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這位南唐詩人,只一首詞入選【宋詞三百首】,但卻是一篇千古佳作

2023-12-14文化

鵲踏枝·誰道閑情拋擲久

南唐·馮延巳

誰道閑情拋擲久?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

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裏朱顏瘦。

河畔青蕪堤上柳,為問新愁,何事年年有?

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

南唐詞人馮延巳,一生清高不群,作品以氣勢飛揚著稱,唯獨這首【誰道閑情拋擲久】入選【宋詞三百首】,憑借其語言清麗流轉,感情含蓄細膩,獨具風采。

這首詞表面寫的是春日花間,閑散的情思似乎已拋擲多時,卻在每次春來時依舊縈繞不去。然而從詞中可見的種種矛盾心理,可知其下蘊含著無盡的惆悵與寂寞。全詞以淺顯詞句鋪陳,筆力清麗,卻能以極富節制的手法,道出中年人面對時光流逝的無奈。

詞開始便丟擲一個疑問——「誰道閑情拋擲久?」這似是在問自己,你看,明明說閑情已拋擲多時,春來卻還是忍不住惆悵。「每到春來,惆悵還依舊」,一語道破了自己的情感反復無常,本來想要拋開的,到頭來還是放不下。這兩句之間的矛盾,既寫出了作者想要割舍卻終究還留戀的復雜心思。

緊接著又道出這惆悵的來由,那就是「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辭鏡裏朱顏瘦」。作者性情中人,平日裏常常獨自面對花卉病酒,這已經成了一種生活方式。長久如此,不免會對容顏瘦削有所不忍,這便是惆悵的根源。仔細品味,這裏又有一層寓意,花是美麗卻短暫的,鏡中的倒影也會隨著時光褪色,這恰是中年人面臨的難題,芳華易逝,光陰似箭,卻不得不眼睜睜地目送青春逝去。

到此為止,整個意境已經渲染得頗為淒婉,但作者並不滿足於此,而要繼續深化主題,於是帶出景物來烘托這無端生起的愁緒。「河畔青蕪堤上柳」這漁村小景深深打動了作者,不禁要為這柳樹問個究竟——你看這柳樹年年在這裏新生,又為何給我帶來無盡的新愁?層層渲染中,那種無可奈何的惆悵愈加明晰,既為面對歲月流逝而無奈,也為青絲逐漸白首而嘆息。

而後「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這一雙景深化了意境。清風拂面,獨自站在橋上,望著遠方歸來的人影,懷念著過往種種,不覺間袖上便染滿了愁意。一輪殘月高懸,光輝朦朧,更添了幾分哀戚之氣。這是詞人將自身的寂寞無奈與大自然融為一體的寫法,一種底蘊性的抒情,不著痕跡卻直擊人心。

整個意境鋪陳淺顯,不作任何鋪墊,卻能直接道破中年人那種來無影去無蹤、對時光無可奈何的傷感。詞作於馮延巳60歲之時,淡泊的韻味便是他這一生閱歷的沈澱。縱觀全詞,無華麗辭藻,不著痕跡,卻能道出最本真的情感,正是其入選【宋詞三百首】的緣由。

馮延巳這一生最為人稱道的是他的詞風峻拔剛健,【木蘭花慢·綠楊堤畔青樹裏】便是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而這首看似柔美清麗的【誰道閑情拋擲久】卻成為了他最動人的心事之作。這恰如他那些文質彬彬的作品反而成就了豪放不羈的性情,令人憶起「大巧若拙」之說。

此外,這首詞與馮延巳的生平也有些關系。他少年即高中進士,仕途順遂,然而中年之後卻再無大的作為,反被貶謫邊塞,可謂一生坎坷。或許正是這般經歷打磨了他內在的氣質,所以【誰道閑情拋擲久】這首詞才會如此細膩動人、直戳人心。

綜上所述,馮延巳以這首意外的柔美佳作獲得【宋詞三百首】的青睞,實在情理之中。我們從這首詞中也可一窺這位峻拔詞人的另一面,與這個看似冷峻的詞人產生了莫大的共鳴。這正應了「物極必反」的道理,人的內在總有看不透的一面,而作者也恰是在詞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給予我們驚喜。或許,正是這種反差這種出人意表,造就了這首詞獨一無二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