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哪怕枯萎也要發光發熱,韓愈【枯樹】

2024-08-12國風

老樹無枝葉,風霜不復侵。腹穿人可過,皮剝蟻還尋。

寄托惟朝菌,依投絕暮禽。猶堪持改火,未肯但空心。

看到枯樹,你會想到什麽?韓愈寫過一首詩,他以枯樹為題,說出了他的看法。韓愈是唐代著名文學家,後人對他評價極高。劉禹錫評價韓愈「手持文柄,高視寰海」,蘇東坡盛贊韓愈「文起八代之衰」。韓愈發起古文運動,反對駢文,鼓勵文人書寫自由質樸的文章。韓愈喜歡寫詩,敘事說理、狀物抒情,對後世文人影響很大。

這首【枯樹】是韓愈後期作品,年老體衰的韓愈看到枯樹,按照一般人的想法他會失落難過。韓愈作為文豪,豈能和一般人的想法相同。他看到枯樹,感慨生命的無常也在鼓勵自己可以老有所為。

韓愈覺得文章是「不朽之盛事」。換個通俗的說法就是,寫文章要傳達正確的價值觀,文章內容要有正能量。他生活在中唐時期,唐朝運勢由盛轉衰。他覺得扭轉文風,就能扭轉士林風氣,從而讓唐朝恢復往昔的繁榮。這就能理解,韓愈看到枯樹想到的是物盡其用,而不是悲觀失落。

老樹沒有枝葉,滿樹枯枝連風霜也不會侵襲。枯樹經歷了由榮轉枯的過程,哪怕枯萎也並非毫無用處。樹幹枯裂形成孔洞,行人穿過枯樹洞可以避免繞遠出行。樹皮幹裂剝落可以滋養螞蟻。韓愈想得很好,看到的情況卻是枯樹上生長著菌類,夜晚歸來的鳥兒都不肯夜宿在枯樹上。

事實與想象存在巨大反差,即便如此韓愈也沒有喪氣。他說,枯枝可以用來當柴火。哪怕枯樹已經中空,也不是毫無用處。有個詞叫「物盡其用」,沒有無用的物品,只有還未發現的用途。透過枯樹很容易聯想到人也會經歷生老病死,當一個人的生命結束後,還有意義嗎?

韓愈用這首詩回答了這個問題,當然有用了。韓愈死後,有人用八個字評價韓愈的成就。「動視萬古,湣惻當世」,說他洞悉歷史發展,心懷天下大事,心懷同情平等地對待每一個人。他就是枯樹,當他生命到了終點,他的影響力沒有消失。他的思想、他的文章影響著後來人。

不誇張地講,韓愈就是後世文人心中的榜樣。他畫像曾經掛在太學,受到學生的跪拜。韓愈一生都在尋找人生的意義,在官場中他仗義執言,在生活中他研究學問。他不斷完善自身的修養,成為古代文人中的佼佼者。

韓愈為人謙和,從不恃才傲物,他正直堅毅,不肯阿諛奉承。不狂傲,不諂媚,難怪後世文人始終沒有忘記他。當宦官亂政的時候,他敢「與宦者為敵」。當文人遭受不公的時候,他敢於挺身而出。李賀因避諱無法科舉應試,他寫了一篇文章批判這種荒謬的觀點。他和李賀無親無故,他就是要為天下人爭得公道。枯樹,讓韓愈看到積極進取。

拓展閱讀

寫景寫人技高一籌,白居易【寄韜光禪師】
寫給兒子的一首詩,杜甫【又示宗武】
先生之風山高水長,張繼【題嚴陵釣台】
手足情深,紙短情長,蘇軾【畫堂春·寄子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