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中國山水畫衰落的技法之問:沒有皴法的山水還是中國畫嗎?

2024-03-02文化

不一定。

可以確定的是, 沒有皴法的中國山水畫一定會走向衰落。

【遊春圖】局部

無皴不成山水(畫)?

不一定。

中國現存最早的卷軸式獨立山水畫,隋朝畫家展子虔的【遊春圖】就沒有使用任何皴法,而使用的是「青綠勾填技法」。

唐代繪畫理論家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說道:「山水之變,始於吳(吳道子),成於二李(李思訓、李昭道)。」

把中國山水畫由幼稚帶向成熟的李思訓,他表作之一的【江帆樓閣圖】使用的也僅類似展子虔的「雙勾填色法」,而沒有任何皴法。

所以,沒有皴法的山水不一定不是中國畫。但需要註意的是,不是展子虔、李思訓刻意不使用皴法,而是無皴法可用。因為山水畫的皴直到唐晚期才出現。

無皴的中國山水畫為何一定會走向衰落

傅抱石、關山月【江山如此多嬌】

李可染【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

石魯【轉戰陜北】

張大千【愛恨湖】

本人不才。

以上是近百年或兩百年來,我能完整說出畫家和作品名字的四幅山水畫。如果大膽猜測,其中三幅應該載入了藝術史吧。

那麽,這四幅不可謂不優秀的作品是中國山水畫的再續輝煌,還是中國近代山水畫衰落的見證呢?

我的答案是——後者。

如果分析以上四幅作品最大的共同的藝術效果和特點,光和色兩個字就可以概括。但 對於中國山水畫來說,從來就不是外來的,更不是算不上是個新鮮「玩意兒」。

如果對上圖的內容積比重點概括,核心要點有倆。

一、傳統中國山水畫發展之初就有和考慮到了光和色,中國山水的色彩更多是服務於整體意境的營造,而非物理光影的模擬。二、融入光影變化的表現手法,並不是中國山水畫傳統的主流表現形式 然而,以上作品特點和畫家卻均屬於中國近代山水畫傳統的主流。

那麽,這就不得不說一個嚴重的問題—— 中國近代山水或許已經走偏了

不對,或許你會說我以偏概全。以上畫家並不能代表近代中國山水的全部,何況傅抱石不是還創造出了「傅抱皴」!的確,以上畫家不是,也代表不了近代中國山水的全部,至少還可加上中國近代四大家的:潘天壽、黃賓虹。

可即便如此,除了傅抱石,「傅抱皴」還有其他畫家使用?還有其他畫家使用「傅抱皴」創作出不可謂不優秀的作品?還有其他畫家或學或繼承以上畫家的畫風,創作出載入藝術史的作品?

大抵是沒有。

就我所知學張大千潑墨的不少,學黃賓虹焦墨的也不少,但學出點名堂並推陳出新的,目前一個也沒有(至少我沒有見到),沒有——便會衰落!當一個民族的一種文化,他後繼者不屑繼承(當今藝術圈的普遍現狀),也無法進一步發展時,走向衰落是必然中的必然。

那麽,你可能會問,就算如我分析的那樣,如何斷定無皴的中國山水畫一定會走向衰落?

【千裏江山圖】局部

中國山水技法之魂——「皴」

a·陪伴時間

如果把展子虔【遊春圖】看作中國山水畫的元年,中國山水至今約有1400年。如果把出現於唐晚期荊浩作品中較成熟的 「皴法」,看作中國山水畫「皴」的元年,「皴」至今約1100年。

試問,在中國1400年的山水畫之中,還有哪種技法比「皴」存在的時間更長?

b·花樣滿足

時間久了會膩。

你說,你想看詩意化的煙雨江南,於是,我南宋米友發明了「 米點皴」。

你說,你想看煙雨朦朧,疏林野樹,平遠幽深的 江南, 我五代董源 發明了「披麻皴」」 。

你說,「麻皮皴」看得發麻,都快得密集恐懼癥了。 你想看簡簡單單,清爽的江南,於是,我元代倪瓚發明了「折帶皴」 。

你說,你想家了,想看看北方的山,「宋畫第一」山水【溪山行旅圖】「 雨點皴 」看過來。

你說,你想看復雜一點,有顏色的,「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千裏江山圖】,「披麻皴」與「斧劈皴」攜手而來

……

試問,中國山水畫還有什麽是「皴」做不到的?

試問,「皴」作為中國山水技法之魂有愧嗎?

那麽,現在你還覺得無「皴」的中國山水,不會衰落嗎?

版權聲明:圖文來源於網路,旨在分享傳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推薦關註 ▼

藝術聽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