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那些被灌了心靈雞湯的【道德經】成語,面目全非了!

2024-04-19文化

【道德經】成就的成語不低於50個,比如耳熟能詳的和光同塵、功成身退、上善若水、天長地久、大器晚(免)成、道法自然、出生入死、慎終如始、被褐懷玉、天網恢恢疏而不失(漏),等等。

然而,兩千多年來,老子思想被玄學化(去政治性)、宗教化(去獨立性)、修身化(去哲思性)解讀,造成老子思想被扭曲,光輝被蒙蔽,治道被妖化。

下面試舉幾例,將原意與改造後的勵誌格言相比較,看看哪一個才更有價值。所舉案例,以百度詞條為準。

和光同塵

「和光同塵」出自【道德經】第4章和第56章,原文是: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其中的「其」是指「道」,用之於聖人之治,則是聖人隱去光芒,與百姓打成一片,使自己被褐懷玉,光而不耀。

而百度詞條的解釋,將其從特指聖人玄同於百姓的原意,曲解為世俗修身文化,認為「和光同塵」是 為人處世的至高境界 應該像「道」那樣,能夠含蓄光耀而不被汙染,能夠混同塵垢而不失其本真。

他告誡人們,為了不讓自己愚笨無知的一面完全地暴露在他人面前,就要學會含蓄一點;並認為這,這是老子心中理想的 人格特征

分析: 老子論道的物件是君王統治者,是「知雄守雌」的權力者,因為道在萬物,不顯不耀,所以為道權力要「高以下為基,貴以賤為本」,被褐懷玉,混同於百姓,就像「魚不可脫於淵」那樣,君王是不能脫離百姓的。

這是道治權力的職業規範,不是個人修身文化,老子也無意於百姓的修身文化,老子對百姓的全部要求只在「自然」二字,而權力的職責就是要「能輔百姓之自然而弗能為」。

就是說:權力不以權詐之術施行暴力操控,才是百姓自由發展、實作「無不為」的關鍵,權力的使命就是「能輔助百姓的自由發展」而不主宰百姓的命運。

而「和光同塵」就是對權力「無為」的基本要求:不能高高在上,要不帶光芒地與百姓打成一片,盡心盡力做好百姓自由發展的「輔助」工作。

這跟「為人處世的至高境界」扯不上關系,更不是「不讓自己愚笨無知的一面完全地暴露在他人面前」的偽君子形象格格不入。

功成身退

「功成身退」出自【道德經】第9章,原文是:「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功成名遂,退不居功,這是符合天道的,日中則仄,月滿則虧,此自然之道也,不可居功自伐。

這裏的「身退」,不是退位,不是隱居,只是不居功、不把功勞掛在嘴上唯恐天下不知。

而人們通常將「功成身退」理解為事情辦成功以後就不貪功而退位,老子的徒孫範蠡是世俗解讀者最喜歡參照的著名案例。

百科詞條的解釋也不例外:功成身退指功業成就後,就 退休歸隱 。同樣以範蠡幫助 越王勾 踐滅掉吳國後,功成身退,散盡家產到齊國海邊經商,被齊國國君聘為相國,政績斐然又離開齊國,散盡家產後遷到陶地再一次白手起家,又成為一代道商。

而與與範蠡一同輔佐越王的文種,不願放下功名利祿,不聽範蠡勸告,結果被勾踐賜劍自殺而死。

分析: 老子所論「功成身退」旨在不貪功、不居功,並非事業成功就退位歸隱,老子雲「自伐者無功」,「不自伐故有功」,本雖有功而自伐之,則是余食贅行,「故有欲者弗居」——本來是有功績的卻自我誇耀,正像剩飯和肉瘤一樣令人生厭,這是有誌於道者所厭棄的。

百科詞條將「功成身退」解釋成「功業成就後,就退休歸隱」,是望文生義的意淫之詞,不符合常識,哪一個君王哪一年哪一月不做成許多事情,照這種理解,他做好一件事就該退位歸隱了,這符合事實嗎?

漢武帝削藩,消除了文景之治時期就頗為頭疼的地方勢力,那麽他就應該退位了,也就不會有後來的驅逐匈奴之戰,也就不會有後來政權岌岌可危時的「罪己詔」。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出自【道德經】第八章,原文是「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居眾之所惡,故幾於道矣」。

這句話原意是說:上德之人就像水那樣,水善於利益萬物而不與物,並且處身於眾人所厭惡的低窪處,這些特性時接近於道的。

上善、上德是對為道者的稱謂,但並不等於「道」本身,就如同水,水雖有接近道的一面,但水並不等於「道」。

百科詞條解讀認為:「水有靈性,知道應該順應自然、隨遇而安,絕對不會和人爭鬥」,「老子將水當作最高尚的人格的寫照」,「指具有完美道德的人,就像水的品性一樣」。

分析: 「水有靈性」?作者表達的是水懂得與人為善,因此能「順應自然,隨遇而安」,更為可貴的是「絕對不會和人爭鬥」。

一句「水有靈性」和「絕對不會和人爭鬥」,作者賦予水以神性和無上榮光,作為周王室的柱下史,他筆下所記的天災人禍可能遠超乎我們的想象,洪水猛獸的兇悍,老子比我們要深有體會的吧?他竟然可以罔顧事實,無限撥高所謂「水德」?

這樣的勵誌故事,只能是後人強加於老子的心靈雞湯,老子所謂上善若水,只是就其處下不爭的一面,拿來比喻道的處下不爭特性,比喻完了接著就要落實在聖人之治上。

因此,「居善地,心善淵、政善治」諸善,都是對聖人之治的描述,並不存在「將水當作最高尚的人格的寫照」的情形,那樣的說辭可以出現在孔子之口,不會出自老子之口。

大器免成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大器免成」出自帛書本【老子】「上士聞道」章,原文是:「大方無隅,大器免成,大音希聲,大(天)象無形,道褒無名。」

戰國楚國墓葬簡本【老子】寫作「大器曼成」,曼,即是「無」。

這段話原意是:最大(道)的方形沒有邊角,最大的器物無為而成,最大的聲音沒有聲音,最大的形象沒有形象,道空闊去邊,沒有名字。

所謂「大器免成」,或者「大器曼成」,都是說,道之物是「弗為而成」的。

而傳世本【道德經】寫作「大器晚成」,意即,大的器物鑄造工序繁復因此成器時間較晚,變成徹底的成功學勵誌格言。

百科詞條解釋說:那些努力向成功邁進的人,因經歷與機遇的不同,成功的時間往往也不同。年少得誌的人固然不在少數,但也有很多事例告訴我們,年輕時的不得誌與挫折、磨難,並不會影響堅持者的大器晚成。

能夠稱為「大器」者,必是「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學習永不嫌晚,但沒有毅力根本完不成從普通人到「大器」的飛躍。

分析: 很多人樂意接受這種關於成功的勵誌之說,因為它對人生的確有意義。但不能因為它是很好的成功勵誌學,就可以替換老子原文所要表達的自然無為思想。

「大方無隅,大器免成」裏面的幾個「大」,本身就相當於「道」,老子說:「字之曰道,強名之曰大」,就是說,「道」與「大」都是用來指代那個混成之物的。

所以,「大器免成」實際上就是說「道之物」是「弗為而成」的。

值得探討的是,很多傳本裏面的文字與傳本註文不能一致,比如傳本中的原文「大器晚成」,而王弼的「老子註」最早卻是「大器無形,不持合成,故免成也」。

意思是說:大器本就無形,不是外力能使之成就的,所以是自然而成的。

像王弼這樣的原文與註文不相符的現象,至少能找到十多處。而人們常常只看原文,而忽略了王弼的註文,實在是一大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