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這個3月,我們選出了17本好書

2024-04-13文化

人類的存在,宏觀而言,沒有特別的意義;但這並不妨礙每個人在各自具體的生活中去探求意義。這種信念構成了何為良好生活的支撐。然而歸根結底,「生活意義」究竟該如何定義並長久地踐行下去?

在今年3月我們選出的這17本書中,不少書籍都在這一議題上殊途同歸。在劉宸君的【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中,19歲的他旅行、寫信,在追尋愛與信念中與死亡迎面相遇,最終確認「愛」不是任何一種理念或頭腦的建構。蕭易在【石上眾生】中復原巴蜀石窟供養人和他們的造像故事,盡管如今神佛造像早已落滿石屑,可一代代供養人的身影,卻依然映在一座座石窟造像上。意義危機不只與個體相關。布萊希特捕捉到時代的脈搏,在【詩歌的壞時代】中直擊生命的無常,領悟到一切外在表象之下某些更根本的東西搖搖欲墜。我們還會看到,馬克·費舍早在二十年前做出的判斷依舊被不斷印證,這一代年輕人陷入了一種既抑郁又快樂的「反身性無能」。蘇珊·沃爾夫則在【生活中的意義】中呈現多位哲學家與此相關的激辯,以求給所謂「意義」拓展出更多非客觀的標準。或許唯有如此,我們才不至於落入一種精英主義的偏見。

在未來,我們會繼續每個月向讀者推薦一系列最新出品的好書名單。這份書單由王府井書店、新京報書評周刊聯合推出。在選書時依舊堅持了書評周刊「公共立場,專業品格,獨立思想,現實情懷」的一貫標準。更多書單的詳細內容會在新京報書評周刊與王府井書店的微信平台上陸續更新,同時我們也開始在多個城市的書店對書榜進行了線下的展出(展出資訊見書榜後) ,歡迎讀者朋友們關註、前往。

【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

作者:劉宸君

版本:後浪文學·九州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薦理由:

劉宸君是個過早離開的人。他生於1998年,死於2017年,「喜愛文學、登山與旅行」。2017年,劉宸君與旅伴從印度出發,到尼泊爾進行登山旅行,途遇大雪,受困巖洞並去世。在受困中,在與死亡真實地迎面相遇時,他在給朋友寫一封信,這些內容不是刻意去創作的「文學」,但直見人心,而文學的目的 (之一) 不就是如此嗎?在信的結尾他告訴友人:「如果最後我跟嶽終將一死,請不要過度地悲傷,你所做的便是去愛人,就去愛吧,答應我好嗎?」

在那樣一個時刻,那樣的境遇中,一個19歲的年輕人說出的「愛」不是任何一種理念,不是任何頭腦的聰明建構,而是在死亡逼迫下直抵存在核心時的真實感悟。這部【我所告訴你關於那座山的一切】就是這樣一個靈魂的文字表達,碎片式的、不加矯飾的表達。書中包含了他的旅行劄記、書信、詩歌、筆記等,這些內容因其純粹而足以讓我們借此接近、進而認識這個人,他像我們每一個人一樣復雜,一樣簡單。從他的文字裏可以知道,他喜愛文學,就像喜愛旅行,像喜愛生命。

【石上眾生:巴蜀石窟與古代供養人】

作者: 蕭易

版本: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薦理由:

錛鑿在石上刻下的,不僅有神佛莊嚴的寶相,還有一個個註定被歲月湮沒的姓名。他們是一群普通人,是紅塵中的蕓蕓眾生,他們有天潢貴胄,有達官顯貴,也有官紳士兵,普通百姓,他們不像神佛一樣有著與日月同壽的不壞之軀,他們只是終有一死的血肉之軀,但正是他們,捐資助力,年復一年,代復一代,在巴蜀的峰巒崖壁上,開鑿出一座座石窟,雕刻出一尊尊神佛,用自己有限的生命,去創造不朽的信仰。

蕭易的【石上眾生】,講述的正是這些巴蜀石窟供養人和他們造像的故事。從隋代初唐最初的營造,到盛唐時代的蔚然成風,安史之亂的震蕩波折反倒為石窟營造註入了新鮮的風氣,晚唐的余暉中,開鑿石窟的雙手依然未曾停止。哪怕滅佛的詔令,也只是將虔敬的心靈驅趕到隱秘的避難所,神佛造像上落下的石屑塵土,依然年復一年紛紛揚落在一代代供養者的身上。工程可能因戰亂戛然而止,戰火會將寺院佛像化為劫灰,但直到石窟藝術在明清之際日暮西山的黃昏一刻,一代代供養人的身影,依然會映在一座座石窟的造像上。

誠然,那些名字最終會埋沒荒草,或許只有幾個大人物的名字會橫過歲月的牢籠,被人捕獲,但那些普通小民的名字,只會像他們的生命一樣,在歲月中磨滅雕零。他們的喜樂悲苦似乎在洶湧寬廣的歷史洪流中只是幾顆水珠,但正是萬千普通人的信仰匯成了江海,就像沖刷出的河道一樣,將信仰的象征,莊嚴而慈悲的神佛刻進了山巒的軀體。而另一個別具意味之處,是六十多年前那些毀掉千年前先民信仰與血汗造就的石窟造像的人,同樣扛著錛鑿斧錘,而他們的名字,也同樣和當年開鑿這些石窟的供養人一樣,註定會被歲月湮沒——除非像這本書中的供養人一樣,作為歷史被記錄下來。

【京華收藏世家】

作者: 鄭重

版本: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4年2月

推薦理由:

這是一本講述收藏家的歷史之書。不知何時起,但凡提及收藏或收藏家,我們都會聯系到「賣弄」「欺騙」「贗品」「附庸風雅」等,假如要為收藏家作傳,仿佛多少都有一些圈子內外的八卦。本書自然不在此列。作者鄭重在這本書中寫了十余位出生在或生活在北京的近現代收藏家,包括張伯駒、傅增湘、陳夢家和王世襄等。就像他在寫陳夢家時說到的,「世上沒有以收藏為生的收藏家」,因為這個道理,收藏實際上不能養家糊口。把它做成一門生意是自然而然的,也是無可厚非的,只不過那就不叫收藏家了,因為他們「收而不藏」,「收」是為了等待出讓的機會。

一個人唯有靠比較厚實的積蓄和不可阻擋的興趣,才可能成為收藏之家。比如陳夢家,他是做歷史和古文字方面的學者,對明代家具卻極其癡迷,對收藏的明式家具倍加珍惜,習慣用紅色的帶子圈圍著椅、案。這方面的故事是細數不過來的,如張伯駒為了買進【遊春圖】,賣掉了一座院子,耗資之大,超乎我們的想象,還有周紹良,他為了做唐代研究,收藏了在當時頗為冷門的墓誌拓本,並且一一作抄錄,即便是在「文革」期間也沒停止過。值得一提的是,鄭重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和本世紀初見過部份傳主,聽他們講收藏經歷,若是傳主已經離世,他便前往其故居或生前常去的住所。

於讀者而言,另一層收獲是由藏品引出的詩詞、器物知識,更重要的是在他的文字和照片中感受到每次收藏、每件藏品背後的20世紀中國社會與歷史的變遷。書中所列的收藏家均已離世,他們這一生將收藏作為最大的業余愛好,為其癡過,也為其吃過苦。他們做著收藏這件事,他們也研究藏品,把藏品捐獻給博物館,在這件事上寄托了許多家國情懷。

【形理兩全:宋畫中的鳥類】

作者:陳水華

版本:浙江古籍民出版社

2024年2月

推薦理由:

了解宋代花鳥畫,有很多種開啟方式。但跟隨鳥類學博士的目光重新打量這些畫作,肯定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本書作者陳水華是一位鳥類研究專家,也是一位科普作家,他運用科學的研究方法,聚焦宋代花鳥畫的創作:不僅對宋代代表性花鳥畫的創作脈絡和歷史背景進行闡釋,更對畫中所繪的鳥類進行了精細統計、品類鑒定和尺寸測量。

我們知道宋代花鳥畫很寫實,但到底寫實到何種程度,一般觀者很難判斷。在【形理兩全】選擇的174幅宋代花鳥畫中,達到可辨識具體物種的畫作比例達到了88%,包含了67種鳥類——這是一個驚人的數位。我們由此能更直觀地了解宋代花鳥畫的藝術水平與科學精準度。本書也將畫中的鳥和環境與季節統一起來,如果把這174幅作品看作是宋代花鳥畫的一個抽樣,那我們就可以進一步還原兩宋時期鳥類的生態環境。在這裏,藝術與科學,花鳥與自然形成了新的融合,也為我們重新理解宋代花鳥畫開啟了一扇有趣的視窗。

【尋蕓記: 辟蠹芳草博物誌】

作者:陳湧海

版本:商務印書館

2024年1月

推薦理由:

蕓香的記錄最早見於三國時,這種種植於庭院之中的香草,可以用來給書籍辟蠹,也就是「焚蕓辟蠧」。但究竟何為蕓香?蕓草的真身到底是什麽樣的植物?千百年來,有關「蕓」的記述不斷見諸文人筆下,卻難覓「蕓蹤」「蕓跡」「蕓形」。為此,陳湧海在書籍和山野中搜尋蕓草的芳蹤,試圖解開作為香草之「蕓」的秘密。

澤蘭、慈草、白芷草木、零陵香、丹陽草、胡盧巴、郁草、苗香、基草、六座大山荊芥、薄荷羅勒……從興安杜鵑到草木樨,從香豆素到苜蓿,從離鄉草到茅山香草,再到蕙草、䔄草等種種仙草。兼具科研人、音樂人、博物作者等諸多身份的陳湧海融植物學、花卉學、考據學、田野調查為一體,從書堆、草園中爬梳繁亂,在蛛絲馬跡間探究芳蹤。書中隨處可見埋藏於作者內心的隱逸與逍遙之意,顯然,這種多向度的棲居式寫作,既能帶給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和好奇,也可為今日博物學之寫作,另辟一途。

【我們在非洲】

作者:非洲的青山

版本:如麗螺|中信出版社

2023年12月

推薦理由:

這裏是非洲,這裏有草原,雨林,火山,濕地,海島。從東非出發,途經剛果盆地的熱帶雨林,又沿著東非大裂谷一路前往非洲南部,這是一場有關於非洲的穿越之旅。在非洲草原工作的15年裏,作者非洲的青山積累了一本厚厚的動物觀察筆記,其中既有獅子、獵豹、胡狼這些草原霸主,也有大象、白犀牛、羚羊、長頸鹿這些食草之徒。

什麽是作為一只動物的狀態?動物的寂靜生活裏,又隱藏著什麽生活感悟?它們是怎樣演化而來的?它們是怎麽生存的?它們在生態系中起什麽作用?書中,作者以自己的親身經歷,悉心講述這些動物的習性和故事,以及在跟蹤觀察它們的過程中,那些或驚險、或有趣的小插曲,用充滿溫度和張力的記錄,為我們呈現了一座充滿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的「紙上博物館」。

【流動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場經濟史】

作者: 張萌

譯者:史可鑒

版本: 光啟書局|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年2月

推薦理由:

在傳統社會,絕大多數建造工程都需要用到木材。這些使用領域包括宮殿、寺廟、居民住宅,以及橋梁等交通設施和防禦堡壘等軍事設施。可以說,沒有木材,也就沒有我們今天能在現代城市見到的物質遺產。這就產生了龐大的用材需求。青年學者張萌的【流動的森林:一部清代市場經濟史】向讀者描述的,是中國清代時期的木材市場,她的研究試圖揭示圍繞木材的生產制度、產權制度和金融市場。這並不是簡單地以「老生常談」的方式回答傳統中國的國家 (state) 與市場、制度與文化的二元結構如何互動。

以木材的生產周期這個特征為例。雖然用材需求無處不在,可隨著砍伐的加快和擴大,被砍伐的森林必然會逼近枯竭的邊緣——先秦文獻【伐崇令】對此就有警惕。培育樹苗、種植樹木也就成為必然的選擇。與莊稼或手工業不同,木材的生產周期是漫長的,一棵樹長成可伐可用的木材得用上二三十年,在那個時候,它可能是一個人的半生,如此漫長的等待,似乎並不能激發人們的動力。何況還有火災、旱災等不可抗拒的風險。不過也就是在這裏張萌發現了傳統市場經濟的活躍之處,人們透過把山地所有權、租佃權劃分為可以交易的股權,把未來的、需要漫長等待的收益轉化為現金流,應對了風險。當然,這只是木材市場的一個方面。她的描述物件既有種植者,也有牙行經紀人、運木工、官員和行會。朝廷如何限制地方官員從木材中獲益,行會如何對內行使行規、對外與地方官府談判,也都是這部木材經濟史的一部份。讀者從中可讀到木材市場的金融史、行業史,也可讀到傳統中國的市場發展史,在那裏,市場絕不是人們時常以為的「無生機」。

【卿本著者:明清女性的性別身份、能動主體和文學書寫】

作者: [加]方秀潔

譯者:周睿/陳昉昊

版本: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24年2月

‍‍ 推薦理由:

在中國古代,雖然女性一直被正規教育拒之門外,但卻時有才女出現,班昭、李清照等都是其中佼佼者。在不同時期,女性的非正式教育與書寫暗自滋長。她們可能是士人精英階層的少數女性,也有結交了風雅恩客的青樓女子,或是文人的妾婦。20世紀八十年代,晚明 (17世紀) 至清末 (1911年) 的智識階層中的閨秀文集逐漸重見天日,並進入學術視野。在這些作品中,傳統女性順從、失語的性別角色被打破。但作為一種「次要」文學,這些作品通常沒有得到很好的流傳和保存,文本匱乏一度成為研究的主要難點。華裔漢學家方秀潔耗費十年,於中日各大圖書館的中國古籍善本特藏中,發掘出大量明清女性作者的存世之作,讓這些沈睡的文本浮出地表。

但獲得這些珍貴資料後,文學研究應該以何種方式去評價、閱讀和闡釋這些文本成了新的挑戰。無論東西方,對女詩人的「再發現」都是困難的,因為沒有一套現成的闡釋方法和意義系統可以借鑒。方秀潔在這本書裏正是試圖尋求「講述她們的方法」。她首先回到女詩人的生活環境和等級秩序,追問她們為何耽溺於詩且筆耕不輟?她發現很多女性以詩言誌,以立言實作不朽,有清晰的自我賦權意識和主體自覺。在一個普遍認為桎梏至深,壓抑表達的年代,女性作者卻利用不受關註的邊緣位置,默默開拓出一片廣闊豐富的精神世界和自由空間。其中既有自命「賢婦」的道德化表達,也有大膽、強調感官的情欲書寫。女性透過寫作和閱讀締結了文學和社會的共同體,超越了社會階層和時空的限制。

【影子母親:保姆、換工與育兒中的微觀政治】

作者:[美]卡麥隆·林·麥克唐納

譯者:楊可

版本:薄荷實驗|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薦理由:

對於不少重回職場的媽媽而言,一位理想的「影子母親」凝聚了多重身份期待。母親希望保姆能成為自己的延伸,如同自己一樣愛護孩子;但當真正的母親回到家中時,她們也能隨時「消失」。這就使得孩子母親與保姆之間的關系變得極為曖昧,這裏既是不同版本母職觀念的碰撞之所,也是再生產勞動在女性內部的二次分配。然而實際生活中,這種「合作育兒」的構想往往會在文化結構影響下的家庭微觀政治中裂縫叢生。

美國人類學家麥克唐納透過對30位職場媽媽和50位育兒保姆的深度訪談,以大量細節集中呈現了家中育兒日常的矛盾與沖撞。麥克唐納發現,即便是進入職場的雇主母親也無法擺脫「好媽媽」的密集母職期待,於是保姆通常會被視為執行母親意願的媒介,母親透過操縱木偶式的管理策略,以實作「不在家」時仍能將自己的育兒理念傳達給孩子。在這種任務分配模式下,保姆不得不時常在「母親」和「非母親」之間切換,透過多種方式實踐一種更為嚴苛的「超脫型依戀」式的情感勞動。而在更多時候,保姆與雇主母親對「好媽媽」的含義也有不同理解,這背後折射的是深層的階層差異,兩類女性彼此競爭的母職實踐持續加深著這對關系中的張力。

保姆工作的處境還受到「家庭」場域的掩蓋。訪談中的保姆經常發現自己處於「雇工」與「家庭一員」的尷尬位置。作為「家庭一員」,她們被要求上下班靈活,把雇主家庭的需求放在首位,甚至承擔超出合約之外的工作。這些都加劇了她們在勞動力市場的劣勢。與此同時,大多數家庭不會把保姆的薪資當作家庭開支,而是母親自己的開支。

麥克唐納最終發現,影子母職的實質是它既不為孩子服務,也不為家庭服務,而是服務於一整套密集母職的信條和自給自足的核心家庭想象。如果這一觀念系統得不到正視,外出的母親依然會陷入內疚、保姆的經驗仍舊得不到采納、回到家中的父親還是無法真正參與家庭。

【詩歌的壞時代:布萊希特詩選】

作者: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譯者:黃雪媛

版本: 上海貝貝特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4年1月

‍‍ 推薦理由:

「但是你們,若能抵達/一個互助的時代/請在回憶我們之時/帶著寬容的心態。」布萊希特在【致後代】一詩的結尾說,語氣中帶著一些慚愧,以及更多的悲憫。慚愧是因為在昏暗的時代,他們「本想為友善開辟土壤,自己卻無法做到」,悲憫是因為:「的確,我生活在昏暗的時代!」

那是一個怎樣的時代?布萊希特在詩中無數次描摹它。「我就是那個鄰居。是我舉報了他。」 (【鄰居】) 「壞家夥被更壞的家夥打敗。」 (【拿破侖】) 「當德國武裝到牙齒/大禍便要臨頭/鼓手即將發動他的戰爭。」 (【戰爭之初】) 「戰爭中,許多東西都會變大/變大的是/資產者的資產/無產者的貧窮/元首的演講/和被統治者的沈默。」 (【戰爭中,許多東西都會變大】) 「每年九月,學校開學前/郊區的女人們站在文具店裏/為孩子買課本和練習簿。/……但她們不知道/為孩子們客製的知識/有多麽糟糕。」 (【每年九月】) 「上面的人/聚集在一個房間。/街上的人/放棄了所有希望。」 (【上面的人】) 這些樸素、直接的句子匕首般瞄準了時代脈搏,在當時以及後來的世界各地引起共鳴。也正是類似的詩句,及其足夠的「直接性」,讓布萊希特的詩獨樹一幟。

然而,在閱讀布萊希特時我們不應忽視那些具有更廣闊視野的作品,那些沈潛於更深意識層次或說存在狀態的詩。【詩歌的壞時代】基本上以寫作時間編排,從布萊希特15歲到其去世的1956年,電影片段般排演出布萊希特的一生。1955年,在某個生命瞬間,布萊希特也許直覺到生命的無常,領悟到一切外在表象之下的某些更根本的東西,於是他寫下【事物變化】,詩句不具有明顯的時代性/歷史性,但廣闊動人:「我有時蒼老,有時年輕/早上蒼老,傍晚年輕/有時我是一個孩子,想著傷心事/有時我是一個老人,失去了記憶。」

【奇怪的轉校生】

作者:方剛

版本:青豆書坊|重慶出版社

2024年2月

推薦理由:

這是性教育專家方剛為青少年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故事圍繞著校園霸淩和性別刻板印象展開。新來的轉校生鐘意李十分奇怪:其他男生踢足球,他卻和女生跳皮筋;其他男生參加武術小組,他卻參加刺繡小組;看到男同學摸女同學時,他大聲說這是「性騷擾」。女孩李亞妮從小就喜歡武術,卻被媽媽送去學舞蹈。學校的武術小組都是男生,她無奈地報了絲毫不感興趣的刺繡小組。她努力地做一個「乖女孩」,內心卻感到十分壓抑。男同學幾次三番摸她的後背,她也不敢反抗。特立獨行的鐘意李在遭遇校園霸淩後,還能不能堅持做自己?乖巧溫順的李亞妮在持續不斷的騷擾下,是否會繼續沈默下去呢?

【姆明和電視機】

作者:[芬蘭]托芙·揚松

譯者:十畫

版本:99讀書人|人民文學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薦理由:

這是托芙·揚松和她的弟弟拉斯·揚松一同創作的姆明漫畫,書中共包含4則首次引進的漫畫故事。這些漫畫在20世紀中葉於報紙上連載,而它們驚人地與當下我們的現實生活體驗相呼應。在【姆明遇見吸血鬼】中,人們對未知的危險的防範、迷惑與恐懼,同我們在疫情期間的體驗極其相似,而這種全社會共享的恐懼所帶來的人與人的隔閡,也並不令我們陌生。托芙·揚松是一位諷刺幽默的高手,但在此之前,她是一位藝術家,更是一位以犀利和溫和的目光觀察生活的洞察者。在這本漫畫中,除了溫暖好客、平胡避世的姆明一家,作者也描摹了詩人、嬉皮士、慈善家等新角色,探討了新科技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政治與所謂現代文明的荒謬之處,還有何為健康的家庭關系等話題。

【基坑】

作者:[蘇聯]安德烈·普拉東諾夫

譯者: 徐振亞

版本:KEY·可以文化|浙江文藝出版社

2024年1月

推薦理由:

普拉東諾夫作為20世紀蘇聯的重要作家,其作品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末才得以陸續出版,而在國內他的譯介也非常稀少。今年,普拉東諾夫的小說再次出版無疑是一次對蘇聯文學寶藏的重新發現。作為兼備蘇聯傳統現實主義和文學藝術性的作家,普拉東諾夫的小說無論從主題還是文字上都非常具有魅力,他運用極具特色的文字表現風格,讓筆下每一段人物的行為都在細膩的描繪中具有了特定的時代張力,令讀者對當時的蘇聯社會環境和不同性格人物的處境與行為產生深沈的思考。在他的代表作【基坑】中,一群工人在不斷為建造所有人居住的大廈挖掘一個深坑,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圍繞著這個不停擴建的地基產生了不同的思考,這些深刻的主題和小說獨具魅力的故事性及語言風格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蘇聯文學上獨特的「普拉東諾夫奇跡」,也是因此,普拉東諾夫被部份評論家視為與卡夫卡、福克納、普魯斯特、貝克特齊名的二十世紀最為傑出的幾位作家之一。

【從細菌到巴哈再回來】

作者: [美]丹尼爾·丹尼特

譯者:馮文婧/郭瑞東

版本: 湛廬文化|中國紡織出版社

2024年2月

推薦理由:

人類的心智是如何產生的?圍繞這個困擾無數哲學家和科學家的話題,丹尼爾·丹尼特在【從細菌到巴哈再回來】這本書中以電腦科學和生物學為思想基礎,以其獨具特色的風格給出了自己的思考方式:第一步,跳出人類中心主義的視角,從自然演化的角度,試圖解釋生命是如何從細菌一步步演化出像巴哈這樣強大的人類心智的;第二步,返回人類的視角,分析我們的心智是如何可能提出並解答這個難題的。

作為一本跨越哲學與科學之間的前沿探索之作,初次閱讀時你可能無法在丹尼特打破學科界限的知識儲備與天馬行空般的大膽猜想之間完美地掌握平衡,但這種不適應感很快會被丹尼特一次次挑戰常識的論斷和啟發式的設問取代。

丹尼特說,我們很容易因為感知到心靈與身體的截然不同,於是先入為主地把意識或心智看作一種神秘現象。然而,擁有一種能力並且發揮出這種能力,並不需要以理解這種能力為前提,就像在小算盤出現之前,我們都以為懂算術是進行數位計算的必要條件。恰恰相反,無須理解亦能勝任,是這個星球上絕大多數生物的生存法則,人類心智的產生過程與其他物種的演化一樣,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無論你是否認同這種對心智的自然主義解讀,丹尼特對既定常識的挑戰、對思維慣性的糾偏與迷思的破除,都值得感興趣的讀者讀一讀這本書。

【資本主義現實主義:私人情緒與時代癥候】

作者: [英]馬克·費舍

譯者:王立秋

版賓·守望者|南京大學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薦理由:

21世紀初,在英國大學教書的馬克·費舍成了當時最能凝聚能量的網紅博主,他近乎即時地記錄下了千禧年後日益陷入危機的英國社會。在他逝世後,英國【衛報】將他的部落格描述為「一代人的必讀物」。這本【資本主義現實主義】匯集了馬克·費舍的一系列重要部落格文章,包含了這位歐洲當代左翼先鋒人物對社會情緒、流行文化和時代問題的診斷式觀察。

費舍在書中指出,資本主義已經成了一種彌漫於各處的氣氛,它不但是西方唯一可行的政治經濟系統,而且就連想象其替代選擇也變得不可能,就如詹明信和齊澤克所言,「想象世界末日比想象資本主義末日更容易」。費舍把這種時代病癥稱為「資本主義現實主義」,其首當其沖的表現形式就反映在資本主義現實主義占主導地位的教育領域。馬克·費舍以自身教學中的案例作為剖析物件,敏銳地指出英國的年輕學生表現出一種他稱之為的「反身性無能」:知道自己處境糟糕,卻又無能為力。年輕人陷入了一種既抑郁又快樂的狀態,這種看似無法矛盾的情緒表現在「做追求快樂之外的一切事情上的無能」。

可以說,馬克·費舍這些時而冷靜、時而躁郁的點評直擊了當時英國年輕人的精神狀態,更有趣的是,二十年後,馬克·費舍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犀利批判仍然能引起當下很多讀者的共鳴。

【打破社交媒體棱鏡:探尋網路政治極化的根源】

作者:[美]凱瑞斯·貝爾

譯者:李坤

版本:潮汐Tides|浙江人民出版社

2024年3月

推薦理由:

各類社交媒體已經如空氣一般滲透到我們今天的生活裏,我們借助它們通訊、表達、打發通勤時間,我們對世界的認知無可避免地遭到它的形塑。社會科學家和人文學者擔憂它帶來的觀點極化、認知碎片化的問題,將其形容為「囊泡」「繭房」。美國杜克大學的政治學者凱瑞斯·貝爾提出了一個新的社交媒體隱喻——「棱鏡」,這個全新的隱喻充分體現了社交媒體復雜的多面性,同時它也暗示著,一方面,社交媒體從不同的角度扭曲我們看待真實世界的方式,另一方面,我們也能透過清醒地辨識這種扭曲,更好地駕馭社交媒體。

自從被政治學者卡斯·桑史坦在【資訊烏托邦】中提出後,形容人們日漸封閉在自己熟悉的觀點中的「資訊繭房」的概念被越來越多地使用。大家慣常地認為,走出繭房的方式就是多去和觀點不同的人接觸。但貝爾透過實證研究發現,在很多情況下,接觸不同的觀點不僅不利於走出原有的封閉,出於對抗情緒,人們還有可能越發極端地堅持過往的觀點,這可能與深層的人性有關。在這樣的背景下,社交媒體增強了極端觀點的力量,讓溫和派趨於隱形,走出社交媒體棱鏡為我們制造的幻象是一件不那麽輕易的事情。但貝爾認為,我們還是可以做出一些努力,例如,如果你試圖走出自己封閉的觀點同溫層,不必立即開始與持有很強對立觀點的人開始對話——這可能會激化你原本的想法。相反,我們應該花一些時間深入地了解對方,代入對方的觀念和語言體系去思考雙方的分歧。

貝爾用非常清晰通俗的語言討論了很多我們在生活中經常遭遇的情景:為什麽在網路上想與人友好爭論,卻總是被迫按照立場「站隊」?如果互聯網已經滿是隔閡與暴力,作為一個溫和派,我需要「退網」嗎?這些討論都輔以了紮實的經驗研究支撐。當然,正如推薦序所言,本書無可避免地在回應「怎麽辦?」這一問題上顯得乏力。駕馭社交媒體棱鏡,需要的遠不僅僅是個體使用者做出努力。

【生活中的意義】

作者:[美]蘇珊·沃爾夫

譯者:陸鵬傑

版本:大學問 |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24年2月

推薦理由:

很多人會將尼采的「上帝死了」作為現代社會「意義」失落的宣言。的確,如果從比較宏觀的意義來說,人類的存在沒有特別的意義——它只不過是一種生物演化的結果,但這依舊不妨礙我們在自己具體的生活中去探求意義。這種信念不僅是存在主義哲學的基石,同樣也是我們每一個人過好自己生活的支撐。年輕人現在很流行說「躺平」「佛系」,這些詞匯看起來很反「意義」,但它們的背後其實蘊含著一種未被滿足的期待:大家非常渴求能在日常生活裏找到意義感,只不過屢屢碰壁。

美國當代著名倫理學家沃爾夫的這本小書用分析哲學式的精練語言直面了當代人的意義困惑。在沃爾夫看來,我們應該根據一種「適宜的充實感」來理解生活中的意義,即我們的主觀吸重力與某種具有客觀吸重力的事物相遇,同時,我們還能為與該事物發生聯系「做點什麽」。這幾個要素是缺一不可的。

可以想見,作為一個人們普遍關心的話題,任何一個在意義問題上發言的人都會遭遇很多的質疑。沃爾夫的批評者甚至包括了強納生·海特、約翰·科特等著名學者。常見的一些反駁指出,意義感其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其實只和主觀要件相關。比如,海特就借用「心流」的概念指出,如果有的人就是能在整天盯著金魚看的過程裏收獲滿足,那這件事對他就是很有意義的。如果我們堅持意義還要擁有一些客觀標準——「某些事情比另一些事情更有意義」,那麽就可能陷入一種精英主義的偏見。此外,如果我們滿懷激情從事的事業最後並未獲得一個滿意的結果,甚至一敗塗地,這種「客觀的失敗」是否會失真這件事帶給我們的「意義感」呢?

相信這些問題其實離我們每一個人都並不遙遠。沃爾夫在書中對這些批評進行了詳細的回應,也依舊非常堅持意義的主觀和客觀維度缺一不可。她舉了曾經計劃刺殺希特勒的施陶芬伯格的例子,盡管他最終失敗,並且導致幾百人的死亡,但這起密謀引起了世界公眾的關註,向世人證明德國人並非全都是懦夫。因此,我們可以在一個更大的時間尺度上去看待一件事客觀上的成敗。但重要的是,我們需要保留一個客觀的衡量維度,只依據主觀滿足來衡量意義,終究會讓我們不滿意。如何理解客觀意義是當前元倫理學研究的一個熱門話題,並非一本小書所能窮盡,但透過展示多位哲學家的激辯,我們能獲得對「生活意義」這一重要話題的諸多啟發。

新書月榜,正在去往更多書店

在春天紛至沓來的季節,新書月榜帶著年初推薦的15本書,去往城市與書店。2024,期待更多夥伴和我們一起,透過新書月榜欄目,讓好書與讀者相遇!

Station 03

成都•尋麓書館|一小片書裏寬闊的奇跡

尋麓書館裏有一處見方的標誌性書墻,新書月榜的薦書就在這個區域展出。采幾枝將開未開的花枝插在瓶裏,花下的書竟有了一種泰然疏朗之氣。是的,生活中可以真正作為憑借的並不多,但閱讀有時無異於一場小小的奇跡,讓我們從一小片書裏獲得沈澱與寬闊。

Station 07

大慶•百湖城書藝館|文字是光,晴朗了閱讀的人

東北的春天,是雪融後道路的泥濘和毫無來由的大風天構成的。這樣的日子,總會有更多人避在書店裏。拿起一本書,窗外的一切都變成了一種風景。就讓雪和風任性一會兒吧,反正文字是光,心是晴朗的。

Station 12

武漢•境自在書店|當熱情恒常如新

今年是境自在書店創立的第10年了,在書店小小的空間裏,隨處都可以發現店主的用心。在這裏,有對書的執著,對書店以內容存活下去的信心,也有以真心與讀者從未間斷的連結。在讀者那裏,店主程磊也有一個專門的別稱——石頭,這樣的稱呼似乎最貼切不過,像石頭一樣,擁有一顆不移之心,對書的熱情恒常如新。

Station 13

秦皇島•龍媒書店|只傾聽事物天然的聲音

作為一座海邊的城市,海浪聲已經成為秦皇島再自然不過的背景音。沈浸於自然之聲,信步走進龍媒書店,在這家堅持以人文社科類書籍為主的店裏,書會傾聽你內心深處最自然的聲音,也只有一個人心裏最真實的聲音會被書聽到,回以字字心有戚戚。

Station 17

沈陽•吶喊書店|書和書正在竊竊私語

在吶喊書店,新書月榜的薦書和讀者的薦書被擺放在一起,它們一本挨著一本,毫無間隙,像是一簇一簇聚在一起聊天的人,竊竊私語,聊天或許漫無目的,但總歸關於那些曾被翻開、哪怕只是一瞬被理解的快樂。

Station 22

北京•大有書館|某些事情就在我們身邊發生

在合作展陳「新書月榜」的書店中,大有書館是一個特別的存在,每一次我們和書店交流哪些薦書更受讀者歡迎時,大有書館給出的答案常有與其他書店不同之處。有一種欣喜,因為無論多麽小眾,好的書總會找到屬於自己的讀者,因為一種共同感,就在我們身邊,就在最平凡的日常裏,有不平凡的瞬間持續發生。

書評周刊•新書月榜,期待遇見更多的書店!有意合作的書店或空間,歡迎發信件至 [email protected] 。「閱讀需要主張」,我們相信——好的閱讀過後,會有新的世界出現。

本文為獨家原創內容。作者:新京報書評周刊編輯部;編輯:宮子、申璐、張瑤;海報設計:師春雷;校對:盧茜、趙琳。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