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賀子珍胞兄賀敏學,職位曾比粟裕高,為何建國後卻成為「包工頭」

2024-01-10國風

賀敏學,是賀子珍的哥哥。

曾被毛澤東稱贊為「武裝暴動第一」、「上井岡第一」、「渡長江第一」的人。

在革命年代,能從主席口中收獲如此之高的評價,是非常罕見的。

此外,賀敏學也是開國以來絕無僅有的以副省長之職名列「無產階級革命家」的人物。

但就是這樣一個功勛卓越的老戰士,卻在建國後被分派到上海工地上,當起了灰頭土臉的包工頭。

滿門忠烈的賀氏家族

賀敏學出生於1904年,他是家中的長子長孫,父母原指望他延續書香,光耀門庭。

可是他生來頑皮好動,對【三國演義】【水滸傳】一類的書很感興趣,有時還喜歡舞弄棍棒。

1927年3月賀敏學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彼時,大革命正處於低潮,白色恐怖蔓延全國。

賀敏學入黨後第一天開會,居然發現自己的妹妹妹賀子珍和賀怡也在場。

他這才知道,兩個妹妹早就比自己先一步入了黨。

不久之後,中共永新臨時縣委在縣城左家祠成立,賀家三兄妹分別擔任青年部部長、婦女部部長、婦女部副部長職務,成了當時有名的「紅色之家」。

1927年6月10日淩晨,反動武裝向永新縣城發動突襲。國民黨右派早就視賀家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殺之而後快。

正在鄉下工作的賀敏學被反動分子逮捕,關進了牢房。

在獄中,他透過從牢墻縫隙遞條子等辦法,與身陷囹圄的其他共產黨人取得了聯系。

經過精心謀劃,7月26日,在黎明前的夜色中,永新暴動開始了。

賀敏學和外面的革命誌士裏應外合,帶領80多個獄友越獄,將反動派打得抱頭鼠竄。

永新暴動是一次反對國民黨反動派、地主階級的農民暴動,極大地鼓舞了湘贛邊界人民的鬥爭勇氣,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因此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毛澤東在【井岡山的鬥爭】中曾言「暴動隊始於永新」,就是指的這一事件。

可是革命的代價總是沈重的。

暴動過後,國民黨反動派對賀家恨之入骨,發誓要趕盡殺絕。由於當時賀敏學三兄妹已經帶著父母逃離永新,敵人遷怒整個賀氏家族,實施了慘無人道的報復。

賀家寄養在舅媽家裏的小女兒賀仙圓,慘遭剜眼致死;

另外,國民黨江西省政府懸賞5萬銀圓,緝拿賀敏學三兄妹。

在整個革命鬥爭中,賀家先後有10多位親人為革命獻身,可謂滿門忠烈。

自投身革命以來,賀敏學經歷了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參與了一系列影響中國革命歷史行程的重大事件。新中國成立後,他先後擔任山東軍區參謀長、蘇南軍區副司令員等職。

1950年底,賀敏學原本打算響應國家號召,奔赴北韓作戰。

可是陳毅卻堅持要他留下來,擔任華東軍區防空司令部司令員,為大上海「看天」。

賀敏學壯誌滿滿,正準備在空軍隊伍裏一展身手。

然而1952年8月,一紙調令下來,上級通知:由賀敏學出任華東軍政委員會建築工程部副部長。

這項任命讓賀敏學感到意外。他是個軍人,半生戎馬,怎麽突然給安排了個建築工作?

當時還有人調侃他:「你的職位原來比粟裕還高,現在怎麽當起包工頭了?」

不過賀敏學不是會抱怨的人,在接到組織命令後,他二話沒說,走馬上任,老老實實到建築工程部報到。

從空軍司令到「包工頭」

新中國建立之初,百廢待興。

上海作為中國沿海的重要城市,它的興衰無疑將成為新中國經濟建設的晴雨表。

為了適應即將到來的全國大規模的經濟建設需要,中央決定華東兩個師開進上海,受華東建工部領導,承擔上海的基本建設任務。

賀敏學作為半路出家的建工幹部,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心血。

工作展開後,他經常走街串巷,實地察看被戰火淪陷的廢墟和年久失修的民房。

在走訪過程中,讓廣大市民苦不堪言的石庫門房子引起了賀敏學的註意,他很快向華東軍政委員會匯報了改造棚戶區、承建工人住宅的意見。

在征得批準後,他抽調了一批工程兵,又招收一些閑散在社會上的失業建築工人,組成了一支兩萬余人的建築大軍,浩浩蕩蕩開進了棚戶區。

為了能讓工人階級住上好房子,賀敏學真正做到了殫精竭慮。

他每天除批閱大量檔外,還要親自核算生產計劃、工程進度。白天在辦公室開會、到工地抓工程品質,晚上甚至深夜還要去工地了解情況,忙起來的時候時常顧不上吃早點,把牛奶帶到辦公室用開水燙了喝,有時還三餐合為一餐吃。

在他的帶領下,曹陽工人新村工程按期竣工。

安排進新村的第一批住戶是當時上海市評出的1002戶勞動模範家庭。

這是中國工人階級頭一遭住進了為自己建造的新村,譜寫了上海城市建設新的一頁。

1953年底,中央決定在上海舉辦一次以蘇聯為主題的大型展覽,並建造一幢專門的展覽館。

展覽館計劃占地2.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5.4萬平方米,是當時上海最大的工程。

賀敏學親自兼任工程建設委員會主任。

施工期間,上海就沒有太平過,先後經歷了連續2個月的雨季、8級台風,以及幾十年難遇的潮汛和嚴寒。

可是建設部隊全體激情昂揚,誰也沒有在困難前退縮。

歷時10個月的風雨,展覽館終於在1954年底竣工了。

新落成的展覽館風格獨特,氣勢宏偉,工藝精致的程度難以用筆墨描繪,連蘇聯專家都贊不絕口。

這幢有特殊意義的建築被命名為「中蘇友好大廈」,和國際飯店、楊樹浦發電廠的煙囪成為上海有名的三個制高點,譽滿全國。

中蘇友好大廈也成為了賀敏學在上海當「包工頭」期間立下的一座豐碑。

上海【建工報】稱他是「開創上海建築業的元老」。

哪怕在很多年以後,上海老市民也一直沒忘他們的「賀司令」、「賀部長」。

後來賀敏學病重,上海建築界還特派代表專程到福建表達了工人們的思念和問候。

不計個人得失

1954年6月,賀敏學離開上海,赴京參加會議。

一個周日,外甥女李敏(賀子珍和毛澤東之女)到飯店看望舅舅。

毛澤東聽說大舅子來北京了,十分高興,讓女兒轉告他來中南海做客,還特地派司機去接他。

賀敏學在李敏的帶領下,走進了豐澤園菊香書屋。

這是他和毛澤東自中央蘇區分別後相隔20多年後的第一次會面。他們既是親戚,又是戰友,彼此相見親切而坦率。

毛澤東從沙發上站起來,笑盈盈地上前同賀敏學握手,請他落座,並給他遞煙。

兩個人先是簡單談了一下賀子珍的事情,而後毛澤東詢問賀敏學這些年都做些什麽工作,家屬情況怎麽樣。

當時毛澤東和賀子珍已經分手多年,另外娶了江青。

但是在賀敏學看來,眼前這個人還是一如既往地親切可靠。

他敞開心懷,訴說了這些年來經歷的風風雨雨。

毛澤東耐心聽完,給出了自己的評價:「你有三個第一:武裝暴動第一,上井岡第一,渡長江第一。」

所謂武裝暴動第一,就是之前提到的永新暴動事件;

所謂上井岡第一,系指永新暴動後,賀敏學即率暴動隊上了井岡山,在開國將帥中,是當之無愧第一個上井岡山的人;

所謂渡長江第一,是賀敏學指揮二十七軍八十師二三八團渡江,是全軍最早過江的。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麽功勛卓越的一個人,在建國後並沒有被授予任何軍銜。

恰恰相反,他的職位低得令人不敢相信。

上世紀50年代中期,中國首次給幹部定級。

當時賀敏學擔任建工部西安建築工程管理總局局長一職,定的是行政7級(部長級)。

對他這樣的老革命來說,這個定級已經偏低了。

可賀敏學還是認為自己頂級過高,找到組織主動降低一級,只要了個8級(副部級)。

他的理由是,很多同誌的級別偏低,我調低一級,可以調高好幾個一般幹部,這樣更有利於調動幹部的積極性。

這種無私的精神,讓很多人對他肅然起敬。

1958年,賀敏學奉命南下福建,此後多年都在福建工作。

他的副部級職務,一幹就是幾十年,從來沒往上升過。

後來連老上級陳毅都感吃驚:「賀敏學怎麽連省委常委都不是?」

1988年4月26日,這位淡泊名利、處世低調的英雄,以病逝於福州,享年84歲高齡。

在群星璀璨的開國元勛中,賀敏學的資歷和功績都不輸他人,在新中國建設中的成就也是有口皆碑,但他從未替自己爭取過任何特殊待遇。

始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福建人心中「人民的好省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