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這裏沒有人山人海,盡是各色獅虎貓豹——歡迎光臨「非正式的貓科動物博物館」!

2024-05-01文化

非正式的貓科動物博物館

貓科動物,最知名的動物類群之一,從星球上數量最多的伴侶動物——貓,到獸中之王——虎、獅,引來無數人的喜愛或關註。

▲ 貓科動物掠影

然而,貓科動物特有的孤傲、獨行等個性,一直讓人類很難徹底了解它們,尤其對於野生貓科動物的保護,最先需要了解它們的日常行為、繁殖成長、生態和棲息地等基礎科學資訊,而這往往需要數年、數十年,乃至幾代科學家的努力積累……

【世界貓科動物】(Wild Cats of the World)源自我們對貓科動物延續一生的愛。多年以來,我們收集了數以千計的有關貓科動物的出版物,其內容覆蓋了從家貓的中耳結構到馬來虎捕食家畜記錄的方方面面。在我們開始著手建立這座「非正式的貓科動物博物館」之時,對於想要了解貓科動物各方面資訊的人來說,格吉斯伯格的【世界野生貓科動物】(Wild Cats of the World)就是人們的「聖經」。有人建議我們應該寫一個更新的版本。這個想法最終演變為這本包羅了幾十種野生貓科動物所有已知生態行為的著作。

← 左右滑動檢視詳細資訊→

如作者梅爾文·宋奎斯特教授在【世界貓科動物】原版序言中所說,這本書是一本涵蓋40 余種貓科動物「方方面面」內容的「百科全書」。據統計,作者共參照參考文獻近2400 篇次,其中除相關物種的科學論文和學術專著外,還包括各類動物誌、歷史文獻,甚至稗官野史中關於貓科動物的傳說。宋奎斯特教授夫婦花費十余年時間收集、整理、編輯這些材料,最終才得到這本涵蓋「貓科動物各方面資訊」的「聖經」。

還記得在近20 年前,當我第一次在美國讀到本書原著時,就驚訝於書中浩如煙海的各類資料,以及對於貓科動物生態行為深刻而又不失趣味的介紹。自2002年成書之後,這本書在國內外學術界引起巨大反響,其被參照次數達1800 余次,成為全球貓科動物研究者的寶典。盡管遲遲未能被轉譯成中文,但書中的很多內容早已成為國內網路論壇上貓科動物和生態愛好者熱議的話題。即便距離本書英文原版出版已經過去20 余年,在今天看來,書中關於貓科動物生態行為的介紹仍極具科學和科普價值,到今天為止,國內外還沒有一部類似作品可以替代它的位置。

這本書不僅為研究者提供最專業的指導,同時它簡潔易懂的文字和對科學細節引人入勝的記述,能讓非專業讀者有很好的閱讀體驗。在中國,貓科動物擁有龐大的「粉絲」,大型貓科動物保護更是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標誌。我們感受到研究者、從業人員、民間愛好者、養貓人士對專業知識越來越迫切的需求。為此,我們的轉譯團隊歷經三年,滿懷興奮又誠惶誠恐地轉譯了這本巨著,【世界貓科動物】中文版終於得以正式出版。

馮利民

對我們來說,貓科動物生態學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在於,從體重只有1 千克的黑足貓到近230 千克的老虎,它們竟然是如此的大同小異。如果你的家中有一只貓,你就像是在和老虎一起生活。實際上,家貓真正吸引我們的地方可能就是它們與自己的野生親屬之間是如此相像。家貓和老虎之間的關系到底有多近,或是不同種類的貓科動物到底有多大的區別,這些問題正可以從近年來我們對引人入勝的野生貓科動物世界的探究中獲得答案。

▲ 貓科動物的體重範圍

事實上,獅子的最大體重遠不止216 千克。1993 年,一只在肯亞被人射殺的雄獅體重達到272 千克;1981~1984 年,人們在奈米比亞捕捉了16 只雄獅,其中最大的一只體重達到260 千克;2009~2010 年,人們在波札那中部地區稱量了7 只雄獅的體重,其平均體重為209 千克,最大為246 千克。

在過去的四分之一世紀裏,我們已經極大地拓展了對貓科動物的認識。在格吉斯伯格撰寫其經典著作【世界野生貓科動物】之時,我們對婆羅洲金貓、南美林貓和山原貓的認識僅限於幾件收藏於博物館的皮張和一件偶然獲得的標本。即便是那些易於辨認的物種,如短尾貓、美洲獅、虎、豹、獵豹、虎貓等,我們不但對其基礎生物學常識幾乎一無所知,甚至對於這些物種生存需要多少空間和食物也是毫無頭緒。而在保護方面,每年有數十萬只各類貓科動物被人類套捕,它們的毛皮經過國際貿易流向世界各地。

貓科動物的分類

長期以來,貓科動物究竟應當如何分類,一直是動物分類學家激烈爭論的焦點。從1858 年謝韋爾佐夫把貓科動物分成5 個屬至今,人們已經先後提出了至少10 套不同的分類系統。按照這些分類方法,貓科動物最少可以分為2 個屬,最多可以分為23個屬。而在貓科動物到底有多少物種的問題上,研究者卻沒有較大分歧——一般認為在36~39 種。這些分類的主要依據來自一些形態學、行為學和分子遺傳學的特征,包括發聲、瞳孔形狀、牙齒數目、牙齒形狀和大小、頭骨尺寸、足部和鼻部形態、雜交記錄、染色體核型,以及近期的DNA 分析等。

貓科動物的分類之所以如此混亂,是因為除獵豹之外,幾乎所有貓科動物的生活方式都很一致。它們采用幾乎相同的動作,同樣用牙齒和爪子潛近、突襲、追逐並殺死獵物,這意味著它們的形態特征也很接近。盡管貓科動物是食肉目動物中體形差異最大的一科——體形最大的老虎可重達320 千克,體形最小的銹斑貓則只有0.9 千克,然而它們在形態方面卻幾乎沒有差別。

盡管如此,研究者綜合多種方法構建成了基於最佳猜測的系統發育樹,其結果支持把現存的貓科動物分為8 大支系。

▲ 貓科動物分子系統發育樹

譯者註:此系統發育樹參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見張凱等2023 年於【動物學雜誌】發表的論文【貓科動物的分類——分子系統學框架和化石證據】。

時至今日,我們已經掌握了大多數貓科動物的基礎生物學和行為學知識。而這些新的知識反而讓我們更有理由對一些物種的生存表示擔憂或對另一些物種的未來保持樂觀。關於這些物種繁殖和存活率方面的資訊(多數資訊搜集自飼養個體)告訴我們,套捕和獵殺會對很多小型斑點貓科動物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如虎貓和長尾虎貓,它們每胎只產下很少的幼仔,很可能每隔兩年才繁殖一次。而其他物種,如老虎,卻表現得比較頑強。只要保護好它們的棲息地和獵物,老虎甚至能夠在有少量偷獵和獵殺的情況下仍舊保持族群興盛。

雖然棲息地喪失、獵殺及非法套捕它們所食用的獵物威脅著世界上的許多貓科動物的生存,但在過去的幾十年中我們也在保護方面取得了一些進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onvention on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dangered Species of Wild Fauna and Flora,簡稱CITES)。自1975 年生效以來,CITES 這一全球性公約一直致力於保護動植物物種免遭不受監管貿易的威脅。

在20 世紀70 年代和80 年代,來自公眾的強大關註和行之有效的法律條款成功削減了貓科動物的國際貿易量。在貿易的最高峰,每年在國際市場上流通的貓科動物皮毛可達近50 萬張。如今,大多數貓科動物的國際貿易已經消失,僅有的幾種允許交易物種的貿易量也在持續下降。

← 左右滑動檢視樣頁物種檔案:非洲金貓→

本書集合了如今人們對貓科動物生命史、行為和生態學的認知,創作目的是為了給所有為貓傾倒的人——無論是「貓奴」,還是職業科學家——提供一份參考資料。在本書中,你可以找到關於每一種貓科動物的資訊。我們按照物種描述、分布、生態學、行為(包括生境、覓食生態學、社群組織、繁殖和發育)以及野外現狀把這些資訊分成了若幹章節,如虎、獅、美洲豹、美洲獅、短尾貓等物種,其有關資訊相對較為豐富;而一些物種,如山原貓、婆羅洲金貓和雲貓,對其認識仍然非常有限。

我們期望本書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激勵後來者繼續研究。作為「貓迷」,我們是一股強有力的支持力量,聯合起來,我們可以幫助提出具有創造力的方式以解決人—貓沖突問題。生態保護的根基來自公眾關註,我們越是了解這些迷人的物種,就會越來越多地關註它們的福祉與生存狀況。

本文摘編自【世界貓科動物】[( 美)梅爾文·宋奎斯特(Mel Sunquist),(美)菲奧娜·宋奎斯特(Fiona Sunquist)著;馮利民,谷洪,張凱譯. 北京:科學出版社,2024.4]一書「概要」「序」「譯者序」「譯後記」,有刪減修改,標題為編者所加。

書名原文:Wild Cats of The World

責任編輯:王亞萍

【世界貓科動物】一書的內容涵蓋當今世界所有貓科動物物種,是一本全面、權威的貓科動物生態學綜述和大百科。作者以畢生心血收集有關貓科動物的各類資料,從古羅馬時代的自然史書籍,到現代貓科動物生態學研究,累計參照各類文獻近2800 篇次,涵蓋了幾乎所有貓科動物研究專家學者的重要和經典研究。在此基礎上,作者把龐雜的內容按照地理分布、生態行為、野外生存狀況和人工飼養狀況進行分類,把科學殿堂中復雜的專業術語、概念用平實的語言加以解釋,使普通愛好者到專業人士都可以毫無障礙地領略在過去2000 年間人類對貓科動物不斷深入的研究,揭示它們那讓人著迷的隱秘生活。

一起閱讀科學!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位

科學出版社視訊號

硬核有料 視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