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諸葛亮傳說與中華文化認同

2023-12-21文化

諸葛亮是深受各族群眾喜愛的歷史人物,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形象。圍繞諸葛亮南征歷史,德昂族、傈僳族、白族、基諾族、彜族等少數民族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諸葛亮傳說。諸葛亮傳說在西南民族地區的流傳與發展,彰顯了各民族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圖片來源中新網資料圖

諸葛亮傳說的地方化表達與再創作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歷史人物,他有忠君愛國的品格、足智多謀的才能、勤政愛民的作風、鞠躬盡瘁的精神,深受老百姓喜愛。圍繞諸葛亮的事跡,歷代文人創作出大量經典的文學藝術作品,其中的巔峰之作無疑是【三國演義】。與此同時,在民間衍生出大量諸葛亮傳說,極大豐富了諸葛亮的形象,擴大了諸葛亮的文化影響。

流傳於西南民族地區的諸葛亮傳說,大多源自諸葛亮南征這一歷史故事。公元225年,諸葛亮率領大軍南下,平定南中地區的叛亂。平叛的過程,在客觀上促進了中原與西南民族地區的社會交往和文化交流。

西南民族地區流傳的諸葛亮傳說文本,主要有四類:

第一類是與民族起源結合起來。比如,在基諾族傳說中,基諾族的祖先是跟隨諸葛亮南征的戰士,因途中休息時掉隊,想要追趕時卻發現軍隊已經過了江,因此留在了基諾山。

第二類是與節日傳說結合起來。比如,在傈僳族、彜族納蘇支系的傳說中,諸葛亮幫助老百姓打敗了敵人後,聽說當地人都吃不上米飯,便派士兵往這裏運稻谷,然而,運稻谷的人馬在森林中遇到瘴氣,不少士兵犧牲。農歷六月二十四這天,在諸葛亮的帶領下,村寨的男女老少都點起火把,到森林去迎接送稻谷的士兵。火把趕跑了瘴氣,也趕跑了森林裏的毒蛇猛獸。為了紀念這一天,每到農歷六月二十四,人們就點燃火把,跳舞慶祝,這就是火把節的來歷。

第三類是與民間信俗結合起來。比如,在基諾族聚居地區,流傳著孔明洞的傳說,據說只要進到孔明洞裏,就可以向孔明老爹借東西,無論是盆、碗還是糧食,均可借用。景頗族傳說認為,諸葛亮是人間世界的創造者,在舉行祭祀儀式時,首先要祭祀諸葛亮。直到今天,西南民族地區還保留著很多諸葛亮崇拜的文化景觀。

第四類是與自然景觀結合起來。比如,貴州榕江縣城有諸葛城,據說為諸葛亮駐兵之所。距榕江縣城30多公裏處有孔明山,山中有孔明塘、孔明泉、孔明樹、孔明碑、孔明寨、孟獲石、孟獲碑等歷史遺跡。雲南劍川縣有「諸葛洗馬池」,傳說諸葛亮帶兵南征到此,被困於山中無法突圍,看到士兵吞食生米,就吩咐將士提出幾桶白米,牽出幾匹戰馬,舀起米朝馬撒去,遠處看起來就像在洗馬。敵方以為他們不僅有水喝,還有水洗馬,於是就退兵了。諸葛亮走後,「洗馬」的地方真的出現了池水,便被稱為「諸葛洗馬池」。

西南民族地區流傳的諸葛亮傳說,一方面接受了來自中原地區的諸葛亮傳說內容,另一方面也結合當地歷史文化對故事進行了再生產再創作,是各民族智慧的結晶。

諸葛亮成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形象

據考證,諸葛亮南征並未深入西南民族地區。流傳於西南民族地區的諸葛亮傳說,與各民族的文化認同密不可分。

在各族群眾心目中,諸葛亮架起了中原與西南民族地區、漢族與少數民族交流的橋梁。他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能,提高了各民族生產生活水平。比如,諸葛亮不忍心見苗族百姓光腳上山,便教他們編草鞋;在羌族退兵的路上扔下農具,引導羌族百姓開荒務農;送給白族百姓蔓菁種子,幫助解決糧食緊缺問題,被稱為「諸葛菜」;贈給基諾族祖先茶籽,讓他們以種茶為生等等。

諸葛亮推進移風易俗,提高了西南少數民族的文化水平。傳說,諸葛亮安定南方後,得知當地百姓為保佑兵卒平安,要殺「蠻人」的頭來祭神。諸葛亮不忍看到無辜百姓喪命,便把面團捏成人頭的樣子,用蒸籠蒸熟,開始稱為「蠻頭」,後將其名字改為「饅頭」。諸葛亮還將中原文化傳播到西南民族地區。在白族的傳說中,諸葛亮南征追擊孟獲時,曾在塘子鋪安營紮寨,他得知塘子鋪百姓沒有姓氏,就賜給當地百姓劉、楊、郭、李、路五姓。諸葛亮去世後,塘子鋪百姓將諸葛亮奉為本主,尊稱他為「五姓名首來安景帝」,年年都會舉行祭祀活動。

諸葛亮傳說在西南民族地區具有廣泛影響力,諸葛亮也成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媒介。西南各民族尊稱諸葛亮為「孔明老爹」「孔明阿公」「爸孔」,這不僅表達了對諸葛亮的尊敬之情,也體現了文化譜系何以形成。透過賦予諸葛亮英雄祖先的身份,使各民族形成了擬制的親緣關系,這類「弟兄祖先」神話可以強化各民族同根共源關系,是西南各民族在中華民族框架內構建文化譜系的表現,確立了自身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座標,同時也進一步夯實了諸葛亮傳說作為共有共享的中華文化形象的社會基礎,增進了各民族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

總之,諸葛亮傳說是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資源,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產物,各民族都參與了諸葛亮形象塑造與文化表達,共同形塑出諸葛亮這一極具文化魅力的形象。隨著時代變遷和社會發展,諸葛亮傳說也在不斷實作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持續不斷為增進各民族中華文化認同提供資源。(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