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四川科技館歷經200天修繕完成 預計月中交付

2024-01-07文化

修繕完成的四川科技館

1月6日,四川科技館歷經200天的修繕完成,將於本月中交付。在天府廣場後側,記者看到了這座幾經改造、擴建,形象已深深刻印進每一位成都市民腦海的四川科技館。

修舊如舊

墻磚重新開模客製嚴格還原拼貼

「國慶日來的時候看到外墻是藍色架子包裹著的,當時應該是在修繕,如今,架子拆了,但從外面好像看不出什麽變化。」市民張女士略帶疑惑地說道。現場的采訪中,帶有這樣疑惑的市民不在少數。

作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四川科技館在延續成都歷史文脈、保留建築立面歷史痕跡及標誌性建築造型的基礎上,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繕。

「四川科技館歷經半個多世紀,因日曬雨淋和地震的侵害,很多瓷磚空鼓、剝落,檐口漏水,存在安全隱患,維修勢在必行。」負責此次修繕工作的成都建工裝飾公司計畫經理滿宏明介紹,修繕前對建築外墻做了一次「大體檢」,對外立面15000平方米進行了拍照,留存影像資料的同時也便於後期對照修復。

「保護性修繕主要對主樓外墻飾面、檐口飾面、女兒墻、壁柱、門廊立柱、室外台階及基座以及燈光等進行維修改造。」滿宏明介紹,為最大程度保持其歷史風貌,本次修繕采用與原有墻面材質、色彩、尺寸相同的材料,力求保護文化、守護歷史。

「15000平方米的535158塊瓷磚分為深、棕、淺三個顏色,三個顏色拼花均采用的是多年不用的絲網印花工藝,我們聯系了當年的瓷磚廠,重新開模,專門客製,嚴格對照還原拼貼。」跟著滿宏明一道,記者看到了分布不均、沒有規律但看起來靈動的墻面,如今四川科技館東南西北的四面墻,均是古樸典雅、幹凈整潔的景象。

此外,科技館主樓以前采用水泥砂漿鋪貼墻磚的方法,存在黏結力不穩定、汙染大,容易因空鼓引起外墻脫落。此次修繕全面采用黏結劑鋪貼技術,和易性、保水性、冷熱的耐受程度等均有了明顯改善,可以避免空鼓和龜裂。

全套保護

修繕期間不影響正常參觀

作為成都的標誌性建築,如何保障外立面修繕期間不影響市民和遊客的正常參觀?「我們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均設有安全通道,其中,面向天府廣場的南面通道,長27公尺、寬19公尺、高7.2公尺,弱化安全通道的感受。」

由於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在修繕中,細微的工作不僅僅體現在安全通道中,對於修繕範圍內的古樹名木的保護,降塵降噪等方面,也做了明確規劃。「結合計畫實際專門編制了綠色施工方案,接近建築的主要是古銀杏樹,每一根枝丫都做了保護。搭建兩層噴淋,安裝兩台高壓霧炮機進行降塵。降噪方面,對腳手架所使用的機械進行雜訊控制,同時做了一道密目網,每一根架管都做了泡沫管的防護,下方也有安全網兜底,盡量做到全方位保護。」滿宏明說道。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李長樂 魏捷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