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浙大藝術考古博物館:「繪見」山水中的古典世界

2024-08-08國風

7月28日,「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之專題學術展「繪見:山水中的古典世界」在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博物館開展。展覽精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收錄的歷代山水題材繪畫精品打樣稿(含局部)220余幅,分為五大板塊進行展示。

展覽現場

據悉,由浙江大學、浙江省文物局編纂出版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收錄海內外267家文博機構的紙、絹(含帛、綾)、麻質中國繪畫藏品12405余件(套),是中國首次對世界範圍內留存的中國古代繪畫作品進行全面系統調查、考證與組譯之作,也是迄今為止最高精度的中國古代藝術品影像檔案整理計畫。

「繪見:山水中的古典世界」展覽入口

進入展廳,首先呈現的為本次展覽的「序廳」,展出【夏山圖】【晴巒蕭寺圖】【秋江漁艇圖】【春山讀書圖】【桃源仙境圖】等中國古代繪畫史上的名作,給予觀眾觀賞、感受古代繪畫藝術神韻的空間。

展覽前言

第一單元名為「繽紛山色」,由「模山範水」「名山大川」「四時不同」等內容組成,展出有【江山秋色圖】【瀟湘臥遊圖】【搜盡奇峰打草稿】【鵲華秋色圖】【四景山水圖】等畫作或局部影像,介紹中國古代山水畫在設色、形制、取材、技法、風格等方面的基本知識。

「繽紛山色」單元

第二單元名為「斑斕世情」,由「男耕女織」「山棲村居」「行商坐賈」「水宿山行」「良辰佳節」等內容組成,展出有【耕織圖】【山村圖】【閘口盤車圖】【雪江歸棹圖】【清明上河圖】等畫作或局部影像,展現山水影像中耕織漁獵、商業經營、交通運輸、民間節俗等豐富多彩的社會物質生活場景。

第三單元名為「逸興飛揚」,由「傳承守正」「林泉幽懷」「據德遊藝」「浩然正氣」等內容組成,展出有【宣文君授經圖】【高士圖】【文苑圖】【蘇武牧羊圖】【錢塘觀潮圖】等畫作或局部影像,展示寫經訪碑、雅集文會、侯月聽雨、高士隱逸、堅貞不屈、江山守望等多姿多彩的精神生活活動。

「逸興飛揚」單元

第四單元為「澄懷味道」,由「道本自然」「圖以載道」「技近乎道」等內容組成,展出有【雪景寒林圖】【溪山蘭若圖】【千裏江山圖】【踏歌圖】【瀟湘奇觀圖】等畫作或局部影像,主要闡釋山水影像背後的思想觀念和審美趣味。

展覽現場

展覽策展人、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浙江大學中國古代書畫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陳野教授介紹說:「古代山水畫中蘊含有大量體現中華文明賡續傳承基因密碼和文明元素的影像資源,透過學理化體系化的深入研究,加以分門別類的提煉和展示,以公眾展覽的方式推向社會大眾,是傳承弘揚中華優秀藝術傳統、提升社會公眾審美能力的必要工作。因此,本次展覽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古代山水畫作的藝術展示,更非傳統視野中文人心境和筆墨意趣的小眾玩味;在展陳方式上,也不以作品的完整呈現為唯一形式。而是更多聚焦於影像學意義上的文明探索,采用整體、局部和細節等多種型別山水影像,沿著山水畫境——物質生活——人文情致——思想觀念的漸進路徑,將沈落於往昔山水影像中的古典世界場景,重投於時間的光影之墻,讓自然與人文妙相交織的藝術輝光,充實心靈世界,映照今天的生活。」

以立牌形式介紹知識點

這次展覽的一個重要特色,在於立足策展團隊對中國古代山水影像文獻資料的系統整理和深入研究。「學術研究是‘大系’工作的重要組成。‘大系’中蘊含著豐富的優秀文化元素,是開展哲學、歷史學、生活史、思想史等多種學科研究的學術資源寶庫。我校在‘大系’編纂中積累起豐富的研究成果,本次展覽就是研究成果轉化的一次有益實踐。我們將更加重視‘大系’深化研究,探索具有浙江大學特色的藝術學建設方向。」浙江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院長張彥教授說。

展覽現場

近年來,浙江大學十分重視「大系」成果的轉化運用,將其與高校的教學育人工作緊密相關。「浙江大學作為‘大系’展覽的策源地,我們希望透過科教融合,進一步推進‘大系’成果在育人工作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讓更多學科更多專家學者參與到‘大系’成果的利用中來,轉化為學校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的成果。」浙江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兼教務處處長江全元介紹道。

展覽現場

為豐富觀眾的觀展體驗,展覽序廳布置了由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影像數據實驗室陳曉皎團隊制作的【西湖十景圖AI再創作】作品,動態再現西湖在不同季節、不同時代的古風長卷。在各單元展區中,策展團隊為幾乎每幅影像都撰寫了文字導覽內容,同時精選部份代表性畫作作深度知識點解讀、配備iPad做專題性延伸展示,力求幫助觀眾看懂畫面內涵。

展覽現場,燈箱展示

中國古代繪畫不僅是藝術創作,也是認識自然、感悟社會、體察人生的深邃思想結晶,具有涵育、形塑、保育和傳續中華文明的深層功能和價值。繪畫作品因其視覺表達的形象性、線條色彩的易感性、形式美感的生動性、創意思維的敏銳性、社會傳播的廣泛性,直觀鮮明、活力充盈,具有優於文字文獻系統的普及教育作用。本次展覽,就是運用古代優秀藝術資源開展文化傳承、社會美育的生動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