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1962年,政府修繕樂山大佛,發現了一間暗室,揭開1200年前的傳說

2024-07-19文化

「佛是一座山,山是一尊佛」

樂山大佛是中國最大的一座佛像,至今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被世人稱之為 「天下第一佛」。

在竣工之後,樂山大佛就有著一股神秘的色彩,聽聞民間傳言說,每當出現洪水暴雨災難時,時常能看到 大佛在「流淚」。

然而,在1962年的一次修繕中,工匠們無意間在大佛的「心臟」處發現了一個暗室,隨之也揭開了大佛1200多年的傳說。

樂山大佛坐落在四川省的樂山市,峨眉山東麓的棲鸞峰之上,整體為彌勒佛坐像,雙手扶膝,佛頭與高山齊平。那嚴肅的神情,不禁讓世人為之敬仰。

倘若走近觀察,細致的雕刻紋路形成了流暢的線條,身軀比例極為勻稱,總高度高達71公尺,不愧是堪稱 「天工神作」的作品。

「世人癡心皆向佛」, 自大佛建成以來,這裏也成為了人間的福地,許多人都會前來拜佛保佑自己,大佛作為一種神聖的力量存在人們心中。

盡管如此,關於大佛的傳說也未曾停止,那麽在早些年前, 為何會修建這麽一座大佛呢?它又是如何修建起來的呢?

佛教作為最早傳入中國的思想,在唐代時期,各地就開始盛行修建佛教聖地,許多人都願意前去寺廟參拜,以求平安度日。

當時一位名叫 「海通」 的和尚,平日喜歡周遊天下,一日當他路過淩雲山時,發現這個地方不僅安靜,而且鄰水靠山,是一個修行的好地方。

盡管他已經去過了很多地方,但是四川淩雲山的風景和氣候瞬間吸引住了他,於是他立馬在此處搭建了一個簡陋的屋子,居住在此處。

然而好景不長,住了一段時間之後,海通和尚發現在淩雲山腳下,江水十分的湍急,勢不可擋,這讓過往的船只經常碰撞在山壁上,從而 舟毀人亡。

當他詢問當地人之後,才得知青衣江、岷江、大渡河三江都在淩雲山下匯流,而且在當時,淩雲山也是最繁忙的水碼頭。

這才導致了海通和尚時常目睹慘劇的發生,出家人心地慈悲,看不得眾生苦難,因此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他想在淩雲山上 鑿刻「彌勒佛」的佛像。

當時信從佛教的人都認為,「彌勒佛」能夠讓世間安寧,不再發生苦難的悲劇,本著這樣的初心,海通和尚就著手開始修建石像,也就是如今的 「樂山大佛」。

但是這需要很大的資金來支持這一項工程,為了籌集資金,海通背著行囊到江淮一帶化緣,幾年後募集了大筆資金,不僅如此,他還召集了各地的能工巧匠前來淩雲山。

萬事俱備,終於在唐玄宗開元初年,在海通和尚的帶領下,開啟了這項浩大的工程,成千上萬名工匠,在缺乏安全條件下的絕壁間,來回穿梭。這也為1000多年後的發現,埋下了驚嘆世人的伏筆,那麽這座大佛究竟藏了怎樣的秘密呢?

各個工匠們千錘齊發,在此時都大顯神通,此起彼伏的鑿石聲,連江心的商船都能聽到,巨石被開鑿下來,滾入江中,激起層層巨浪。

這樣的盛況持續了幾年之久,眼看著大佛的頭、胸部都已經完工了,本以為馬上就可以完工了,沒想到的是,海通和尚不久便與世長辭。

失去領頭的工匠們,也是該走的走,該散的散,這項大工程也就此戛然而止,但好在有海通和尚的徒弟們自告奮勇,他們願意幫助師傅完成心願,這才使得大佛的修建繼續施展下去。

可好景不長,師傅積攢下來的積蓄很快就揮去一空,盡管徒弟們也在四處籌集資金,可像修建大佛這樣的浩大工程,再怎麽籌集也不足以應對。

就這樣,修建大佛的工程再一次被強迫終止。

實際上修建大佛不僅是為了保佑百姓,不再遭受江水所帶來的災難,而且在三江水流湍急的交匯處,倘若有大佛的存在,就會起到緩解沖擊力的作用。

好在這裏的官員百姓都敬仰佛教,對修建大佛一事十分的支持,所以當劍南西川節度使得知此事後,二話不說就奉獻出了自己半年的積蓄,並且主動承擔起修建大佛的責任。

有了資金上的支持,大佛修建起來也得心應手,不久就修好了,前後歷經了100多年,耗費了將近三代人的心血,這尊大佛也終於問世了。

自從大佛竣工以後,江面上的悲劇越來越少了,這也讓眾人覺得大佛是「國泰平安」的象征,因此歷年來許多人都會前來觀摩。

然而,關於大佛的流言卻從未停歇,在民間流傳著這樣一段故事,每當暴雨等災難來臨之際,大佛不是閉上眼睛,就是在流眼淚。

慢慢的,大佛也被披上了一層神聖而又神秘的色彩,直到1962年的一次修繕中,揭開了這個塵封1200多年的故事。

那麽,這尊令人敬仰的大佛裏,究竟蘊藏著什麽秘密呢?

眾人一度猜測,在這尊大佛裏一定藏著數不盡的奇異珍寶,所以不知從何時開始,許多人寧願冒著生命危險去攀爬大佛,只為一探究竟。

然而,這麽多年來,去的人越來越多,而回來的人卻越來越少,許多人都因此 喪失了性命。

多年以來,大佛經過了無數次的風雨洗禮,身上的石頭也已經出現了被侵蝕的痕跡,相比於之前那樣莊嚴的形象,現在的大佛略顯遜色。

所以自從竣工之後的數年裏,文物部門對樂山大佛進行了數次維修,大佛的諸多秘密,也在一次次維修中為世人所知。

1962年,樂山縣政府組織建國以後第一次較大規模的大佛維修,當工作人員準備修復大佛胸部的位置時,竟然發現佛肚前有一個封閉的 「藏臟洞」 ,它的發現似乎印證了大佛身上有「藏寶洞」的千古傳說。

這個所謂的「藏臟洞」是一個 高3公尺、寬1公尺,深2公尺 的長方形,從外觀上來看,很明顯像是一個人工所開鑿出來的暗室。

工人們都十分驚喜,認為自己找到了大佛的秘密,可誰知當洞穴的封門石被開啟之後,裏面的情形令人大失所望。

暗室裏陰暗潮濕,而且地形十分坎坷,裏面也並沒有世人所說的寶藏,唯獨只有亂地堆放的一些破舊的廢鐵和鉛皮,可以說現場最有價值的就是那扇封門石。

仔細一看才得知,這扇封門石也不是普通的石頭,而是宋代重建天寧閣的記事殘碑,此碑有可能原來是嵌在大佛胸前的。

然而對於暗室裏的那些廢鐵和鉛皮,大家也各執一詞,有人認為這些是被人盜竊之後留下的東西,而還有人認為這些東西可能是 「鎏金銅壺」和「鉛皮經卷」。

盡管他們說法不一,但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麽,我們也無從考證。

然而讓人再次感到震撼的是,除了大佛胸部有一個暗室之外,在大佛的右耳中,也隱藏著一個通道。

難道大佛的右耳,就是寶藏真正的藏身之處嗎?這座大佛究竟藏著怎樣的奧妙呢?

當發現大佛的右耳還藏有一個秘密通道時,幾位專家隨即就派人前去檢視,這個通道大約有9公尺長,是一個相互連通的洞穴。

然而讓人感到可疑的是,這個通道和大佛其他地方不一樣,它是由木頭搭建而成,而且從位置上來看,這個通道也並不會寶藏的存在。

那麽,大佛的右耳這個通道會通到哪裏?這個通道又有什麽作用呢?

經過專業的勘察之後,專家認為右耳的這個通道起到了一個排水通風的作用,原來,當年在修建大佛的時候,考慮到當地的雨水充足,再加上山體比較潮濕。

所以工匠們為了防止暴雨對大佛造成破壞,所以從耳朵部位設計了一個 完美的排水系統。

遠遠望去,大佛的螺髻與頭部渾然一體,可離近才發現,這一個個的螺髻都是單獨做好,再鑲嵌到頭頂的,總共1051個,分為18層,其中第4、9、18層各有一條排水溝,起到了隱蔽的排水效果。

每當下雨的時候,佛像耳朵裏面的小洞,經過層層轉折,都能承接住上面流下來的雨水,這樣一來,雨水就能很好的收集起來,能夠起到很好的排水效果。

因為佛像的面部和耳朵都是緊密相接著的,再加上佛像眼角處的用料有些薄弱,經過長時間的風化,也變的更加脆弱,因此產生了裂縫。

所以每當遇到暴雨天氣,而雨水也會順著眼角處的裂縫流出,遠遠看上去,真的像極了大佛在流眼淚。

如此看來關於「佛像會流眼淚」的民間傳聞,現在也能解釋的通了。

如今的大佛,已經成為了中國5A級的旅遊景區,盡管經過數千年的演變,這尊大佛依然屹立不倒的坐落於山間,神情嚴肅,俯視眾生。

它不僅是佛教的象征,更是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擡頭仰望大佛,心中肅然起敬。

資訊來源:紅都新聞網【樂山大佛藏寶洞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