弱,所以才有「知其雄守其雌」之說,「柔弱」的前提是他自己必須是「雄強」。
所以「以德報怨」是大道哲學衍生出來的必然原則。當然世俗哲學上,普通人在有限的範圈內也可以「以德報怨」,也能化解不少不必要的恩怨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