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從石窟佛像和宋畫中汲取靈感 張大力:人腦最大優勢在於哲學思辨|談藝錄

2024-01-31國風

封面新聞記者 徐語楊 圖據采訪物件

藝術與哲學通常密不可分,許多優秀的藝術家會不自覺地在作品中展示形而上的思考,這似乎也成為一種定論。近期,藝術家張大力的「逆行者」展覽正在成都K空間展出,他接受了封面新聞記者的專訪,以本次展覽的作品為切口,深入談到了不同階段藝術創作的動力、階段性的轉變、藝術的大眾性以及藝術哲學思辨等問題。

張大力與作品

雕塑、藍曬、油畫和塗鴉多形式呈現

從石窟佛像和宋畫中汲取靈感

正在K空間舉行的展覽,是張大力2024年度的第一個展覽,展覽將持續至3月31日。展覽以雕塑、藍曬、油畫和塗鴉的多樣形式呈現了張大力最新的創作。

雕塑作品【廢墟】系列源自張大力對雲岡石窟和龍門石窟的感悟,以及對佛教典籍的深刻沈思。過去幾年,他利用工作室周圍的樹根、枯草和曾經的翻模等,借鑒宋畫的構圖方式,巧妙地突破限制,創作了一系列令人驚艷的雕塑,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作品。

藍曬法作為張大力創作的核心方式之一,被廣泛套用於此次展覽中。【日記草圖】系列則展示了他對這一創作媒介的獨特理解。藍曬法的運用並非止於技術的巧妙,更在於其作為一種媒介所蘊含的獨特表達方式。

批評家巫鴻曾評價說:「張大力的藍曬作品在其藝術創作中有著獨立的深遠根源。這個根源不容易一下看到,以往評論者也沒有明確指出,但摒除畫筆、油彩和雕刀這些藝術再現的常規中介,透過瞬時的拷貝直接復制物件的做法始終是張大力藝術實驗中的一個重要邏輯。他早期的民工形象引入了這個邏輯,拓印式的藍曬作品延續了這個邏輯,而且進一步強調了形象的‘瞬時’性質。」張大力的藍曬作品並非簡單的復制,而是透過瞬時的拷貝,直接復制物件,傳達出一種超越物質的「瞬時」性質。

展覽現場

以哲學思考重新定義「現實主義」

在采訪中,張大力將自己的創作歷程概括為三個階段。1992年以前是「形式美」時期,他認為藝術的本質就是形式美,表達純粹的心靈,是畫布與顏色之間的語言關系。那個時期的張大力非常癡迷抽象水墨的研究,也進行過大量的創作。

1992年到2008年是他的「批判現實主義」時期。張大力認為藝術需要幹預社會,於是他將全部的創作熱情投入到了城市塗鴉當中。他將藝術引入日常生活,借助塗鴉藝術介入社會,對當代現實進行反思。他的畫布上不再只是抽象的形式,而是成為了記錄時代脈搏的細膩畫卷。

隨著時間的推移,他的思考進入了「形而上學」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張大力摒棄了過去對現實的直接描繪,而更多地投身於純粹的哲學思辨。這個階段的作品不再僅僅是對表面現象的呈現,而是試圖透過形而上的思考觸及更深層次的人生意義。

此次展覽正是對這一階段的生動呈現,正如策展人俞可在前言中所說:「我們仍然希望展覽從‘現實主義’的視角,重新定義今天的‘現實主義’,去討論時代更叠過程中關於‘人’的生存處境。展覽不再僅僅是一種‘批判’的角度,而更多的是逼近‘現實’的假設或者挑戰。」

展覽現場

【對話】

用藝術的形式主動思辨這個世界

封面新聞: 您的作品中有非常濃厚的哲學色彩,那在您個人的潛意識裏,您有一個核心的價值體系嗎?您希望在展覽中傳遞給觀眾的是什麽?

張大力: 我認為人最偉大的地方在於人能進行哲學思辨,這也是人類大腦最大的優勢所在。很多人認為形而上學是虛無和空洞的,他們會問:你思考那麽多有什麽用啊?人應該按照現實來生活,我不這麽認為。我認為這是很被動的,如果世界給我一個現實,我就按照這個現實來生活,那麽我的生命毫無意義,我是被左右的、被強迫的。我的大腦和我的身體都是被強迫的產物。

所以我主張主動地進行思辨,透過藝術創作的形式,去展示這種思辨的過程,去尋找存在的意義。我考慮的是純粹的形式上的問題,就是我跟藝術的關系、我存在的價值。我當然希望有更多的觀眾能理解,但是也並不想把這一套刻意灌輸給別人。

封面新聞: 您在進行創作時,是否有考慮大眾性與藝術性的平衡呢?

張大力: 我認為一個人活著,他永遠不會遠離大眾。哪怕是我們所謂的隱居或者離開世俗生活,只不過是不想被大眾的審美情緒,或者他們所認為的正確性來綁架我們。我的創作不為任何人服務,所以我並不真正探討與大眾的關系。我接受贊賞,當然不能接受這種藝術形式的觀眾也可以大膽批評我。

封面新聞: 我看作品的時候,感覺雖然現在您進入了一種新的創作階段,但似乎也還有曾經以往作品的影子,您自己有這樣的感覺嗎?

張大力: 很多人都有一個慣性,曾經的農民工系列,我用藝術去展示對社會的關切。很多人看到我的這個作品,說你這裏面的人不就是曾經的農民工嗎?我今天不這麽看,因為我現在意識到,沒有什麽農民工,沒有什麽教授,眾生都是平等,大家都是形形色色的人,你來到這個世界都是暫時的,這些形象都是眾生的縮影。所以一開始,我把這個作品叫做「一萬年」,後來我把它起名叫「廢墟」。在我個人看來,文明最終也會變成廢墟,人類有一天也終會消亡。

封面新聞: 這個系列的展覽之後還會在國內外其他城市展出嗎?

張大力: 這個系列是這幾年剛剛開始的,目前還在繼續做。我的想法是下一步可能會用更多的材料去實驗。目前這個廢墟系列,集中展示是去年在清華大學,以及這次的成都展覽,之後還會去德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