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詠清明節古詩詞選註(15)——宋朝(9)

2024-04-02文化

清明前一日李觀察席上得風字(1092年3月) 北宋 · 秦觀[1]

病軀寒食百無悰[2],偶到平陽舊第中。

池籞信為三輔冠[3],杯盤真有五陵風。

美人賦韻[4]分春色,上客[5]揮毫奪化工。

白發漸於花柳薄,但憐流水碧相通。

清明日北園亭作 北宋 · 李復[6]

錦亂筠遺籜[7],青浮水結衣。

乳鳩呼卻逐,鬥雀[8]墮還飛。

客過殘樽在,年侵[9]冷食稀。

去年今日意,渡峽雨霏霏。

清明渠

清明三十裏,疏鑿[10]高下通。

西南引潏水,北入太極宮[11]。

居民昔為利,舊跡今可窮。

時見斷石甃,龍盤戲雲風[12]。

[1] 秦觀(1049—1100):宋揚州高郵人,字少遊,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少從蘇軾遊。神宗元豐八年進士。為定海主簿。哲宗元祐初,以蘇軾薦,除太學博士,復遷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紹聖元年,因坐元祐黨籍,通判杭州。又以增損【實錄】罪,責監處州酒稅。繼叠遭貶謫,編管橫州、雷州。徽宗即位,召為宣德郎,北歸至藤州卒。善詩賦策論,尤工詞,屬婉約派。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有【淮海集】。

[2] 無悰:沒有歡樂。【漢書·廣陵厲王劉胥傳】:「何用為樂心所喜,出入無悰為樂亟。」

[3] 池籞:指帝王的園林。【漢書·宣帝紀】:「池籞未禦幸者,假與貧民。」顏師古註:「蘇林曰:‘折竹以繩,緜連禁禦,使人不得往來,律名為籞。’應劭曰:‘池者,陂池也;籞者,禁苑也。’」三輔:西漢治理京畿地區的三個職官的合稱。亦指其所轄地區。漢初京畿官稱內史,景帝二年分置左、右內史,與主爵中尉(後改都尉)合稱三輔。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為右扶風,右內史為京兆尹,左內史為左馮翊,治所皆在長安城中。

[4] 賦韻:猶分韻。指作詩時先規定若幹字為韻,各人分拈,依韻作詩。

[5] 上客:尊客,貴賓。【禮記·曲禮上】:「食至起,上客起。」

[6] 李復:宋京兆府長安人,字履中,世稱潏水先生。神宗元豐二年進士。嘗師張載。喜言兵事,於書無所不讀,工詩文。累官中大夫、集賢殿修撰。徽宗崇寧中,為熙河轉運使,以議邊事不合罷。金兵入關中,起知秦州,空城無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7] 籜:竹筍上一片一片的皮。

[8] 鬥雀:雀性好鬥,故名。唐·姚合【和裴令公遊南莊】:「鬭雀翻衣袂,驚魚觸釣竿。」

[9] 年侵:年紀漸老。年底漸近。

[10] 疏鑿:亦作「踈鑿」。開鑿。唐·皇甫冉【雜言無錫惠山寺流泉歌】:「任疏鑿兮與汲引,若有意兮山中人。」

[11] 太極宮:唐宮名。即隋大興宮 。 唐武德元年改稱。龍朔後,皇帝常居大明宮,或遇大禮大事,則居太極宮。以其在西,故曰西內。故址在今陜西省 長安縣北故宮城內

[12] 龍盤:如龍之盤臥狀。形容雄壯綿延的樣子。雲風:借指自然風光。

清明病中 北宋 · 賀鑄[1]

寒食晴旸少,江南此候同。

侵晨潑火雨[2],薄暮駕潮風。

目力[3]書簽上,生涯藥裹[4]中。

可憐佳節物,似不系衰翁。

近清明二首 其一 北宋 · 張耒[5]

斜日去不駐,好風來有情。

江城過風雨,花木近清明。

水樹閒照影[6],山禽時引聲[7]。

吾年行老矣,淹泊[8]蹇何成。

其二

冉冉春向老,昏昏日復斜。

鮮歡常止酒,不睡更烹茶。

幡起煙中剎,雞鳴林外家。

陳王鬥雞道,風柳不勝斜。

清明日臥病

鶯花[9]零亂清明日,巾褐[10]蕭條老病翁。

烏鼎相親勤煮藥,素屏[11]深坐怯當風。

愛花未免呼兒摘,畏雨還成對客慵。

自嘆年來怨青鏡[12],衰顏改盡少年紅。

[1] 賀鑄(1052—1125):宋衛州人,字方回,號慶湖遺老。孝惠皇後五代族孫。神宗熙寧中恩授右班殿直,監軍器庫門。哲宗元祐六年,以李清臣、蘇軾等薦,改承事郎。徽宗立,通判泗州,徙太平州,因不得誌,於大觀中致仕,退居蘇、常。家中藏書萬卷,手自校讎。工詩文,尤長於詞。有【東山樂府】、【慶湖遺老集】。

[2] 侵晨:天快亮時,拂曉。舊俗寒食節禁火,其時所下的雨叫「潑火雨」,也叫「清明雨」。

[3] 目力: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觀察事物的能力。

[4] 藥裹:藥包;藥囊。唐·王維【酬黎居士淅川作】詩:「松龕藏藥裹,石唇安茶臼。」

[5] 張耒(1054—1114): 宋楚州淮陰(今江蘇淮陰西南)人,字文潛,號柯山。神宗熙寧六年進士。哲宗時累官起居舍人,以直龍圖閣知潤州。坐元祐黨籍,徙宣州,謫監黃州酒稅,再徙復州。徽宗時召為太常少卿,又出知潁、汝二州。崇寧初再坐黨籍落職,以曾為蘇軾舉哀行服,貶房州別駕,黃州安置。後得自便,居陳州。工詩賦散文,為「蘇門四學士」之一。作詩務平淡,效白居易體,樂府學張籍。有【宛丘集】、【明道雜誌】、【詩說】等。

[6] 照影:【分類字錦】:地鏡圖欲知寳所在地,以大鏡夜照見影,若光在鏡中者,物在下也。

[7] 引聲:謂曼延其聲。漢·繁欽【與魏文帝箋】:「喉囀引聲,與笳同音。」

[8] 淹泊:停留;滯留。漂泊。

[9] 鶯花:鶯啼花開。泛指春日景色。

[10] 巾褐:頭巾和褐衣,古代平民的服裝。

[11] 素屏:白色的屏風。白居易【三謠·素屏謠】:「素屏素屏,孰為乎不文不飾,不丹不青……吾不令加一點一畫於其上,欲爾保真而全白。」

[12] 青鏡:即青銅鏡。唐·李嶠【梅】詩:「妝面回青鏡,歌塵起畫梁。」

清明日臥病

鶯花[1]零亂清明日,巾褐[2]蕭條老病翁。

烏鼎相親勤煮藥,素屏[3]深坐怯當風。

愛花未免呼兒摘,畏雨還成對客慵。

自嘆年來怨青鏡[4],衰顏改盡少年紅。

清明日舟中書事二首 其一

清明不到旅人家,乞火[5]鄰船自試茶。

弄柳好風低作舞,夾船春浪細浮花。

其二

巢烏噪處綠楊村,寒食人家晝掩門。

麥隴曉風收宿潤,煙林午日漲黃昏。

清明臥病有感二首 其一

支離[6]臥病逢佳節,漂泊西遊寄洛城。

重帽畏風惟益睡,青筇扶步不禁行。

紅飄殘萼知風急,綠滿新枝聽鳥聲。

不見賈生遺宅處,空傳金谷舊園名[7]。

悲歌身世驚將老,悵望古今空復情。

笑看家人競時節,爭持新火照清明。

其二

飄萍著處即為家,伏枕[8]悠悠對物華。

處處鞦韆競男女,年年寒食亂風花。

藥囊親坐勞頻檢,酒甕生塵亦可嗟。

未老會尋吳市[9]卒,苦貧須種邵平瓜[10]。

雲煙南望群山會,水樹東浮去路斜。

行止此身應有命,不須辛苦問生涯[11]

[1] 鶯花:鶯啼花開。泛指春日景色。

[2] 巾褐:頭巾和褐衣,古代平民的服裝。

[3] 素屏:白色的屏風。白居易【三謠·素屏謠】:「素屏素屏,孰為乎不文不飾,不丹不青……吾不令加一點一畫於其上,欲爾保真而全白。」

[4] 青鏡:即青銅鏡。唐·李嶠【梅】詩:「妝面回青鏡,歌塵起畫梁。」

[5] 乞火:求取火種。【漢書·蒯通傳】:「裏婦夜亡肉,姑以為盜,怒而逐之。婦晨去,過所善諸母,語以事而謝之。裏母曰:‘女安行?我今令而家追女矣。’即束緼請火於亡肉家,曰:‘昨暮夜,犬得肉,爭鬭相殺,請火治之。’亡肉家遽追呼其婦。故裏母非談説之士也,束緼乞火非還婦之道也。然物有相感,事有適可。臣請乞火於 曹相國 。」後因用「乞火」為向人說情、推薦的典故。

[6] 支離:分散;分裂。【左傳·哀公二十五年】:「公為支離之卒,因祝史揮以侵衛 。」 杜預註:「支離,陳名。」竹添光鴻會箋:「支離,分散也,蓋分為數隊以誤敵。」 憔悴;衰疲。

[7] 金谷園是西晉時期富豪石崇的別墅,位於今洛陽老城東北七裏處的金谷洞內,因此也被稱為梓澤。石崇修建金谷園的目的在於與晉武帝的舅父王愷競爭豪華。金谷園不僅以其奢侈著稱,內部藏有奇珍異寶,還成為了當時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8] 伏枕:伏臥在枕上。指臥病在床的人。

[9] 吳市:吳都之街市。在今江蘇蘇州市。春秋時 伍子為報父兄之仇,自 楚逃至吳 ,曾吹蕭乞食於吳市。【史記·範雎蔡澤列傳】:「伍子胥橐載而出昭關,夜行晝伏,至於陵水,無以餬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於吳市。」裴駰集解引徐廣曰:「﹝箎﹞一作‘簫’。」後稱街頭乞食為「吳市吹簫」。亦比喻過艱苦的流亡生活。

[10] 邵平瓜; 即東陵瓜。 邵平,秦故東陵侯,秦亡後,為布衣,種瓜長安城東青門外,瓜味甜美,時人謂之「東陵瓜」。

[11] 以上【柯山集】卷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