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充滿懺悔,悲情哭訴,李煜【望江南·多少淚】

2024-05-31國風

多少淚,斷臉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說,鳳笙休向淚時吹。腸斷更無疑。

李煜亡國後被扣留在東京汴梁,暫時茍活下來,拘禁生活讓他感受到失去自由的痛苦。於是他寄調望江南,填寫了這首詞。淚水劃過臉龐,是恨還是悔已經無法分辨清楚。生活的苦澀只能靠心懷故國紓解,淚水打濕衣襟,夢回江南。

對於亡國之君,人們的普遍態度是活該。不過當這個亡國之君是李煜的時候,人們心中總會泛起一絲同情。他的文學造詣,讓人們覺得他只是軟弱了一些,荒唐了一些,不由自主地幫他找借口替他遺憾。李煜想要仰天長嘯哭訴一番,由於膽怯只能壓抑住自己的情緒。這麽多愁苦怨恨,超越了一個人的承受能力。他又是個軟弱的人,當然無法面對。於是動筆創作,在詞中描寫成為階下囚的日子。

李煜是昏君嗎?嚴格意義上講,他頂多有些貪圖享樂,跟歷史上很多昏聵的亡國之君相比要優秀很多。他原本有五個哥哥,帝王之位和他無關。陰差陽錯之下,他的幾個哥哥都死了,只能由他繼承皇位。他當太子的時候,史書上對他的評價是「恪盡輔弼之責」。當他登基之後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加強皇權統治,解決黨爭問題,任人唯賢。當知道大勢不可逆的時候,為了保全金陵全城百姓性命,才開啟城門投降。

內心敏感,喜歡文學藝術,如果沒有成為皇帝,他也能成為那個時代的頂尖文人。他用文學創作實作自我關懷,在人們的心中他不是亡國之君,他是風流文人。有人給他起了個綽號叫「詞中之帝」,可謂一語雙關。

這首【望江南·多少淚】通俗易懂,可以用一句概括內容,傷心人的傷心事。李煜的淚水止不住流下,他的心事無法敞開心扉訴說。不要在他傷心流淚的時候奏響笙簫樂曲,那樣一來他會更加悲傷。

李煜詞在亡國前後表現出兩種不同風格。他的前期作品以描寫享樂生活、情愛糾結為主,後期作品充滿慘痛哀思。從文學成就看,後期作品更具震撼力。他從風流任性轉變為痛苦哭泣,讓人從詞中讀出了人生感悟。帶有個人化、抒情化的創作,打破了花間派詞人的香艷主題。尤其是李煜在詞中表達出來的悲劇意識,充滿了懺悔,讓人感受到悲劇氛圍。

後人從不吝惜贊美之詞評價李煜的作品,認為他後期作品已經有了知過而悔的反思。如果時間可以倒流,他應該會做的更好。人們對那些想要悔改的人總是充滿同情,讀了淒涼哀怨的詞句,會把同情心帶入到品評欣賞的過程。

如果拋開這些附加內容,僅從這首詞的情與境分析,還能讓人覺得痛苦悲涼。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詞中之帝」的評價客觀公正。他用真情在後人的審美上留下烙印,他用的自己的悲劇人生,讓人看到悲劇的力量。

拓展閱讀

從刑余之人到兵家聖人,他活成了大男主
歐陽修為什麽寫【朋黨論】,只因皇帝過於敏感
有畫面感的一首好詩,謝朓【遊東田】
尋常景色撫平憤慨,辛棄疾【鷓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