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莊子心齋法

2024-03-06文化

(整理於先生網路文集/聊錄)

心齋,是莊子的道家思想用語,語出【莊子·人間世】。謂摒除雜念,使心境虛靜純一,而明大道。

【原文】

顏回曰:「敢問心齋?」。仲尼曰:「若一誌;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於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釋義】

顏回問孔子,「心齋」兩個字是什麽意思?孔子說,你應該把心裏的念頭集中在一處,不要胡思亂想;等到念頭歸一之後,就用「聽」字訣,但不是用耳聽,是用心聽,這還是粗淺的說法;就深一層工夫講,也不是用心聽,而是用氣聽:到了這樣境界,耳聽的作用早已停止了,神和氣兩者合而為一,心也不起作用了。氣的本質是虛的,它要等待一件東西來和它相集合,只有「道」這個東西常和太虛之氣集合在一起,工夫如果做到心同太虛一樣,就算是心齋。

【具體操作】

以上是孔夫子告顏回所問心齋工夫的做法。

這種工夫是一連串做下去的,中間本無所謂階段,但為學者容易入門起見,不妨在整個工夫中劃分幾個步驟,再詳細的加以說明:

第一步:「若一誌」。

「若」字作「你」字解,「誌」就是思想,也可以說是念頭。當起首做工夫的時候,心中思想要專一,不要有許多雜念在裏面打攪,雜念如果不掃除幹凈,工夫很難做得好。

第二步:「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

「無」等於「毋」,也可以作「勿」字解:「之」字是代名詞,指所聽的物件而言;「以」字作「用」字解。

念頭歸一了,就開始做工夫,用「聽」字訣。普通所謂聽,本是用兩個耳朵聽各種聲音;此處所謂聽,決不是聽聲音。

人們就要發生疑問了:既說是聽,必有聽的物件,不聽聲音,又聽什麽?這個問題,在各家註解上都找不到明確的回答。

今日特為指出,初下手就是聽鼻中呼吸之氣。凡呼吸系統正常而不發生障礙的人,鼻中氣息都沒有聲音,所以說「勿用耳聽」:雖是沒有聲音,但自己卻能夠知道鼻中氣息一出一入,或快或慢,或粗或細,縱然是聾子,也會有這個感覺,所以說「聽之以心」。

第三步:「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

此處又引起問題了:心是有知覺的,還可以說得上一個「聽」字,氣是沒有知覺的,如何也能夠用它來聽?心所聽的物件是氣,氣所聽的物件又是什麽?若說用氣來聽氣,這句話在理論上講不通,究竟怎樣解釋才好?

答曰:聽息的工夫做得時間長久,心和氣已經打成一片,分不開了,氣不能作為心的物件了,不能再說用這個心,聽那個氣。

所以說「無聽之以心」。

此時身中的神和氣雖然團結在一起,尚未達到混濁境界,還稍為有點知覺,繼續做下去,並不需要很多時間,自然就完全無知覺了。從有知覺到無知覺這一段暫時的過程中,與其說以心聽氣,使心和氣相對立,不如說以氣聽氣,使心和氣二者之間泯去裂痕,所以說「聽之以氣」。

此處雖仍舊說「聽」,實際上就是不要再著意於「聽」,成語所謂「聽其自然」、「聽之而已」、「聽他去罷」,這幾個「聽」字是此處最好的解釋。

第四步:「聽止於耳心止於符」。

初下手做工夫,註重在「一」字訣:等到念頭歸一之後,就註重「聽」字訣:假使長久的抱住一個「聽」字不肯放松,也嫌過於執著,再後就要用「止」 字訣了,所謂「聽止於耳」,就是教人不要再著意於聽。此時工夫已漸漸的入於混沌境界,身中是神氣合一,心的知覺已不起作用,所以說「心止於符」(符即是符合之義)。這種神氣合一的狀態是無知無覺的,外表上看來和睡著了一樣,但內部的情況是不相同的。

第五步:「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

以前由淺而深的境界,一步一步的都經過了,最後到了「虛」的境界。

這個「虛」是從無知無覺以後自然得到的,不是用意識制造出來的,如果做工夫時候,心裏常常想著要虛,反而不能虛了。全部工夫原是由後天返還到先天,所以第五步工夫,應該就先天境界去體會。

若問如何叫作先天,這件事已越出療養法範圍之外,此處不必深談。普通用靜功療病;只要做到身中神氣合一的境界(即心止於符),已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