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佛道之爭(五)

2024-05-28國風

唐初的統治者直接出面對佛道之事進行幹預。武則天執政後,大興佛教。唐中宗恢復道教地位,下令焚毀【老子化胡經】。其實在中唐以後,佛、道之間的鬥爭較之唐初有了明顯緩和。

緩和

唐玄宗後,道教在唐代迎來了全盛時期。一直到唐德宗李適,德宗對佛、道二教大加稱贊,召開三教討論會,並下詔保護寺觀。

貞元五年(789)三月德宗下詔,「釋道二教,福利群生,館宇經行,必資嚴潔。自今州府寺觀,不得俗客居住,屋宇破壞,各隨事修葺。」

貞元十二年(796)四月,德宗又重新召開三教論議的辯論會,「上(德宗)降誕日,命沙門、道士加文儒官討論三教,上大悅」。德宗禦麟德殿,命韋渠牟、徐岱等與沙門鑒虛、覃延及道士郗維素、葛參成討論三教。

其實唐代後期諸帝,絕大多數對道教采取推崇和重視的政策,雖然沒有明確給儒釋道排列位次,但事實上還是以道為首位。尤其是到唐武宗時崇道氛圍達到了頂點,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滅佛運動的出現。

唐文宗即位之初,就於太和元年(827)召秘書監白居易、安國寺沙門義林、上清宮道士楊弘元入麟德殿內道場談論三教。

武宗滅佛

武宗李炎是繼唐玄宗李隆基之後的又一個對道教有非常之熱情的皇帝,他的崇道活動也是較為突出的。

會昌二年(842),武宗下令僧尼中所有不符合佛教修行儀軌的人員,以及犯罪者和違戒者要還俗,其所有財產均被沒收,如果確實有愛惜財物者,則其財物要充作徭役,成為編戶。

會昌三年(843),「代州五台山及泗州普光王寺,終南山五台、鳳翔府法門寺,寺中有佛指節也。並不許置供及巡禮等。如有人送一錢者,脊杖二十;如有僧尼等在前件處受一錢者,脊杖二十;諸道州縣應有送供人者,當處投獲,脊杖二十。因此四處靈境,絕人往來,無人送供

會昌四年(844)。禮部以道士趙歸真為左右街道門教授先生。歸真言釋氏之教蠹耗生靈,非中國之教,盡宜除之。武宗毀道場佛經像,安置天尊老君像。令毀拆天下小寺,經、佛入大寺,鐘送道觀。

會昌五年(845),趙歸真請與釋氏辯論,令僧、道會麟德殿。令沙門知玄與道門辯論「神仙為可學不可學」。道教勝。武宗頒敕廢佛。

這時的滅佛運動達到頂峰。敕令不許天下寺院建置莊園,勘檢寺院、僧尼、奴婢及其財產之數。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全面滅佛措施。更是對僧尼進行了更為嚴酷的整頓,要求所有僧尼全部還俗。在高壓政策下,一個月之內「城中僧尼還俗已盡。準敕每寺留三綱,勘檢錢物。待官家收寺錢物已後,擬令還俗」。

這次整頓的物件不僅是對本國僧尼,而且還針對天竺、新羅、日本等外國僧人。當年八月,朝廷宣布滅佛的結果:「其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還俗僧尼二十六萬余人,收充兩稅戶。拆招提蘭若四萬余所,收膏腴上田數千萬頃。收奴婢為兩稅戶十五萬人。隸僧尼屬主客。顯明外國之教,勒大秦穆護祅三千余人還俗。」

史書多將武宗廢佛,歸於「惑於左道之言」,也確是與趙歸真、劉元靖、鄧元起等道士的鼓動有關。但除了信仰原因外,在政治、經濟方面原因也存在,當時的佛教寺院經濟過度發展,已嚴重影響唐王朝的財政收入和封建經濟。

恢復佛教

唐宣宗李忱一即位,便將「道士趙歸真杖殺之,罷望仙台院」,「誅道士劉玄靖等十二人,以其說惑武宗,排毀釋氏故也」。並采取了一些恢復佛教的舉措。但是,對於崇道政策仍然奉行。大中三年(849),宣宗召諫議李貽孫、給事楊漢公、沙門知玄與道士於麟德殿講論三教。

唐後期,受到安史之亂和中、晚唐藩鎮割據及五代十國分裂局面的影響,佛道發展都進入了低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