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致所有頭條上的文創者

2024-04-30文化

所有的創作者,都會遇到這樣的一個瓶頸問題:

坐在電腦邊,面對空空如已的Word文件,左思右想,抓耳撓腮,就是寫不出半個字來;

或是站在書桌旁,已經練習了很久的書法,就是不能突破,總是差那麽一點火候;

是強行寫下去?還是休息放松會兒,反思一二然後再寫?

看似選擇問題,實則是一個心態問題。

因為不論那一種選擇,都是對的,都是根據當時的情況,合理的選擇。

但若不顧自己的實際情況,而一直只選一種,那適得其反的結果,最終是坑苦了自己。

曾國藩往往選擇第一種,死撐下去。

他說:「手愈掘,字愈醜,意興愈低,所謂困也,困時切莫間斷,熬過此關,便可少進。再進再困,再熬再奮,自有亨通精進之日。」

也就是說:學習書法,到一定程度就會出現的「困」境。

執筆的手越寫越僵,寫出的字越寫越醜,練習的熱情也越寫越低。

但一定要堅持住,只要再多寫幾字,十幾字,幾十字,便可以熬過去,熬過去,便能夠有了點滴進步。

日後練習,再遇到這樣的情形,便再如此行為,時間一長,自然就有精通成功之日。

不無道理。

跑步的人都知道,只要跑上一段時間後,就會出現極點現象,胸悶,氣喘,不想再繼續。

但是如果堅持跑,熬過極點,就不再疲累,反而會感到一種輕松自在。

成功都是反人性的,越是堅持不住時,越要逼自己一把。人的潛力,往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包括你自己。

每種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規律,依照規律而行,才是最好的捷徑。

練字、彈琴、跑步等,師傅領進了門,掌握了其中的技巧後,剩下的就是苦練,咬著牙抵制自己心裏不斷產生的,想放棄,想偷懶的誘惑。

只有不斷的正確重復,重復正確,才能在晝夜不斷的打磨中,日趨精進,用「一萬個小時」,最終到達成功彼岸。

很贊同一句話:人不能賺到他認知以外的錢。

同樣的道理,人也不能寫出他積累以外的文章。

厚積薄發,就是文學創作的最基本要求。

必須要有大量的原料,素材,才能在此基礎上,透過思考進行去偽存真,去粗留精,寫出自己的文章。

若面對白板一張的螢幕,與其認為靈感未到,倒不如反思下,你的積累,是否足以支撐你的產出。

在北大的一堂文學課上,曾有學生請教國學大師季羨林:為什麽自己的論文,就是寫不出來?

他幽默的回答:「你水喝多了,尿自然就有了。」

話糙理不糙,沒有充足的水分,哪有自然的尿意?

蘇軾也曾自我評價道:「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皆可出。」

也就是說,他肚裏有文章萬千,隨便何地,要想寫一篇文,賦一首詩,分分鐘搞定。

由此可見,積累的重要性。

若是真的還是枯坐在電腦邊,半天打不出個字,那就不要再堅持了。

挖空心思,絞盡腦汁的去想「一萬個小時」,堅持「一萬個小時」,依然是寫不出一個字的,不過是浪費了這「一萬個小時」。

倒不如,離開電腦,開啟一本書,認真的去看去積累,有了足夠的底蘊,才能有足夠的底氣,才不會成為那個,難為無米之炊的「巧婦」。

也可以報上一節課,學習別人的寫作思路,寫作技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模仿與借鑒,永遠都是最快的提升方法。

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到更遠的風景,知道更遠的路在何處。

在寫作過程中,有了足夠的素材和積累,有了足夠的經歷與沈澱,剩下的,也就又回到曾國潘練字的情形。

用自己的方式寫出來,用別人好的方式對照打磨,再不想寫,再覺困難,也堅持下去,每寫出一篇,每打磨出一篇,就是進步一篇。

這世上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這世上也沒有白寫的文,每一字都算數。

先喝水,再消化,最後尿尿。

先積累,再吸收,最後成文。

萬法合一,殊途同歸,明了其原理,清晰其規律,找到其方法,寫作開始可能是一個苦差,但是到了後面,一定會成為一件樂事。

點亮再看,願與所有在頭條上的文創者,一同前行,一同分享,一同進步。

紅葉情感,爍見人生。感悟生活百味,分享人生哲理。我是紅葉,感謝點贊關註。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