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亂解道德經第四章:其中有四個字是許多人的做人準則

2024-04-25文化

老子講【道德經】感覺思維有點跳躍,第一章講「道」的玄妙,比較抽象,不好理解。第二章講辯證法,告訴人們凡事都有兩面性。第三章講他對治理國家的一些看法,提倡對老百姓不加幹擾的無為而治。到了第四章,老子又開始承接第一章,講「道」的妙處。

原文: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zhàn)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第一章裏,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意思是說「道」這個東西一般人很難講清楚,也很難給一般人講明白,那怎麽才能讓大家對它有所認識呢?

在本章,老子用了一個比喻,把「道」比做是一個容器,空著的時候(道沖),用它來裝東西,怎麽也裝不滿(用之不盈);如果從它裏面取東西(萬物),又取之不盡,好像萬物都從這裏產生(似萬物之宗)。本章前兩句也是對之前第一章「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呼應。

這裏,老子形容「道」,用了一個「淵兮」。我們稱贊一個有學識的人,也常說他學問「淵深」,說明學問做到極致也可能接近於「道」的境界,不是有個成語叫「技近於道」嘛。

接著,老子又對「道」進行了進一步的描述,說它看不見尖銳的棱角(挫其銳),也從不參與糾紛(解其紛),不顯示自己的光芒(和其光),常與塵土混雜在一起(同其塵)。這說明「道」雖然妙用無窮,但它是不顯的,是蟄伏的,想要了解它,只能靠體會和領悟。

「和光同塵」後來被許多人奉為處世哲學,儒家講的「韜光養晦」也是這個意思,宗旨就是藏拙,隱藏實力,壯大自己。【易經】裏所說的「潛龍在淵」,道理也差不多。個人感覺,儒、釋、道三家有些觀點是相同的,只不過是說法有些差異。

最後一句,老子說:我不知道「道」是誰產生的(誰之子),但它好像在天帝之前就已經存在了(像帝之先)。

西方人說世界是上帝創造的,也就是說神創造了世界,神是世界的主宰。老子說的「天帝」和「上帝」級別相當,但老子沒有說天帝創造了世界,因為天帝沒出現的時候,「道」已經存在了。顯然,老子的思想比西方的宗教思想更加超前一些。

由此看來,老子的主張是「無神」,後來尊老子為創始人的道教,卻創造了一個眾神的世界。

在本章,老子也提出了一個問題:道,是誰之子?他不知道。這就給了人們無限的遐想空間,就像我們現代人的思考:宇宙之外是不是還有其它?

老子的疑問,也讓他的學說有了延伸的空間,我有時會想:老子西出函谷關後,再也沒有回來,是不是去尋找「道」之先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