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頭條 > 文化

篆刻基礎:隋唐印為啥比秦漢印退步了

2024-06-17文化

說完兩漢和魏晉南北朝的印章,我們把目光轉向隋唐。在經過魏、晉、南北朝300多年的長期戰亂之後,自公元589年隋統一全國起,中國又進入到一個大一統的時期,即隋唐時期。

(唐時期全圖)

在這個時期,特別是唐代,整個國家國力強盛,經濟繁榮,對外交往活躍,政經制度上也有重要建樹,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之一,世界影響深遠,至今,海外多地還多稱中國人為「唐人」。

透過與各國的交流,國家的經濟、文化呈現出多元化、開放性等特點。但讓人意外的是, 隋唐時期,中國的各門藝術(比如文學、音樂、舞蹈、繪畫、書法等)都有著與當時政治、經濟同步發展的輝煌成就,唯獨印章藝術呈現出衰退的現象。

通常情況下,我們不建議初學篆刻者接觸隋唐印(包括後來的宋印、明清印),因為它不夠規矩,跟著學容易「跑偏」,因此,在通常的篆刻教材裏,唐宋印都是被忽略的。

那麽,隋唐印為啥比秦漢印退步了呢?

原因一:印章材料的變化,引起印章制度的變革

從戰國璽,到秦漢魏晉南北朝,印章的使用,大都是抑壓封泥使用,所以,印章多為一方寸之間大小(約2.3-2.5厘米見方),印文多為「白文」(陰文),這樣,在抑壓封泥上之後,呈現出來的凸起的「陽文」。比如漢印「齊中廄印」,它的封泥如圖:

(漢封泥舉例:齊中廄印)

到了南北朝晚期,紙帛被普遍使用(蔡倫是東漢和帝時的人),封泥制度逐漸廢止,代之以在印章上醮上朱色或墨色「印泥」(印色或印墨),鈐印在紙帛上,這樣的話,印章如果還保留原有漢印的印面面積,則印出的印蛻字跡會顯得漶漫不清,再加上當時的通用文書書寫字型較大(不用竹簡木牘了),為了與之配套相襯,印形也隨之增大。這時的印,比秦漢印大出一倍左右,而字面文字,為了印文清晰,也全改用朱文。

至隋唐時期,官印改為「官司印」,印體進一步變大,一般在5-7厘米見方之間(最大有13厘米者)。這時的大印,已無法隨身攜帶,只能存放在官衙之內,為了使用方便,印鈕也改為印柄,置於印背正中(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印把子」)。此時的官職任免、升遷,一般人去印留,不得私內建走。此時頒發給官員本人證明身份的已不是佩印,而是「魚符」。官吏將它裝入魚袋,佩在身上,以表明官職等級。處理公務簽署檔需要加蓋官印時,只能在衙署實行。

當時,若因官職或地名更改,則原官印必須上交作廢(秦漢印並不如此),有嚴密的碎印制度,禮部有專門的碎印大石,各地轉來的廢印,皆登記碎之(這也是隋唐官印傳世較少的原因之一)。

註意,此時印章的樣式改了(變大了),卻尚未形成與秦漢相類似的、嚴格配套的印章制作制度(或者沒有以國家力量強化印章制度)。

原因之二:印章文字與實用文字的差異

戰國、秦、漢以前印章使用的文字都用篆書,這與當時社會通行的實用文字篆書、隸書非常一致或非常接近。但到了魏晉以後,尤其是到了隋唐以後,社會通用的書體多為楷書和行書,而印章卻仍然使用篆書。這中間有距離,而且有相當大的矛盾。人們(包括制作印章的工匠)對篆書已相當陌生,由此產生的隔膜(不會寫,或者不知道如何變化)當然會影響到印章的發展。

因為印章變大了,而印章布局,卻沒有相應的程式制度,印文是朱文,它明顯不能像白文那樣無限制的粗壯下去(東漢的「滿白」,其實也是在章法無奈之下衍生出的藝術新樣式),這樣文字就就很難布滿整個印面,印面就會留下很多不規則的留白,這顯然「不好看」。

實際上,為了處理這個矛盾,隋唐人作了努力,他們把印面文字線條作屈曲、盤旋,對筆畫進行拉長,對字形結構盡量拉寬拉大等,甚至文字部件之間也開始產生不符合字法的粘連與離斷。比如隋代「永興郡印」:

(隋印:永興郡印)

其中的「永」筆畫已經發生了訛變(雖然不違字法,但顯然,篆法不標準了),而「印」字的上部已與下部完全粘連(漢印是不會這樣的)。再比如「廣納戍印」:

(隋印:廣納戍印)

這方印很有名,很多印譜釋為「廣納府印」,其實應為「廣納戍印」,它很可能為南齊印,「廣納」當為南進廣納縣,「戍」是在其境內關隘設定的軍事機構。其中的「廣」字,內部的「黃」字的「炗」部同樣產生了訛變,「印」字也同樣發生了粘連。

再比如「桑乾鎮印」:

(隋印:桑乾鎮印)

這方印裏的「乾」不但左部不完全標準(受楷書影響),右部已完全簡化為「乙」了。註意,此時,人們已經開始在印背鑿刻制印年月與掌鑄官名的單位(也可以理解為,就是在這個時期開始有了「印章的邊款」)。

再看唐代印:

(唐印:中書省之印+尚書兵部之印)

這兩方印顯然也有字法問題,「中書省之印」的「省」不準確,「印」字同樣的粘連;「尚書兵部之印」「兵、部」兩個字都有或大或小的字法問題。這兩方印或許已經開啟了後世「九疊印」的先河(在之後的明、清兩代,九疊印已成為官印的樣式常態)。再看:「靜樂縣之印」、「唐安縣之印」:

(唐印:靜樂縣之印+唐安縣之印)

這樣的印,印章形態和文字形態源於它們特有的制作方式,與漢印不同的是,它不采用鑄和鑿的方法,而是以蟠條印特有的制作方法制成,又大致又分兩種:

1、焊鑄法。這種方法透過焊接法制作,其制作過程包括鑄坯、剪裁、焊接、打磨等工序。先根據規定的尺寸和鈕式鑄造出深腔印坯,然後根據字形需要將銅條剪下成不同長度的筆畫,彎折成需要的筆畫形態,接著將這些筆畫焊接在印面之上,最後進行磨平處理;

2、失蠟法(此法類似漢印鑄印的拔蠟法),這種方法透過焚燒鑄體使印模融化後再澆註金屬溶液。此種方法,蟠條澆鑄前采用盤蠟條的方法,使印章能一次成型,蠟條的成型之法,與上一方法中制作銅條之法類似。

不管是焊鑄還是失蠟法,這時期的官印都呈現較深的字腔,這種狀態更便於鈐蓋,更容易在紙帛之上清晰鈐印文字。比如上面所說的「桑乾鎮印」,它的樣子如圖:

(隋印「桑乾鎮印」實物)

再比如同樣是隋印的「臨汾郡贊治印」:

(隋印「臨汾郡贊治印」實物)

顯然,蟠條印大都具備這樣的較深的印腔。同樣的,因為筆畫線條多為金屬條(蟠條),因此,我們很少見到有「硬彎」的筆畫。甚至「鈍彎」的拐角也多呈圓曲之態。為了填補增大的印面空地,文字筆畫彎曲或筆畫增多,比如「之」字左右兩筆,大都作盤曲之狀,其作用除了繁化印面之外,或許也有匠人們樸素的美學追求包含。

原因之三:制印工匠水平的下降

兩周,以及秦漢,甚至南北朝時期,制印工匠都是專門的手工業制銅工匠,這些人有專門官員管理,其制印技藝為世襲培養的。

而到了隋唐以後,制印工匠多是短番匠,是政府以徭役的形式,從各地征調而來,這些人同農民一樣,不但不是專職的制印匠人,而且每年約只有兩旬服役時間(20天),服役期間無任何報酬,他們的工藝水平自然不高(工作態度可能也無法保證),偶有手藝較好的短番匠留在作坊者,發少量酬勞,即「長上工」,但他們仍屬於「賤民」,這些「賤民」時有逃亡,對工藝水平的穩定和提高都相當不利。

再者,陶瓷業的興起,也從某種程度上使制銅工藝趨於衰退。這從某種程度上也導致了印章制作工藝水平的下降。

顯然,隋唐印章,較之秦漢印章,明顯退步了,這種退步是時代使然。

盡管如此,隋唐印章並不是毫無成就,其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在印章內容的擴大上。比如出現了齋館印的鼻祖,即李泌的「端居室」,雖然印章仍然是漢制,但這卻是可考的最早的齋館印,如圖:

(唐李泌的齋館印:端居室)

2、在印章與書畫的結合套用上。比如出現了用以區別書畫作品真偽的「貞·觀」小印,雖然最初只是唐內府標記書畫作品之真贗,但卻在一定意義上成為鑒藏印的鼻祖,如圖:

(唐內府「貞·觀」小印)

相應的,到了玄宗,還有「開元」小璽,

3、在印面文字變化處理上。

因為要協調增大的印面和細瘦的線條之間的關系,隋唐工匠及印章設計者做了相當多的努力,這些努力包括但不限於印面文字線條的盤曲折疊;文字與文字、文字內部件與部件的粘連、穿插、揖讓等……

這些,都在某些方面為後世篆刻的發展(特別是朱文印的發展)起到了啟發作用,關於這一點,我們會在下一篇文章裏進行討論。