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國風

又吵起來啦!龍年落款怎麽寫,「甲辰」後該加「年」麽,難倒眾人

2024-02-14國風

甲辰伊始

每個春節到來前都有一個熱議話題

——「關於書法作品落款中,

幹支後應不應該加「年」字」

有不少書友指出

「甲辰」後不應有「年」

果真如此麽?

一起來看

看法一

「幹支為歲,不可添年」

幹支後不加「年」字

已經成為很多人

在落款時遵從的「傳統」

書法圈一直流傳著

「幹支為歲,不可添年」 的說法

網友討論

一些網友認為

幹支中已經包含了「年」的意思

此時再加「年」

即為贅述

祝允明【東坡記遊卷】

款署「癸酉八月十二日

......枝山祝允明。」

幹支後不可加「年」

但幹支前加「歲次」「歲在」

卻是落款中常見的形式

如王羲之的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

顏真卿的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

王羲之【蘭亭序】開篇

「永和九年,歲在癸醜......」

顏真卿【祭侄文稿】開篇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

查閱資料發現

這個用法是有「禁忌」

許多文章中提到

落款時若用「歲次」「歲在」表示年份

前面必須有年號年數

但如只寫幹支紀年

則可以獨立使用

網友討論

看法二

有出處,無禁忌,可以加

網友討論

中國書協副主席 葉培貴

曾在「源流·時代」研討會上提出

幹支後不能加」年「的落款禁忌

是我們自己的冒昧結論

歷史上,包括近代老一輩書家

都不存在此類落款禁忌

同時他還提到

「歲次某某」 前面

不加年號的情況

在古代文獻中也大量存在

清·伊秉綬(1754—1815)

隸書橫幅

上面這件伊秉綬的隸書

寫於1815年

款署「 嘉慶 乙亥年

在其傳世的書法作品中

款署某某年、某某歲的情況

十分常見

清·吳歷 (1632—1718)

【溪閣讀易圖軸】局部

清初書畫家 吳歷 題畫款中

也出現過有「某某年」的情況

【溪閣讀易圖軸】

款署「 戊午年 嘉平廿七日擬古

此畫作於1678年

現藏於上海博物館

是公認的吳氏真跡

【溪閣讀易圖軸】局部

除書畫落款外

一些古詩詞和古代著作中

也存在幹支後加「年」的情況

晚唐詩人 韋莊

有題為

丙辰年 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 】的詩

北宋大詞人 蘇軾

【牛口見月】中寫道

忽憶 丙申年 ,京邑大雨霶。

唐代政治家、史學家 杜佑

寫了一本書叫 【通典】

這是中國歷史上

第一部體例完備的政書

【通典·禮十·祫禘下】載:

「今請以開元二十七年己卯四月禘,至 辛巳年 十月祫,至 甲申年 四月又禘,至 丙戌年 十月又祫,至 己醜年 四月又禘,至 辛卯年 十月又祫。自此五年再殷,周而復始。」

明代奇書【金瓶梅】

第三十九回:

「信官西門慶,本命 丙寅年 七月廿八日子時建生,同妻吳氏,本命 戊辰年 八月十五日子時建生。」

再如【黃帝內經·素問·本病論】一節

壬午年、庚辰年、丙寅年……

都有用例

幹支後加不加年

或許是個永恒的話題

再看看【書法報】網友

留言討論

歡迎點贊+關註!

轉載聲明:本文系編輯轉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