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杭州國家版本館(文潤閣)

2023-12-14文化

杭州國家版本館,又名文潤閣、中國國家版本館杭州分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文潤路1號,為中國國家版本館組成部份。

杭州國家版本館總建築面積10.31萬平方米,是中國國家版本館總館異地災備庫、江南特色版本庫,及華東地區版本資源集聚中心。

館內包括主書房、南書房、文潤閣、山體庫房、附屬用房等共計13個單體建築,其中展覽總面積7000平方米。設有展示區、保藏區、洞藏區、交流區等區域,於2022年7月30日正式開館。

目前館內現有各類版本250萬冊(件),包含一級文物、二級文物、三級文物等珍貴版本;累計完成藏品編目30萬冊(件),數位化采集藏品8000余冊(件)。

01

場館概況

杭州國家版本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文潤路1號,距離世界遺產良渚古城遺址不到3公裏。「南園北館、館園一體」,這個極具中國氣派和浙江辨識度的文化新地標,隨山就勢,園景互融,充滿了江南的韻味,以及宋代文化的「掩映之美」。

杭州國家版本館的建築設計圍繞「宋代園林神韻的當代藏書建築」主題展開,出自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之手。

因位於良渚遺址保護區,高度有限制,所以設計上借鑒了北宋畫家郭熙提出的「平遠構圖法」,沿中軸線由南到北層疊展開,依次為南門、南書房、主書房、主館二區、主館三區、主館四區、四區西側為主館五區,東側為山體庫房。場館之中點綴著南閣、繞山廊、長橋、文潤閣、北閣等建築,山環水繞,曲徑通幽,可作為研究、交流、的重要場所。

中華版本包括古今中外載有中華文明銘印的各類資源。這裏面有承載厚重歷史文化的古籍、青銅器,也有包含著鮮明時代銘印的糧票、布票,以及和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圖書、報刊、磁帶等,只要是能想到的文化的載體,基本都算是版本資源。

在文潤閣南北兩側是一排十余米的龍泉青瓷屏扇,由專門研發的機械控制每扇門的開關。每一扇屏扇門可以呈現不同的角度,整體既可以排成一面平鋪的屏風,又可以呈現為折扇式屏風。

杭州國家版本館目前主要有「文獻之邦——江南版本文化概覽」展、「盛世浙學——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展」和「正心明德 廉潔齊家——浙江廉潔家教家風版本展」 三個主題展覽,以及「版本——中華文明的銘印」數位展,對外展出珍貴古籍、文物、手稿等5000多件。

02

基本陳列

--- 文獻之邦 ---

「文獻之邦——江南版本文化概覽」位於主館三區一層展廳和二層展廊,總面積2294平方米,是體現杭州國家版本館的專業特色與放射線長三角區域定位的基本陳列。

展覽分為「版本源流」「版本技藝」「版本內涵」「版本審美」4個單元,匯聚展出600多件展品,包括青銅、陶瓷等文物,宋元明清等古籍版本以及糧票、郵票等生活版本,由此展示江南版本文化發展的脈絡,普及當代版本文化的理念。

其中重要展品有文瀾閣【四庫全書】、五代吳越國時期「雷峰塔經卷」、宋刻天祿琳瑯藏書【太學新增合璧聯珠萬卷菁華後集】、良渚玉琮的紋飾、戰國青銅劍的銘文等。

--- 盛世浙學 ---

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是浙江省實施的一項重大學術研究工程,自2005年啟動以來,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國氣派、浙江特色的當代「浙學」品牌。

「盛世浙學——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展」分為「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概覽」、「浙江歷史文化研究」、「浙江文獻整理」、「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浙江名人研究」、「浙江當代發展研究」6個單元。

展覽根據時間與發展順序,按照「今、古、人、文」的邏輯進行架構,完整呈現浙江文化研究工程創造的豐碩成果以及一路走來不平凡的歷程。展覽采用多種展陳形式,內容涵蓋圖書、繪畫、書法、票證、模型、圖片、多媒體等共計1300件左右的珍貴版本資源。

--- 正心明德 廉潔齊家 ---

「正心明德 廉潔齊家——浙江廉潔家教家風版本展」是杭州國家版本館在浙江省紀委監委的指導下舉辦的。

展覽在900平方米的展廳裏,共展出各類版本250余件,除家訓、家書、家譜等常見的家教家風版本外,還充分展示了繪畫、書法、石匾、銅鏡、碑帖、剪紙、火花、郵票、殿試考卷、數位人等極具特色的版本型別。

展覽共有「國之本在家——家訓中的家國情懷」「家書抵萬金——家書中的諄諄教誨」「一瓢思祖德——版本中的家族故事」三個單元,按照浙江11個地市全覆蓋的原則,精心挑選了孔氏南宗、河陽朱氏、秀山厲氏、百裏坊馬氏以及胡則、杜範、茅盾、錢學森等30多個廉潔家族、人物進行展示。

--- 數位展 ---

杭州國家版本館數位館是一個版本數位展廳,將文化、藝術、科技相融合,以「數位版本+沈浸多媒體空間」的形式展現中華版本內涵,提煉展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神標識的當代價值。

展廳透過「裸眼3D+沈浸式光影」方式,虛擬化玉琮王、五代雷峰塔經卷、元龍泉窯青瓷舟形硯滴、龍井茶證明商標、共產黨宣言等浙江特色版本珍品。

03

館藏珍品

--- 永樂大典 ---

永樂大典是明永樂年間由明成祖朱棣先後命解縉、姚廣孝等主持編纂的一部集中國古代典籍於大成的類書。初名【文獻大成】,後明成祖親自撰寫序言並賜名【永樂大典】。全書22877卷(目錄60卷,共計22937卷),11095冊,約3.7億字,匯集了古今圖書七八千種。

永樂版本已全部失蹤。現存卷為嘉靖抄本,全球僅800余卷,400冊左右,散落在8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個單位和私人藏家手中。在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有約221冊,中國台灣50冊。杭州國家版本館有2冊,分別是湖字卷和喪字卷。

在杭州國家版本館的「文獻之邦」展區內可以參觀永樂大典1:1仿本。

--- 文瀾閣【四庫全書】 ---

【四庫全書】共36000多冊,因分經、史、子、集,故名四庫,基本囊括乾隆中期以前中國歷代主要典籍,總字數近8億字。

文瀾閣落成於乾隆四十九年(1784),從乾隆六十年(1795)開始對外開放。據史料記載,文瀾閣也是四庫七閣中唯一向民眾開放的。文人學子可入內閱看,在辦理手續後,還可以把書借出抄錄,首開世界公共圖書館之先河。用乾隆的原話講:「俾江浙士子得以就近觀摩謄錄,用昭中國家藏書美富。」

此舉極大促進了清中葉以來浙江學術的傳播和繁榮,孫星衍、阮元、陸心源、孫衣言、馬一浮等頂尖學者都曾在文瀾閣讀書校書。

--- 【太學新增合璧聯珠萬卷菁華後集】 ---

宋刻本(天祿琳瑯藏書)【太學新增合璧聯珠萬卷菁華後集】。是「百科全書」式的學科類工具書。金鑲玉裝幀、五色織錦書衣,翻開泛黃的書頁,字硬如骨的文字,雖歷經800余年仍清晰醒目。書中介紹了很多類別的故事,其中就有關於羊、魚、河豚、昆蟲、松柏等動植物。

這套被乾隆皇帝收藏過,內頁印有「乾隆禦覽之寶」「太上皇帝」等字樣,是存世罕見、被藏書界視為鳳毛麟角的「天祿琳瑯」。

由於五代兩宋以前的書籍以抄本為主,抄書寫書容易出個人化的錯誤。但自北宋開始,書透過木版雕刻刷印,內容更為準確可靠;宋代參與刻書的人群主要有皇家、官員、士大夫,對原典進行闡釋,導致宋刻本內容有了學術意義上的定位。

宋版書有字大如錢、墨黑若漆、紙白似玉的美譽,每一處都體現了大雅至簡的宋代審美。同時,還出現了插圖本、註釋本等形式。加上宋版書存世少,因此民間就有「一頁宋版,一兩黃金」的說法

--- 雷峰塔經 ---

【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又名「雷峰塔經」),是浙江地區迄今發現的「最早雕版印刷品。此次展出的這一卷為雷峰塔倒塌後在塔磚中發現的。

錢俶於開寶八年乙亥歲(975)進行了第三次造塔,只是此次建造的既不是銅塔,也不是鐵塔,而是耗資甚巨在西湖邊建造了一座磚塔。建塔的同時,還刊刻了八萬四千卷題記為乙亥歲的【寶篋印陀羅尼經】,並被裝藏在佛塔內的藏經磚裏。

相傳1924年,雷峰塔倒塌,人們奔走相告「塔倒經現」,由於杭州話發音分不清「金」和「經」,人們以為塔下藏著很多金子,蜂擁而至,卻只發現一塊塊塔磚和一卷卷散落滿地的佛經,大失所望。後來,人們才知道,這些經卷就是「雷峰塔經」,價值遠超金子,又恍然大悟。

◇ 本文部份資訊來源於杭州國家版本館、浙江宣傳、杭州釋出等

◇ 本文未標註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