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蘇軾的一首【浣溪沙】,景色栩栩如生,描繪了真切動人的送別場景

2024-06-17文化

送別之際,無論是煙柳畫橋的纏綿不舍,還是普都依依的杯酒情長,總之依依惜別,送別的畫面的讓人心傷,讓人難過,讓人抑制不住訴說心底的惆悵。

蘇軾寫過眾多膾炙人口的送別詩,本文分享的這首則是不引人註目的一篇【浣溪沙·縹緲紅妝照淺溪】。

縹緲紅妝照淺溪,薄雲疏雨不成泥。送君何處古台西。

廢沼夜來秋水滿,茂林深處晚鶯啼。行人腸斷草淒迷。

隱約可以看到紅妝映照著淺溪,薄薄的雲帶著稀稀的雨灑在地上不成泥土。送君地在何處呢,在戲馬台的西邊。

詞人在戲馬台的西邊送別友人,遠處隱約看到一個少女盛裝映照在淺淺的溪水中,天空中雲氣稀薄,仍下著零星小雨,雨落地上,地上雖然有些許的泥濘,但並不多。說明這離別是濕潤的空氣中,在朦朧的雨中。

溪水邊身著勝裝的少女,天空稀薄的雲氣,朦朧的雨滴。一切的景色都是那麽淡雅柔和,絲毫沒有離別景色的傷感。一切的景色都是那麽淡然美好。

溪水映照著少女美麗的倩影,「紅妝照淺溪」,略具美感,「縹緲」則具有朦朧美,美麗的景色牽出離別地,在戲馬台的西邊正在上演一出離別。

廢沼夜來秋水滿,茂林深處晚鶯啼 幹涸的水塘,昨夜積滿了秋水,茂密的樹林深處的黃鶯啼叫不止。

隨著詞人郊野行進的腳步,因為昨夜的一場雨,幹涸的水塘已經漲滿了秋水。天色已晚,茂盛的樹林深處傳來了黃鶯動聽的叫聲。

秋水滿池塘,茂林聞鶯啼。既有視覺又有聽覺,畫面又是如此美好,池塘流水,茂林深處的鶯啼,讓人沈浸在其中,沈浸在這美麗又如詩如畫的畫面中。

行人腸斷草淒迷 行人斷腸之處,青草是那樣淒涼而迷離。再美的風景都難掩蓋離別的傷感。離別的痛,讓人肝腸寸斷;離別路上的青草雖是青翠茂盛的,但離別的傷痛,讓人眼望青草,那麽淒涼迷離

詞人說面對迷離而模糊的青草會讓友人極度傷心的,友人如此悲傷,自己又何嘗不悲傷呢?詞人望著綿綿不盡的青草,友人慢慢地消失在朦朧的青草中。

#深度好文計劃#

詞人寫友人的傷心也是為表達自己的傷感,有花面相映之妙。

這首詞的特點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充分運用視覺、聽覺、用白描手法,遠近、高下、隱顯、明暗等不同的景物收入片幅,繪出了一長幅秋景圖。

詞中的大部份寫景,有著潑墨如雲的勁頭。景色寫得栩栩如生,或視、或聽、或聲、或色;描繪了一幅真切動人的送別場景,美麗的景色中更加深了依依惜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