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民歌瑰寶韻悠長

2024-05-22文化

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本報記者鄭娜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4年05月22日第07版)

民間藝人表演高淳民歌。

主辦方供圖

原生態民歌是中華文化的活化石。中國民歌資源豐富,不同地域形成了不同風格的民歌文化。近日,來自湖南和江蘇的兩場民歌講唱會先後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辦,為觀眾導賞了極具地域特色的桑植民歌、高淳民歌,一展溇澧大地和蘇南地區的民歌風情。

桑植隸屬湖南省張家界市,地處湘鄂交界地帶,是白族、土家族、苗族、漢族等多民族聚居地。桑植民歌起源於原始農耕時期的生產勞動,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特殊的自然地貌、多民族交融互通的文化背景、紛繁多樣的民族民間藝術形式,孕育了桑植民歌濃烈的地域風格。其曲種豐富、曲體多樣、曲式結構嚴謹,風格質樸、粗放、風趣、詼諧,於2006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淳地處江蘇省西南端,是南京的南大門。高淳民歌源遠流長,【吳越春秋】中記載的高淳民歌【河上歌】距今已2500多年。高淳民歌屬「吳歌」體系,融合了吳地漢族民歌、民謠特色,浸潤江南水鄉稻作文化、舟楫文化,呈現出語言美、行腔美、曲調美、音色美和情韻美的韻味特征,是蘇南地區頗具特色的代表性民歌。

桑植民歌講唱會匯集了非遺傳承人、高等院校師生、民間藝人等,以高腔、平調的山歌和明快活潑的小調等體裁,精彩演繹了【叫我唱歌就唱歌】【冷水泡茶慢慢濃】【馬桑樹兒搭燈台】【花大姐】【門口掛盞燈】【四季花兒開】等19首耳熟能詳的桑植民歌。其中,由桑植民歌首位國家級傳承人尚生武和市級傳承人黃道英演唱的【大姐上四川】,以脫胎於自然山水般的嗓音,加上俏皮的默契演繹,博得陣陣掌聲。

「太喜歡這種原生態不加修飾的聲音了!」觀眾戴雅俐是民歌愛好者,曾多次透過講唱會的形式了解陜北、山東等地民歌,她說,自己從頭到尾專註地聽,完全被桑植民歌的優美淳樸深深吸引,「希望桑植民歌保留根植地域的原生態唱腔,更期待桑植民歌以其他表演形式,再次登上國家大劇院的舞台。」

與桑植民歌鮮明的民族風格和山區特色相比,高淳民歌體現了江南文化與韻味。在高淳民歌講唱會上,非遺傳承人、民間藝人、藝術院校學生等展演了【十繡荷包】【風吹普都水上漂】【采菱角】【五月栽秧】【四月裏來好風光】等16首高淳民歌,囊括弧子、山歌和小調三大種類,從傳統到新編曲目,展示了高淳民歌的傳承和發展。其中多首民歌由南京曉莊學院音樂學院教師郭燕龍挖掘整理。在過去3年裏,他總共發掘了60余首未被收錄且有價值的高淳民歌。

「高淳民歌應如何更好傳承?」是郭燕龍一直在思考的問題。他認為,伴隨工業文明取代農業文明,民歌逐漸失去其賴以生存的農耕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要更好傳承高淳民歌,可以建設民歌資料庫,用音視訊的方式為其保留最原生態的「火種」;同時,將高淳民歌與民俗結合,打造富有地方色彩的沈浸融入式音樂演出,啟用高淳民歌、民俗的生命力;此外,還可推進高淳民歌進課堂,培育高淳民歌傳承的源動力,像此次講唱會就是很好的傳播傳承形式。

作為兩場講唱會的主講人,中國音樂學院教授張天彤表示,民歌是勞動人民用歌聲守望的精神家園,它不僅關系到鄉村文明建設,更關系鄉村全面振興,迫切需要大量有專業背景的專家、學者紮根鄉土,以甘坐冷板凳的精神做民歌的「識歌人」「傳歌人」。「未來民歌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呈現,相信觀眾會慢慢提出期待,那也一定是我們音樂工作者所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