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葉曄讀【詩人高啟】丨風物重新六十年

2024-05-07文化

【高啟:詩人的窮途】,[美]牟復禮著,顏子楠譯,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292頁,58.00元

1962年,一位名叫Frederick Mote的青年學者,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學術著作——【詩人高啟】( The Poet Kao Ch’i, 1336–1374 )。盡管這部書在當時得到了劉若愚(James J. Y. Liu)、楊聯陞(Lien-sheng Yang)、韓南(Patrick Hanan)、侯思孟(Donald Holzman)、李鑄晉(Chu-tsing Li)等人的專業書評,但樸實無華的書名沒能引來更多普通讀者的關註。倘若沒有日後譽滿全球的漢名「牟復禮」加持,即使將這本書放在當今星羅棋布的圖書市場中,可能同樣會流於平平。當然,歷史的事實是,這位年輕人後以【中國思想之淵源】【劍橋中國明代史】【帝制中國:900–1800】等著作聞名中西學界,很少有人記得他曾對一位天不假年的明代詩人早垂青眼。2024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這部書的中譯本,易名【高啟:詩人的窮途】(以下簡稱【詩人高啟】),似將預期的讀者群體擬定為了文學愛好者。這看似一次學科分屬上的錯位,但身為歷史學家的牟復禮(1922–2005)曾在西方漢學界提倡「文史不分家」(Literature and History do not divide their patrimony),如果他看到這部書能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文學圖書市場中開啟生面,想來也會報以會心的微笑。六十年過去了,從傳記研究的輝煌到精英史研究的沒落,曾經風盛的學術意義早已時移勢易。罔顧當代讀者之所需、一味紀念逝去的崇高,固然失之老派;但開掘在過去被遮蔽的學術潛能、重煥在今日所合宜的時代光彩,則未必不可為之。在牟復禮的眼中,詩人高啟的生命永遠地定格在了三十八歲,而當這部專著面世時,四十歲的他至少在人生閱歷上已能理解那些常見於青年時代的「英雄主義」心境了。

南宋詩人楊萬裏曾在【寄題福帥張子儀尚書禊遊堂】一詩中,感慨「祖孫接武禊堂前,風物重新六十年」。作為【詩人高啟】的譯者,顏子楠教授於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獲得博士學位,其博士生導師盧慶濱(Andrew Lo)先生,從本科至博士一直就讀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是高友工(Yu-Kung Kao)、浦安迪(Andrew Plaks)教授的高足。由此,將這部書的轉譯視為普林斯頓漢學傳統下的一次「祖孫接武」,亦無不可。也正因這一層學緣關系,顏教授可以「不要外人來作記,當家自有筆如椽」,為我們撰寫了一篇精彩又不失活潑的譯後記;而我作為一名關系微妙的特殊「讀者」,領略這「風物重新六十年」的最好方式,莫過於像楊萬裏那樣寫一篇文章來為之「寄題」了。

一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學系的創立者,一部因傳主的詩人身份而未能在歷史學界獲得足夠禮遇的處女作,在遲遲六十年後,終有機會與中國讀者重新邂逅。六十年的時間,對一部漢學專著來說,實在是對其學術活力的巨大考驗,尤其考慮到當代的中國讀者,對這位「明朝最偉大的詩人」(毛澤東書高啟【梅花】,中央檔案館編【毛澤東手書古詩詞選】,文物出版社、檔案出版社,1984年,228頁)雖沒有那麽熟悉,但也絕談不上陌生。它是否依然值得轉譯,其中風物又當如何「重新」,歸根到底還是取決於牟復禮著述自身的生命力。而在研究方法叠興相繼的學界風氣下,如何在故籍與舊事中獲取新知,也是我們在經典譯讀的過程中尤須思考的問題。

一重「新」:漢語讀者眼中的詩人高啟

在1950至1960年代,北美地區的中國古代人物傳記寫作曾出現過一波浪潮,這一寫作模式成為中國古典文學走向世界的重要路徑之一。以林語堂(1895–1976)【蘇東坡傳】( 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Tungpo ,1947)、洪業(William Hung, 1893–1980)【杜甫:中國最偉大的詩人】( Tu Fu: China’s Greatest Poet ,1952)、亞瑟·韋利(Arthur Waley, 1889–1966)【袁枚:18世紀的中國詩人】( Yuan Mei: Eighteenth Century Chinese Poet , 1956)、牟復禮【詩人高啟】( The Poet Kao Ch’i, 1336–1374 ,1962)、劉子健(James T. Liu, 1919–1993)【歐陽修:11世紀的新儒家】( Ou-Yang Hsiu: An Eleventh-Century Neo-Confucianist ,1967)等為代表的一批英文專著,采用了傳記寫作的方式,將中國的偉大作家推介給西方讀者。仰賴於傳記寫作的敘事特點,這些專著在問世數十年後依然葆有鮮活的生命力,透過轉譯回歸漢語世界後仍擁有廣闊的讀者市場。早在1970年代,中國台灣地區就先後出版了宋碧雲、張振玉轉譯的【蘇東坡傳】的兩種中譯本(遠景出版社,1977;德華出版社,1979);進入本世紀後,相關譯介工作仍在繼續推進,如曾祥波譯【杜甫】(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劉雲軍譯【歐陽修】(重慶出版社,2022)、顏子楠譯【高啟】(上海古籍出版社,2024)等,都是非常出色的譯本。

在這些傳記作家中,牟復禮的情況比較特殊。他並非林語堂、洪業、劉子健那樣的華人學者,也不是亞瑟·韋利那樣從未到過中國的老一輩轉譯名家。相比之下,他的身上有著濃郁的西方歷史學家的氣質,更懂得怎樣切入西方學界的核心話語,也更懂得如何向西方讀者提供適合他們閱讀趣味和知識體系的漢學書籍。其中很典型的做法,就是在【詩人高啟】中專門設定了「英雄詩人」與「英雄幻滅」兩章,用來討論元至正二十年(1360)至二十七年(1367)間青年高啟的理想破滅。在英文原書中,牟復禮用了五十六頁的篇幅,重建了高啟及其社交圈的活動,特別是文學史上至關重要的「北郭十友」。這是一群自信滿滿的「英雄詩人」,卻在張士誠政權覆滅後的復雜感情中,迎來了未知卻又註定悲劇的人生新幕。從學術的立場來說,作者對「北郭十友」的考證和對【威愛論】的闡釋,即使放在數十年後,亦處在學界的前沿;但從讀者的角度來說,引入英國學者湯瑪斯·卡萊爾(Thomas Carlyle, 1795–1881)的「詩人英雄」概念(見【論歷史上的英雄、英雄崇拜和英雄業績】,商務印書館,2010年。以下簡稱【論英雄】),是牟復禮引導母語世界的讀者走近高啟人生的重要一環。

與卡萊爾筆下的「詩人英雄」但丁和莎士比亞一樣,牟復禮筆下的高啟充滿了人生命運的張力,甚至更大的悲劇感。【詩人高啟】共分十章,以「序幕」「蘇州的年輕詩人」「青丘子」「英雄詩人」「英雄幻滅」「南京,洪武二年至三年」「自在的詩人」「流槎」「災難」「落幕」為章目,如同一場人生的舞台劇,細描了詩人高啟在末世動亂中有誌難酬、又在王朝新生的政治風雲中被無情裹挾並最終遇害的一生。全書沒有一次提到但丁或莎士比亞,但考慮到「詩人英雄」的概念在西方中產階層讀者中近乎一種常識,那麽,他們作為一種「隱性的在場」其實無處不在,這或許是缺少西方文化底色的中國讀者較難感觸到的一面。而對西方讀者而言,高啟人生的跌宕起伏,不難使人聯想到但丁「以畢生精力向這個世界作不屈不撓鬥爭的神態」(【論英雄】,102頁),以及他最後透過詩歌來實踐其「洞察神聖奧秘」(【論英雄】,95–96頁)的偉大事業。這種高效而便捷的暗示,能夠讓西方讀者迅速地捕捉到眼前這位陌生的東方詩人的「英雄」氣質:真誠執著,懷有強烈的激情,很難輕易改變其初衷等(【論英雄】,104頁)。而作者只需要在引言中預告,高啟身上所流露出的中國獨有的「英雄主義」(heroism)觀念,是一種有別於西方英雄主義的「儒家英雄式的美德」(Confucian heroic virtue),它反映了中國人的宇宙觀,並且將中國文化傳統中的人文價值具象化。牟復禮提醒西方讀者,如果想要認識詩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作用,需要理解以下四個概念:一個良好的社會(the good society),個人將其現實化的責任(the individual’s responsibility to work for its realization),詩歌的表達功能(英雄個人在面對這些價值觀時如何進行表達,the role of poetry in expressing the heroic individual’s sensitiveness to these values),詩歌的現實功能(英雄個人如何將這些價值觀念付諸實踐,the role of poetry in evidencing his capacities for their realization)。不難看出,這是對儒家詩學傳統中「詩言誌」說的一種西方釋義。與之相比,中譯本裏雖有譯者註對「詩人英雄」的一再說明,仍難以彌補中國讀者在特定文化語境下的先天不足,這的確是轉譯作品很難兩全的一面。

較之上世紀中葉的西方讀者,基本上同時讀到了蘇軾、袁枚、高啟等人的第一部英文傳記,在當代中國讀者的知識結構中,高啟與其他幾人相比,仍有不小的聲譽差距。因為牟復禮的推重,高啟至今仍是「西方最知名的中國明代詩人」(the best-known Ming poet in the West,齊皎瀚語,見Jonathan Chaves transl. and eds., The Columbia Book of Later Chinese Poetry: Yüan, Ming, and Ch’ing Dynasties (1279–1911)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6, p. 122),但在「五四」以來的中國讀者眼中,處在晚明思想解放之下的徐渭、袁宏道、張岱等人,顯然聲名更盛。盡管清代最重要的幾部明詩選本都對高啟有著很高的評價,甚至如果沒有清人金檀的【高青丘詩集註】,牟復禮的研究很可能舉步維艱,但在民國最盛行的幾部通代文學史中,胡適的【白話文學史】(1928,其自序中詳列了中、下卷的寫作計劃)與鄭振鐸的【中國文學史】(1932)強調文學的白話、通俗內容,高啟因其傳統詩文創作而無緣得列;在斷代文學史著述裏,錢基博的【明代文學】(1933)與宋佩韋的【明文學史】(1934)對高啟的詩歌成就予以了較充分的表彰,但這兩部書在整個民國學術版圖中處於比較邊緣的位置。新中國以來,在1960年代通行的北大中文系55級編著(1958)和遊國恩等主編(1963)的兩部【中國文學史】中,高啟都未能成為單獨的一節。也就是說,至少在【詩人高啟】問世時,一般中國讀者對高啟的認識,並不比西方讀者深入多少。

即使到了2020年代,仍有相當數量的漢語讀者既無法準確說出高啟的文學史位置,也很難完整地背誦出他的某首詩歌。我們需要擺脫某種觀念上的固執並坦然承認,在中、西各自的大眾閱讀中,狹義的學術史行程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不同的文化語境和心理才是一般讀者理解高啟之鎖鑰。我們不禁要問,對於第一次接觸【詩人高啟】的漢語讀者而言,更重要的是體察西方學者(及其預期讀者)的「異域之眼」,還是感受中國文化語境下的「與古人共情」?這就涉及到轉譯策略的問題,比如對「英雄主義」等概念的表述、對西式長句及其語法邏輯關系的調整等。顏子楠教授在譯後記中也表達了對「漢學轉譯」和「文學轉譯」的不同看法,而他本人是一位頗為原教旨主義的「漢學轉譯」者,直言「文學轉譯」與屢遭非議的「偽譯」(pseudo-translation)只有一墻之隔。這也是我作為校譯者需要與他不斷磨合的重要一面,即如何在學術轉譯與文學轉譯之間達成一種良性平衡。而在高啟這個案例中,是否透過語言的「詩性」來強化詩人自身的「詩性」,就顯得頗為關鍵。

如果我們讀卡萊爾的書就會發現,古典式的抒論在其中比比皆是。這固然是十九世紀學者的「通病」,有些「落伍」於二十一世紀的學術理念。但既然牟復禮選擇了卡萊爾的「詩人英雄」概念,那麽,如何調動漢語讀者的情緒、將其引入「英雄」的世界之中,就是中譯本需要考慮的問題。著意提醒讀者去對卡萊爾的著述作延展閱讀,從而更好地領會牟復禮的用心,明顯有悖於當下大眾閱讀的特點,那麽,適當地引入更符合中國讀者習慣的漢語表達方式,在「文學轉譯」的環節隱性地感召出讀者的「英雄」情結,或可成為另一種策略。眼前的這部【詩人高啟】,就是兩種轉譯思路磨合後呈現在讀者面前的結果,可能未必盡如人心,但我們的初衷未變,希望這本書能收獲更多的漢語讀者,讓高啟回歸他的東方故土,回到他深愛的「吾吳」,進入到數百年後生長於茲的當代同胞的閱讀視野之中。

二重「新」:二十一世紀讀者眼中的詩人高啟

在西方圖書界,人物傳記一直是型別寫作的大宗。【詩人高啟】中譯本的問世,讓這本書的預期讀者,從1960年代切換至2020年代,然而,這六十年間閱讀理念的變革,無疑超出了原作者的「預期」。從書肆流通到網上閱讀,互聯網文化下的閱讀革命使人物傳記的敘事能力、知識基礎、價值觀念等發生丕變,讀者的閱讀口味愈發難以饜足。在這種情況下,中譯本需要經受的考驗不僅在於不同語言文化環境下的閱讀習慣轉換,同樣還有資訊時代所養成的各種新的閱讀方式。而當今讀者所習慣的敘事節奏和資訊密度,則是六十年前的寫作者所無法想象的。

高啟

中譯本易名為「詩人的窮途」,固然有基於讀者市場的考慮,但在牟復禮的筆下,高啟成年後的文學生涯確實一直在行走的路上,在人生的「途」中。無論是至正十八年(1358)欲有所為的吳越之遊(見第三章),還是洪武二年(1369)的應召赴京以及次年的失望返鄉(見第六章),每一次出行所攜帶的理想願景,皆被無情的現實擊碎。我們看到一位「詩人英雄」在一次又一次的離鄉與歸鄉中被逼入人生的窮途。當洪武六年(1373)從蘇州南郊搬入城中時,尚未不惑的高啟已不復壯遊的心態,而是轉向了內心的平靜。他在【槎軒記】(高啟自號「槎軒」)中發出人生命運如「天地間一槎」的感悟,實在是一種痛徹心扉後的淡泊從容。

在英文原書中,第八章的標題為「Driftwood」,中譯作「流槎」。【槎軒記】通篇未及「流」字,開篇曰「槎,浮木也」,而浮木可以有各種樣態,「或墊或浮,或泛或止」。高啟自擬為「漂然而行,泊然而滯,隨所遭水之勢」的飄泊狀態,這與「天河通海」的「浮槎」古典事義相比,已有了較大的變動。這是一條沒有終點的無根之路,詩人自己未必視為「窮」途,甚至是他頗為自得的一種狀態,但在我們這些歷史旁觀者(包括牟復禮)的眼中,高啟的前後兩截人生呈現出了強烈的悲劇感。對1960年代的西方讀者來說,這種基於自身「漂然而行,泊然而滯」的生命思考,不難使人聯想到西方文學中的漂流傳統。那些作品大多以生存困境為主題,探討人性、文明與自然等多重關系,展現人物面對孤獨、恐懼、絕望等負面情緒時的頑強生命力和求生意誌,以及對人類命運的深刻思考。這個起源於十八世紀、發展於十九世紀的文學傳統,與卡萊爾的「英雄」學說一樣,歸屬在二十世紀初出生的牟復禮的一般知識範圍內,使他足以信手拈來。高啟沒有像魯濱遜那樣在真實的海洋上漂流,但戰爭離亂和政治困苦對他的心理創傷,是另一種形式的「災難」所造成的「漂流」。我們甚至可以猜想,在高啟的身上,牟復禮或許看到了恩師王崇武的影子,那種對經歷亂世、壯誌難酬的不平,對王朝新立、永珍更新的期待,以及對中年離世、其道崩殂的遺憾等。當今中國的普通讀者,或許終其一生也難與戰火和政治紛亂聯系在一起,但在變動不居的快節奏社會中,心靈的無根和流蕩以另一種方式普遍存在,我們仍可以在高啟身上看到足以激起內心波瀾的共鳴。如果高啟的「流槎」之感與釋然心態,可以引發讀者對當下社會生存狀態的更多思考,那麽,我想無論高啟本人還是牟復禮先生,都應該會感到慰藉。正如顏子楠在譯後記中的自問自答:「 身處現代的中國讀者從同樣的文獻材料中又會讀到什麽?」「 傳記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如何理解其人其世,更是 在於反思自己與世界的關系,以及 在混亂變動的世界中那些恒定不變的無能與無奈。」

牟復禮自己對【詩人高啟】的學術價值,無疑是自信的。他在【劍橋中國明代史】中提到:「在本世紀的第三個25年中,在用中文寫作的學者中,自從王崇武和吳晗去世後,對明朝建國時期的研究沒有明顯的新建樹。」(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上卷,836頁)言下之意,較之漢語學界的蒼白,【詩人高啟】是這一時期(1950–1975)海外明初史研究的重要碩果。直到二十一世紀,牟復禮對高啟的歷史評價,依然深植在海外漢學的底層邏輯之中。如孫康宜(Kang-i Sun Chang)、宇文所安(Stephen Owen)主編的【劍橋中國文學史】,其上下分卷的時間節點選擇在洪武八年(1375),就是因為「像楊維楨(1296–1370)、倪瓚(1301–1374)和劉基(1311–1375)等出生在元朝的著名文人均已相繼去世。更為重要的是,這一年朱元璋處決了大詩人高啟(1336–1374),開啟了文禁森嚴、殘酷誅殺的洪武年代,從元朝遺留下來的一代文人基本上被剪除殆盡」(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年,下卷,13頁)。作為洪武文禍的標誌性事件,高啟的隕落成為中國文學史「二分」的重要理據,這又是怎樣一種悲劇性的「榮耀」呢?

其實,觀諸文學史的內部,高啟的窮途不只是他個體生命的窮途,也不止於一位理想主義的「詩人英雄」面對時代風雲的窮途,還是中國古典詩歌發展的一段窮途。詩人所代表的不只是「英雄」的身份,還有詩歌本身作為一種思想表達方式的存在意義,這是作為歷史學家的牟復禮未予思考的一面。但他在海外漢學界的巨大影響,又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著後來者對於高啟的文學認知。返觀中國古代的評論資源,過去四百年的明詩批評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以高啟為代表的明初詩人身攜古典詩歌的余暉,與十六世紀「詩界革命」未果的復古派詩人相角逐的一段歷程。高啟在這場漫長的競賽中處於優勢的位置,本質上意味著古典詩歌在明初已走入了窮途,這也是不同時代的批評家所達成的共識性論斷。如果中譯本書名中的「窮途」二字,能發作者所未發,部份地體現了其身後的或與其平行的學術史行程,為二十一世紀的讀者提供一個甚至多個充滿變數的閱讀方向,那麽我想,即便它多少有違作者的本意,牟復禮先生大抵也是樂見其成的。

三重「新」:本土學界視域中的詩人高啟

在二十世紀前中期拿到博士學位的海外漢學家中,很多人透過外交或文化交流的渠道有過來華的經歷,但像牟復禮這樣在中國大學拿到學位的其實並不多見。費正清(John King Fairbank)等借外事交流多次來華的西方學人,大多誌在現代中國研究,對中國的本土學術傳統關註甚少;有良好的本土學術造詣而後在西方大學任教的華人學者,又因其少數族裔的身份,在對傳統方法的堅持上略顯窘迫,從容者少。牟復禮認為劉子健是「試圖將全數的中國傳統史學和西方社會科學所發展出來的知識工具結合起來的人物」(朱鴻林【追思牟復禮先生】,【〈明儒學案〉研究及論學雜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456頁),為此極力推動他到普林斯頓大學任教,既歸因於牟氏敏銳的識人眼光,也與劉先生是少數幾位在中西方法合璧上取得成功的學人有關。

牟復禮先生的早歲經歷,可見其弟子朱鴻林教授的【追思牟復禮先生】一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他曾服役於美國陸軍空戰部隊,投入中緬印戰區行動;1946年進入金陵大學歷史學系學習,1948年獲學士學位;後在北京大學有過短暫的深造經歷,修讀了鄭天挺開設的明清史研究課程等;1950年返回美國,1954年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獲博士學位;畢業後至台灣大學從事博士後研究;1956年起,歷任普林斯頓大學東方學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1968年後任東亞學系教授),於1987年榮休。因為有過完整的在華求學經歷,他對中國本土的學術體系及動態有較充分的了解。僅就【詩人高啟】的中文學術資源來說,王崇武整理的【明本紀校註】(商務印書館,1948)和同年發表在【中研院史語所集刊】第十二期上的【讀高青邱〈威愛論〉】,以及吳晗所著的【朱元璋傳】(三聯書店,1949),對牟復禮將早期的治學重心置於明初開國史尤為重要。在專著的扉頁上,牟復禮寫下「追憶王崇武——恩師·學者·摯友」,這是對王崇武在五年前病逝於北京的沈重追悼。

王崇武先生(1911–1957)是著名的明史專家,牟復禮在南京讀書期間曾受業其門下。1946-1948年間,王崇武任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正值三十五歲學術黃金期,其【讀高青邱〈威愛論〉】中「以詩證史」的思維路徑、對「吳中舊事」的鉤沈索隱、以及重視建國問題的政治史立場等,深刻地影響了【詩人高啟】第三、第四章的寫作。牟復禮在【詩人高啟】中提倡「文史不分家」,亦得益於年輕時接受過規範的中國古典學術訓練。遺憾的是,這一倡導在1960年代的西方歷史學界頗顯「異端」,未得到太多的呼應,這從當時同在普林斯頓大學任教的西洋史專家史東(Laurence Stone)稱牟復禮為「expert in Chinese literature」,即可見一斑(見陸揚【花前又見燕歸遲——追憶牟復禮先生】,【中國思想之淵源(第二版)】序,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前言第2頁)。不過,日後西方歷史學界的文化史轉向,又多少印證了牟復禮的「先見之明」。

中譯本的出版,再次喚起了我們對這段中國學術「走出去」的歷史記憶,它提醒我們反思,怎樣的學問才是真正的「走出去」?本土學問又當如何真正地融入世界性學問?牟復禮的學術經歷及其身上所具備的某些原生品質,在那個命運多舛、東西冷戰的年代,或許不可復制;但在現今全球化與資訊化的時代,有很多道路可以通往想象中的羅馬,如何選擇真「正」之路,避免在形式主義的得意中錯過了融入世界性學問的機會,同樣值得深省。

以中譯本出版為契機,【詩人高啟】如何融入本土的高啟研究,並進入更廣闊的明初歷史及文學研究之中,亦費思量。我們必須承認,在過去的六十年中,無論是中國明史學界,還是明代文學研究界,對這部書的關註都近乎「失聲」。不同研究領域或許各有各的考慮,追責過去亦無必要,但適當地展望未來,卻是一種當下的應然。從細微處著眼,在人物實證方面,借賈繼用【吳中四傑年譜】等研究成果去糾正牟復禮書中的一些疏誤,並非難事,中譯本所添加的「譯者註」中,不乏基於現有研究成果的事實性澄清;在詩歌分析方面,過去二十年以左東嶺、李聖華、余來明等人為代表的研究力量,對高啟的形象、心態及其文學思想與風格給予了更立體、更細節的勾勒,亦可與書中的文本分析兩相參讀。從宏大處考量,【詩人高啟】長期處在學術「失聲」的狀態,反而是其作為「學科盲區」的寶貴之處:明清史學界對集部文獻的考察缺失,明代文學學界在歷史研究法上的捉襟見肘和研究視野上的相對局限,直至今日所得到的改善還是遠落後於整體學術發展的進度。人物傳記的寫法置於二十一世紀或已不再新奇,但正所謂「得意忘筌」,如果能透過某種寫作方式,將舊的學科縫隙放大為新的學科空間,那麽,又何必在意所用工具的新與舊呢?

在現今學界,近五到十年的海外漢學研究成果被趨之若鶩,儒蓮獎、列文森獎等獲獎作品,經常在第一時間被國內的出版公司買下版權。這固然是中國學術發展及社會讀者需求日益壯大的一種反映,但面對更早的海外漢學經典著作,學界似乎缺少足夠的譯介動力,大概是覺得無論之於普通讀者還是專業學者,這些舊籍都已不再是必讀的書目。出版商的舍此就彼,自是經過了前期的商業調查,反映的是多數讀者的閱讀期望,一代有一代的閱讀文化,此無可厚非;但作為理性的研究者,挖掘並賦予早期學術書籍更具時代性的內涵,也值得耐心為之。【詩人高啟】中譯本的更大意義,與其說是向二十一世紀的漢語讀者展示一位鮮活的「詩人英雄」,毋寧說提醒我們如何在更多早已凝為經典的海外漢學甚至世界文化資源中,打撈其「重新」的學術能量。

同樣是學術轉譯,面對西方本土內生的人文資源,中國學界較少去轉譯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因為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消化更早期的遺產,以至於某些學人生出了中國的人文社科落後世界數十年的感慨;而對海外漢學的研究成果,大概是對研究物件持有一種更自信的態度,我們傾向於與最新的動態展開直接的對話。站在學術前沿的立場上,這種選擇沒有問題,但若由此遺失了對早期漢學經典的關註,卻難免令人遺憾。對西方讀者來說,高啟或許只是一位陌生的文學過客,是閱讀生活中無足輕重的一抹身影,很少有人會重拾一本六十年前的舊書;但對中國學界來說,【詩人高啟】是我們了解西方讀者如何認識中國詩人的一個視窗,也是從中國詩人身上感受共有的人類文明特性的一個視窗,舊書所附載的文化內容遠遠重要於其時間內容。當學術界重新回顧和梳理海外漢學史的時候,對「風物重新」的思考,或許會為我們認識中國文化及其世界語境引入一面新的棱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