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老話說「六月怕初六」,今日六月初六,究竟怕啥?看看老人咋說

2024-07-11文化

導讀:老話說「六月怕初六」,今日六月初六,究竟怕啥?看看老人咋說

不知不覺,今天我們來到了7月11日,也是進入小暑節氣的第六天,根據「夏至三庚便入伏」的說法,今年7月15日就是入伏的時間,離今天也只剩4天了,在三伏到來之際,一些地區已經迎來高溫天氣,提前感受了三伏天的酷熱,因此,提醒大家註意防暑防曬。

明日農歷六月初六,農歷六月可以說是一年之中最熱的時間段,因此,每到農歷六月,古人就會透過一些行為和禁忌來約束自己,特別是農歷六月初六,也是傳統文化中非常特殊的日子, 農村有一句老話說:「六月怕初六」,今天農歷六月六,究竟怕啥?我們來看看老人咋說。

今日農歷六月初六,有啥說法?

今日六月初六(陽歷7月11日),進入季夏的第六天,按照幹支紀日來看,今天是辛未月、丙子日,根據擇吉文化中的建除十二日推算,今天是一個「執日」,有著固執和堅守的意思,因此,幹什麽事情都要抱著堅持和執著的態度。值得一提的是,今天還是民間的「天貺節」。

什麽是「天貺節」?

天貺節,又名「天賜節」,有著上天賜好運的寓意,因每個地區和宗教在天貺節的習俗不同,稱呼也有差異,如中原一帶有回娘家的習俗,就稱「姑姑節」,佛祖則會在這天晾曬經書,因此稱為「曬經節」。

天貺節的起源也有多種說法,但流傳最廣的是與北宋皇帝宋真宗有關。據【宋史】記載,大中祥符年間(公元1008-1016年),宋真宗趙恒聲稱在六月初六日得到了上天賜予的天書,認為這是上天對其統治的肯定與恩賜。於是,他下詔將這一天定為天貺節,並在泰山腳下的岱廟建造了天貺殿以示紀念。

六月六,天貺節都有哪些習俗?

「六月六,請姑姑」:天貺節也是女兒回娘家的日子,被稱為「回娘家節」或「姑姑節」。這一習俗源於古代狐偃追悔的故事,後逐漸成為民間傳統。女兒回娘家時,通常會攜帶「一刀肉」,與家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

「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指的就是五顏六色的衣物。此外,還有「六月六,曬龍袍」的說法,相傳乾隆皇帝在揚州巡遊時恰逢大雨淋濕了外衣,只好在六月六這天曬幹再穿,因此有了「曬龍袍」的典故,之後被民間流傳,有了「曬衣節」的稱呼。

在一些地區,人們會在天貺節這天吃新麥制作的面條、餃子等食物,被稱為「嘗新」。因為六月六正值夏收之後,新麥入倉,農民正是農閑時候,人們以此慶祝豐收並犒勞自己在夏收秋播中的忙碌。

明天就是農歷的六月初六,民間也稱「六月六」,和二月二龍擡頭、五月五端午節一樣,六月六天貺節不僅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個日月相重的重日, 因此,做什麽事情都要講究一些,那麽,老話說「六月怕初六」,究竟怕什麽?我們來看看老人咋說,他們說的是否有道理。

六月初六怕洗冷水澡

老話說「六月六,洗一洗,健康又平安」,在六月六天貺節當天,民間有著洗澡的習俗。因為在古代,衛生條件落後,進入 炎熱的農歷六月,天氣更是炎熱潮濕,很容易滋生蚊蟲和細菌,六月初六是每年的三伏前後,因此古人會透過洗浴來保持身體清潔並祈求健康平安。同時,也會進行各種驅蟲活動以確保人畜安全。

農歷六月初六,天氣炎熱,在這天回到家,洗個澡不僅能洗去汗漬,還能洗去一天的疲憊,甚是舒服,但要註意,避免洗冷水澡,【黃帝內經】有雲:「汗出見濕,乃生痤瘡」,意思是說出汗時遇到冷水濕氣,容易引發皮膚疾病。這是因為冷水會突然刺激皮膚,使毛孔急劇收縮,不僅阻礙了體內熱量的散發,還可能將濕氣困於皮下,導致身體不適。

除此,天氣炎熱,人體的毛孔張開,此時用冷水洗浴,無異於引寒邪入體,長期如此,易患關節疼痛、風濕病等,不利於身體健康,建議大家可以將水溫設定在35°,這個溫度是夏季洗澡最舒適的溫度,不會過於炎熱,也不會過於冰冷。

六月初六怕睡懶覺

今日六月初六,是「天貺節」,在這天老人還怕「睡懶覺」,這是為什麽?

老話說「六月六,曬龍袍,人不曬,要發潮」,意思是說,六月天氣炎熱,濕熱難耐,萬物易受潮發黴。在這樣的天氣裏,人們習慣於將衣物、書籍等拿出來晾曬,以防潮防黴,所以稱為「曬衣節」,而與此同時,人也應該順應天時,早起活動,以避免身體受潮氣侵襲。

在古代,睡懶覺被視為一種懶惰和不勤快的表現,特別在夏季更是要早起,因為古人講究「日耕而作日落而息」,夏季白天亮的早,因此古人都會早早起床,去農田除草、除蟲進行農活,如果此時晚起,會被人認為是懶惰而看不起。

我們換個角度來看,六月六怕睡懶覺也有著科學的道理。夏季是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而早晨是陽氣生發的重要時段。如果在這個時候睡懶覺,就會錯過陽氣生發的最佳時機,導致體內的陽氣不足,從而出現夏乏的現象,導致一天無精打采,天貺節是一個傳統節日,如果這一天沒有精神,就失去了節日歡快的氣氛。

六月初六怕遊山玩水

遊山玩水,從古至今都是人們放松心情的一種方式,但在古代,六月初六被認為是一個「重日」,按照舊俗的說法,重日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天地間的能量和氣場會比較亂,因此不宜遊山玩水,以免發生意料之外的事情。

我們從現代角度來看,其實這是有道理的,在【詩經·小雅·四月】中記載 「四月維夏,六月徂暑」 ,其中「徂暑」指的是酷暑的到來,可以看出六月是一年中最熱的一個月,因此,山林中會更為濕熱,如果此時遊山很容易受到濕氣的侵襲,加上天氣炎熱,樹林中的蛇蟲鼠蟻開始活躍,此時進入山林也不安全。

「玩水」更是要避免的,進入六月氣溫升高,濕氣加重,這會導致對流天氣較多,常常伴有雷雨天氣,這會導致河水水位上升,往往看似平靜的水面,實則暗流湧動,旋渦極多,而且水上水下的溫差大,輕易下水很容易抽筋,因此,如果實在想玩水遊泳的話,可以去正規的泳池。

除了以上提到的「3怕」,六月初六還有一怕:怕下雨。這主要和古人在長期農業生產中總結出的經驗有關,下面我們來看看有啥說法:

在明代徐光啟所著的【農政全書】中記載 :「六月宜晴,晴則稻秀而實」,意思是說六月晴朗的天氣有利於稻谷的抽穗和結實。晴天不僅提供了充足的光照,還有助於減少病蟲害的發生,是夏季農作物生長的理想天氣。

此外,農諺中也有一些關於六月初六宜晴不宜雨的說法。

1、六月初六雨如虎,稻禾低頭受災殃

這句農諺是說,如果農歷六月初六這天下雨,雨水會像猛虎一樣兇猛,那麽預示農作物將會受損,從而影響秋天的收成。這是為什麽?

農歷六月初六,一般來說已經過了梅雨季節,天氣多晴少雨,如果六月初六下起了雨,證明水汽還很足,之後的降雨天就會較多,長期的降雨不利於農作物的光照和積溫,如果農作物缺少光合作用,那麽生長就會緩慢,從而影響秋收的收成。

而且,長時間的降雨還可能帶來澇災,別的不提,這很容易導致農田被水淹沒,從而農作物的根部難以呼吸,時間久了根部就會腐爛,導致減產等問題。

2、六月初六日頭照,金秋稻谷長得俏

這句農諺意思是說,如果農歷六月初六這天是一個晴空萬裏的天氣,那麽預示之後風調雨順,到了秋收時節稻谷個個顆粒飽滿,是一個豐收的年景。

如果六月初六是一個晴天,說明之後的天氣晴天較多,能帶給農作物充足的光照,夏天的陽光如同催化劑,可以讓稻谷等農作物生長迅速,並且更加茁壯,但前提是不能幹旱,畢竟長時間的少雨會帶來幹旱天氣,從而導致農作物缺水幹枯,所以晴天較多的話,農民也要註意防旱。

總結:老話說「六月怕初六」,今日六月初六,究竟怕啥?大家都了解了吧,你覺得老人說的有道理嗎?

文中提到的「怕」其實並不是真的表示害怕,而是古人在千百年順時而作的生活中,總結出的生活智慧,其中一些生活中的道理也正是我們需要學習的,對於這些傳統文化就算不遵守,也讓我們多一份尊重和理解,這也算是對先人的一種敬仰,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