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遇見你丨從瀕臨倒閉到迎來新生 一家民間川劇團的逆襲

2024-03-30文化

近日,成都一家名叫「三花」的民間川劇團悄然走紅,因其每場演出只要三四十塊錢的便宜票價,以及跟觀眾零距離的表演方式,被稱為「最接地氣兒」的川劇團。老戲迷不離不棄一直追隨,更難得的是「三花」川劇團受到了不少年輕人的熱捧。

「三花」川劇團藏身於一個市場,他們沒有絢爛的舞台,沒有華麗的戲服,也沒有寬敞的化妝間,有的只是樸實的演員和鐵粉老戲迷,還有劇團三姐妹對川劇的癡迷與堅守。

隱於繁華

一家悄然走紅的民間川劇團

「三花」川劇團,位於成都府青路附近一座收藏品市場的地下一層,周六上午10點多,距離演出開始還有近1個小時,已經有觀眾在外面排起了長龍。

「三花」川劇團的三個創辦人「大花」王小娟、「二花」伍玉、「三花」陳英都是女性,所以起名「三花」川劇團。她們既是劇團的主要演員,也是劇團重要的「服務人員」。

「大花」王小娟,今年60歲。三姐妹藝齡均超過40年,她們都是從小學習川劇,曾經因為各種原因離開了熱愛的舞台。2015年,難舍舞台的她們決定重新追尋自己的夢想,一起組建了這支民間川劇團。

「大花」 王小娟:我們三姊妹原來在不同的地方唱戲,後來歲數比較大了,就說我們沒有地方去,我們就說來搞個川劇團。因為就是說「女人半邊天」嘛,就給我們取了個「三花」川劇團。

「三花」 陳英:我們從小就學,你學了幾十年,唱了幾十年,愛了幾十年,主要還是太愛了,才能夠堅持下來。

「二花」 伍玉:這是噴火的面具,都要把它收拾好。這個就是頭飾,每天要拿出來,要把它擺好做好,而且這些東西要把它上好,演員來才好穿好戴。這叫女帥盔,要把這個頭面整好。

演出開始前不到半個小時,「二花」伍玉才從忙碌中停下來去化妝。這條狹長且只有十幾平方米的走廊,就是「三花」川劇團的化妝間。

「三花」川劇團的化妝間是對所有觀眾開放的,觀眾可以走進後台與演員零距離接觸,體驗演員的幕後生活。

劇團的演員不多,算上三花姐妹,總共也就十多個演員,平均年齡在五十到六十歲之間,最年輕的一位也有三十多歲了。劇團的成員都是多面手,生、旦、凈、末、醜,幾乎每個人都能演。

每天下午兩點到四點,是劇團雷打不動的傳統折子戲,多為【白蛇傳】【南陽關】等傳統經典劇目。觀眾以老戲迷和票友居多,有些老人甚至保持了十幾年每天過來看戲的習慣。看戲、聽戲,已經成了他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為了吸引更多的年輕人,一年前,劇團在每周周末的上午增加了更有觀賞性的川劇表演。70分鐘的演出裏,包含了川劇變臉、吐火絕技、手影戲等節目,前來觀看的也大多都是年輕人。

用愛唱人生

從瀕臨倒閉到迎來新生

由於經費不足,其實在一年前,「三花」川劇團瀕臨倒閉。行情最差的時候,每場演出演員都比觀眾多。三花姐妹是如何在困境中堅守熱愛,最終扭轉局面、迎來新生的呢?

「三花」川劇團成立以來,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經費不足,劇團長期處於虧損狀態。姐妹三人經常在外面接一些商演或者做其他工作,來補貼劇團支出。但無論如何,每天來小劇場登台唱戲,是她們風雨無阻、雷打不動的事兒。

「三花」 陳英:有一年我們在這裏中午11點過12點就下雨,幾乎是封門雨,根本出不了門的。當時我們都想肯定沒有觀眾來,但是雖然沒有觀眾,我們是要來的,當我們背包拿上,到了劇場一看,都有好幾個觀眾就已經到了劇場了。當我們看見他們那一瞬間,真的是太感動了,他們衣服、褲子全是濕的,所以才從那一瞬間我們就下定決心,就說我們的觀眾不管多與少,只要他們來了,我們必須演出。

一些老戲迷的不離不棄,深深地感動著三姐妹。有一次演出,只有二十多位觀眾到場,可是後來一算戲票,卻多出了二十多張,原來是觀眾自發地一人買了兩張門票。

就在劇團舉步維艱、瀕臨倒閉的時候,去年9月,一條名為「探訪‘三花’劇團開放式化妝間」的短視訊在網路上流傳,網友們被三姐妹的堅持所感動,被短視訊「種草」的觀眾紛紛去現場觀看演出。短短三個月,「三花」川劇團透過網路平台賣出了2.5萬張票,幾乎是過去兩年多的總和。現在劇團演出場場爆滿,靠著網路的力量,這個老川劇團正在迎接新生。

「三花」 陳英:提起這個我是蠻高興的,因為我們的戲劇基本上觀眾都是老齡化,為啥現在有這麽多年輕人走進我們劇場,其實我們也很詫異。

「二花」 伍玉:年輕人覺得好稀奇,就覺得從來沒有體驗過,有很多年輕人說,我來體驗一下,甚至就是老中青我們都可以交朋友。對我們這個行當也有很多感興趣的,有很多年輕人來跟著我們學的。他願意,他對這個感興趣,我肯定會傳承給他,讓他學這個,對這個感興趣,會讓我們這個川劇一直傳承下去。

馬誌遠是廈門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的學生,也是一位攝影愛好者。因為喜歡川劇,他已經不遠千裏趕來了兩次。相機裏拍了幾千張「三花」劇團和觀眾的相片,他還打算給「三花」拍個紀錄片。

廈門大學學生 馬誌遠:我非常喜歡在鏡頭中去發現他們這些川劇演員們富有生活化的一面,然後就讓觀眾們認識到他們不僅是優秀的非遺傳承人,他們同時在現實生活中也是一個非常活生生的人。我就看到這位頭發花白的老奶奶,她正在和那些演員們非常親熱地在後台打著招呼,這一幕就是非常富有生活的氣息,也感覺到這個劇團紮根在社群之中,它的這種生命力,包括這種鄉土氣息就特別濃厚,也非常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大花」 王小娟:我們最大的暢想就是希望有一個好的場地,不讓老年人每天走這個梯梯。你知道老觀眾他們每天爬上爬下,你知道我們坐在外面有多擔心嗎?從他們一下梯梯我就看著,有些實在走不動的,我會親自上去,因為我都今年60歲了,那個梯梯爬上爬下對於我來說,現在也是一種還是算吃力的活路,我都會上去攙他們,叫他們慢點。我覺得這個就是一種幸福的生活,有跳壩壩舞的,有出去旅遊的,他們覺得那就是開心,但是我們進了這個劇團,感情特別不一樣,就是一種溫馨,就像自己的家一樣。

先有「留量」才有流量

今日「三花」明日百花

傳統要傳承,首先要開放。開放的劇團化妝間裏,年輕人能夠看見演員們的生活,好奇並喜歡上這種生活,自然而然地,看川劇開始走進很多年輕人的生活。藝術源於生活,傳統的戲曲找到了時代的觀眾,就找到了自我澆灌的源頭活水。

「三花」走紅,「流量」固然有功,但歸根到底,還在於這幾朵「花兒」幾十年如一日,在熱愛中堅守,在堅守中怒放。是她們心裏先有了要留下來的力量這個「留量」,才等來了後來網上的所謂潑天流量,這才是藏在開放式化妝間裏真正的「秘密」。掌握這個秘密的人越多,傳統戲曲的園地就越繁榮,今天「三花」聚首,精彩不斷;明日百花爭艷,定會生生不息。

(總台央視記者 劉小月 郝亮 馬榮達 四川台 成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