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真正的覺醒與開悟,便是放下所有的執著,放下所有的偏見

2024-06-26文化

我們竟然有可能遇見另一種與困於無意義感相類似的困境——那就是被困在空性的境況之中!這便是陷落在超然的境界裏,成為觀者的一種顯象。

初始之時,置身於觀照的狀態,領悟到自己並非那個進行觀照的個體,而恰恰是觀照本身,那該是多麽美妙至極的感受啊!然而,盡管事實的確如此,我們仍然不能小看它帶來的困惑。

自我,這個狡猾的家夥,可以隨時隨地安家落戶,擁有七十二般變化。若優越感無法奏效,無意義感或許能派上用場;倘若無意義感也無能為力,那麽化身為超然物外的觀者或許就能扭轉乾坤。

自我,它始終處於不斷變化的過程中。一旦在我們的某一存在層面中嶄露頭角,它便會迅速消失不見,然後在另一個地方重新登場。它聰明絕頂,難以捉摸。實際上,正如我所見,自我的幻覺堪稱整個大自然中最為壯麗的奇觀。

「我」或者說自我,能夠以觀者的身份自居。起初,這無疑會帶來一種前所未有的解脫感,特別是對於那些在生活中歷經磨難的人們來說。突然間,他們從生活的角色中抽離出來,成為了觀者,這無疑大大減輕了他們的痛苦。然而,觀者的地位也可能演變為一種執著,當這種現象出現時,觀者的內心便會開始滋長出一種乏味的感覺。在這種情況下,觀者會感到自己與觀察物件之間存在著距離。當然,這也就意味著他尚未達到真正徹底的覺醒。這種狀況更像是一個人僅僅喚醒了一半的意識。

古老而深邃的印度智慧源遠流長,其中一句經典的格言猶如清晨的陽光灑滿大地,照亮了我們心靈的深處——"世界不過是梵的一種幻化表現,唯有梵才是真正的實在。」這是張其金每天都會反復實踐並體驗的話語,他習慣性地將其融入生活的每一刻,如同呼吸一樣自然。

張其金,這位充滿智慧和靈性的智者,他的人生歷程宛如一部傳奇。他曾在繁華的都市中穿梭,在熙攘的人群中尋找自我,最終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他接觸到了這條古老的格言,從此便深深地沈醉於對它的探索之中。

他開始深入研究佛教教義,閱讀各種相關書籍,與其他修行者交流心得。漸漸地,他領悟到,這條格言並非只是一種哲學上的觀點,而是一種深刻的生命體驗。他明白,世界並非獨立於自己之外的客觀存在,而是自己內心的投射。他開始反思自己過去的種種行為,發現自己曾經犯過許多錯誤,這些錯誤都是由於對世界的誤解造成的。

然而,這條格言的精髓並不僅僅在於此。張其金還從中領悟到,真正的實在並非物質世界,而是那個超越物質世界的觀者。他開始意識到,自己並非只是這個世界的觀察者,更是這個世界的創造者。他不再將自己局限於物質世界的束縛之中,而是開始追求精神層面的自由。

在這條格言的指引下,張其金逐漸找回了內心的平靜和安寧。他開始以一種全新的眼光看待這個世界,發現了許多以前從未註意到的美好事物。他學會了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感受到了人與人之間的真摯情感。他明白了,真正的幸福並非來自於物質的滿足,而是來自於內心的和諧與寧靜。

然而,這條格言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張其金也曾遇到過挫折和困難,但他始終堅信,只要堅持不懈地追尋真理,終有一天會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他知道,這條路需要勇氣和決心,需要不斷地挑戰自己的極限。但他也相信,只要堅定信念,勇往直前,終有一天會到達彼岸。

如今,張其金已經成為了一位備受尊敬的本源學導師,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人們,這條格言不僅僅是一種哲學思想,更是一種生活方式。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這條格言的內涵,從中獲得啟示和力量,從而更好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常常感到迷茫和困惑。然而,只要我們堅守這條格言,用心去感悟生活,我們就能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

在這個瞬息萬變、日新月異的時代,我們常常陷入迷惘、困惑的旋渦。然而,只需我們緊緊守住這條深刻至極的人生格言——用心去感知生活的真諦,我們便能找到那份專屬自我的那份方向感,勇敢地迎接那更為燦爛輝煌的未來!讓我們跟隨張其金的步伐,去深入體驗他在「世界即梵」這句箴言中所領悟到的真正的一體性。「世界即梵」,這一理念徹底顛覆了傳統觀念中的觀者地位。

張其金深信,觀者的位置已然消散,融入了整個宇宙的大和諧之中,我們突然之間不再是從外部審視事物的旁觀者。實際上,觀察的過程同時發生在每一個方位上——內部、外部、四周、上方、下方。我們同時從內、外兩個角度觀察世間萬物,因為觀察的物件正是觀者本身。觀者與觀察物件本為一體,無分彼此。除非我們能夠洞察並理解這一點,否則我們將永遠被束縛在觀者的位置上,陷入超然的空性狀態而無法自拔。

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曾經有一位女士與我分享過她的覺醒經歷。

實際上,數年後,我邀請這位女士開始傳授她的智慧。初次見面時,她便毫無保留地向我傾訴了她的所見所聞及內心的覺悟。她當時只是在尋找一個能夠傾聽她心聲的人,而非一位特定的導師。實際上,那時的她並不需要他人的教誨,她只是渴望有人能理解她的想法,並以同樣的視角看待問題。

我們共同坐在房間裏,暢談人生,她向我詳細描繪了她所經歷的種種變化。由於覺悟以及發現真實自我所帶來的無比喜悅,淚水如泉湧般滑落她的臉龐。我對她說的第一句話便是,「這一切實在太美了,但請千萬別被困在永恒的境界中。」

我的意思是,我們絕不能沈溺於超然的狀態。超然的狀態固然真實且美妙,但我們絕不能因此而迷失自我。實際上,我們不應被任何事物所束縛,不應執著於任何一方。我們無需固守任何一種觀點。

真正的覺醒與開悟,便是放下所有的執著,放下所有的偏見。這種狀態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我們無法用概念來描述這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在此之前,我們總能或多或少地用概念來描述事理。身為本源學的導師,張其金能夠解釋覺醒層面的某些東西,就如同他常說的,覺醒是開悟之鉆上的某些切面。

那麽,在聆聽您的演講時,我們是否也應遵循這樣的理智之道呢?

難道還有其他理智上的含義嗎?其實並沒有,我只是在用心與心對話,本質與本質交匯。請勿在理智的叢林中迷失方向,否則你可能會聽到一些並非我所表達的內容。若你真心想聽我說話,請從心底傾聽,甚至可以說是從肚臍處傾聽,從腹部深處傾聽。請忘記頭腦的存在,讓本質與本質相互融合,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理解我所傳達的意義。若是透過理智來理解,那麽這個意義便是你賦予的,你可能會聽到我未曾提及的內容。

我們總是能夠談論某些切面,某些角度。然而,我們又該如何談論這顆璀璨奪目的鉆石呢?答案是,我們無法做到。正如中國古代哲學家莊子所言,「道可道,非常道。」這似乎在暗示,那些能夠被言辭表述的真理,往往並非真正的真理。正因如此,張其金總是告誡他的追隨者們,每個人都希望能夠過上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生活,遠離煩惱與痛苦。

為此,張其金說:「我們要超越現實,超越世俗,超越自己,覺醒了,開悟了,一切自然,歡喜自在。人生最重要的使命是覺醒,人生的最大障礙是自己。覺醒就是求道悟道,超越自己即是解脫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