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歷來重視「心」的觀念,「中國心」是中國傳統文化特有的標誌性用語。然而,在很多人看來「心」與「腦」並沒有根本差別,講「用心」就是在說「動腦」,只不過強調精力要更專註,更下功夫而已。可是同一件事為什麽要用兩種說法?畢竟「心」與「腦」看上去差別很大。現在人們都知道人在用大腦思維,所以也有人主張「用心」思維只是古人一種不科學的觀念,不要以為用「心」真能思維。可是這樣說來,中國人豈不是都在不自覺沿用一種過時的、不科學的說法嗎?這樣說顯然也有問題。中國人在講「用心」時是認真的,而且指向一種明確的、含義深遠的思維方式。然而在究竟什麽是觀念意義上的「心」、「用心」的機制如何、「用心」有什麽特殊意義等問題上,顯然人們還需要深入反思,才能對「心」的觀念的思想傳統和現代價值有比較透徹的理解。
要理解「心」與「腦」之間究竟有何差別,只要把許多涉及「心」的表述用「腦」來置換一下,就可以發現問題。比如「不忘初心」就不能說成「不忘初腦」,「貼心」不能說成「貼腦」,「心照不宣」不能說成「腦照不宣」。類似「民心」「責任心」「事業心」「良心」「心心相印」等表述都有其特定含義,必須用「心」來表示,不可以「心」「腦」互換。這意味著「用心」和「動腦」應該是兩種不同型別的思維活動。可是為什麽很多人會忽視這種區別呢?因為中國人從小就生活在註重「用心」的文化環境中,熟悉日常語境中「心」的各種用法,並沒有感覺到在交流上存在障礙,所以大家往往意識不到反思和分析「心」的觀念的必要性。正如蘇東坡所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即使在現代腦科學知識得到普及之後,絕大多數人也不會有意識區分「心」與「腦」的差別。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值得琢磨的現象,就是人們可以明顯感受到有些人是「有心人」,做事情很「用心」,如「用心學習」「用心看護」「用心關愛」;而有些人做事情「不用心」「不專心」「不往心裏去」。可在是否真正「用心」的問題上,大家並沒有明確的統一標準,往往見仁見智,很難達成一致意見。對「用心」的評價尚且如此,要明確說出「心」與「腦」的差別就更不容易。
如果忽視「心」與「腦」的差別並沒對現實社會生活造成明顯影響,似乎也沒必要小題大做,畢竟多年來人們都這樣過來了。然而,在中國社會的現代化行程中,「心」的傳統形態和「用心」的習慣性觀念正在不斷接受各種挑戰。按照現在的認知科學和心理學的分類,「用心」的思維包含很多直觀體驗(或者說「直覺」)的成分。直觀體驗是一種不透過邏輯分析而直接洞察事物本質的思維形態,具有整體性強、靈活性大和註重事物有機聯系的優點,但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夠嚴格、不夠確定、不夠精細的弱點。因而在科技、教育、生產、經濟、管理等很多領域,原來依靠「用心」的很多社會活動現在需要依靠「動腦」,註重嚴格的邏輯分析和規則意識。這種趨勢在現代化行程中不可避免,因為現代社會生活中很多事情確實已經不再適合用直觀體驗的思維方式來把握了。可是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特別是在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遠影響的社會環境中,還有很多事情、很多場合仍然需要繼續發揮直觀體驗的作用,仍然需要體現「用心」的功能,而這種需求也很容易在潛移默化中被「動腦」思維所取代。因為「動腦」的思維形態更強勢、更具科學性、更容易操作,也更容易超越其適用範圍,被人們當成普遍適用的思維方式。「用心」的套用範圍無形之中被不斷壓縮,人們卻很難明顯感受到這種變化。現在人們一般都將「心」「腦」混用,即便有些社會問題是由於沒有發揮「用心」的應有功能所致,人們也很少到思維方式層面尋找原因。
「心」的傳統形態和「用心」的習慣性觀念面臨的這種困境及其負面影響,近年來已經在社會生活的一些方面逐漸有所體現。以往有些靠「用心」很容易協調和處理的事件,現在很可能變得矛盾尖銳,甚至久拖不決。比如媒體上披露和批評的某些缺少事業心、責任心、同情心的不良社會現象,如有的人在高鐵或飛機上「霸座」、有的人在公交車上搶奪方向盤、有些人夜裏無節制地跳廣場舞擾民,這些稍微「長點心」就不至於如此的事情在現實情境中一再上演。類似的還有一些年輕人身上出現「巨嬰」傾向、一些人在處理婚姻家庭關系時明顯過於以自我為中心、一些學歷很高的人出現智商與情商很不匹配的現象。由於「用心」的思維方式沒有充分發揮應有作用,一些社會治理環節出現了一些本該避免的漏洞,對人際關系、團隊合力、機構效能都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哪些社會問題是由缺少「心」的應有作用造成的,哪些方面的成功是與發揮「心」的作用相關的,都需要全面深入地進行研究,而這一領域的探索顯然還有相當大的空間。
缺少「心」的應有作用不僅會造成明顯的現實社會問題,也會帶來一些隱性的社會問題,甚至對人類社會生活未來的健康發展產生一些長久的負面影響。現在由於過度強調「動腦」的作用,註重工具理性,很多人的註重整體性、有機性、體驗性的思維能力正在逐漸弱化,越來越多的社會活動在人工智慧的控制約束下進行,這是高科技時代的一個突出特征。未來普通人將和經過人類增強技術處理過的「後人類」生活在一起,自然人將和各種伴侶機器人、護理機器人、家政機器人生活在一起,現實的人可以在現實世界和「元宇宙」空間隨意往返。那將是一個在不少場合「失心」的時代,是「心」的觀念在人們視野中變得撲朔迷離的時代,甚至是人類可能難以確定自己本質特征的時代,而這顯然並不是人類希望出現的時代。當人類的「動腦」思維在越來越多的套用領域被人工智慧技術取代的時候,不能被人工智慧替代的「心」將會成為人類保留自身本性的根本要素之一。在高科技日益深入影響人類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時代背景下,「心」的觀念開始顯現出在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現實問題方面的特殊意義。重新發揮「心」的應有作用,不僅對中國人的未來具有重要意義,對整個人類社會的未來也具有重要意義。
要充分體現「心」的觀念的現代價值,發揮「用心」的應有作用,需要進一步解決相關的本體論、認識論、方法論、價值論問題,提供相應的理論基礎。人們以往大都從體驗和習慣角度理解「心」,並沒覺得其中有什麽復雜深奧之處。「用心」在很多人看來只是一種思維習慣,好像凡是中國人都知道應該怎樣「用心」,差別只在於是否努力、是否到位。其實「心」的觀念是有一套特定概念範疇體系的,「用心」思維有其特殊的路徑、方法和標準,但這些特征由於種種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被掩蓋了。
中國古代思想史上有大量涉及「心」的論述,但都是用古文表述的,現代普通民眾很難完全理解其含義和語用環境。時過境遷,現在人們熟悉的只是「心之官則思」等少數經典用語。現代腦科學和認知科學的新進展提供了重新認識「心」的思維功能的契機,很多學者在譯介這些新進展時甚至直接用了「讀心」「心靈科學」「心身關系」等術語,卻很少見到這個領域對中國傳統的「心」和「用心」的專門關註。現代西方哲學中現象學、解釋學、隱喻理論等領域的學者從邏輯分析視角出發,對直觀體驗的思維機制進行了深入研究,有很多理論成果,但運用的是專門的話語體系,與中國人日常語境的「心」和「用心」並沒有直接對應。
其實中國人的「心」的觀念和「用心」的思維活動與這些思想資源都有內在聯系,因為它們都涉及直觀體驗思維活動,只是視角不同、話語不同、理論基礎不同,因而可以相互啟發、相互借鑒、相互補充。然而這需要透過一系列比較研究,需要以現代認知科學發展為基礎,立足於現代來反思中國傳統的思想資源,借鑒西方的觀念體系來反思中國的語用方式,這樣才能取長補短,消除傳統的「用心」思維的固有弱點,進一步完善發展「心」的概念範疇體系和「用心」的機制,並將其以現代人更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述出來,使之呈現新的形態。顯然,這種新的表述方式有助於「用心」思維與「動腦」思維合理共存,促進價值理性與工具理性協調發展,使「用心」變得更加自覺、更有智慧、更具活力。這就是【談「心」:從傳統到現代】(王前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2024.4)這本書談「心」所要實作的目標,它是從傳統到現代不斷拓展視域的結果。如此談「心」有助於發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現代思想優勢,豐富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學術話語,在現代化的社會生活中充分發揮其應有作用。
【談「心」:從傳統到現代】的基本思路,是從不同層面展開從傳統到現代的考察。首先梳理了「心」的觀念的歷史演變,基於現代認知科學研究進展探析「心」的生理根據。然後,針對「心」的認知功能、道德教化功能、審美功能、抉擇功能、社會功能和文化形態,分別展開從傳統到現代的反思。這種反思並非按照現在的學術標準答案來簡單評點歷史上有關「心」的各種觀念,談論其中哪些觀念合乎現代的科學原理、哪些方面具有歷史局限性,而是要在新的時代背景和理論基礎上闡發其新的意義和價值,補充新的內容,建構新的理論框架,這樣才能達到古為今用、推陳出新、實作創造性轉化的效果。
本書意在透過多角度、多學科的分析論證,立足於現代學術背景和社會生活,展現對「用心」思維的自覺認識,這就是將「用心」視為一種以直觀體驗為主導的、以內隱邏輯為支撐的思維活動型別,具有註重整體性、有機性、合理性的本質特征。這種理解應該能夠對「用心」涉及的各種社會現象和思想資源給出充分合理的解釋,同時又具有豐富的啟發意義,能夠用於解決現實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問題。在此基礎上,本書還要進一步建立自覺「用心」思維的方法論,並將這種方法論套用於設計、教育和管理活動中,以展示用「心」分析和處理各種現實問題會有何種效用。本書最後對「心」與「腦」、「心」與「身」、「心」與人工智慧的未來關系進行了展望。這種探索應該說只是高科技時代背景下談「心」的一個開端,這個領域還有大量問題有待深入研究和解決。
在從傳統到現代的宏大視野中談「心」,是一項艱巨的學術任務,因為關於「心」的中國哲學史著作和論文相當多,但從現代理論和套用角度反思「心」的觀念的文獻又相當少。每個中國人都會熟練地運用「心」的觀念,但要給出一個得到普遍認可的「心」的定義又相當困難。本書對「心」的觀念的現代解讀才剛剛起步,很多地方不夠成熟,需要在與廣大讀者的思想交流中聽取各種批評意見和建議,以求不斷完善和發展。期待這種努力將來產生應有的效果,推動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和現實套用不斷深入。
王 前
2024 年1 月
本文摘編自【談「心」:從傳統到現代】(王前著. 北京:科學出版社,2024.4)一書「序言:高科技時代為什麽要談‘心’?」。標題為編者所加。
ISBN 978-7-03-078331-8
責任編輯:鄒 聰 張 楠
本書沿著從傳統到現代的思路,對中國傳統文化中「心」的觀念進行了全方位闡釋,具體介紹了「心」的觀念的歷史演變、從現代腦科學看「心」的生理根據,以及「心」的認知功能、道德教化功能、審美功能、抉擇功能、社會功能和文化形態,進而探討了自覺「用心」在設計、教育、管理領域的套用和「心」的觀念在高科技時代的發展前景。
本書立足於現代科技和社會發展背景,闡發作為傳統思想文化「基因」的「心」的意義和價值,有助於促進傳統文化觀念的創造性轉化。本書適合從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和教學的專業工作者,以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現代價值感興趣的讀者閱讀,也可作為大學通識教育的參考讀物。
一起閱讀科學!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位
科學出版社視訊號
硬核有料 視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