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貴州大山深處的苗族村寨中,有一個神秘職業。
那些能夠從事此職業的人,身手非常出眾,可徒手在百米高的懸崖峭壁上行走自如。
他們以搬運屍體為業,需在懸崖峭壁上安置屍體和棺木。
完成工作後,還要獨自在巖洞中待三天,期間不吃不睡,只為「超度」亡魂。
這些人,就是貴州有名的「背屍人」。 只是,他們為什麽要這麽做呢?
本文信源來自官方媒體【江西衛視】【深圳衛視】。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背屍人的由來已無法考證,只能依稀從苗族流傳已久的神話傳說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苗族的祖先生活在貴州這片被稱為「 百越之地 」的地區。
那時的貴州人煙稀少,綠野千裏,群山環繞,野獸出沒作亂。
苗族人世世代代以漁獵為生,與大自然和平相處。
然而,死亡來臨時,他們發現將亡者入土安葬後,常常會被負狠毒野獸挖屍啃食。
於是聰明的苗族先民們開始探索新的掩屍方式,終於發現將亡者安置於高高的懸崖巖洞中,就不會再被野獸騷擾。
就這樣,苗族人漸漸形成了獨特的「崖葬」習俗。
他們相信,越是將亡者安置於高處,亡者的靈魂在轉世投胎時,所獲得的地位和福分就越高。
由於這種獨特的思想觀念,他們非常推崇將棺木放置在海拔最高,地理位置最險峻的巖洞之中。
這一獨特的喪葬風俗,經過幾代人勤勉實踐,最終在苗族村寨內生根發芽,延綿不斷。
從祖祖輩輩相傳的神話傳說,到後世苗族人視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崖葬逐漸成為了苗族最與眾不同的喪葬儀式,也孕育出了獨一無二的「背屍人」技藝。
背屍人苦練絕技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背屍人,絕非易事。
首先,背屍人的徒弟們必須是膽識過人的佼佼者,才有資格拜入門下學習這門高深的絕藝。
因為背屍這個職業與死亡息息相關,需要時刻與屍體打交道,普通人難免心生畏懼。
只有那些勇猛精神、膽略過人的年輕人,才能勉強勝任。
其次,背屍人的絕技並非一蹴而就可以掌握,而是需要耗費十幾年的沈澱和反復磨礪。
徒弟們從童年起,就要在懸崖邊反復練習。
把控呼吸,磨煉腰腿臂力,鍛煉過人的平衡能力和爆發力,才得以在陡峭的懸崖上行走如飛、遊刃有余。
就像師父羅開科的大徒弟黃小寶,也靠著自己的頑強意誌和堅韌毅力,最終成為了一名出類拔萃的背屍高手。
這門絕技雖難,但並非沒有「捷徑可走」。
每一代背屍人師父,都會遵循祖師傳統,把自己的一身精髓傾囊相授。
從呼吸節奏、力量訓練到平衡掌控,再到攀爬走壁的各種絕技,全部傳授給徒弟們。
只要徒弟們能用一顆虔誠的心去學習,經過十數年如一日的磨練,就一定能將這門絕技發揚光大。
一旦背屍人徒弟們經過年余歲月的磨練,將這門高深的絕藝完全掌握,就能正式出師,執行懸崖安葬的崇高使命。
這項任務艱巨無比,首先要將沈重的棺木分解,一塊塊木板系在身後,徒手攀爬陡峭的懸崖峭壁,再在巖洞中小心翼翼地將棺木一板板拼裝完整。
接下來便是最關鍵的一步, 背屍人需要小心翼翼地將逝者的遺體從家中一路背運到巖洞中,再將其安放入已拼好的棺木之內。
這一過程中,他們必須時刻保持謹慎和虔誠,以最莊重的儀式感對待亡者,絕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大意。
而這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按照苗族世代相傳的習俗,他們還肩負著一個神秘而崇高的身份——「 東郎 」。
苗族人相信, 逝去的亡魂如果不經過「東郎」的祭祀超度,就無法超脫塵世,投胎轉世 ,只能永遠遊蕩在陰曹之間。
因此,身為「東郎」的背屍人,在將亡者妥善安置入棺後, 還須獨自堅持在懸崖巖洞中三天三夜,晝夜不停地誦讀古老的祭祀咒語,引導亡魂順利轉世重生。
在這三天三夜中,他們不能睡覺,更不能進食補給體力,只能靠少許的酒水維持運轉。
這項「超度」儀式,是背屍人工作中最為艱難的一環。
禱詞咒語全用苗族古語,前後長達數萬字,背誦者無論白天黑夜都要時刻專註 ,哪怕走神片刻就可能導致出錯,從而影響亡魂超度。
三天三夜絕口不停,對背屍人的體力和意誌都是莫大的考驗。
傳統岌岌可危
然而,令人痛惜的是,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現代文明的不斷推進, 這種凝聚著苗族先民智慧的傳統背屍人技藝和崖葬習俗,在苗族村落裏已經日漸沒落。
作為一種高危的特殊職業,背負著沈重的生命安全隱患,背屍人這份工作也越來越難有年輕人願意去繼承和傳承了。
如今在格凸河畔的苗族村寨中, 僅剩下羅開科這一對師徒四人,還在默默堅持著這份世代相傳的技藝和使命。
羅開科老人今年已經八十有余,他從小就拜入背屍人師門,一直畢生精專這門手藝。
如今他的三個徒弟黃小寶、王鳳忠、楊國富,也都已年過五旬,個個是行將就木的高人。
然而,令他們感到無比痛心的是, 年輕一代中再也找不到有人肯拜入門下,學習和傳承這門古老而神秘的絕技了。
「 我們這一代就是背屍人的最後一代了,等我們老去,背屍人這個職業也就徹底失傳了。 」黃小寶說這番話時,語氣中難掩沈重和惆悵。
他們都盼望有年輕人能重視和傳承這項古老技藝,但可惜現實與願望相去甚遠。
為了維持生計,眼見傳統背屍人技藝日趨式微,羅開科師徒們不得不打起了一條新的活路。
他們開始將這門古老的絕技「 現代化改造 」,轉而作為一種旅遊表演計畫對外展示和經營。
每逢旅遊旺季,就會有大批慕名而來的遊客蜂擁而至,前來一睹這種令人驚心動魄的「峭壁行走」絕技。
當遊客們乘船來到燕子洞河段時,只見四名背屍人身手矯健,在陡峭的懸崖峭壁上行雲流水、遊刃有余。
他們宛如峭壁上的「蜘蛛人」,身手不凡,令人嘆為觀止。
除了現場表演之外,羅開科師徒四人還會向遊客們講解背屍人的淵源歷史和獨特文化內涵,讓更多的外人了解和認識這一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有時他們還會現場示範分解棺木、攀爬背負等核心動作,讓遊客親身體驗一番背屍人的技藝精髓。
透過這種「活態展示」,一方面讓背屍人技藝在現代社會得以傳承並融入旅遊業的發展。
另一方面也向世人展現了苗族這一少數民族獨特的喪葬文化習俗,真可謂一舉兩得。
而從旅遊表演中獲得的門票收入和小費,也成為了羅開科一行的重要經濟來源,使他們的生活得以傳承。
文化自信的呼籲
作為中華民族的瑰寶,背屍人技藝凝聚著苗族先民的智慧結晶和獨特文化理念,是我們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
我們可以借鑒其他民族文化傳統保護的成功經驗,對背屍人技藝進行創新改革,使之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求。
而不能固步自封,停滯不前。 我們可以設立專門的,系統的培訓基地,廣泛吸納更多有誌年輕人前來學習鉆研,將絕技源源不斷傳承下去。
同時,也可以為從業者提供穩定的基本生活保障,透過這種方式來促使他們繼續堅守崗位 。
只有透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采取多管齊下的保護措施,我們才能真正讓背屍人這個苗族先輩的傳統智慧不至於失傳,讓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自豪得到充分延續和體現。
[1] 【江西衛視】——「經典傳奇【格凸河懸棺「飛升」大揭秘】」
[2] 【深圳衛視】——「探秘時刻【格凸河的背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