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我與地壇】,地壇遍布了史鐵生的車轍,同樣遍布了母親的腳印

2024-04-06文化

「多年來我頭一次意識到,這園中不單處處都有過我的車轍,有過的我車轍的地方也都有過母親的腳印。」

初識史鐵生是在學校課本中節選的【我與地壇】,那時只是知道他是一位對衰敗的地壇情有獨鐘的人,至於他的情感、他的內心獨白無法理解。

地壇是他的傾聽者與安慰者

然後就這樣過了好多年,最近再讀史鐵生的【我與地壇】,我也已經為人父母,感覺當年他寫的頻繁進出地壇並不僅僅是行動上的表現,也是他思想上的變化與起伏。

史鐵生21歲癱瘓,正逢青壯年的他面臨巨大的打擊,一時無法適從,他的脾氣變得暴躁。

剛癱瘓的那幾年,他經常進出地壇,那時的地壇保留著最初的景色,雖略顯破敗,但顯得深邃。地壇的寂靜帶給他充足的想象空間。

史鐵生如同上班一樣每天去地壇,放下椅子,時而躺著時而坐著,有時候看書,有時候觀察周圍,天壇的一草一木他都熟悉,他用車轍丈量天壇。他記得經常光顧天壇的夫妻二人,在天壇練習音樂的年輕人,他記得很多經常出現在天壇的人。當然別人可能也會記得他,只是礙於面子,沒有打招呼而已。

他用車轍丈量地壇,母親用腳步丈量地壇

母親每天都目送他出去,他走後,母親心裏應該是失魂落魄與度日如年的,她不能阻止孩子去地壇,因為以後的日子需要他自己過。但她又多麽不放心他一人在地壇,那時她唯一的兒子,她多麽怕他想不開。

她的兒子遇到了生命中的重創,他一時沒有走出來,雖然她在嘗試各種方法幫助他走出來,但於事無補。

每天去天壇,其實在這裏可以激蕩靈魂,平靜心靈,天壇在一定意義上開啟了史鐵生的另一條路。

他有時候一待就是一天,有時候月光灑下來,他還沒回家。母親有很多次偷偷去地壇找史鐵生,如果她看到史鐵生會偷偷走掉,如果沒看到會繼續找。很多次,史鐵生發現了她,但史鐵生裝出沒看到的樣子,讓她放心走開。

園子好大啊,是啊,園子那麽大,如果去尋找一個人,何其難?但母親依舊跟著他的車轍,感受他的存在,尋遍了地壇的每一個角落。

那尋找的動力,便是一個母親最純真的愛子之情。

母親早逝,但未看到她兒已沖出一條文學之路

母親49歲時去世,她在去世時還放心不下殘疾的兒子和未成年的女兒,一個媽媽感覺使命還未完成。

在朋友的建議下,史鐵生開始嘗試寫作,竟然一發不可收拾。這是他未想到的,但卻是母親最期望看到的。她兒子終於靠自己沖出一條生存之路。

多年後史鐵生和作家朋友聊當作家動機時,朋友說想讓母親驕傲。史鐵生反思,是啊,他當作家也有這個成分在裏面,可是母親再也看不到了。

再去地壇

再去地壇,他已經不再是年少輕狂的青年,變為了成熟的中年人,園子中經常遛彎的中年夫妻、也步入老年。一切在變,但仿佛一切又沒變。

地壇雖然一再被改變,但祭壇的落日,園中高歌的雨燕。

依舊坐著輪椅進去,在園中待到黑暗中浮起月光,再也沒有母親來找他了,再也看不到她四處張望的樣子了。

此時他已經理解了母親,他遇到的災難,其實母親何嘗不想去替代他,母親心中的百感交集,無人訴說,她心裏一定苦極了。但她不曾說過一絲他的苦,只是盡力去調節兒子的情緒。

主業生病,副業寫作的史鐵生,是我的小太陽

史鐵生不僅截癱,後來得了尿毒癥,需要透析度日。即便這樣,他堅持寫作,創作了小說、散文燈350萬字燈著作。

所以有時看似身處絕境,也許柳暗花明又一春。病痛不是我們退縮的原因,任何時候都應該勇往直前,積極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